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一个铜钱的两面
3892400000008

第8章 驾驭生命的坐骑

南怀瑾先生认为,《易经》告诉人们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道理,就是“人生命运都掌握在自己手里,任何一种外力都是靠不住的,而你的心态就是你真正的主人”。一位伟人说:“要么你去驾驭生命,要么是生命驾驭你。你的心态决定谁是坐骑,谁是骑师。”

大概是40年前,南非某贫穷的乡村里,住了兄弟两人。他们受不了穷困的环境,便决定离开家乡,到外面去谋发展。大哥好像幸运些,被奴隶主卖到了富庶的旧金山,弟弟却被卖到了很穷困的菲律宾。

40年后,兄弟俩又幸运地聚在一起。今日的他们已今非昔比了。做哥哥的,当了旧金山的侨领,拥有两间餐馆、两间洗衣店和一间杂货铺,而且子孙满堂,有些承继衣钵,又有些成为杰出的工程师或电脑工程师等科技专业人才。

弟弟呢?居然成了一位享誉世界的银行家,拥有东南亚地区的许多山林、橡胶园和银行。经过几十年的努力,他们都成功了。但为什么兄弟两人在事业上的成就,却有如此大的差别呢?

兄弟相聚,不免谈谈分别以来的遭遇。哥哥说:“我们黑人到白人的社会,既然没有什么特别的才干,唯有用一双手煮饭给白人吃,为他们洗衣服。总之,白人不肯做的工作,我们黑人统统顶上了,生活是没有问题的,但事业却不敢奢望了。我的子孙,书虽然读得不少,也不敢妄想,只有安分守己地去找一些中层的技术性工作来谋生。至于要进入上层的白人社会,相信很难办到。”

看见弟弟这般成功,做哥哥的不禁问他:“你为什么这么幸运,居然能跻身于社会的上层?”。弟弟说:“幸运是没有的。初来菲律宾的时候,担任些低贱的工作,但发现当地的人有些是比较愚蠢和懒惰的,于是便接下了他们放弃的事业,慢慢地不断收购和扩张,生意便逐渐做大了。”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它告诉我们:影响我们人生的绝不仅仅是环境,人的心态也是很重要的。心态控制了个人的行动和思想,也决定了自己的视野、事业和成就。

成功人士与失败者之间的差别是:成功人士始终用最积极的思考、最乐观的精神和最辉煌的经验支配和控制自己的人生;失败者则刚好相反,他们的人生是受过去的种种失败与疑虑所引导和支配的,他们把自己的未来交给了过去。

很多人都觉得自己不济的境况是别人造成的,还常说他们的想法无法改变。但事实真的是这样吗?说到底,如何看待人生、把握人生,不应该由自己决定吗?

1994年秋,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数学家纳希博士成为当年诺贝尔经济学奖的获得者。这位经济数学学者在1955年前后正是事业的黄金时期,却不幸患上了严重的心理障碍,刚满30岁就被送进了精神病院。在以后的十多年中,他病情反反复复,成了这家医院的常客。他常在校园中徘徊游荡,烦躁地在图书馆中出出进进,在黑板上莫名其妙地涂写一些数学公式,成了学校中孤独的“幽灵”。

纳希在严重的心理困顿中,得到了周围群体的热情关照和呵护。学校的同事常热情地邀请他参加讲座、研讨会等学术活动。人们对他亲善、友好,一点都不歧视他,这使他逐渐远离了孤独。

置于被人关心的氛围中,纳希感到自己被承认是“社会的人”。他从自我抑郁的阴影中走了出来,开始主动与同事和学生们接触交谈了。他的社交面越来越广,对事业的倾注之情越来越深。他的郁闷之心渐渐被化解,正常地投入科研活动中。周围人热情的关心和他对工作的迷恋,使他增强了对生活的信心和勇气,他的心理障碍渐渐被克服了。

世界没有真正的公平,有的人习惯性地责备身边的世界和境况,埋怨它们的影响。其实,他们之所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完全是不良的心态造成的。这种心态,也是阻碍了他们成功的重要因素。

在人生的航程中,是任凭别人摆布,还是坚持自己的方向和观念?是总要别人推着你走,还是驾驭自己的命运、控制自己的情感?这些,都是必须要做出选择的。如果让自己的生活像秋风卷起的落叶般漫无目标地飘落,那么最后只能等待干枯、腐烂的结局。

一个重大的选择,无一例外都是政治因素、社会因素、经济因素、生理和心理因素、伦理道德因素、法律因素,还有文化和哲学因素等因素的“合力”结果。可以说,一次选择即是一个人的人生价值观念的一次大暴露。不仅是意识层的暴露,更是潜意识层的暴露。所以说“生活就是按图索骥”一点也不夸张,只不过那张图纸在你的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