书城成功励志开启人生正能量
3884600000001

第1章 无处不在的思考力(1)

§§§第一节 让力量更集中的专注思考力

积极思考真能奏效吗?是否对我们的工作、生活真有帮助呢?答案是肯定的。据报道,平均每年有几千万人在运用积极思考的法则,并对各自的工作与生活产生了积极影响,同时,积极思考已成为全球一个相当具有影响力的词汇。

智慧提示

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如果分散开来,只能一事无成;如果聚集起来,就像集中在焦点之下的阳光,其能量是惊人的。精力集中,还有什么事情做不成功呢?

一个人不能同时骑两匹马,骑上这匹就不可能再骑那匹。思考也是如此,你不能在同时思考了许多件事情之后,还奢望获得理想的思考结果。思考需要专注的精神。

专注的力量是惊人的,集中精力专注于自己正在做的事情,做起事来不仅轻松、有效率,而且能够把事情做得更好。积蓄你全身的精力于一处,你的思维会因专注变得积极而迅速。

盖茨博士是美国著名的科学家和发明家,一生有许多发明和发现。

有一天,拿破仑·希尔带着介绍信前往盖茨博士的实验室去拜访他。

当拿破仑·希尔到达时,盖茨博士的秘书对他说:“很抱歉,这个时候我不能打扰盖茨博士。”

拿破仑·希尔问:“要过多久才能见到他呢?”

秘书回答:“我不知道,恐怕要3小时。”

拿破仑·希尔继续问:“请你告诉我为什么不能打扰他,好吗?”

秘书迟疑了一下,然后说:“他正在静坐冥想。”

拿破仑·希尔忍不住笑了:“静坐冥想?”

秘书笑了笑说:“最好还是请盖茨博士自己来解释吧!我真的不知道要多久,如果你愿意等,我们很欢迎;如果你想以后再来,我可以留意,看看能不能帮你约到时间。”

拿破仑·希尔决定等待。

当盖茨博士终于走出实验室时,他的秘书给他们进行了介绍。拿破仑·希尔把秘书说的话告诉了盖茨博士。在看过介绍信以后,盖茨博士高兴地说:“你不想看看我静坐冥想的地方,并且了解我是怎么做的吗?”

于是,他带着希尔到了一个隔音的房间。这个房间里只有一张简单的桌子和一把椅子,桌子上放着几本白纸簿、几支铅笔以及一个开关电灯的按钮。

在谈话中,盖茨博士说,每当他遇到难题而百思不解时,就走到这个房间来,关上房门坐下,关掉灯光,让全部心思都进入深沉的集中状态。他就这样运用集中注意力的方法,要求自己的潜意识给他一个解答,不论什么都可以。有时候灵感似乎一下子就会涌进他的脑海,有时候灵感迟迟不来,得花上几个小时它才出现。等到念头开始清晰起来,他立即开灯把它记下。

利用这样的方法,盖茨博士对别的发明家努力钻研却没有成功的发明重新加以研究,因而获得了200多项专利。

思考是大脑高级层次的思维活动,是智慧的升华,是大脑智力发展的高级表现形态。思考并不是科学家、发明家和伟人的专利,普通人也都有思考的权利,因为大脑每个人都有,思考之权掌握在自己手里。

专注地思考能使力量更加集中。当我们屏蔽了外界的一切干扰,专心思索某件事时,体内的所有能量就会汇聚在这一个点上。同时,我们的身体周围会形成一个强大的气场,对我们所思考的事情有利的条件都会被吸引过来。

当冬日的阳光散落在我们身上时,我们只会感到温暖;当它穿过凸透镜迎面而来时,却变得犀利而炙热。同样,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如果分散开来,只能一事无成;如果聚集起来,就像集中在焦点之下的阳光,其能量是惊人的。精力集中,还有什么事情做不成功呢?

§§§第二节 内心纯粹的自然法则

智慧提示

你应该将那些烦扰你的事物,特别是其中那些毫无用处的东西全部清除出去,为自己赢得更为广阔的空间。只要你的心中能容纳整个宇宙,你就会真正保持内心的自由。

万物皆在变化,就连我们自身也在不断变化,从某种角度来看甚至是在不停地毁灭,整个宇宙也是如此。

生命的结束,运动及思想的停止,都是某种意义上的死亡,这并不是恶。现在把思路转向生命过程,你的童年时期、青年时期、中年时期和老年时期等,这些生命过程的转变都可以称得上是一种死亡。这并不是一件值得害怕的事情。想想你在你祖父膝下的生活,然后是在你母亲和你父亲膝下的生活。如果你确定从中发现了许多不同的差异、变化和停止,扪心自问:有什么可怕的吗?那么,同样的,你整个生命中的结束、停止和变化,都不是什么值得害怕的事情。

赶紧洞察一下自己的支配能力、宇宙的支配能力以及身边人的支配能力吧。对于自己的支配能力来说,你可以使其合理;而对宇宙的支配能力而言,你可以记住你是其中的一部分;对你身边人的支配能力,你可以考察一下他究竟是有意还是无心的行动,他的支配能力是否与你的相近。

你是社会体系结构中的一分子,所以你应该让你的每个行为都成为整个社会生活的一部分。如果你的行为与社会共同目标并没有任何直接或间接的联系,那么你的生活往往就会支离破碎、无法统一,像一个人在公共集会时我行我素、完全脱离了集体的意见一样。

如果你的支配能力在完全依照其天性去做事的时候,你却对它心生不满,那么你将陷入无尽的烦恼之中。

如果有人谴责你或嫉恨你,或者有人说你的坏话,那么不妨贴近他们的灵魂,深入其中,看看他们究竟是什么样的人。你将会发现,根本没有必要因为这些人而心生烦恼,不论他们对你会有怎样的意见和看法。不管怎样,你都应该善待他们,因为他们是你与生俱来的朋友。

宇宙有同样的周期性的运动,从上到下,从一个时代到另个一时代,宇宙的智性通过其自身的运动产生出各种不同的效果。宇宙的本原犹如冬日里的一条激流,它将一切东西都卷走。如果你有力量,那就赶紧行动起来,不要环视左右看别人是否会注意到你的行为,不要去梦想什么柏拉图的理想国,一丝一毫的成就都可以让你满足!

不妨审视一下初生之人、一起生活之人以及死去之人之间的种种差异,然后想一下生活于过去时代的人们、生活于在你离世之后的人们,以及那些现在生活于野蛮中的人们。有多少人连你的名字都不知道,又有多少人将很快忘掉你的名字,那些现在也许在夸奖你的人,他们可能很快又会诋毁你。因此,所谓的死后英名根本毫无价值可言。名望如此,其他事物亦如此。

身外之事纷纷扰扰,而你的内心依然保持自由;凡事皆依内在因果而行,从而使你保持公正。换言之,让你的言行举止皆守此准则即有益于社会,因为这是你的本性所决定的。

你应该将那些烦扰你的事物,特别是其中那些毫无用处的东西全部清除出去,为自己赢得更为广阔的空间。只要你的心中能容纳整个宇宙,理解时间的永恒性,洞察每一事物的瞬息万变,你就会真正保持内心的自由,摒弃所谓的纷纷扰扰。

§§§第三节 依循天性快乐地生活

智慧提示

如果神灵已经对我们作出了安排,包括我们身上的所有事情,那么所有这些决定都是好的;假如神灵并没有对我们的命运作出安排,那么我们就要自己把握自己的命运。

自然界万物的存在都有其自身的法则与意义,在这些由内在自然法则而结合在一起的事物中,存在着一种创造出这些事物的神奇力量,因此,对这一力量最好予以充分的尊重。如果我们在充分尊重这一力量的基础上去生活和行动,我们内在的东西将与自然的理性达成一致,如此一来,属于宇宙所有的事物也将与自然的理性达成一致。

如果我们对超出我们能力范围的事情作出好或坏的判断,那么必然会发生下面的情况:在坏事发生到我们头上或我们错过了什么好事的时候,我们迁怒于神灵,并会记恨他人,把他们看成是坏事或厄运的直接原因,或者怀疑他们是这些烂事的间接原因。但如果我们在能力范围之内对事物作出是非善恶的判断,就不会说神灵的不是,也不会以仇视的态度去看待他人了。

我们都朝着同一个目标在努力,有些人知道这一点并胸有成竹,另一些人则对他们自己的所作所为一无所知,犹如行尸走肉。赫拉克利特说:“在宇宙中发生的事中,劳动着的人们应该互相合作。”但是,人们的合作方式各不相同。就算是那些极富合作精神的人,他们也会对发生的事本身、反对者与阻挠者进行百般挑剔。

我们要清醒地知道应与什么样的人合作,掌控一切的主宰者会恰如其分地让你发挥你应有的作用,将你收编到某个合作者群体之中。

如果神灵已经对我们作出了安排,包括我们身上的所有事情,那么所有这些决定都是好的;至于说对我们不利的命运安排,那只是整体安排中一个犹如小插曲般的片段,我们要学着欣然接受,而且毫无怨言。假如神灵并没有对我们的命运作出安排,那么我们就要自己把握自己的命运。

在每个人身上发生的事情,都是为了实现宇宙的根本利益。在圆形剧场以及诸如此类的场合中,即便是多么壮观的场面,如果反复出现在我们面前,也会使我们对这千篇一律的东西感到索然无味。人的一生也是这个道理。无论是我们头顶上的东西还是脚底下的事物,它们都是既同形又同宗。然而,人生又能有几何呢?

所有的帝王将相、所有的千秋伟业乃至所有的国家民族都将归于消灭与陨落;大演说家、高贵哲人、昔日英雄及追随他们的众多将领,那些具有敏锐洞察力的天赋异禀者、伟大的思想家们,所有这些人也都会尽归尘土。然而,这对他们又有什么伤害呢?对那些无名之辈又能造成什么伤害呢?只有一件事情最有价值,即在真理和正义中度过你的人生,就算是对说谎者和心术不正之人,也要做到宽宏大量。

对黄疸病患者来说,纵使是蜂蜜也是苦的;对狂犬病患者来说,水是可怕的东西;对小孩子来说,球可能是最好玩的东西。我们何故自生闷气呢?你不觉得你的错误观念与黄疸病患者的胆汁和狂犬病患者身上的遗毒有着同样的力量吗?

我们有权利对事物不发表任何意见,更有权利让我们的灵魂不受骚扰,因为事物本身并没有迫使我们形成判断的天然能力。养成仔细倾听他人诉说的习惯,尽可能深切体会倾诉者的心灵之声。依天性而行,无人能挡;凡降临于你之事,必依循宇宙之理。

你是否想过:人们喜欢去讨好的都是什么样的人?出于什么样的目的?通过什么样的行为?时间将会湮没一切,转眼间,世事皆已成往事。

§§§第四节 忠诚于既定的目标

智慧提示

一旦有所决定,就要坚定于此。对于他人的误解和谴责,我们也无须畏惧。只要告诉自己:这是根据我的最佳判断在行动,我的行为是正确的。

没有思想的世界是空洞的,没有理智的世界是疯狂的。珍视自己的思想与理智,不要因为压力就放弃自己的思想。

可以试着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如果有人把你的身体交给一个年老的陌路人,你会怎样?一般来说,你一定会怒不可遏。同样的道理,如果你把自己珍贵的心灵交给任何一个可能会对你产生不良的影响的人,你就应该感到羞愧。所以,在把自己的思想交给一个可能会斥责你,使你心烦意乱、忐忑不安的人之前,一定要多多考虑。

要信任自己的理智,忠实于自己的目标。如果经过深思熟虑并且兼顾事情的前因后果,理智仍然告诉我们这么做是明智的,那么就不要怀疑我们的判断了,相信自己的理智。

一旦有所决定,就要坚定于此。对于他人的误解和谴责,我们也无须畏惧。只要告诉自己:这是根据我的最佳判断在行动,我的行为是正确的。

要坚持自己的立场和观点,不要因为胆小怯懦而不敢表达自己的意见。

对于习俗,我们要在这种未经审视的迷梦面前保持头脑清醒,把握好自己的思想。只有对习俗始终保持着怀疑的态度,才有可能把自己从这种迷梦之中唤醒。

对于流行的看法、价值观和行为方式,我们要客观看待。这些看法、价值观和行为方式一般都是比较肤浅的。许多普遍存在的观念在理性和实践面前总是经不住考验。这些习惯性的看法,不管是手段和目的,在本质上都是没有创造性、趣味性的。它存在的唯一价值就是维持那些过于自保的个人和机构团体的现状而已。

对于新的观念,也要客观地思考。除了看到其与时俱进的一面,还要看到这些新观念中缺乏的东西。我们要从这些观点是否对生命有益的基础上来评判这些观点正确与否。那些凡是能够促进道德、公平,对成长有利,或是能保证人类共同的利益的观点,我们都要赞同并按其行动。

对于自己的信念,哪些是应该树立的,哪些是应该摒弃的,我们也要加以考察。当事情出现,我们就要客观地思考这些事情、思考他人的话,考虑再三以后才能树立自己的信念。

对于那些社会灌输给我们的信条,我们也要理智地思考。这些信条可能是不可靠的,有许多可能都是来自于偶然的、没有责任感的或愚昧无知的社会经验。一旦接受了这些不可靠的信条,我们极有可能成为一个没有素养的、只过一种平庸倦怠生活的人。这是很危险的,因为一旦陷入平庸倦怠的怪圈,我们常常就失去了重新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的机会。

对于那些低层次的社会信条,我们要学会区分,学会评估,要时刻保持头脑清醒和警觉,也要保持我们较高的处世标准。

我们常常看到这样的情况:许多人坚持要让自己的行为遵循个人的道德标准,但在以后的行为之中却不能保持前后一致。他们总是宣称要做到为人正直诚实,然而在其真正的行动之中却是欠缺考虑或毫无节制。事后,他们的努力往往都会付诸东流,尽管他们一开始有良好的愿望。这种人就是无法保持自己的标准的典型。

那么,要怎么样才能保持自己的标准呢?

1.不要听别人怎么说,要看他们是怎么做的,并且要对可能产生的后果作出准确的评估。

2.要思想清晰,不要像模糊迷乱的人一样使自己的心灵受到有序但有害的影响。这是最危险的。正如我们在做其他事情之前必须要打扫、整理、维护好我们的住所一样,我们的心灵也要清明,如果做不到这一点,我们就有可能行事效率低下,甚至使自己的心灵受到腐蚀。

3.要相信自己,除了自己,任何人、任何事都不是最可靠的。要不断地、密切地关注自己的信念和冲动。试图取悦他人的人总是容易被误导,进入自己无法掌控的领域。不要试图取悦他人,不要因此使自己迷失所要坚持的人生目标。

4.在人生的过程中,要学会反思,一旦发现自己错了,就要勇于迷途知返,要抓住那些最基本的、最有价值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