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读物深海水怪
3911700000044

第44章 附录(2)

大白鲨广泛分布于世界大部分海洋中,它的主要栖息地是北美、南非及澳大利亚南部海域。在美国,它经常出没于北卡罗来纳州的哈特勒斯角与马萨诸塞州的科德角之间的大西洋沿岸及沿着俄勒冈州到圣地亚哥州的太平洋沿岸。由于大白鲨喜欢单独活动,使得人们很难准确地估计它的种群数量。尽管它的分布范围很广,但科学家认为,大白鲨的数量是很少的。人们很难在水族馆或鲨鱼的自然栖息地研究大白鲨的个体大小、游速及力量。然而通过解剖捕捉到的标本及把记录到的许多大白鲨进攻行为组合起来,研究人员拼出了一幅关于这种海洋中最凶猛、最庞大的食肉动物的生动画面。与非洲的狮子一样,它雄踞在食肉动物这座金字塔的顶点,没有什么海洋动物能以它为食,并敌得过它。目前已被确认为最大的大白鲨是1984年于澳大利亚西海岸捕捉到的,它的体长约5.9米。有关专家认为,大白鲨最大体长可达约7.6米,寿命可达20年或更长。

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得大白鲨称霸于海洋呢?“大白鲨是一种综合的武器系统”,戴维·鲍德里奇舰长,美国海军化学专家、鲨鱼专家曾经这样说过。他在1940年~1974年乘舰艇环游世界时,收集到2000多条已死亡或未死亡的大白鲨,对其中的1165例进行了观察分析。结果表明,大白鲨那剃刀状的牙齿不仅用来咬噬猎物,还像刀子那样刮猎物身上的组织器官。此外,大白鲨的体表覆盖着数排由皮肤上齿状突起构成的锐利鳞片,每个鳞片都像一个锋利的牙齿,使它的皮肤好似粗糙的砂纸。鲍德里奇说:“用大白鲨的皮肤来摩擦人的肌肉无异于用一把锉刀锉蛋糕的一个角。”

至今难解的谜是大白鲨的生殖过程。当母鲨发育到性成熟时,大约已达4.8米长,捕捉起来难度很大,即便是使用鲨鱼枪也难以擒拿。因此,人们无法仔细检查一条怀孕的母鲨。

大约5年前,一位日本生物学家拍摄了10条大白鲨胚胎发育的图片,根据这些图片及以往记载的资料,科学家推论,大白鲨初生时体长约1米,外貌就像成年的大白鲨,并颇具进攻性。

关于大白鲨的食物同样是个复杂的问题。通过分析大白鲨胃内食物成分,生物学家认为,幼年和青年时期的大白鲨是机敏的猎手,主要追捕各种类型的鱼。当大白鲨至成年时,它们便把捕食目标转向较大型的哺乳动物。科学家观察到,大白鲨具有双重性格。海洋生物学家彼得·克利姆利曾经在靠近圣弗兰西斯科湾的佛仑朗岛周围研究鲨鱼进攻海豹、海狮的行为。他观察到,当大白鲨处于非饥饿状态时,它公开悠闲地在其猎物的中间游荡;而当它处于饥饿状态时,大白鲨则潜到水底,隐藏在岩石群中,待时机成熟,突然窜出来,从底部袭击猎物。

美国海洋生物学家达尔文·安利曾有幸四次观察到大白鲨进攻海象的场面。他发现大白鲨每次都是采用类似的技巧获取猎物的。起初,大白鲨从海象身体后部和底部进攻,在不能一口将猎物咬死时,大白鲨就暂时避退。待猎物陷入昏迷状态或流血致死,它再返回原地,将猎物吞噬。安利曾观察到一条大白鲨一口就吞下一头海豹2/3的躯体。因此,他认为,大白鲨喜欢大口地吞噬猎物。

鲨鱼在地球上已生存了4亿年。在长期适应环境的生存过程中,逐渐形成了许多特殊的高度进化的特征。今天,大约有350种鲨鱼栖息在海洋中,大白鲨是其中为数不多的能维持其体温高于周围海水温度的动物。这种能力是高等脊椎动物,如哺乳动物、鸟类及少数鱼种所具有的。在一项试验中,研究人员将一个传感器系在一条大白鲨身上,通过连续几天的跟踪测试,结果大白鲨能够维持其体温高于周围水温6℃的水平。在澳大利亚南部海湾的另一项类似的测试表明,大白鲨体温每升高5℃,将相应地使其肌肉收缩的速度及力量提高3倍。

在大白鲨的口、鼻周围,分布着一系列毛孔,其作用是作为电感受器来感知周围微弱的电场变化,由此发现隐藏着的猎物或猎物的活动迹象。同样,大白鲨也利用电感受器来确定自己在地球电磁场中的位置,并通过这个所谓的“第六感官”来导航。

虽然大白鲨十分凶残,但它很少袭击人类。据统计,每年数以亿万计在海水里游泳的人中,只有五百万分之一遭到过大白鲨的袭击,而其中的80%只是受伤。

鲍得里奇认为,大白鲨的咬噬,可能是对闯入它们领域者的警告;至少那些凶猛的大白鲨进攻人的行为,可能是其体内某种平衡机制被打乱所致。

最近,檀香山的斯顿哈特水族馆展出了一条大白鲨。这条大白鲨丧失了辨别方向的能力,不断地用身体撞击水池壁。该馆负责人发现,原因在于水池内有一种弱电场,干扰了大白鲨感受系统的正常工作。在3天的时间里就有4万多人前来观看这条大白鲨。环境因素使得大白鲨的健康状态每况愈下。水族馆的人们表示将尽快把这条大白鲨送回海洋,以免它可怜地死去。

随着有关专家对大白鲨研究工作的不断深入,人们对大白鲨的看法也将明显地改变。虽然大白鲨秘密尚存,但科学家对它灭绝的可能性已提出了警告。

海洋中的“歌剧演员”

关于鲸能唱歌的传说,在古希腊的神话中已有。当时的渔民在船上听到水下有一种奇妙动听的歌声,他们听得入迷,失去了方向,不幸失事。后来有人说,这是海妖在作怪,他们听到的声音是海妖的呻吟。然而,近年来,由于科学的发达,神话变成了现实,科学家终于揭开了这个谜,证明这是鲸在唱歌。鲸在迁徙的途中和繁殖的季节都会唱小调,不同场合曲调不同,大约每年更换一次新曲。鲸的这种艺术天赋,给其旅途生活带来了乐趣,这也是耐人寻味的奇妙现象。鲸是海洋中无与伦比的“歌剧演员”,它们的低频“歌声”能传播数百千米。一项新的研究成果表明,鲸的“歌声”很可能是一种雄性求偶的信号。

鲸的“歌声”是海洋中最嘹亮的“歌声”之一,频率大约为数十赫兹。曾经有专家认为,鲸使用这种“歌声”进行远距离通信。但是由于这种“歌声”很难捕捉和定位,科学家一直不清楚它的真正作用。

在英国《自然》杂志上,一个美国研究小组报告了他们对于长须鲸“歌声”的研究成果。长须鲸与灰鲸或者座头鲸的生活习性不同,它们习惯于独自生活。研究者使用麦克风收集长须鲸的“歌声”。一旦捕捉到“歌声”,研究者就设法确定“演唱者”的位置。当“演唱者”浮出海面的时候,研究者就采集它的一小块皮肤样本。通过分析其中的遗传物质就能确定这头长须鲸的性别。

研究者惊奇地发现,尽管被调查海域中既有雄性也有雌性长须鲸,但是“唱歌”的全都是雄性长须鲸。研究者据此推断,长须鲸的“歌声”很可能是一种求偶信号。由于长须鲸习惯独自生活,这种“歌声”能够吸引数百千米外的雌性长须鲸来到食物丰富的繁殖地与雄性长须鲸交配。

由于鲸的“歌声”频率与某些军用或商用声呐的频率相仿,有专家认为,声呐很可能会干扰长须鲸的繁殖,从而使这种本来繁殖率就较低的物种处境更加艰难。

鲸为爱情集体自杀

2002年7月底,66只领航鲸在美国马萨诸塞州的鳕雪角集体自杀,在世界各地引起巨大反响。随后,新西兰海洋生物学会一名叫莫里斯的专家提出了一个“惊人之说”:他认为这些领航鲸集体自杀的真正原因乃是“被爱情所伤”。

7月29日上午10点左右,美国马萨诸塞州的鳕雪角,远方深蓝色的海平面上,一群鲸像一层层浅黑的波浪正慢慢地往岸边游过来。开始是1只,然后是2只、3只,逐渐增多。

人们很高兴,以为这些“海底世界里勤劳的公民”也要来这个海滩与人类共享盛夏的逍遥。游客们当然不知道,这些以往生龙活虎的领航鲸已经疲惫到了极点。它们看起来很温和,庞大的身躯将平静的海面掀起了阵阵波浪。

游客们尽情地逗它们玩,可它们似乎对“闯入”这个地方感到很抱歉,对人类的欢迎显出了异常莫名的冷漠。有几个善舞的女子尽情地跳舞,试图唤起这些“天生的舞蹈家们”的激情。可领航鲸们不为所动。鲸已越来越多,逐渐往沙滩最浅的地方靠,甚至已经有几只领航鲸奋力一跃,“躺到”了热辣的沙滩上。这些奇异的表现让人感到了不安,一丝丝莫名的恐慌慢慢笼罩在平静的海滩上。

有人摸抚着一只最前面的巨型领航鲸,轻轻地、充满感情地呼唤它:“我的朋友,你怎么啦,你还好吗?”然而,这只领航鲸慢慢地合上眼睛,似乎不愿听见人类对它的亲切呼唤。其他的领航鲸也不声不响,像停泊的船只,静静地锚在了浅滩上。偶尔,一两只巨鲸互相看着,似乎在沉默地诉说着什么。

沙滩上,人们已经感觉到毒辣的太阳的威力越来越凶猛,连游客们都明显觉得受不了太阳的热度。可领航鲸居然义无反顾地静静地躺在沙滩上或浅水边,丝毫也没有想游走的意思。

人们突然感觉奇怪:这么多的鲸都来干什么?“啊,这么多的领航鲸是来集体自杀的!”不知是谁率先惊叫了一声,犹如一股电流,把看呆了的人们刺醒了。

“进行抢救!”这个共同的声音将海滩上每一个游客的心紧紧地拴在了一起。

所有的人都迅速加入到营救群体中来。当时海滩上只有一百来人,但数十只领航鲸将海滩几乎铺满了。由于没有专业的救护人员,人们根本“搬不动”这些庞然大物。有人立即打通了报警电话。

很快,专家来了。海洋学专家请求人们将送回大海的领航鲸作好标记,以观察它们以后是否再上岸。有人接过一支专用笔,在一只领航鲸的头部画下了一朵美丽的罂粟花。那只领航鲸十分听话地等待。画完后,人们用力推着它,为它能重新投入到广阔的大海里搏击生命而泪流满面……海岸救卫队出动了直升机,从各种角度观察和试图营救领航鲸,但面对这个特殊的群体,他们竟也显得束手无策。青年人、老人、小孩,都在用各自的方式营救着这些“人类的朋友”。

有人在给领航鲸按摩,擦洗身体——用手、布、撕碎的太阳伞、情侣们的手帕;有人合力将一只只领航鲸推入海中。源源不断的人闻讯赶来。最后,海滩上竟聚集了两千多名志愿者,他们认真地、不计报酬地站在烈日中,为一份份生命献上自己的最高敬意。

这天,在两千多志愿者的全力抢救下,46只领航鲸终于重归大海。然而,仍然有9只领航鲸于当天下午静静地死去。一对年轻夫妻抱着一头濒于死亡的领航鲸痛哭。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守在一头已经死亡的领航鲸,为它驱赶着苍蝇,并默默地为它祈祷。

夕阳从海平面慢慢地融下去了,海风吹起,劳累一天的人们这才感到了丝丝凉意。人们冒着愈来愈冷的海风,静静地守护着远去的领航鲸,希望它们一路走好。然而,第二天——7月30日,这些归去的、作好标记的领航鲸们又在前一天搁浅之处以东46千米地方再次搁浅。

让救援人员难以置信的是,不仅之前回归大海的领航鲸全部来了,而且他们还带来了十余只新的领航鲸。它们执著地、义无反顾地行使自己“自杀的权利”。

7月30日的气温比29日还要高,这些不知是什么原因对生命绝望的领航鲸们在高温下曝晒的沙滩上搁浅,且搁浅地点离海岸有一段距离,令救援工作更加困难。数千名心急如焚的志愿者只能望海兴叹。救援人员最后不得不放弃营救的努力。唯一的办法只有让它们安乐死,以减轻它们死前的痛苦挣扎。据《纽约时报》报道,这是自1986年以来的又一次更为悲惨的事件——那一年有60头领航鲸在鳕雪角外海搁浅,以“集体自杀”的方式结束生命。这一次数目更多,总共达66只之多,自杀的方式也更为悲壮。

经过专业人员对这些要求自杀的领航鲸进行安乐死后,望着海滩上到处漂浮的领航鲸尸首,很多人流下了泪水。有人放起了低沉的哀乐,有人念起了祷词,有人双手合十,默默地表达内心的哀思。

难道环绕大半个地球,是为了爱情?

连续两度在美国马萨诸塞州鳕雪角搁浅的领航鲸,令自然生态保护学者们束手无策,他们无法解释,为何如此多的领航鲸会以集体自杀的方式结束它们的生命。

最普通的解释是:搁浅海滩自杀的领航鲸有可能患病或是受到严重的精神创伤。可是,如果是患病,那么患的是什么病?如果是精神受创,那又是什么引起的呢?纽约自然历史博物馆属下的野生动物保护学会生物学家卢森堡表示,鲸喜好成群的本性可能是导致这次集体自杀的重要原因之一。他强调:“领航鲸有追随自己的领导者生活的习性。”但是,科学家至今对领航鲸为何游到如此浅的海滩迷惑不解,特别是为什么要选择在鳕雪角这个地方呢?这地方是不是有什么特别吸引它们的东西?如果有,那会是什么;如果没有,那为什么要一再地选择这里作为它们的“墓地”。显然,科学家一时无法揭开这些谜底。

他们对领航鲸的认识似乎也仅止于了解这种鲸具有“跟随自己领袖”的社会结构和生活习惯。这种“宗教般的集体自杀”很容易让人联想到人类自身的困境。美国马萨诸塞州当地政府官员担心,今后可能陆续还会有类似的悲剧发生。

“领航鲸集体自杀”的新闻经BBC、《纽约时报》等媒体披露后,在世界各地引起巨大反响。最近,新西兰海洋生物学会一名叫莫里斯的专家提出了一个“惊人之说”,他认为这些领航鲸集体自杀的真正原因乃是“被爱情所伤”。莫里斯博士说,这些领航鲸曾于今年三四月间多次出现在新西兰和澳洲等南太平洋海域,进行激烈的“爱情追逐”。因为雄性鲸鱼“精力过于旺盛”,雌性鲸鱼每天都被“追逐交配”,可能其中最弱的一只鲸鱼因“劳累过度”而死亡。

这个“特殊王国”里的领袖——一只巨大无比的雌鲸愤怒了,它率领这些“敢死队”从南向北,花了三四个月的时间,经过了大半个地球的悲壮行程,终于到了祖先(1986年)曾经自杀过的地方,以祖先的殉情方式结束自己的生命。人类虽然不能与它们对话,却能感受到那种悲壮的氛围。“人们在自杀的庞然大物面前无能为力,”莫里斯神色庄重地强调说,“没有血迹,它们就那么平静地死去,人们只能站在海水边哭泣”。莫里斯的观点推断性大于实证性,因此,并未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

但澳洲的一名科学家证实,这些领航鲸今年三四月间的确在南太平洋海域多次呈“追逐性”出现,似乎对莫里斯的观点作了某些印证——这些集体自杀的领航鲸绕了大半个地球,这么艰辛远行的目的竟是自杀。这无疑使本来疑惑重重的谜团又增添了几分神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