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20几岁要懂点办事技巧
3886800000014

第14章 实事求是,不犯“想当然”的错误

网上有一个笑话,讽刺了那些做事前不思考、不调研,只凭想当然去办事的人。

有一个博士到一家研究所去工作,他是这个研究所中学历最高的人。

有天他去单位附近的一个小池塘钓鱼,刚好旁边正、副所长也在钓鱼。他只是象征性地点了点头,就算打过招呼了,他心想:和这两个本科生有啥好聊的呢?

不一会儿,正所长放下钓竿,伸伸懒腰,“蹭蹭蹭”从水面上健步如飞地走到对面上厕所去了。

博士的眼睛瞪得都快掉下来了:水上漂?不会吧!这可是个池塘啊!

正所长上完厕所回来的时候,同样也是“蹭蹭蹭”地从水上走回来的。

怎么回事?博士生又不好意思去问,自己是博士生啊!

过了一阵,副所长也站起来,也“蹭蹭蹭”地走过水面上厕所去了。这下子博士更是差点昏倒——不会吧,自己竟到了一个高手云集的地方?

博士也内急了。这个池塘两边有围墙,要到对面厕所得绕十分钟的路,而回单位又太远,怎么办?

博士也不愿意去问两位所长,憋了半天后,也起身往水里跨——我就不信本科生能过的水面,我博士不能过。

只听“咚”的一声,博士栽到了水里。

两位所长将他拉了出来,问他为什么要下水,他问:“为什么你们可以走过去呢?”

两位所长相视一笑说:“这池塘里有两排木桩子,由于这两天下雨涨水,正好在水面下。我们都知道木桩的位置,所以可以踩着桩子过去。你怎么不问一声呢?”

这个笑话讽刺了一些人在做事前不懂得事先调研,请教别人,而只凭想当然去做事,这样怎么能够成功呢?

富兰克林罗斯福刚从非洲回到美国,准备参加1912年的参议员竞选。因为他是西奥多罗斯福的侄子,又是一位有名的律师,所以知名度很高。在一次宴会上,大家都认识他,但罗斯福却不认识所有的来宾。同时,他看得出虽然这些人都认识他,然而表情却显得很冷漠,似乎看不出对他有好感的样子。

罗斯福想出了一个接近这些自己不认识的人并能同他们搭话的主意。于是他对坐在自己旁边的陆思瓦特博士悄声说道:“博士,请你把坐在我对面的那些客人的大致情况告诉我,好吗?”陆思瓦特博士便把每个人的大致情况告诉了罗斯福。

了解了这些情况后,罗斯福向那些不认识的客人提出了一些简单的问题,经过交谈,从中了解到他们的性格特点和爱好,知道了他们曾从事过什么职业,最得意的是什么。掌握这些后,罗斯福就有了同他们交谈的话题,并引起了他们的兴趣。在不知不觉中,罗斯福便成了他们的新朋友。

1933年,罗斯福当上了美国总统后,依然采取和不认识者“一见如故”的说服术。美国著名新闻记者麦克逊曾经对罗斯福总统的这种说服术评价道:“在每一个人进来谒见罗斯福之前,关于这个人的一切情况,他早已了如指掌。大多数人都喜欢顺耳之言,对他们作适当的颂扬,无异于让他们觉得你对他们的一切事情都是知道的,并且都记在心里。”

罗斯福就是通过事先了解交谈对象的情况,抓住每一个人的性格、特点,才能够让初次见面的两人在谈话中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轻而易举地获得对方的好感。对于那些做事疏于调研和准备,只会依靠“想当然”去办事的人,这不失为一个很好的启示。

办事诀窍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一个成功人士,做任何事情之前都会充分调研,搜集分析材料,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将事情高效办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