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几世玉箫
38846600000002

第2章 玉箫与李公子

玉箫在不辞而别了晏公子后继续到处寻找韦皋。阎王爷后来得知玉箫拿着尾生的返世通行证溜回人世很生气,告诉月老绝对不能让她找到韦皋。月老点头答应,从此鸳鸯谱上没有玉箫的名字。

可怜的玉箫在茫茫人世找啊找啊,有几次同韦皋擦肩而过,彼此竟都没有认出来。看她终年如此,月老动了恻隐之心托梦给她,示意她找个人品好的普通人嫁了算了。然而她毫不心动。渐渐地她岁数大了,只身一人到处奔波也不安全,于是她削发为尼,与青灯古佛为伴,了结一生。

在阴间报道时阎王又认出了她。阎王说:“你忠心不二无疑令人感动,只是你也有过,辜负了尾生和晏公子。来世必须要做几件大善事,方能如愿找到韦皋。这次我不为难你,下去吧。”玉箫心里牢牢记住了阎王的话。

五百年后明朝末年时,玉箫再次投生入世在一大户人家。长到少女时,她出脱得美丽无比。有一次秦淮八艳之一的柳如是在街上见到她竟感到自惭形秽。

乱世啊乱世,李闯攻入京城,崇祯煤山自缢。吴三桂引清入关,天下大乱。一天玉箫上街,看到一位青年人跪在地上正乞求着什么。她吩咐下人林伯去看个究竟。林伯回来报告说那个公子死了父亲,没有钱买棺材,在那里跪求施舍。玉箫突然想起私塾先生的话:“积德行善必有好报。”她让林伯去给了那公子足够的棺材钱。

不一会林伯和那个青年跑了回来。林伯说那公子一定要对施舍主人当面致谢,我告诉他不必了,他就是不肯听,非跟我回来见小姐。此时林伯身后的那个青年上前一步,噗通跪倒,前额触地,浑身发抖,一语不发。

玉箫说:“公子为何如此?”那个青年答道:“小生李舒章不幸丧父,无钱为葬,故跪求施舍。长跪半日,竟无人施舍。略有饥寒,故此颤抖。多谢小姐大恩大德,舒章终生感念。”

“李舒章?难道你是李雯公子不成?”

“惭愧惭愧,正是小生。”

玉箫大惊,连忙叫林伯扶他起来。说道:“大恩大德根本谈不上,承蒙公子不嫌弃,小女子三生有幸,在此见到云间诗派的中坚。”

这时李公子已经站起身来。他只看了玉箫一眼便象喝了三碗酒一样,人在云雾仙境中了。他想如此美貌的女子不正是我梦中之人吗。无奈父亲尚未入土,其他的事情不容多想。

玉箫看了一眼李雯,只见他相貌清秀,举止优雅。脸上有无限的悲哀,身上衣着黯旧。她似乎感受到了他那无形的诗词气场,对他产生了爱怜之心。

“李公子如不嫌弃,请到家里坐坐,顺便可以拿些衣服给你。”

李公子连连说不必了,还说“旧衣敝履正适合丧期。”

玉箫说:“想必你需要一些丧葬用品,我祖父过世不久,家里有不少多余的。公子千万不要嫌弃。我拜读过公子的许多诗词,今日一见,似曾相识,相见恨晚。”

“无可奈何,重孝在身。悉听吩咐。”他答道。

李雯正缺丧葬用品,便随玉箫回到家中。

随后在玉箫家发生了什么,二人有什么样的对话,故事在这里留白了,这有同书法艺术中的飞白。总之,李雯从此痴迷地爱上了玉箫,而玉箫却要同他坚定地切割。

原来月老被玉箫的故事感动了,在她这次返世时,在鸳鸯谱中将她的名字同韦皋的放在了一起。在此生此世上,韦皋的名字是夏维高。维高从小就同玉箫有过多次接触。他聪明大胆,爱耍刀弄枪。玉箫好静,酷迷诗词,但非常喜欢维高,只是嫌他太调皮。后来维高长大了,成了一位英武神勇的将领,作战中曾冲入敌阵,斩将夺旗。他们最后一次见面时,玉箫的父母将她许配给维高。只是婚事未成,战事突起。维高随史可法去了南方。

就在玉箫遇到李雯当晚,她接到了维高的一封信。信中有这样的文字。“宁即刻而毙,毋苟且生于夷人治下。国难当头,英雄舍我其谁也?望速来扬州,成一世佳缘,死而无憾。”

玉箫父亲是个极为富有的商人,虽然不是明朝官员,但是十分爱国。他没有南下的原因是他需要时间变卖财产,暗地里他一直为明朝军队筹集军饷。他见到维高的信当即要玉箫南下同维高汇合。

相较英雄维高与才子李雯,才子哪有立足之地哪?自古美人爱英雄,不是吗?当晚林伯驾车载着玉箫带着几个家丁匆匆忙忙地奔扬州去了。虽然玉箫答应过李雯有机会同他再见,但此去她没有给李雯留下任何告别的文字。

后来,维高战死扬州。城破后,玉箫自尽。然而,他们死前已经结婚,并相约来世再为夫妻。

不幸的李雯违心地投靠了清廷,混了个内阁中书舍人的七品小官。相传多尔衮写给史可法的信,著名的《摄政王致史可法书》就是出自李雯之手。他常常思念玉箫。一次他追思无限,难过万分,作了首凄凉婉丽的菩萨蛮?忆未来人。

残荷不耐三更雨,

秋风萧瑟催人去。

倦眼两朦胧,

玉箫春梦中。

夕阳芳草隔,

满目伤心碧。

不语问青山,

青山响杜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