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新中国外交谈判
3906200000028

第28章 中法建交谈判引发“外交核爆炸”(3)

戴高乐在抓紧建设独立的核力量之同时,也抓紧了实施从阿尔及利亚脱身的政策。法、阿谈判几经曲折,终于在1962年3月18日达成了有名的埃维昂协议。首先实现停火。同年4月,法国公民投票以超过90%的压倒多数批准了埃维昂协议。7月1日,在阿尔及利亚境内举行全民投票,99%的票数赞成而宣告独立。7月3日,戴高乐致函阿尔及利亚临时政府主席:法国正式承认阿尔及利亚独立。

法国初步建成了独立的核力量,使美国不再成为阻碍中法建立外交关系的因素,接着,阻碍中法关系的阿尔及利亚问题也获得了解决。于是,戴高乐酝酿已久的一件大事已经摆在他的议事日程上--在西方大国还对中国实行冷战封锁的情况下,怎么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呢?

卷二十 戴高乐急召富尔,要向中国伸出橄榄枝

多次死里逃生的戴高乐,决定加快法中建交步伐/ 阿尔及利亚殖民危机解决后,戴高乐觉得中法建交时机成熟了/ 戴高乐为什么突然要从避暑的乡下赶回酷热的巴黎?

[1963年2月-8月,科隆贝乡间-巴黎]

多次死里逃生的戴高乐,决定加快法中建交步伐

已经连续数年刺杀戴高乐的阴谋活动,自1962年秋冬至1963年春,达到了高潮!尽管法国情报机构相当得力,总统的警卫工作也极为严密,使戴高乐有幸多次从杀手的子弹或炸弹中逃生。可是,很难做到不出意外,要知道阴谋活动总是在暗处筹划与进行啊。

1962年8月22日,又发生了一次极为惊心动魄的谋杀案。

这天,戴高乐在爱丽舍宫参加了例行的星期三下午内阁会议后,于傍晚时分乘汽车赶去机场,换乘飞机飞回科隆贝乡间。车队中的黑色“雪铁龙”防弹总统座车车号为DS5243HU75,只要不是参加正式仪式,他总坐在后座的左边,让夫人坐右边,这些情况早已经被秘密军暗杀小组所侦悉。车驶往机场半途,落入精心策划的伏击圈里,遭到三支冲锋枪、两支机枪的猛烈射击。弹痕累累的总统座车高速冲出了杀手们的包围圈。戴高乐在弯下身子时,一颗子弹挨着头部擦过。戴高乐和夫人浑身上下都是碎玻璃碴儿,戴高乐只是掸衣服时不慎把手指划破流了血,两人都奇迹般地安然无恙。

座车冲至机场,戴高乐走下车来,抖落制服上的碎玻璃,仍然从容如常地检阅空军仪仗队。

事后谈起这次暗杀,曾经有密友委婉地劝他:为防不测,你该预先留下必要的话,你个人有些什么嘱托,法国有些什么重要的事要做。

他当时尚不愿意。

他觉得还没有这个必要,这几年不就是在谋杀中过来了吗?

1958年重新出山的戴高乐在政权稳固后,就顺应时代潮流,要解决对法国来说最头痛的阿尔及利亚问题。他说:“欧洲人统治的时代已经过去……我们正处在这样一个悲剧的时代,即地球上所有殖民地的人民都在争取解放的时代。”他决策要让法国全民公决:法国是否退出阿尔及利亚,承认它独立。法国极右势力对戴高乐的政策极为仇视。驻阿尔及利亚法军中的极右头目气愤地说:“这个老家伙欺骗了军队。”有的竟然提出,为了维护法国的阿尔及利亚,必须在政治上,甚至“肉体上铲除戴高乐”。

1961年4月下旬,极右派军人在阿尔及尔发动了军事暴乱,威胁巴黎。在戴高乐的强大政治攻势下,军事暴乱很快就失败了。但是,暴乱的一些领导人有的自首投降,有的转入了地下,组织了“秘密军”策划暗杀、爆炸等恐怖活动,阴谋进行顽抗。他们制定了从肉体上消灭戴高乐的“Z行动计划”。“Z”是指戴高乐,阿尔及利亚的秘密军分子给戴高乐起了一个绰号,叫“骆驼”,而阿拉伯文“骆驼”的第一个字母是“Z”。

从1961年夏天至1963年春天,秘密军谋杀戴高乐的行动,有案可查的就不下15次之多。实施的谋杀手段有:侦知预定路线埋设电动烈性高效炸弹引爆总统座车,把装有雷管的丁烷气体瓶放在铁轨下面爆炸出巡的总统专列,在爱丽舍宫对面楼房的一个窗口里射杀在门口台阶上迎接非洲某国总统的戴高乐,使用飞机空袭在科隆贝的总统乡间私邸,等等,几乎能想到的办法都使用了。但秘密军的谋杀多次失手,戴高乐多次死里逃生。

紧接着,1963年春的谋杀事件却促使他不得不考虑安排后事了。

1963年2月15日,戴高乐将离开总统府前往位于布列塔尼地区的圣西尔军校进行一年一度的视察。右翼的秘密军组织在近两年谋杀戴高乐多次失败以后,选择了这一难得的时机,精心策划了这次谋杀,志在必得。这次谋杀计划被取名叫新“岩羚羊行动”。

戴高乐对圣西尔军校有一种偏爱,他作为总统,不常到古老而著名的巴黎大学视察,也不常到由他为培养官员与银行家而倡议创立国立行政学院视察,却每年必到圣西尔军校视察。圣西尔军校是由拿破仑创建的,已经成为法国军事将领的摇篮,被视为法国军队的骄傲,也是法国第一流的高等院校。其名声在西方军界中与美国西点军校齐名。这个规律被他的谋杀者们掌握与利用了。暗杀小组的重要成员中有一个诡计多端的老杀手乔治·瓦坦,此人就是原来居住在阿尔及利亚的“黑脚”,曾多次参与暗杀戴高乐的行动,并屡屡在当局的追捕中漏网。

暗杀小组研究了近几年戴高乐来军校巡视的具体活动过程,经过比较,将开枪时间选定在他乘车刚刚到达的时刻,也可以选在巡视期间。宽敞的校园内,松林环绕着花岗岩结构的楼房,参差错落。这是杀手可以从容瞄准的理想环境。只要在楼里选定一扇合适的窗户,居高临下,距离又不远,百发百中的枪手就很容易命中戴高乐。开枪后,杀手还可以从容地通过军校里迷宫似的走廊和楼梯,神不知鬼不觉地溜走。暗杀小组还为杀手准备了两支带瞄准镜的自动步枪、军校的制服和校徽。

在戴高乐视察军校的日子临近的时候,惧于戴高乐获得全民拥护的崇高威望,一名参与阴谋的军士害怕了,向军方投案自首供出全部阴谋。2月14日,戴高乐视察军校的前一天,除乔治·瓦坦又一次漏网逃脱外,暗杀小组成员全部被捕。暗杀用的武器等作案罪证被搜缴。秘密军的暗杀计划又一次落空了。

紧接着在当年三四月间,杀手们又策划了新的行动。他们在一辆轿车上安装了30公斤的炸药和近60公斤用做弹片的各种废钢铁。炸药还装有遥控点火装置。轿车将停放在总统专车经过的公路上。当总统专车驶近这辆炸药车时,隐蔽在远处的引爆手便可按手携式发射器引爆。不知什么原因,这辆车没有用上。也许是总统专车没有驶经那条路线,也许是暗杀计划临时取消了。杀手们将这辆车开到一个停车场扔掉了。事后,保安部门在停车场发现了这辆炸药车。

这些高密度的暗杀,不能不促使戴高乐考虑身后事了。

戴高乐为防意外死去,准备了一份遗嘱留存。他尽管临危不惧,但觉得所剩光阴不多,加快了所要做的事的步伐。其中,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就是他在1963年春天,已经原则性决定要做的大事之一。

阿尔及利亚殖民危机解决后,戴高乐觉得中法建交时机成熟了

还在科隆贝乡下别墅里赋闲的时期,富于战略眼光的戴高乐就关注着崛起的新中国。

1958年3月戴高乐再度执政时,他已经在下野时思考过世界战略格局及法兰西该做些什么;因而,戴高乐的法国政府就表现出重视加强与新中国的关系。中法间贸易和民间来往增多了,法国政府也通过一些渠道多次暗示准备承认中国。

6月4日,法国前议员梅耶对中国访法艺术团团长吴晗说:过去法国不承认新中国,主要是受美国压力;法国摆脱美国的依赖是可能的,戴高乐上台后会对中国采取较为积极的政策。

6月25日,法国议会外交委员会主席莫里斯·舒曼表示:法国官方已认识到,打算与中国建交又与台湾保持关系是不可能的;戴高乐本人也赞成承认新中国,并与台湾断绝关系。

种种信息传到中国。中国方面作了反馈。

7月间,在法国前总理孟戴斯·弗朗斯及议员罗兰·杜马访华的同时,中国政府副总理兼外长陈毅对法国新闻工作者访华团说:“我们没有与戴高乐将军直接接触过,因此,对他没有特别的好感,也没有特别的恶感,对法国政府也是这样。我要指出一点,即戴高乐将军有闹独立性的一面,他并不是那样心甘情愿屈从于英、美。我记得,戴高乐上台后,非正式地放出口风,要承认中国,但还没有实际行动。因此,我也不准备对此发表意见,但我要说一句:如果要承认中国,就要赶走蒋介石的大使馆……否则,即便他承认中国,我们也不干。”

一年后,1959年7月,法国政府通过议员德洛奈向中国试探:要是法国放弃台湾,中国是否可以在援助阿尔及利亚问题上做些让步,以打开中法关系。中方当即表明:同情并支持一切被压迫、被剥削的民族反抗殖民主义,声援一切要求解放的民族反抗侵略,是中国人民的一贯政策,在任何情况下,这种原则不会改变。台湾是中国的领土,法国同美国扶持下的台湾当局保持关系便是对中国的敌视,这种状况不改变,中法关系正常化便无从谈起。

又过了一年。1960年2月23日,法国独立自主地在北非撒哈拉沙漠雷冈基地成功地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戴高乐的腰杆更硬了,法国摆脱对美国的依赖与控制的力量增强了。法国政府在改善与苏联关系的同时,又做出积极准备与中国建交的姿态。这年6月14日,戴高乐召见访问过中国的亲信富尔,请其讲中国问题,并赋予其探听中国政府对于法国政府未来的外交承认兴趣如何的任务。戴高乐说,法国和中国没有外交关系,这种情况是“不正常的”。接着,法国驻瑞士、瑞典、丹麦使馆的外交官不断放出风来,称法国不久将承认中国。法国驻匈牙利公使甚至煞有介事地说:法国政府已经内定由他出任首任驻华大使。

但是,中国对非洲民族独立解放运动的支持,特别是中国对几内亚、马里、刚果等新独立的原法属或法语国家的承认和支持,引起了法国政府的疑虑。特别是中国对阿尔及利亚抗法斗争的继续支持,更使法国政府甚为不安。因而,陷于阿尔及利亚殖民危机的法国当局对中国坚决支持阿尔及利亚的民族解放斗争耿耿于怀,这使法中两国都不能避开阿尔及利亚问题而直接讨论建交事宜。1961年初,弗朗索瓦·密特朗以参议员及民主社会抵抗联盟主席身份首次访华。2月7日,密特朗在北京与陈毅会见时表示,中法建交必须在阿尔及利亚问题解决之后。陈毅外长明确地回答密特朗说:中国对中法建交可以等待,但我们对阿尔及利亚人民在政治、经济与军事上的支持,将一直持续到他们的独立斗争取得最后胜利为止。1961年5月,在讨论老挝问题的日内瓦会议期间,陈毅外长与法国外长顾夫·德姆维尔商谈了两国关系正常化的问题。德姆维尔表示:目前建交尚有困难,希望先发展贸易和文化方面的往来。

从此以后,法方开始为中法建交创造条件。法国采取了积极措施发展对华的经济文化关系。特别是,法方开始注意疏远同台湾的关系,冷淡台湾派往巴黎的官员。蒋帮驻法“大使”段茂调离后,法国政府不再接受台湾新大使,使法台关系保留在“代办”级。

1962年7月1日,阿尔及利亚宣布独立后,7月3日,中国与法国同日宣布承认阿尔及利亚的独立。中国与法国之间因为中国一贯支持阿尔及利亚民族独立与解放斗争而导致的建交障碍已经不存在了。

中法建交的时机成熟了!

1963年春,在又经历了两三次惊险的暗杀阴谋之后,戴高乐曾经召见富尔,告诉富尔将来“法中建交由你去谈”,并要其做一些相应的准备工作。

戴高乐为什么突然要从避暑的乡下赶回酷热的巴黎?

这天,戴高乐的座机是下午从科隆贝乡间飞返巴黎的。待防弹车将他送到爱丽舍宫的时候,已是黄昏时分。

1963年8月,巴黎的天气特别热,市民们大都纷纷离开城市,到海边或者山地森林里避暑去了,只有个别离不开的政府官员们不得不留在城里处理政务。七八月间,戴高乐大多时间是在乡下别墅里度过酷热暑季的。

戴高乐为什么要从凉快的乡间赶回炎热的城里来呢?

因为国际局势的急速发展,促使他特别约了亲信人物富尔中断避暑休假,来爱丽舍宫见面。

这些日子里,他虽然住在乡下林荫中的小别墅里,却极为关注着全球风云的变化。1963年7月25日,美国、苏联与英国三大核国家在莫斯科开会,他冷眼观察着。这三大国邀请已经拥有原子弹的法国也参加,他拒绝了。他采取了“空椅子”政策,不参加三大国的禁核谈判。这三国的显赫人物,经过闹闹嚷嚷,终于签订了《禁止在大气层、外层空间和水下进行核武器试验条约》,即部分禁止核武器试验条约。这项条约表面上是针对美、苏、英三大国的,实际上目的在于剥夺无核国家发展核武器的权力,尤其是针对刚刚拥有原子弹的法国和即将拥有核武器的中国,以保持苏、美核垄断的地位。因为美、苏的核试验技术已经可以不在大气层进行,它可以通过地下核试验进一步完善和发展核武器。他一再表态,法国坚决拒绝在这个部分禁试条约上签字。他提出反措施说,要求首先禁止生产和拥有火箭、飞机和潜艇等运载工具,销毁现存核武器。

这三国的条约签订后,助手给他送来中国总理周恩来8月2日致世界各国首脑的建议信。周恩来在信中建议:全面、彻底、干净、坚决地禁止和销毁核武器。具体说就是:不使用核武器,不输出核武器,不输入核武器,不制造核武器,不试验核武器,不储备核武器,把世界上现存的一切核武器及其运输工具统统销毁,把世界上现有的一切研究、试验、生产核武器的机构统统解散。

据说,戴高乐平时不苟言笑,看了周恩来此信即开颜笑起来。中国和法国在对待这“三家条约”的立场惊人一致。在他读周恩来这封信时,他想起了近来国际社会对中国将在什么时候拥有原子弹的猜测和议论。

--三家条约签订前,6月间,联合国秘书长吴丹就预言说:中国将在今年或者明年试爆原子弹,要阻止中国试爆一个原子炸弹是十分困难的。

--三家条约签订次日,7月26日,西方各大通讯社相继从北京发出电讯报道,中国科学院院长郭沫若在庆祝抗美援朝十周年大会上讲话,说:“任何新技术都不是什么高不可攀的,都不可能长时期为少数人和少数国家所垄断。”

--三家条约签订后,肯尼迪总统8月1日在记者招待会上宣称,中国要成为一个核国家可能需要10年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