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军事空军千里眼:雷达士兵
38900000001

第1章 农村太苦 我要参军

内容提示:一年征兵两次是否要打仗?哪多人去征兵能征得上?不想念书参军惟一出路!差点被红绿色盲图谱阻路!第一次进城看见啥都想家!吃了抄手还剩一元咋回家?

200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60周年国庆大阅兵,空军机动雷达车方队驾驶多种型号的雷达车驶过天安门。雷达部队装备由幕后走向台前,向世人展示了中国在预警探测领域武器建设的新成就。

这也是空军雷达部队首次参加国庆大阅兵。空军雷达部队因任务的特殊性,长期以来一直充当幕后英雄,知之者甚少。10月1日,揭开了雷达部队神秘的面纱。

空军雷达兵部队是我国防空体系中一个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严密、准确、稳定、可靠的雷达情报是实施反空袭作战、对空警戒侦察、飞行管制的重要兵种。在祖国人烟稀少的高山之颠,人们常常能看到不停旋转的雷达,它是监视祖国蓝天的千里眼,为祖国天空布下了天罗地网,时刻为祖国站岗放哨,向人民奉献忠诚。

空军雷达部队的前身是以团为单位、以连为基层。随着时代变迁,雷达部队发生了翻来覆去的变化,“连”改为“站”,团整合提升为旅,装备一年比一年先进,而驾驭这批精装备的正是普普通通的士兵。

一个普通的雷达操纵员、油机员、报务员、记录员、标图员经过严格的训练,日夜坚守在祖国高山、海岛、戈壁、荒漠上捍卫祖国每一寸天空!岗位荣耀,责任重大,历史赋予了空军雷达兵保家卫国光荣使命!

而在高科技、精装备的空军雷达部队背后,活跃着一群可爱的士兵!走进雷达兵生活,品味军旅文化!跟随士兵事故,追忆雷达兵变迁过程。

1990年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改为冬季征兵的第一年。

这一年,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一年内征过两次兵的惟一一年。由于亚洲海湾战争正处于箭在弦上局势,国内又一年内征两次兵,民间谣言四起,人言啧啧。

“三月刚刚征过兵,冬季又要征兵,征兵就是上前线去打仗吗?”

“不是,今年改为冬季征兵了!以前征兵镇级武装部门说了算,现在改在县上了!而且体检、政审都在县武装部进行。今年是第一次,兵种不错,机不可失,赶紧报名!”

猜疑中,利好消息一下传遍了全国各地。特别是传到以“天下雄关”和“世界保存完整、规模最大的古柏群——翠云廊”闻名天下的四川省剑阁县。人杰地灵的剑阁县大批适龄青年积极响应祖国号召,踊跃报名参军!

对于靠天吃饭,又刚刚照上电灯的剑阁县金仙乡广大农村青年来说,当兵、考学成了农村广大青年惟一走出农村大山之路。“冬季征兵”消息传到金仙乡,对金仙乡广大农村青年来说,这简直是莫大欢喜,像雪中送炭和下了一场及时雨似的振奋人心。

1990年11月25日18时正,剑阁县金仙乡小桥村,乡村广播里定时响起了将大为的《北国之春》歌:亭亭白桦,悠悠碧空,微微南来风;木兰花开山岗上,北国之春天;啊北国之春天已来临;城里不知季节变换;妈妈犹在寄来包裹,送来寒衣御严冬;故乡啊故乡!我的故乡,何时能回你怀中…

一曲嘹亮的《北国之春》歌曲后,广播里连续播出冬季征兵的消息。

“冬季征兵开始报名,欢迎广大适龄青年踊跃报名参军!”

刚满十八岁的高军成穿着天蓝色中山服,留着三七分发型,坐在自家八十年代初建设的典型土筑瓦盖房农家院内石阶上,白嫩嫩的瓜子脸上显露了几分憨厚。突然,听到广播里传来冬季征兵的好消息,顿时一下站了起来,喜出望外在院子里走来走去,嘴上还唠叨着:“明天,我要去报名参军!”

清晨,晴空万里。

金仙乡政府办公楼前人山人海,热闹非凡。广大七十年代农村青年穿着天蓝色中山服,挤作一团,围在乡武装部门口,争先恐后报名参军。

金仙乡武装部杨部长,躺在床上听到外面吵吵嚷嚷,一边急匆匆穿着冬军服,一边慌张张拉开办公室门,站在办公室看见外面人影绰绰,挤的水泄不通,顿时束手无策,迅速爬在窗户上,双手抓住钢筋护栏大声喊道:“大家不要急,排好队,一个一个登记,测量高度。乡武装部先初审再到镇上去,最后去县城体检、政审!”

杨部长话音刚落,乡武装部门口哑默悄声,广大适龄青年立刻自觉地排着队,高军成站在长长整齐的四列纵队中板着脸、显得几分忧虑。

杨部长拿着标有高度的竹竿依次在长长队伍中测量着高度…

高军成的父亲高向德是典型的四川农村憨厚中年男性。傍晚,站在家门口看见儿子高军成兴高采烈地报名回来,高兴问道:“儿子,报名如何?”

“爸!我今天初审过关了,明天到镇上去再审了!”高军成一边走,一边笑着回答父亲道。

“不错啊儿子,今天乡上过关,明天镇上身体过关,我看就没问题了!”高向德笑眯眯着对儿子高军成道。

“爸,我看有点难!”

“为什么儿子?”

“爸,你不知道今天报名有多少人?”高军成感叹道,“哎!今天才是报名第一天,就有四五百人在乡武装部门口挤作一团。一个乡就是四五百人报名,一个镇就有十来个乡,何况还要到县上体检、政审。一个乡就几个征兵名额,我看,要想突出重围,不是件容易的事啊爸爸!”

“儿子,人多并不可怕,一关一关过,你身体没问题,部队征的就是健康兵嘛!”高向德劝说道,“不行,明天我陪你到镇上去!”

“爸不用了,还是我自己去吧!”

“好好好,那我去给你准备两元钱明天带上!”高向德对着儿子高军成道。说完,转身向屋子走去。

高军成忧心忡忡站在院子里仰望着天空。

次日清晨,村庄炊烟袅袅。

高军成与同村同队同龄青年高生强、高生康仨人步行十多里来到了金仙乡街上。再三请求下,搭上了一辆载满粮食的拖拉机,仨人爬在拖拉机粮食上,寒风凛凛,颤颤抖抖十八公里来到了金仙镇。

金仙镇原本来设在金仙乡,由于金仙乡地处山顶,水源条件差,生活用水来源于四川阆中升钟水库两次抽水,是目前全国用水最贵的乡镇之一,金仙镇才改设在公兴乡。

高军成与同村高生强、高生康仨人急匆匆下了拖拉机,兴高采烈地走进金仙镇办公四合大院。院内人影绰绰,川流不息。高军成、高生强、高生康仨人快步走到应征入伍青年登记处,认认真真填写着《应征入伍青年登记》表格。填完表格,然后按着工作人员的指意,一一进行测高、测重、测视力、看五官、量血压、查身体等体检项目。

中午,高军成体检完身体,神采奕奕走到高生康面前,看见高生康愁眉苦脸,连忙问道:“高生康你如何?”

“没戏了,视力关没过去!”高生康板着脸,回答道。

“你视力应该没问题吗?”高军成着急问道。

“说我色盲,”高生康连忙说,“哎,高军成,我从来都没见过这样的纸板,我咋知道里面暗藏玄机,是考视力嘛!太粗心大意了,吃一堑长一智啊!这次虽然没征上兵,但让我开了一下眼见,长到十八岁了,总算来了一趟镇,不后悔啊!”

“哦,高生康,你是说《红绿色盲检查图谱》?”高军成连忙道,“我测《红绿色盲检查图谱》时,看见纸板上图案,我眼花缭乱,前几个图案,我也是糊里糊涂,摸不着是什么图案。医生问我,我一问三不知,差点被淘汰。原来是问纸板中隐藏的图案,后几个图案,我才发现规律,总算侥幸过了关。”

“我也是刚才才明白的!”高生康无可奈何道。

“走,高生康,我带你去复查,不就是测红绿色盲图谱吗,你会过关的!”高军成连忙劝道。

“算了,完啦,认命了!”高生康感慨道,“哎,天生我就是当农民的料,我认了,参军对我们农村来说是条好出路,高军成,你好好去争取吧!”

“只有等明天验了血,才知道去得到县上不,现在虽然过了关,没有验血,还没准啊!”高军感慨道。

“我想你应该没问题,”高生康道,“走,我们去看一看高生强如何?”

“好!”高军成笑道,“高生康,你看高生强过来了!”

“哎,当个兵才拆磨人,总算过了关,等明天验血了,”高生强一边走,一边感慨道,“你俩如何?”

“我色盲,没戏了,”高生康连忙道,“就看你与高军成的了。”

“走走走,我们去吃饭,饿死我了!”高生强着急道。

“我不去了,我准备回家了,你们俩去吃吧,明天你们还要验血呢!”高生康板着脸道。然后,转身匆忙走出镇四合院。

“哎,高生康说走就走,要不是征兵,那里有机会来镇上,也不去镇上转一转?”高军成无可奈何道,“走,高生强我们一块去吃饭。”

高军成与高生强言笑晏晏、慢条斯理来到镇上一家饭馆前。

高军成鬼祟祟地摸了摸钱包,心事重重,忧心悄悄道:“高生强,我们吃啥?”

“抄手,二两才一元钱!”高生强笑道。

“行,”高军成笑道,“不过,我只有两元钱。”

“AA制!”高生强连忙道。

“我不是那意思,”高军成连忙解释道,“吃了抄手还剩一元钱。晚上,要在镇上住一夜又要一元,没有钱回家嘛!”

“先吃吧!晚上,我带你去我们一家远房亲戚家借宿,可以节约一元钱回家了!”高生强笑道。

“行行行!”高军成笑道。然后与高生强连忙快步走进饭馆,坐在饭馆圆桌旁,望穿秋水盯着厨房。

抄手慢慢端上了桌,高军成、高生强看见热气腾腾抄手端上了桌,迅速拿起竹筒里的筷子狼吞虎咽起来。二两抄手和碗里的汤很快被高军成、高生强吃得一干二净,高军成、高生强相互看了看对方。

二两抄手虽然充了饥饿,但依然没让高军成、高生强吃饱肚子。

高军成、高生强想到兜里钱略剩无几,无可奈何用手擦了几下嘴巴,依依不舍的慢慢起身走出了饭馆。

傍晚,天色薄暮冥冥。

高军成与高生强跨过波光粼粼、清澈见底的小溪,穿过绿油油的麦田,行走在异地乡间小路上。左问右问,终于问到高生强远房亲戚的家,借宿一夜。

次日清晨,金仙镇雾气腾腾。

高军成与高生强兴致勃勃来到金仙镇卫生院,排在长长的队伍中,等待空肚抽饿血。

一位工作人员站在长长队伍旁大声讲道:“大家抽完血,回家等候通知!”大家按部就班抽完血,按着绵球,纷纷走出金仙镇卫生院。

从金仙镇体检回到家的高军成,无论干什么农活,总是显得忐忑不安、心事重重的样子。每当乡村广播响起的时候,高军成都会聚精会神听着广播,日夜盼望着上县城体检的消息。

三天如一日,终于左顾右盼等到了上县城体检的好消息,使得高军成及家人喜出望外。

11月28日一大早,高军成在父亲高向德的陪同下,乘上了去剑阁县城的班车。

对于,从来都没坐过班车的高军成来说,坐在班车上,既感到新鲜又感到好奇,笑容满面,神采奕奕。

班车行驶在古柏参天蔽日的水泥路面上,高军成坐在班车上一边东张西望好奇起来,一边侧身向父亲高向德问道:“爸爸,我没想到,这些古柏树还伸延到这里,我以为,只有我们老家才有呢,这些柏树是谁栽的?有多长?”

“古柏树是谁栽的,根据文献记载和民间传说,传为最广的两种说法是:一是秦始皇修筑阿房宫,在蜀中大量伐木,蜀中百姓十分愤怒,秦始皇为平民愤,倡导在驿道旁植树,用以显示权威,此后群众把这次植的树称为‘皇柏’;二是‘张飞柏’之说,张飞当年为阆中太守,军政往来频繁,当时的剑阁又是蜀都至中原的必经要地,为适应政治、军事上的需要,张飞命令士兵及百姓沿驿道种树,军民同心协力,完成了植树义务。在剑阁县境内有300余里,十万多株,东至阆中,西至绵阳梓潼,被誉为世界奇观,蜀道灵魂。”高向德道。

“爸,别说,这古柏还是保护的好!”高军成笑道。

“那是,古柏成了剑阁人的名片,”高向德笑道,“政府已十分重视古柏的保护,颁布了古柏管理条例,禁止任何人砍伐,每年都要进行防病、治虫等保护。”

“保护措施得力,使古柏延年益寿,生机盎然,茂盛苍翠啊!”高军成感慨道,“爸,要是什么时候把自然资源变成旅游资源那多好啊!”

“儿子,这不是你操心的事,这古柏你什么时候看都是这样。你目前的事,是专心致志配合武装部做好体检,争取这次能征上兵,走出农村,去部队好好锻炼!”高向德严肃道,“等你有了出息,好好改变一下家乡,为时未晚!”

父亲高向德的一番话,使高军成一下沉默寡言,面红耳赤坐在班车座位上,两眼目不转睛盯着前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