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告诉自己:挫折不怕
3898900000016

第16章 虽然失分,但决不失志(1)

——考试的挫折不可怕

不要太看重孩子的考试分数,而应该更多地去关注考试孩子的思维能力、学习方法。不要用分数去判断一个孩子的优劣好环,也不要以此为荣辱。

——〔英〕赫伯特·斯宾塞

人生之路很像马拉松赛路,暂时的落后并不等于淘汰出局,奋起直追,向着终点加速前进,才能成为一名人生的运动员。

——〔中〕王军霞

考试成绩一落千丈,或者名落孙山,这对每一位青少年来说,无疑都是迎头的打击。有不少人,会因为一次次考试的失败而心灵受到重创,甚至对前途失去信心。

考试分数固然是反映平时学习成绩的一个标准,但它并非是学生的命根,更不是决定一个人一生能力与前程的惟一标志。对于考试成绩不好的青少年来说,绝不可为一时的分数失利而沉浸在忧愁抑郁的消极状态中。需知,一次考试的挫折并不代表整个人生的失败,况且走向人生的成功之路是多方面的。

何不尝试淡化考试、重视平时?何不将名落孙山当作前进的磨刀石?打好基础,掌握技巧,你将不会再做考试的噩梦;失分不失志,东山再起,照样会拥有美好的前程。

1.抓好考前复习是考试成功的根本

因为只有抓好考前复习,才能为应试答题奠定良好的“物质基础”、才能消除考前的焦虑心理,从而保持胸有成竹的感觉。

对所学知识的系统地复习,是获得考试成功的最有效的手段。

最佳的复习方法是把复习当作一项系统的任务。复习的过程,从新学期的第1周就开始了,并且作为每天学习的一部分贯穿于学科学习的全过程。这种经常性地复习可以使新课知识保持80%的记忆水平,这样考前只需要稍微复习一下,就能很快地达到较高的水平。

(1)制订一个短期复习计划无论是学期考试,或是毕业、升学考试,由于考试的时间集中,考试的科目较多,每到这时,许多同学经常是手忙脚乱,焦头烂额。面对如此众多的复习内容,不知从何入手。看见别人复习数学,自己也拿出数学书复习;看见别人背诵政治,自己也跟着背诵政治。“东一榔头西一棒子”,搞了半天连自己也不知道记住了什么东西。迎考之前常常可以看到,有些同学上学走路时在看书,乘车时也在看书,表面上看这些同学似乎学习很用功,其实这是最为典型的学习无计划、无安排,“事到急时抱佛脚”的表现。这样不仅不会获得好的复习效果,而且只会加剧临考前的紧张心理,不利于考前的心理调节,是不可取的。

考前复习时间虽然不长,但由于复习内容繁多,必须有一个合理的计划和安排。对于毕业和升学考试复习,即使原已制定了系统的复习计划,但由于临考复习与前段系统复习的要求不同,也应该有一个考前的安排,做到长计划与短安排相结合。只有这样才不会在紧张的考前复习中常常为时间和科目的安排而犹豫不决,才不会因复习打乱仗而完不成复习任务,或是做一些不必要的重复劳动。

考前复习计划应明确重点,分清主次。计划应尽可能安排得细一点,包括复习科目、内容及时间,力争做到在固定的时间完成规定的复习科目和内容,不打折扣,以确保复习计划的全面落实。计划应安排得科学、合理,如文理科复习内容宜交替安排;需要强化记忆的内容宜安排在早晨和晚上;在个人每天的生物钟的“高峰期”,安排重点的复习内容;而在自己情绪和精力的“低谷”,安排次要的复习内容或安排娱乐与休息。可列出个时间表,合理分配各科复习时间,避免出现厚此薄彼等偏科的现象。

(2)组织利用好系统的复习材料如果时间允许,考前复习的第一步应先对复习材料进行适当整理。可在以前系统总结的基础上再进一步综合与归纳,使复习内容更系统化,使知识更进一步“浓缩”。有一个获得某市高考状元的学生在介绍自己的经验时说,他在高考复习中将中学所学化学知识全部归纳在一张图表上了。这就是一种高度“浓缩”的复习总结。有了这种总结笔记,复习时就能够提纲钩玄,牵一发而动全身;就能在临考前较短的时间内抓住知识要点,实现全面系统地复习各科知识的目的。由于通常情况下临考复习的时间都很紧,这种高度“浓缩”的笔记总结,最好能在前一段的系统复习中完成。

倘若有的同学平时没有做好复习笔记,考试之前又来不及进行全面地总结与归纳,需要安排复习的材料分散在课本、笔记本和其它参考书上,这时你可以对各有关的复习重点开列出一个清单,然后再着手进行考前系统的复习。

(3)复习既要有重点又要全面复习要把握重点和方向,并非指非重点的内容就可以不复习。如果复习的内容只有重点而没有其他,那本身也就无所谓重点与非重点了。有的青少年不愿意多下功夫,总想找点什么窍门少复习一点,自认为不重要的就不复习,而自己的主观猜测又往往与考试的重点不相吻合。

常常听到有的同学考试后说:“我复习到的都没有考,恰恰考到一些我没有复习到的。”这种挂一漏万的复习,自然不会取得好的成绩。即使人偶尔押上了题得了高分,也是侥幸,凭小聪明应付考试,抱着投机取巧的思想参加考试,只能是自己骗自己,贻害无穷。

中学阶段学习的重要任务是掌握基础知识和训练基本技能,也就是平时大家常说的掌握“双基”。考题的形式和角度可以千变万化,但万变不离其宗,根据这个特点,考试复习首先要求系统和全面,要求扎扎实实地落实每一个知识点,不留疑点和空白。临考复习的预测考点,把握方向,强化重点知识的记忆和训练,都是建立在这个基础之上的。没有这个基础和前提,也就成了猜题和押题了。

考前复习要对课程范围进行最后的确认,看看自己的复习范围是否有遗漏,包括知识方面的和应试技能方面的。一方面可以对照考试提纲进行检查,另一方面可有选择性地做几套模拟试题。做模拟考试题不仅可以检查自己知识与技能的全面落实情况,而且可以熟悉考试题型,了解自己的实力和积累考试经验。它是考前复习的重要方法之一。但要注意,模拟试题应选择高质量、能代表考试方向的整套试题,不是只做个别试题,并且宜安排在考前复习的前期完成。

(4)注重考前的强化记忆青少年在平时的复习中就已经完成了对各类题型的训练与分析,对作业中错误的彻底清理,对各学科知识重点与难点的透彻理解。到了考前复习时,他的重点就可以放在对知识的强化记忆上了,如重要的概念、公式、原理、定理和结论,重要的词汇和语法规则,重要的历史事件及其因果关系,重要的理论、观点与事实,等等。或者可以站高一步,强化对学科知识体系和各部分内容相互联系地深入理解。对于一些准确性要求较高的记忆材料,考前不进行强化记忆,是不会有清晰而准确的印象的,而这些材料恰恰是应试命题的基本依据。

有的青少年直到临考前才进行大规模的熟悉题型的训练,进行作业的改错练习,或者是还纠缠于某些没有搞清楚的习题,这种安排是不好的。临考前几天的复习一定不能纠缠于某些具体问题和习题上,即使没有搞清楚,也只有放到一边,而将时间和精力放在全面的复习和系统的记忆上。因此这就要求他们注重平时有计划地训练,注重平时解决好学习中的一切疑难问题,而不要把一些学习问题留到考前再来算总账,这些账到了临考前是“结”不了的。

由上述可见,考前复习也就是为考试做好知识准备。这是考前最重要的准备。抓好了考前复习,临考时自己就会有一种胸有成竹的感觉。它不仅为应试答题奠定了“物质”基础,而且也可以消除考前精神上的焦虑,确保考试中智力的最佳发挥。因此要想考场上取得优异成绩,请先从备考复习抓起。

2.让饮食营养为你的考试加油

营养结构和饮食习惯不是千篇一律的,可以依据自己实际状况而做出更科学、更合理的选择和安排。均衡的营养结构和科学的饮食习惯是健康的保证和精力充沛的基础。

有句话这样说:健康是成就一切的基础,精力是保证身体的本钱。那么如何才能够身体健康、精力充沛呢?

合理饮食和健康的饮食习惯是身体健康的保证,而健康的身体是大脑正常而又高效地工作的保证。

(1)保证充足的营养供给健康的维持需要充足的营养供给,健康的身体不是靠各种保健品和药物所能够保证的,必须摄取足够的食物、蔬菜和水果,保持各种营养物质的均衡。

青少年学习要耗费大量脑力,如果营养供应不足,就会出现记忆力下降、精神不振、精力不集中、嗜睡等症状,这样的情况在平时都会影响学习,更不要说对正处于冲刺的应考学生了,这其中的危害性是极其严重的。所以,必须保证各种营养的及时供应。脑营养补给通常需要蛋白质、维生素B、碳水化合物等等。

除了食物、蔬菜外,还要注意多吃一些水果。再强调一点,要适当饮水,睡觉前喝些白开水,白天适量饮些淡盐水、蔗糖水、豆浆、鲜奶等。要少喝橙汁类饮料,少吃冷食,如冰棒、刨冰、冰激凌等。它们会影响胃肠消化功能,若要吃,也应上超市或大一点的正规冷饮店购买,以尽可能保证质量。

(2)养成科学的饮食习惯平时已经养成科学饮食习惯的,应该保持下去。平时没有合理饮食习惯的,也要努力进行调整。考前时间紧,复习任务又较重,一定不要因为什么原因,打乱饮食习惯。比如清早空腹就去上学,忙于做习题,把午餐与晚餐合并或是省略,暴饮暴食,囫囵吞枣般地狼吞虎咽等等。这样会引起胃肠消化紊乱,导致消化不良,影响健康。

合理的饮食习惯会促进胃肠消化液的分泌呈现规律性,可以使食物消化充分,营养吸收完全。按照一般人的正常饮食习惯来说,应该是在清晨七点至八点,中午十二点到午后一点,晚上七点到八点进食,因为在这段时间内胃肠会自动分泌大量的消化液。可是如果没有良好的饮食习惯,在这段时间不进食或是进食没有规则,时间长了,胃肠分泌就会紊乱,因为食物是在消化液的参与下才能完成的。从而可能会导致消化不良,影响身体健康。

饮食包括主食和零食,主食以一日三餐为宜,如晚上进行功课复习,可以夜间增加一顿主食,时间在夜晚十一点左右。夜间饮食以清淡为主,如乳酪、牛奶、烤面包、水果、蔬菜等。这不是固定的,要因具体情况而科学安排。但要注意不要吃得太多,以七八分饱为宜,并且不要喝茶或其他提神的饮料,以免影响睡眠。另外,吃完后不应立即上床睡觉,应喝点白开水,冲冲澡或泡泡脚等,然后再睡觉。

在不影响上学时间的情况下,早餐和晚餐(因午餐大部分在校解决)要尽可能和家人在一起进行,因为这会使你有愉快的进餐心情。晚餐后不要立即进行学习,可以做点儿家务活,和父母一起聊聊学习或者生活中的一些事情,再或者看一会儿新闻联播,再去学习。开始学习时应该避开记忆的科目,因为进餐后一至两个小时因消化而使大脑暂时缺血,记忆力会明显下降,可以进行阅读或做习题。

4.安然地度过考前的一夜

考试犹如兵临城下,而临战无疑需要良好的精神状态。这就需要在考前注意充分的休息,保持较高的睡眠质量。

考试犹如兵临城下。第二天就要上考场了,对许多考生来说,这最不该失眠的一夜却最容易失眠。考前一夜若失眠,第二天精神欠佳,智力水平就难以正常发挥。

(1)注意入睡的方式与方法要想不失眠,就要注意入睡的方式和方法。

①要遵守睡眠时间平时要养成按时作息的习惯,久而久之,会形成一定的睡眠节奏,不轻易改变。

②睡前饮食要适当睡前不要饿肚子,但也不能吃得过饱、过于油腻。同时,也勿吸烟或喝刺激性饮料。

③保持心情愉快切记,不要在入睡前再想那些令人烦恼的事。

④创造舒适的睡眠环境让空气流通,没有怪气味;室内安静,灯光微暗(最好关灯);枕头合适,床以硬板的为佳,室外不能有响动吵扰。

⑤睡前要心绪安宁平静不看惊险小说,不做剧烈活动,也不要进行热烈地争论。

⑥要有一个合适的入睡姿势睡觉时勿蒙头,勿趴着睡,胳膊、腿要防蚊虫叮咬。

(2)摆脱失眠的困扰如果上述方法仍然不能使你入睡的话,那么不妨还可以试试用下列方法来摆脱失眠的困扰。

①寻根溯源法睡觉前,考虑一下失眠的原因,找到原因,订出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案就可以了,今晚不再去想,解除了心理负担,就能入睡了。

②欲擒故纵失眠时间越长,越是心烦意乱,有时越想马上入睡,越睡不着。这时,你可以想:反正我一时睡不着,就权当放松身体、解除疲劳吧。这或许会使大脑松弛一下。这样做,转移了“睡不着”的困扰,反倒能入睡了。

③表象制胜法表象制胜法是国外心理医生常向失眠者推荐的一种方法。你可以专心致志地考虑愉快的场面,或称心如意的事情。这场面或事情可以是自己亲身经历的,也可以是想像的。诸如,你可以想像自己躺在美丽的海滩上或柔软的草地上,好像自己已经入睡了,而且睡得很香甜,还做着美梦呢。运用这种“表象制胜法”,有时效果颇佳。

④数数呼吸法失眠时可以用深呼吸来稳定情绪。深呼吸时要排除一切杂念,尤其是要忘掉烦恼的事情,专心专意地坚持数数,“1,2,3……”一直数下去。一般情况下,只要5~10分钟就能见效。

⑤一杯水安眠法有时,因为肚子饥饿而睡不着,这时可以喝一杯水。它既让胃得到安慰,又不会使神经兴奋。当然,如果是太饿了,还是吃点东西为好,但不要放开胃口大吃一顿。

4.怎样克服考试中的紧张心理

考试紧张是许多学生不愿发生而又不易控制的现象,它常常会影响考生水平的发挥。那么如何才能消除它呢?不妨多掌握一些控制考试情绪的策略。

发挥失常是指能力的发挥失去正常状态。相当一部分学生一遇到考试,心里就会紧张。心理学家认为,适度的紧张有利于考生学习水平的发挥,而过度的紧张就会使考生的身体处于僵硬状态,思维和情绪将受到影响,这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考试中的紧张心理。

导致考生心理过度紧张的主观因素是个人的心理素质。

考试不仅是对考生掌握知识程度的考查,而且对考生的心理素质也进行了检测。有位考生,平时的学习成绩很好,在年级排名均在前几名变动,老师和同学一致认为该同学是位准大学生,很有希望进名校。高考成绩公布后,他却落榜了,这实在出乎老师及同学意料。对这位同学来说,高考落榜是意外,还是必然?分析家认为,这位同学的落榜是其心理素质太差的必然结果。这位考生说,他进考场时的心理负担很重,顾虑太多,惟恐考不上,再加之他平时胆子就小,见不得大场面,考第一科时他就懵了,以下几科也跟着乱了方寸。这位考生的话验证了分析家的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