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世界只有两种可能——大师眼中的人生
3892900000016

第16章 胡适:林间秀木舞清风

多彩梦想打造精彩人生

梦想是一盏明灯,照亮茫茫前路;梦想是一双翅膀,带人飞向理想的天宇。梦想没有具体的颜色、形象和味道,但它会明确地为你指明人生最精彩的生活方向,不会让你在错综复杂的社会中迷失了自我。

宋朝的政治家王安石有一首诗,题目是《梦》:“知世如梦无所求,无所求心普空寂。还似梦中随梦境,成就河沙梦功德。”胡适很喜爱这首诗,他总是劝说青年人,做人要有理想,有追求,如果有梦,就努力实现。

1948年8月12日,胡适在北平空军司令部讲演时曾经这样说:“人生意义就在我们怎样看人生。意义的大小深浅,全在我们怎样去用两手和脑部。人生很短,上寿不过百年,完全可用手脑做事的时候,不过几十年。有人说,人生是梦,是很短的梦。有人说,人生不过是肥皂泡,其实,这只是最悲观的说法,就像上面所说的,人生有没有意义全看我们对人生的看法。就算他是做梦吧,也要做一个热闹的、轰轰烈烈的好梦,不要做悲观的梦。”

人生只有一次,一定要把握机会好好度过,把短暂的生命活得有价值、有滋味。在人生面前,大家都是公平的,仿佛人手一张白纸、一支画笔,可供你随意设计生命的蓝图。为什么不能把自己的人生设计得精彩些呢?给自己一个多彩的梦想,然后尝试着去经历一次多彩的人生。

100多年前,在广东香山翠亨村的一棵大树下,一位老人正在给一群孩子讲太平军的故事。故事刚讲完,就有一个孩子站起来,攥紧拳头,称赞太平军首领洪秀全是反清大英雄,并发誓要做“洪秀全第二”。这个一马当先、从小立志的孩子是谁?他就是后来推翻清王朝统治的同盟会的首领孙中山。

为了救国民于水火,孙中山联合了一些反清志士,在檀香山组织了革命团体兴中会,建立了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这大大推动了中国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

他在同盟会创办的机关刊物《民报》发刊词中,把同盟会的革命纲领阐述为“民族”、“民权”、“民主”三大主义。他这样做是为了推翻清王朝的统治,解除民族压迫;推翻君主专制政体,建立民国政府;解脱劳动者的贫困,做到“家给人足”。

孙中山的思想很先进,他的行为走在社会的前端,他敢为天下先:建立第一个全国性的资产阶级政党;主张“三民主义”;设计制作了实用、方便的中山装……

无数个孩子听过太平天国的故事,却唯有少年孙中山提出了做“洪秀全第二”的梦想,并为之奋斗终身。他实现了这个理想,并大大超越了这个理想:洪秀全实现了皇权之梦却没有改变社会,而他,为一个千年古国开创了一个崭新的时代。

现实生活中,很多人有超人的才华、过人的智慧,却没有做出什么突出的成就,究其原因,就是失去了目标,没有一个足以闪亮人生的梦想。

一个天资聪慧的男孩,从小到大一直十分出色,后来以高分考上了一所名校,对自己的前途充满了信心。在别人眼中,他一定能成大器。大学毕业后他被分到一家不太景气的企业,待遇不好,他上了两年班就辞职创业,开了一家商店,但是由于资金不足,而且缺少从商经验,经营一直不顺,最终他决定放弃了。

虽然他经商不顺,但随后上帝还是眷顾了他,一家知名企业招聘管理人员,由于他丰富的经历、活跃的思维以及朋友的引荐,他在众多应聘者当中脱颖而出。企业待遇很好,工作清闲,收入高,也没有什么压力,在这样轻松的工作环境中,他感到十分惬意。他每日都心安理得地过着这样轻松自在的生活,工作上日复一日没有什么创新。一年以后,以前的同学见到他,都说他有些变了。

时光飞逝,十年过去,同学聚会时,大家见到了他,都很吃惊。他和以前大不一样了,人不仅没有精神,而且说话办事慢慢吞吞,暮气沉沉,过去那种朝气蓬勃、充满活力的精气神消失殆尽。不少同学经过艰苦的打拼都有所成就,只有他还是一个普通的科员……

一颗曾经耀眼的宝珠,随着时光的流逝成了一颗普通的石子。当年才华横溢的男孩满足于安逸的生活,丧失了灵慧的光芒。

梦想使人奋发,梦想使人充满激情,梦想使人永不停息前进的脚步。梦想是明灯,照亮茫茫前路;梦想是翅膀,使人飞向理想的天宇。梦想没有具体的颜色、形象和味道,但是它会明确地为你指明人生最精彩的生活在接下来的哪个方向,不会让你在错综复杂的社会中迷失了自我。

胡适用自己的传奇经历向世人展示了有梦的人生是多么的精彩。它是那么跌宕起伏,让人叹为观止;它五味杂陈,从没有苍白乏味的嫌疑。有梦的人生,才是有滋味的人生。

有一个男孩,小学六年级的时候考试得了第一名,老师送他一本世界地图。他很高兴,跑回家就开始看这本世界地图。那天轮到他为家人烧洗澡水,他就一边烧水,一边在灶边看地图。他看到一张埃及地图,想到埃及很好,有金字塔,有埃及艳后,有尼罗河,有法老王,还有很多神秘的东西,他心想长大以后如果有机会一定要去埃及。

看得入神的时候,突然有一个大人从浴室冲出来,用很大的声音对他说:“你在干什么?”他抬头一看,原来是爸爸。他说:“我在看地图!”父亲跑过来给了他两个耳光,然后说:“赶快生火!看什么埃及地图!”打完后,又踢了他屁股一脚,把他踢到了火炉旁边,严肃地说:“我给你保证!你这辈子绝不可能到那么遥远的地方!赶快生火!”

他当时看着爸爸呆住了,心想:爸爸怎么给我这么奇怪的保证,真的吗?我这一生真的不可能去埃及吗?他努力读书,拼命打拼,20年后,他终于有了第一次出国的机会,他选择的目的地就是埃及。

那一天,他坐在金字塔前面的台阶上,买了张明信片给他爸爸。他写道:“亲爱的爸爸:我现在在埃及的金字塔前面给你写信。记得小时候,你打我两个耳光,踢我一脚,保证我不能到这么远的地方来。”

敢于梦想,敢于实现,所以这位男孩在属于他的舞台上上演了一场梦幻的埃及游记。对于他的父亲来说,埃及是个神秘遥远的梦,而男孩通过努力使自己亲自站在了那片属于梦的国土之上。一如胡适,在梦想的牵引下走出徽州的绿水青山,走到了车马繁荣的大上海,更一举踏上了世界的版图。

胡适总是认为,敢想、敢做就不会后悔。当人生的行程即将结束之时,人们更愿意面对一张平安然而乏味的人生白卷,还是一份记录满冒险和惊喜的历险记录?如今大部分在台下的观望者可能都会选择前者——平淡安稳的生活没有什么不好。不过,那些安稳了一生、永远不会再有能力踏上人生舞台的老人们可不一定会这么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