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一个铜钱的两面
3892400000044

第44章 不学便老而衰

花从开的那一刻起,就在走向土壤了,中间的盛开与繁华,都可以看做是凋零的前奏。或许这样说有些残忍和悲观,但是这种自然的轮回可以用更为旷达的态度去对待——死亡是一种新的开始,所以也是一种美——因为这是生命的必经之途。但是在我们生命的朝暮之间,很多“经过”并非“必经”,如青年的未老先衰。形依然年轻,神却渐渐腐朽,这才是悲剧。其实,人们完全可以避免这样的悲剧,唯一的条件就是“愿意”,而途径是学习。

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其实生活也是这样。当你往车窗外张望,总能看到一排排树木快速地往两边退去,身边的一切都在急速地顺着时间前行;你若驻足,眨眼之间便已落在后面。学习是一种激浊扬清的过程,通过前进来防止堕落,这就是增进自觉最好的方式。

程明道先生常说“不学便老而衰”,梁漱溟先生认为这里的“学”,指的是“让人生命力高强活泼,让人在生活上能随时去真正了解自己”。他说:“中国古人的学问,正是一种寻求能够了解自己且对自己有办法的学问。”

晚清名臣曾国藩曾说人生有三乐,其中第一乐便是读书——读书可以出金石声。他读书的目的并非是想从中得取黄金屋作为进阶的敲门砖,也不是为了找寻颜如玉的美人相伴,而是为了“养我浩然之气”。

书里沉淀着的是经过岁月沉淀的智慧,历久弥新。只要自己没有到达那个境界,就一直有前进的余地,也就时刻需要从中汲取营养。因此,曾国藩一生都与书为伴。直到临终之时,他仍然不懈地学习着。

据说,就在曾国藩去世的前一天,他先是早起后请人看病,早饭后清理文件,阅《理学宗传》;午饭后阅本日文件,见客一次,屡次小睡,核科房批稿簿,又有手颤心摇之像;晚阅《理学宗传》,直到二更时(凌晨四点)才睡。

像曾国藩这样的人,日日勉进,即便在年老之时依然保持着年轻的精神;而如方仲永般,看似年纪轻轻,实则已经堕入了衰朽之境。

方仲永很小的时候就展现出了过人的才智,聪慧伶俐。但是他的父亲领着他各处拜访,不让他学习。等仲永十二三岁的时候,已经不再像幼时那般突出了;等他长到二十多岁,已经和普通人无异了。

方仲永生来聪慧,可以说他的起点比同龄人高,但因为不坚持学习,最后只能和普通人的水平不相上下,这不是可怕的退步吗?他曾经也很上进,希望像乐羊子那样坚持学习,但他就像一棵早熟的麦秸,别人只有三寸长时,他五寸长;当别人五寸长时,他依然停留在那里。而本来,他可以长得更高的呀!重要的不是学识增减了多少,而是他的身上不再有幼时那种前进的生命活力了。

人的思想一旦停滞,就如止水一般,如果不仅表面不动,底下也静止了,那么很快就会成为死水了,与那再也无法拥有春天的腐朽之木又有何异?

方仲永的悲剧也许应该怪他父亲,但不管是什么原因,既然他没能继续学习,也没有从其他地方学习新的东西——学习未必只盯着书——那么他这样的结局早已注定。学习,是一种生活方式,也是一种砥砺自己的方式。通过学习不断了解自己,才能知道生命究竟应该怎么过,才会不断进步。

著名作家残雪说:“当人在认识、分析、批判自己的时候,总是有种纯净的,难以达到的理念在前方召唤着他,激励着他,使他不敢懈怠,因为懈怠即放弃精神,回到肉体的黑暗中去。”

认识、分析、批判,都可以从学习中收益。人不论是看天,还是看地,都只是为了确定自己的位置;走过山,走过水,也只是在走过自己的生命。人的学习,也是为了不断迎新辞旧,从而保持自己的生命力,可惜的是很多人并不清楚这一点。梁漱溟先生感慨道:“很多青年就是因为不知道在这种学问上去体会,去下功夫,以致不能保持其可爱的精神,而不免落于可衰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