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高效能员工的11项修炼
3892200000025

第25章 力求超群,不妨对自己“狠”一点

现代社会是一个竞争激烈、信息更新速度非常快的时代,唯有通过不断地学习,才能使自己不被社会所淘汰;也只有不断地给自己补充新知识、新信息,才能让自己变得比别人更加优秀,帮自己走向成功。

孔祥瑞于1972年被分配到天津港码头当工人。他常常把不懂的问题记下来,逐一向别人请教,直到弄明白为止。后来他发明了专用于港口门机维修的“新型顶升支座技术”,使门机修复时间缩短为9个小时……

孔祥瑞原本是只有初中文化的工人,现在已经成为天津股份有限公司煤码头分公司操作一队队长兼党支部书记。他总共有150多项发明,是一名高级技师。孔祥瑞在工作岗位这所学校里,靠着不断学习走出了一条成功之路。

高效能的员工总有一股不服输的劲头,他们不甘于平庸,使自己通过不断的学习,摆脱平庸,走向优秀。平庸的员工在面对新的事物时,往往畏首畏尾、不敢向前,因此只能落后于人,坠入平庸的队伍。

孔利明也是一个通过不断学习从而获得成功的高效能员工。

1984年,孔利明从上海运输一厂调到宝钢工作,干的还是老本行。孔利明本以为自己肯定能驾轻就熟,但是,当第一次接触到电子、集成电路和电脑等技术时,他感到信心不足。这并没有吓倒孔利明。为了有效利用不多的业余时间,在别人打牌、下棋、喝茶、娱乐的时候,他都在如饥似渴地学习行业知识。

他是宝钢教育培训中心的长期学生。孔利明有七个红皮大笔记本,满满七大本线路总汇,都是他一点一滴积累下来的。最早的两个本子是完全手抄的报纸内容,后来的都是他将原有的报纸内容复印下来贴上去。孔利明有24个大文件柜,占据了整整一面墙,里面分门别类地塞满了各种电气、机械类书籍。为了延续在场内的技术创新实验,他还把家里的客厅改成了“电气试验室”。通过参加技术培训,孔利明拿下了九个证书。他利用业余时间完成了电气自动化的大专学业,又继续攻读了本科。

孔利明经常去查看生产线,一旦发现生产线上出现了问题,他就会用随身携带的数码相机将其拍摄下来。他建立起了设备故障数字档案,还把故障类型一一列举出来,并给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法,让人一目了然,给工作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年近50的孔利明还是个电脑高手。他不仅掌握了电脑软件,连硬件的设置、调试和修理也在行。孔利明是从2000年开始学电脑的,当时他是个“电脑盲”,就只能一点一滴地从打字开始学起,后来干脆买了一台电脑自己在家琢磨。如今,电脑成了他不可缺少的工具,给他的工作带来了不少便利。

不断学习让孔利明克服了一个又一个难题,学习让他一步步走向成功,孔利明无疑是高效能的。高效能的员工就应该像孔利明这样,严格要求自己,不断地给自己充电,通过不断学习使自己变得优秀。

不仅要知道,还要能做到

面对新鲜事物,要有不服输的劲头,才能取得最后的成功。所以,要想让自己变得更加高效能,就不断地给自己充电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