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哈佛家教(精华读本)
3918100000009

第9章 科学地开发孩子的记忆力(1)

记忆力是指人把所见过、听到、想过或做过的事情记在脑子里,以后可以在脑海中重新反映的能力。

记忆力对孩子的学习、生活、都有很大影响。一般而言,记忆力好的孩子比较聪明,脑子里记的东西丰富,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就更准确、更全面、更快捷,而记忆力差的孩子则知识缺乏,逻辑能力和抽象处理问题的能力便也相应较差。

知识是智力的基础和前提,如果不能记忆足够的知识,就根本谈不上智力的提高和发展,因此,提高记忆力对孩子的学习和成长尤其重要。

所以,父母要尽早帮助孩子开发记忆潜能,努力提高孩子的记忆力。

哈佛家教格言:

记忆是孩子智能潜力开发过程中的重要手段,因为一切智慧的源泉都是记忆。

如果记不住过所学过的知识,那么学得再多也难以成为博学之人。

只要掌握正确的记忆方法,只要对自己的大脑进行科学训练,那么每个人的记忆力都能得到提高。

哪里没有兴趣,哪里便没有记忆。兴趣,不仅是学习的老师,也是记忆的密友。

专心致志是最好的记忆法。

哈佛家教理念

1.记忆是智力活动的仓库

记忆是人脑对过去经验中发生过的事物的反映,是过去感知过的事物在人脑中留下的痕迹。记忆是智力活动的仓库。

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记忆包括识记、保持、再认和重现。其中识记和保持属于“记”的方面,再认和重现属于“忆”的方面。识记是反复感知事物,获得印象,留下痕迹的过程,就是我们平时说的“记住”。保持则是把识记的材料进行加工,概括,掌握它,储存它,不至于遗忘,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记牢”。再认是在重新遇到感知过的材料时,能够识别,也就是我们平时说的“认出来了”。重现则是感知过的事物不在眼前而把它重新呈现出来,这就是我们平时说的“回想起来了”。

知识是智力的基础和前提,没有对知识的记忆就谈不上智力的发展,我们说一个人聪明往往是与他超人的记忆分不开的。

没有记忆人就无法学习和生活,记忆对青少年尤为重要。青少年需要依靠记忆吸取知识、运用知识。没有对学过的知识的记忆就无法积累知识,也很难学懂新知识。青少年所学的知识都是系统的、有联系的,如果没有记忆,对前面所学的概念、公式、定理、法则没记住,后面的知识就很难理解和掌握。从这一点说,理解和记忆是相辅相成的,记忆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反过来没有对旧知识的记忆也很难理解新知识。因此可以说记忆也是理解的基础。

我们不能设想一个记忆力差,知识贫乏,头脑空空的人,会是一个创造力很强的人。

要创造就需要知识,需要把记忆的知识融汇贯通。只有知识充分又能互相联系才便于“顿悟”,产生“灵感”,有所发明创造。所以说记忆是创造的基础。

历史上的杰出人物都是头脑清晰、记忆超群的人。周总理和人交往过一次,过多少年后仍能一眼认出。居里夫人3岁时,在看姐姐玩字母的过程中学会了字母,姐姐朗读时念不下来,她拿起来却可以流利地朗读。奥地利作曲家莫扎特7岁时为著名女歌唱家伴奏,不要乐谱,只听一遍示范就能从头到尾一音不错的弹出来。著名文学家欧阳修小时候读书时。能达到过目不忘的程度。明末名将夏完淳被人称为“过眼即通经义”的神童,虽然只活了17岁,却给后人留下了三百多篇诗稿。

心理专家指出:只要训练得当,每个正常人都能有很高的记忆力。人的大脑的潜力是无穷的,可以容纳下五亿本书那么多的信息量,是一个很难装满的知识仓库。但是由于种种原因,人们的记忆力并未得到充分发挥,能够做到过目不忘、倒背如流的人很少。人们看的东西很多,而绝大部分成为过眼烟云,真正存入大脑的不过2%左右。记忆的潜力是可以大大地挖掘的,只要从小认真培养和训练孩子,就可以使孩子具有较高的记忆能力。因此说,要培养孩子成才,一定要重视对孩子记忆力的培养。

2.开发记忆力有利于孩子成才

记忆力是一种十分重要的能力,它可以通过后天的努力不断得到发展与提高。记忆力好的孩子大多善于说话,乐于表达。具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孩子的记忆力对孩子的知识积累是至关重要的。

记忆力超群的人的主要特征是:

①记忆速度快;②记忆持续时间长;③记忆准确度高;④记忆范畴广阔,应用能力强;⑤记忆方法新颖、奇特;⑥能发现材料的内在联系。

科学研究表明:记忆力超强的人,具有特别的优势。

他们在那些相对需要有较强记忆力的学科,例如历史、地理、地质、民俗、生物学等领域极易创造辉煌。就是离开科研机构到社会上,他们也较易出人头地,成为名演员、艺术家、评论家或政治家等。

一切智慧的根源都在于记忆,记忆是整个心理活动的基础,是积累知识和经验的基本手段,离开了记忆,人类的智力活动也就无从谈起。

大多数记忆都是一个不断重复的过程。一般来讲,一个人至少需要在大脑中对某一信息再现7次,才能保持长久的记忆,需要不断识记、重复、再现,直到反复多次人们才能记住。

对于单独的个体来说,记忆则是人们学习、掌握知识的基础。古今中外记忆力超常的大有人在,据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对超常儿童的调查,得出这样的结论:超常儿童记忆力优异,表现为记忆快,记忆持久。

一般地,超常儿童在记忆方面都超过同年龄的儿童水平。他们记忆力特别强:2岁左右对生字教2~3遍就能记住。有的幼儿能瞬时记住9位数字。有的9岁半的儿童半天能记住160个生字。

人脑也像其他人体器官一样遵循“用进废退”的规律。根据近代脑科学的研究,人脑约由10亿个高度发达的神经细胞组成,可储存的信息量是电子计算机的100万倍,而且前大脑的功能只开发了十分之一。由此可见,人的智力潜能是无穷的。

人们常常羡慕神童的超人记忆,其实与其说他们记忆力强还不如说他们记忆有术。

所以,大力开发孩子的记忆,是为孩子未来的成才铺就道路。

精彩故事中的家教启迪

1.记忆力是少年成才的智力基础——古代大哲学家王充超强记忆力的启示

【精彩小故事】

我国古代大哲学家王充自幼记忆力强,酷爱学习,6岁时就跟着父亲读书认字,读过的东西,他差不多都能过目不忘。8岁的时候,有一天父亲朗读晁错的《论贵粟疏》,小王充在一旁默默地听着,等父亲读完,王充几乎一字不漏地把全文背了出来。父亲又惊又喜,把他正式送到学馆中去念书。在学馆中,老师讲解的上千字的文章,王充很快就能背下来。渐渐地,老师讲课不能满足小王充的求知欲望了,他就在晚上自学《论语》、《尚书》,一边读一边抄写,接着就背诵,差不多每天都能抄一千字,背熟一千字。到了15岁时,王充已经遍读诸子百家,积累下渊博的知识,成为才华出众的少年。于是父母想方设法、节衣缩食把他送到东汉王朝的首都洛阳,让他继续深造。

到洛阳以后,王充又几乎把全国藏书最多的图书馆翻阅了一遍,一有机会还要到小书坊上去看书。他不光读诸子百家的经典著作,还广泛涉猎其他学科的书,他掌握了不少自然科学的知识。就连当时被视为“非圣无法”的书,如桓谭的《新论》,他都非找来读不可。

智力超凡的王充凭着自己惊人的记忆力熟读背诵了大量各类著作,涉及自然科学及其诸子百家的各种文章。到32岁时,王充就开始撰写其巨著《论衡》,他坚持不懈地写了三十多年,直到他去世前夕终于完成了这部巨著。这部30多万字的论著是我国哲学发展史上的一座里程碑,无论在学术上,还是在思想上,至今仍有很大的参考价值。谢夷吾在向光武帝刘秀推荐王充时,说他是少有的天才,连孟子、司马迁都不能超过他。

【对爸爸妈妈的启迪】

记忆是智力活动的基础,古今中外智力超群的人都具有非凡的记忆力。

父母要想使孩子成材,就必须从小培养孩子的记忆力,奠定成才的基础。

2.超凡的记忆力是可以培养的——威廉对艾登增强记忆力的有效训练

【精彩小故事】

米利·威廉是美国著名的儿童潜能开发专家,当地报纸和电台经常连篇累牍地报道他。他在开发儿童记忆力上很有独到见解。他曾把一名叫马克·艾登的孩子训练成远近闻名的天才少年,使其以优异的成绩被哈佛大学录取。当有关记者要求他讲讲是如何训练艾登的记忆力时,他介绍说:

“为了使艾登牢记神话和圣经中的故事,我常常把有关内容编写在纸牌上。后来教他各国的历史时,也采用了同样的方法。这一方法概括起来就是:起初用讲故事的方法教,而后把它们编成纸牌,采用游戏的方式教。有时我还和艾登一起读一本有趣的书,并写出要点。

艾登很小的时候就养成了把各种事情写成韵文来记忆的习惯,因为韵文比散文容易记。在他8岁时,我曾用骸骨教他生理学。一次,艾登乘外出旅行之机,就用韵文写下了已记住的骨、筋肉和内脏的名称。艾登回来时,我大为惊奇。

对历史事件的教育,我多在艾登读过之后让他用戏剧形式演出,这样就容易记住了。而学校教的历史课,完全是照搬年代表,味同嚼蜡,毫无趣味,学生厌恶它,从而根本记不住也是理所当然的了。我对艾登的教育方法是:每天早饭后,我都带着艾登一起外出散步,在路上让他讲昨天读过的书。我听后,向他提出疑问,并对不正确的地方加以纠正,不足的地方给予补充。这种学习方法不仅有助于艾登学习能力的提高,而且还锻炼了他的记忆能力,使他自幼养成了读书时做卡片的习惯,这对他以后的学习影响颇大。

我觉得幼儿长大一些之后,神经系统尤其是脑叶的日渐成熟,特别是当幼儿掌握语言这一工具后,他们的记忆效果较之前期有了质的变化。虽然这一时期,无意识记忆仍占优势,但有意识记忆却在迅速地发展。所以要想培养神童,就更要有计划有目的地培养孩子的有意识记忆。艾登小时候有一次患眼病,我仍不放松对他的教育。用口授耳听的办法教艾登学代数和几何。这种学习方法不仅需要有过人的记忆力,而且更需要有敏捷的思维能力,这种在理解的基础上的记忆效果极佳。”

多年后,艾登回忆说:“我所经历的训练中,用听力训练来代替阅读训练的学习方法,可能是最有效的训练之一。”

【对爸爸妈妈的启迪】

对孩子从小进行记忆能力的培养和训练是非常重要的。威廉训练艾登记忆力的过程告诉我们,用科学的方法训练孩子的记忆力是能够培养出孩子超凡的记忆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