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有求于人时,如果别人用一般理由来搪塞拒绝,并没有经过深思熟虑,只是因为一些微小的原因而作出了拒绝的决定,那么这时我们若能帮助对方分析现状,用真情打动对方,对方一般会欣然同意的。
20世纪80年代初,引滦入津工程正在加紧进行。担负隧洞施工任务的部队因炸药供应不上,可能停工以致延误工期。部队领导心急如焚,派李连长带车到东北某化工厂求援。李连长昼夜兼程千余里赶到该厂供销科,可是得到的答复只有一句话:“现在没货!”他找到厂长,但厂长很忙,没时间听他陈述,他就跟进跟出,有机会就讲几句。可厂长不为所动,冷冷地说:“眼下没货,我也无能为力。”厂长给他倒了杯茶,劝他另想办法。李连长并不死心,他喝了口茶,说:“这水真甜啊!天津人可是苦啊,喝的是海河槽里、各洼淀中的苦水,不用放茶就是黄的。”他瞥见厂长戴的是天津产的手表,就接着说:“您戴的也是天津表!听说现在全国每10块表中就有1块是天津的,每10台拖拉机中就有1台是天津的,每4个人里就有1个人用的是天津的碱。您是办工业的行家,最懂得水与工业的关系。造1辆自行车要用1吨水,造1吨碱要160吨水,造1吨纸要200吨水……引滦入津,解燃眉之急啊!没有炸药,工程就得延期……”厂长一听,心中受到触动,就问:“你是天津人?”“不,我是河南人,也许通水时,我也喝不上那滦河水!”厂长彻底折服了,抓起电话下达命令:“全厂加班三天!”三天后,李连长带着一卡车炸药返程了。
在求人办事的时候,跳出自己的小圈子,从对方的角度去说话,才更容易引起对方的共鸣,从而使对方答应你的请求。
在美国经济大萧条时期,有一位17岁的姑娘好不容易才找到一份在高级珠宝店当售货员的工作。在圣诞节的前一天,店里来了一位30岁左右的贫民顾客。这个人衣衫褴褛,面黄肌瘦,用一种不可企及的目光盯着那些高级首饰。
姑娘要去接电话,一不小心把一个碟子碰翻了,六枚精美绝伦的金戒指落到地上。她慌忙捡起其中的五枚,但第六枚怎么也找不着了。这时,她看到那个30岁左右的男子正向门口走去,顿时明白了戒指在哪儿。
当男子的手将要触及门柄时,姑娘柔声叫道:“对不起,先生!”
那男子转过身来,两人相视无言,足足有一分钟。
“什么事?”他问,脸上的肌肉在抽搐。
姑娘一时竟不知说些什么。
“什么事?”他再次问道。
“先生,这是我的第一份工作。现在找个事儿做很难,是不是?”姑娘神色黯然地说。
男子长久地审视着她,终于,一丝柔和的微笑浮现在他脸上。
“是的,的确如此。”他回答,“但是我能肯定,你在这里会干得不错。”
停了一下,他向前一步,把手伸给她:“我可以为您祝福吗?”
他转过身,慢慢走向门口。
姑娘目送着他的身影消失在门外,转身走向柜台,把手中握着的第六枚金戒指放回了原处。
这位姑娘成功地要回了青年男子偷拾的第六枚金戒指,关键是在尊重、谅解对方的前提下,以“同是天涯沦落人”的身份博得对方的真切同情。对方虽是流浪汉,但此时握有打破她饭碗的金戒指,极有可能使她也沦为“流浪汉”。因此,“这是我第一份工作,现在找个事儿做很难”这句真诚朴实的表白,即饱含着惧怕失去工作的痛苦之情,也饱含着恳请对方怜悯的求助之意,终于感动了对方。
办事诀窍
在求人办事的时候,能跳出自己的小圈子,从对方内心深处的角度去说话,才更容易引起对方的共鸣,从而答应你的请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