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20几岁要懂点人情世故
3887000000038

第38章 不打无准备之仗

一个缺乏准备的人一定是一个差错不断的人。纵然具有超强的能力、千载难逢的机会,缺乏准备的人也很难保证自己能获得成功。没有准备的行动会让一切都陷入无序,最终面临失败的局面。

对有些人来说,神奇的背后,完全是冷静运筹的结果。“预则立,不预则废”,对所有想获得成功的人来说,几乎就是“天经地义”。

提起准备,每个人都懂得“有备无患”的道理,几乎人人都有因准备而获得,亦因无准备而失去的经历。

虽然准备无处不在,又如此攸关成败,但奇怪的是人们却普遍忽视它。即使有人认识到了准备的重要性,也很少能对它保持长久的热情。于是失败的标签便总是跟在这种无准备之人的身上。

古罗马学者塞涅卡有这样一句话:“要想利用风驰电掣的机会,不仅要作好物质上的准备,更重要的是要作好精神上的准备。”可见,准备攸关成功,但明白此理的人们却总是忽视它。即便有人认识到了其重要性,也很少能长久地关注它。于是,“效率低下,差错不断”就成了人们身上与失败相关联的标签。可以说,“每一次差错皆因准备不足,每一项成功皆因准备充分”这句话就是对准备的最好注解。在任何一个领域,这样的例子俯拾皆是。

薛文与陈亮都是刚进公司的销售助理,两个年轻人跃跃欲试,虽然工作都很积极卖力,但成绩却有天壤之别。

有一次,薛文预约的一个客户按时来到公司,此时的薛文正在对一大堆客户资料进行分类。看到已经到来的客户,才想起这宗早已预约好的业务。薛文满怀歉意地请客户来到洽谈室,才发现文件、资料以及产品的说明书都还没有准备好,只得匆忙跑去复印。等一切准备就绪时,客户已经很不耐烦了。好不容易,薛文开始向客户介绍产品的性能了,却又发现产品说明书复印错了。就这样,客户马上转身离开了。薛文的懊恼可想而知,但经理没有过多地批评他,只是告诉他,第二天陈亮也有一个业务,让他去看看。

第二天,陈亮按照预约时间,笑容可掬地在洽谈室门前等待客户的到来。客户到来之后,对这种被重视的感觉很是满意。紧接着开始进入正题,只见陈亮不慌不忙地拿出产品资料、使用说明、文本合同,并有条不紊地向客户介绍产品,还把近期公司举行的优惠活动详细地告诉了客户,并站在客户的角度上提出了一些非常有益的建议。

最后,陈亮对客户说:“听说贵公司最近又要在西雅图开设一个分公司,我想,贵公司一定在短期内还要引进我们公司的设备。如果您愿意的话,可以在这次订货中一起购置所需设备。这样,不仅可以因数量多而有更多的优惠,而且可以省去一些不必要的装运费用,你看怎么样?”客户显然动心了,当下将最初要订100万美元的货物增加到了200万美元。

薛文在一旁看得目瞪口呆,怎么也想不到会这么顺利。不久,陈亮因为把每项工作都做得相当圆满,被提升为部门经理,并得到了公司的嘉奖,而薛文却仍然原地踏步。

面对机遇,当你自觉地有所准备时,它将成全你;当你不事先作好准备时,它可能毁掉你。也许你正准备扬帆起程,锋芒初露;也许你经历重重,继往开来;还可能你对未来充满期待,又恐力所不及……一切都不应该拒绝,但请先问自己一个问题:“我准备好了吗?”

有人说:“每一次差错皆因准备不足,每一项成功皆因准备充分。”它适用于生活的各个领域。多一分准备,就能少一些失败的风险。所谓准备主要是指为成功而长期进行的坚韧、扎实的知识储备和辛勤刻苦的劳动,以及在机遇来临时的全力拼搏和冲刺。

有人曾这样说过,事业成功的三大要素是天赋、勤奋和机遇。可见,机遇固然重要,但更离不开天赋和勤奋,离不开充分的准备。成功者并非天生是幸运女神的宠儿,他们大多是在经历了奋力拼搏、曲折辛酸之后才会有所收获。那些遭遇失败和挫折的人们往往会因自己的轻忽而后悔莫及。

所以,不要再感慨命运的无常。命运是公平的,它公正地对待每一个人,你付出多少努力,它就给你多少回报。如果你希望成功的机会早早到来,那么二十几岁正是你为自己储备能量之时,你还在等什么呢?

处世感悟

要想利用风驰电掣的机会,不仅要作好物质上的准备,更重要的是要作好精神上的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