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对“周易”一词的解释,众说纷纭,但归纳起来主要有两种:一种认为《周易》是周代占筮之书;一种认为《周易》是讲变化的书。英文中TheBookofChange的译文就是取此义。具体地说,“周”字,有二义:1.指周普、普遍,即易道广大,无所不包。2.指代号,即周朝,古代常称周朝的书为周书,如《周礼》、《周语》等。“易”字也有二义:
1.是指变化,从文字学看,有说“易”字的构成是“日”、“月”。“易”上为“日”,下为“月”象征日月阴阳变化;有说“易”的甲骨文为象征将一器皿水(或酒)倒入另一器皿之中,以示变换、交易。从《周易》内容看,包含着变化的思想:如卦爻辞中,《乾》卦从初爻到上爻“龙”由“潜”、“见”、“飞”、“亢”的变化《周易》中这种变化被注释《周易》的《易传》深刻地、明确地阐发出来。《易传》所谓的阴阳交感、天地变化的思想成为中国先秦辩证哲学中的精粹。故“易”有变化之义。
2.是指古代卜筮之书的代名词。按照古书记载,有《连山》、《归藏》、《周易》三部筮书称为“三易”,故易是筮书专有名词。
《周易》古经结构内容
1.《周易》古经分篇
《周易》古经分为上下两篇,上篇30卦,下篇34卦,共64卦,每一卦六爻,共384爻。
2.卦的构成
《周易》每一卦有六爻,即六个符号组成,六个符号由两部分组成,即上卦和下卦,上卦和下卦分别取八卦中的某一卦。何为八卦?八卦指乾、坤、震、巽、坎、离、艮和兑。为了记住这八卦的符号,古人总结了顺口溜:
乾三连()坤三断()
震仰盂()艮覆碗()
离中虚()坎中满()
兑上缺()巽下断()
八卦符号两两相重,构成了《周易》六十四卦卦画,8×8=64。为了区分八卦之卦和六十四卦之卦,古人称八卦为“经卦”。称六十四卦为“别卦”。因此,任意两个经卦相重叠可以得一别卦。六十四卦是由八经卦相重而成。故从卦画看,一别卦由两经卦组成:居下部分称内卦(又称下体),另一部称外卦(又称上体)。
由于八卦相重成六十四卦,故往往用八卦卦象称呼六十四别卦。八卦最基本的象是八种自然物:
乾为天、坤为地、震为雷、巽为风、艮为山、兑为泽、坎为水、离为火。
3.《周易》每一卦的组成
《周易》中每一卦除了卦画(符号)外,还有卦名、卦爻辞,按照先后次序,《周易》每一卦有四部分组成。
1.卦画(卦的符号),即六条符号组成,如乾。
2.卦名,所在卦画后面的叫卦名,如乾卦,乾就是卦名,卦名是对卦画最简要的说明,它是这个卦的主题。如乾这个卦画六个符号皆为阳,故乾有刚健之义。
3.卦辞,在卦名后面有一段文字,这段文字叫卦辞,卦辞是对一卦六爻总的说明。如乾后面有“元亨利贞”四个字,此就为乾卦卦辞。
4.爻辞,一卦共六爻,即由六个符号组成,每爻都有一个意思,表达这个意思的文辞叫做爻辞。一卦有六爻,故共有六条爻辞。在卦辞下,六条爻辞有“九”“六”作为爻题,阳爻称九,阴爻称六。一卦六爻自下而上,若为阳爻依次为初九,九二,九三,九四,九五,上九;若为阴爻依次为初六,六二,六三,六四,六五,上六。
爻所处位置代表事物不同阶段
初爻:代表事物开始;
二爻:代表事物崭露头角;
三爻:代表事物大成;
四爻:代表事物进入更高层次;
五爻:代表事物成功;
上爻:代表事物终极。
4.《彖》、《象》是什么?
易经中常说《彖》曰、《象》曰,到底《彖》《象》是什么呢?
传说易经历三圣伏羲画八卦,文王演周易,始作六十四卦,孔子作十翼。
伏羲根据洛书河图画出八卦,周文王在他的基础上推衍出六十四卦,由六个(阴爻阳爻)爻组成的六十四卦即是象。而彖则是对卦象的解释。
六十四的卦的意义
古人认为,远古时候的圣人伏羲,仰观天象,俯察地理,又详细考察了包括人类在内的众多事物,才制作了八卦。在他们看来,在此基础上,周文王又继续详细考察,认识了宇宙间的众多事物,从而将伏羲所画的八个经卦,重叠成了六十四个别卦。他们认为,周文王当时重叠出这六十四个别卦,其主要目的之一,也是为了用来象征宇宙间的各种物象的。因此,在用八经卦,来象征一些物象的同时,古人也用六十四别卦,来象征一系列物象或物象状态。
例如,以大壮卦为例:大壮卦,它下面的经卦为乾,上面的经卦为震。乾的基本卦象为天,震的基本卦象为雷,因此,古人认为,大壮卦的卦象(即大壮卦所象征的物象),即为“雷在天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