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法律看懂世界格局的第一本书
391900000030

第30章 资本意志

资本意志

在前文中,我们曾经提到过美国政治决策中的一条基本原则:"赢者通吃,在野者亦有利可图。"这条原则再进一步,就是国家要做一件事情,各个集团必须都有利可图,底线是不能有谁利益受损。在国家意志与资本意志之间,亦是如此。如果从几个方面判断,一件事情都有利可图,上下一心,这件事就可以推行下去;反之,则很难--大萧条时期罗斯福总统能以国家意志压制资本意志来调整经济模式是一个几乎不可重复的特例。

前面说到美国参与朝鲜战争的动机,都是从地缘政治或者说是国家意志角度来分析,这里不妨再从资本意志角度来看一下。前面曾提到过,美国经济在战后一度出现了产能过剩和产品过剩的问题。杜鲁门政府从1947年到1951年通过"马歇尔计划",援助欧洲国家"复兴",在控制受援国经济的同时,也为美国过剩的产能和产品提供了消费市场,受援国获得的美元贷款大部分都用来购买美国生产的食物和工业品,从而使美国的经济窘境得以暂时缓解。但这还不足以把美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膨胀起来的工业产能和产品全部消化掉。白宫经济顾问委员会曾警告说:"1949年,世界有重新退回到30年代大萧条的可能。"1948年11月至1949年10月,美国出现了历时11个月的经济衰退,失业率高峰时曾达到7.9%,GDP下降0.5%。

在这样的背景下,1949年美国决策层内部爆发了一场"要大炮还是要黄油"的争论。经济顾问委员会主席诺斯认为"大炮"和"黄油"不可兼得,而委员会委员凯瑟林却主张:通过扩军来为工业体系制造需求,只要经济总量不断扩大,庞大的军费并不会影响民众生活水平的提高--这其实就是纳粹德国式的"凯恩斯主义"的翻版。在国务卿艾奇逊和总统顾问克利福德的支持下,凯瑟林占了上风。最后诺斯选择了辞职,凯瑟林接任了主席一职。他的观点很快得到了总统和国家安全委员会的认同--这使大家都有利可图。在这样的情况下,朝鲜战争的爆发对美国决策层来说,可以说是正中下怀。

1950年4月,也就是朝鲜战争爆发前两个月,国家安全委员会发布了第68号文件,号召美国经济在和平时期实行全面的动员。正是这样一项前所未有的措施,后来创造出了美国庞大的军工利益集团,使它在美国的工业体系中占据了大到不正常的比例。这将对后世美国的经济以及政治生态乃至文化都产生深远的影响。

战争对经济的短期拉动效果是明显的。到了1952年,按杜鲁门的话说,"在过去的一年里,我们增加了100万以上的武装力量。现在有6100万人就业。工资、农田收入和商业利润处于高水平。我国货物和服务的总产出比去年增长了8%,大概是正常增长率的两倍。"

同样的道路,德国和美国却走出了不同的结果,这其实是因为"度"的问题--迄今为止美国打的都是"可控"的局部战争,没有一场是赌国运的全面战争,它的地缘环境和国力决定了它有条件这么干。

除了为自己的工业体系创出了需求,在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后,美国还通过大量印制美钞,向欧洲和日本定购军品装备,事实上就是借助战后取得的货币霸权来向别国进行战争融资,让别国为美国人的战争买单。可以说,朝鲜战争第一次让美国的政客们如此直接地以印钞票的手段实现了对国际框架的影响。

但是,这次"体验"所留下的回忆却异常地糟糕,原因是那一次它的对手叫"中共"--在苏联没有大规模直接出兵的情况下(苏联空军曾秘密参战);在动用了陆军的三分之一、空军的五分之一、海军的二分之一并纠集16个仆从国的情况下;在平均每月消耗北约一年半物资的情况下,最终18国组成的"联合国军"仍然被志愿军钉死在了"三八线"上,克拉克做了"第一个在没有取得胜利的停战协定上签字的美国将军",全世界因此都明白了后面的历史将是不会只由美国一家来书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