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20几岁要懂点人情世故
3887000000005

第5章 可以一无所有,但不能没有自己的路

走出校园,我们开始在社会上打拼,由开始的不被认同、接纳,到后来与别人的竞争,还有可能面临生活上的各种问题,于是走向三十岁的我们第一次感到了生活的艰辛。但是这些其实都无所谓,即使现在我们身无分文,即使现在的我们还是一个看别人脸色做事情的小角色,也都没什么,重要的是我们要明确自己要走的路。

如果说二十岁之前不明白自己的路还可以理解,但如果到了二十八九岁还不明确自己的路的人就有危险了。二十几岁正是给自己的人生扎根的时候,选择什么样的土壤、什么样的种子都很重要。

选择什么样的路,也就是选择一个什么样的人生目标。目标在人的一生中具有引导和动力保障的作用,一方面能为人指引前进的方向,另一方面能给人不断向前的推动力。

一个人如果在生活中没有了目标,就会如同原来的比塞尔居民一样,永远也找不到自己的新天地。

比塞尔是西撒哈拉沙漠中的一颗明珠,每年有数以万计的旅游者聚集到这儿。可是在肯·莱文发现它之前,这里只是一个封闭落后的地方。这儿的人没有一个走出过大漠,据说不是他们不愿离开这块贫瘠的土地,而是尝试过很多次都没有走出去。

肯·莱文当然不相信这种说法。他用手语向这儿的人问原因,结果每个人的回答都一样:从这儿无论向哪个方向走,最后还是会转回到出发的地方。为了证实这种说法,他做了一次试验,从比塞尔村向北走,结果三天半就走了出来。

比塞尔人为什么走不出来呢?肯·莱文非常纳闷,最后他雇了一个比塞尔人,让他带路,看看到底是为什么。他们带了半个月的水,牵了两只骆驼,肯·莱文收起指南针等现代设备,只拄一根木棍跟在后面。

10天过去了,他们走了大约八百英里的路程,第11天的早晨,他们果然又回到了比塞尔。

这一次肯·莱文终于明白了,比塞尔人之所以走不出大漠,是因为他们根本就不认识北斗星。在一望无际的沙漠里,一个人如果凭着感觉往前走,那么他会走出许多大小不一的圆圈,最后的足迹十有八九是一把卷尺的形状。比塞尔村处在浩瀚的沙漠中间,方圆上千公里没有一点参照物,若不认识北斗星又没有指南针,那么想走出沙漠,确实是不可能。

肯·莱文在离开比塞尔时,带上了一位叫阿古特尔的青年,就是上次和他合作的人。他告诉这位汉子,只要你白天休息,夜晚朝着北面那颗星走,就能走出沙漠。阿古特尔照着去做了,三天之后果然来到了大漠的边缘。阿古特尔因此成为了比塞尔的开拓者,他的铜像被竖在土地的中央,铜像的底座上刻着一行字:新生活是从选定方向开始的。

人生中的种种奋斗就像比塞尔人要走出沙漠所付出的努力一样,如果你找不到自己人生的“北斗星”,那么你就永远不可能成长、进步,也就不能充实快乐地走完人生,而只能原地踏步,或者付出许多艰辛和努力之后又回到原点。

所以,我们必须为自己设立一个明确的目标,这目标是成功的基石。只有有了目标,才能谈规划,否则规划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所以设立目标是进行人生规划的第一步。

处世感悟

目标在人的一生中具有引导和动力保障的作用,一方面能为人指引前进的方向,另一方面能给人不断向前的推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