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20几岁要懂点人情世故
3887000000036

第36章 最聪明的是慷他人之慨

金钱和财富是人人欲求的事物,尽管它们充满了铜臭味,得来的渠道广泛众多,有的高贵非凡,有的则甚为肮脏,但是它们却令人趋之若鹜。不过,金钱不是万能的,财富也未必总能令人快乐,只有超越其存在,才能享受人生。

许多有钱人都乐善好施,对金钱可以慷慨抛掷。他们认为,钱财并不总是给他们快乐,而散财、做慈善事业,反而让他们找回了幸福感。

身为亿万富翁的钢铁工业巨头安德鲁·卡内基认为:发财致富的目的在于散财。当年他一贫如洗时,一位富翁曾对他以友相待,让他自由借阅私人藏书。卡内基发迹后,便大笔大笔地捐款,兴建了世界最大的免费图书馆借阅系统。

朱利叶斯·罗森沃尔德将惨淡经营的西尔斯-罗巴克公司从破产的边缘挽救过来,现在已将其发展成零售业巨人。如今,他正负责发展和改进乡村代理人体系及四健会(原美国农业部提出的口号,旨在推进对农村青少年的农牧业、家政等现代科学技术教育)。他的奋斗目标是实现美国乡村地区的繁荣和教育现代化。

就连“为了钱而疯狂”的洛克菲勒,中年以后对于财富的追求也不再孜孜不倦,而是开始为别人考虑,思考如何用钱来换取幸福。洛克菲勒把他的千万财富散播出去,帮助值得帮助的人。这使他不再惧怕别人的陷害和攻击,让他不再失眠、生病。他变成了远近闻名的大慈善家。

富翁们把追求到的财富再回馈到社会之中,让社会共同享有他们的财富,这是一种高尚的追求。他们在慷慨的同时,得到了更高的回报。这一回报并不仅仅体现在金钱上既能满足他们的幸福感,也为他们赢得了不朽的美名。

与慷慨相对的自然是吝啬,许多有钱人因为过于爱财,守着金山不动,小心翼翼,锱铢必较,结果他们除了钱以外,总会大失人心,甚至被人嘲笑贬低。吝啬是无趣也无益的,该节省的时候节省,不该节省的时候钱财就是帮助自己成事的最好工具。疏财不仅可赢得美名,而且可打通人脉,拓宽办事的渠道,何乐而不为?

不过,我们不得不承认一点,有钱人慷慨解囊、一掷千金,前提是他们有足够的自保能力。如果一个人因为过于慷慨而散尽一切财富,让自己变得穷困潦倒,同样颇不可取。

我们所知的现在的那些慈善家,有的建立慈善基金,到处抚恤难民;有的甚至在欠债当中,但也要到处行善布施。后者的行为显然并不可取。我们二十几岁的人,正处在事业和生活的初级阶段,慷慨这种品质固然要有,因为它能为我们带来一个好名声,但是我们也要选择适合自己的慷慨方式。

过分慷慨是自削实力,会妨碍自己的发展。最聪明的慷慨之法莫过于把他人的财产用来布施,为他人、为自己都赢得好名声,这种散财之法就叫作慷他人之慨。此点颇适用于年轻人与上级打交道。

处世感悟

世界上最聪明的慷慨之法莫过把他人的财产用来布施,为他人、为自己都赢得好名声,这种散财之法就叫作慷他人之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