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世界只有两种可能——大师眼中的人生
3892900000020

第20章 给朋友理性的帮助

中国人向来都把义看得很重,许多人喜欢称兄道弟,醉心于哥们儿义气式的友谊,喜欢武侠小说中的那些“侠客”们“拜把子式”的朋友关系,并认为这样的关系才是真正的朋友。其实,真正的朋友并非是这种讲哥们儿义气的朋友。所谓义气,从字面上讲,就是主持公道的意思。《辞源》解释为“刚正之气”。《现代汉语词典》则指由于私人关系而甘于承担风险或牺牲自己利益的气概。

胡适有一副热心肠,总是帮助人,在朋友圈中很有口碑。不过他帮助人是有原则的。胡适会救人于危难,救人于困苦,却绝不会帮人犯规则、触犯法律。在他看来,帮忙也要看情况,该帮的忙要帮,不该帮的忙,要学会拒绝。是是非非几乎存在于社会的每一个角落,不要抱着一颗善良的心去招惹是非。有些事情一旦涉及,就很难脱身,从而给自己带来无穷无尽的麻烦。

供职于某有线电视台的科林先生不久前险些卷进了一场是非之中。事情是这样的:

科林应朋友之邀去酒吧喝酒。喝酒时,朋友说自己和单位一位同事因什么事发生了一点纠纷,并且说:“那家伙狂得很,他胆敢再来找我,我非跟他拼命不可。”

科林知道他的这位朋友和他的同事都是莽撞之人,易激动、好感情用事。于是,他好言劝了几句,让他冷静,不要冲动。谁知,朋友笑了笑说:“那有什么?还不是小事一件,你看我怎么收拾他。”

科林以为朋友酒后说的话不能当真,就没往心里去。没想到第二天,那位朋友真的来找他,让他去“帮忙”。这时候,科林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如果自己去了,那自己不就成了别人的敌人,随时有危险出现吗?想到这里,他告诉朋友,他上午要开会,不能请假,以此为借口支走了朋友。此后不久,科林听说那位朋友与人打架,并动了刀子。

得知这些情况后,科林暗自庆幸自己没有因为哥儿们义气乱帮忙,如果自己卷进去,这次肯定脱不了干系,日后还不知道会有什么麻烦。

科林未必是个硬心肠、不肯帮助人的人,但是他很聪明,知道这不是应该对人施以帮手的事情,及时拒绝了朋友的要求,从而免去了一场无妄之灾。社会上人心险恶,在好心帮人的同时说不定就会突然卷入是非之中,以致招来横祸。这时候,聪明人采取的方法应当是不可留之地不要留,要及早脱身离开,以免祸及自身。

朋友之间不是不能互相帮忙,而是要看这忙该不该帮、能不能帮。适时适度的帮助,是给朋友解忧解愁;盲目的关心帮助,只会给人带来更多的麻烦。

胡适的族叔胡近仁在上海开设了一家茶叶店,竞争激烈,生意不好,于是想借“胡博士”的名头做广告,为产品宣传。

胡近仁给胡适写了一封信,给他看了一个“博士茶”的广告策划案。广告词中说:胡适早年服用此茶“沉疔遂痊愈”,“凡崇拜胡博士,欲树于文字界者,当自先饮博士茶为始”。那是1929年,胡适风头正劲,如果他肯同意,这款“博士茶”一定会大卖特卖,给他这位族叔和自己都带来丰厚的利润。

胡近仁虽说是胡适的族叔,其实只比他大四岁,两人感情极好。在家乡读书时,胡近仁带着小胡适读书写字。胡适外出求学后,他又为他母亲读写家信。胡适回国两人书信频繁,保持着少年时代的那份情谊。

照常理说,胡近仁出面请求,胡适一定会答应。可是出乎所有人意料,胡适断然拒绝了。胡适回信阐明了三个观点:一、沉疔痊愈,“这是欺骗人的话”;二、“博士茶”广告中不能使用胡适名字,广告的“措词其实甚俗气、小气”;三、崇拜胡适饮“博士茶”,“此是最陋俗的话,千万不可发出去”。胡适还在信中奉劝胡近仁:“当细心研究大公司、大书店之广告,自知近世商业中不可借此等俗气方法取胜利。如‘博士茶’之广告,只可说文人学者多嗜饮茶,可助文思,已够了。”

胡近仁最终没有推出“博士茶”。

茶叶只是饮料,虽有一定的药用价值,却不是万灵丹。“博士茶”的广告很能利用消费者盲目崇拜名人的心理,可惜产品名不副实,如果真的推广开来,坏了胡适的名号不说,真有人拿这普通茶叶治疗沉疔,岂不贻害人命?胡适与胡近仁感情很深,可是,他依然没有违背自己的原则去给胡近仁所谓的“帮助”。

胡适的坚决,保住了自己的公众形象,也使胡近仁没有走上错误的经商道路。

真正的帮助是心灵上的慰藉、物质上的支援,而不是帮人把小的缺点养大、把小的冲突扩大。这样的帮助,就相当于为炎热的人提供暖炉,喂垂死的人喝下毒酒。胡适总认为助人为乐是为了为他人造福、让自己心灵快乐,不要让好想法达成坏效果。所以,青少年朋友们,在你伸出温暖的双手帮助他人之前,一定要仔细看一看,这是不是适时的、理性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