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告诉自己:考试不怕
3923400000017

第17章 向课堂要高分(1)

——为考高分掌握课堂听课的技巧

读书之法,莫贵乎循序而致精;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

——〔中〕米熹

任何事都必须讲究效率,效率出成绩,效率出效益。

——〔中国〕陈良之

课堂听课是学生系统学习知识的基本环节和重要手段,要想学得好,就要会听课,而会不会听课,能不能充分利用课堂45分钟,是区分学生会不会学习、学得好不好的一个重要标志。当然,听课并不仅仅是课堂45分钟的事,它还需要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作业练习等来组成完全的统一。因此,努力听好每一节课,并提高听讲的效率就必须掌握课堂听讲的策略与技巧。

1.课前需要做好准备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在上课前同样也要积极做好相应准备,无论是从知识上、物质上、生理上、心理上以及其他方面,都需要一个准备过程,从而为新旧知识搭建一座衔接的桥梁。

课前做好各方面的准备是听好每一节课的前提,这主要包括知识准备、物质准备、生理准备和心理准备四个方面。

知识准备知识总是呈系统性的,新知识往往与旧知识、旧概念有这样那样的联系。要学好新知识,就必须先将这些旧知识弄懂。这项任务,在预习中应予以解决。有些同学在课堂上好“卡壳”

,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有些旧知识没掌握好而影响了新知识的掌握。

物质准备上课时,总要用一些必备的学习用品,如书本、文具等。这些用品,在上课前即应准备好。有些同学往往不注意,临到上课了,才匆匆忙忙地准备,东找西找而急得满头大汗,结果影响了课堂听讲。

生理准备任何活动都要有健康的体魄、充沛的精力。课堂听讲尤其如此。有些同学很不注意这些,不讲用眼卫生,一看书就不愿放下,致使眼睛极度疲劳;整天泡在学习中,而不注重身体锻炼,动不动就伤风感冒;白天学习不抓紧,到了晚上开夜车,第二天上学无精打采等。所有这些都是极不利于保持健康体魄和充沛精力的,也会影响课堂听讲。

心理的准备课堂听讲,必须集中注意力。因为“注意力是知识的窗口”,只有保持高度集中的注意力,知识的阳光才能照入到你那稚嫩可爱的心房。课堂是获取知识的最有利的场所,老师在课堂上的讲解,往往能体现出知识的重点、难点及相互间的关系,并还会教给你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有时,老师的一句提示点拨,一个图示,一条板书都会使你茅塞顿开,受益无穷。

要目的明确,目标是促发动力的力量源泉,有了目的才会产生行动的欲望。学习也如此,如果你上课即想到我有什么目的,那注意力就一定会集中。这里,且不说上学是为了将来有什么作为,就是从求职谋生角度讲,也是关系重大的。如果将这种目的拉近一些的话,那就是,每上一节课,都要明确自己要掌握哪些知识,解决哪些问题,尤其是主科(一般在预习中应列出一些)。

2.努力提高听讲的效率

课堂听讲十分重要,它不仅是老师传授新知识的过程,也是学生释疑解惑的最佳时机。作为学生,应充分利用有限的课堂时间,争取得到最佳的听讲效果。

课堂听讲是你最重要、最直接的学习方法与途径。各门功课绝大多数的知识都是在课堂上传授的。通过老师深入浅出地生动讲解,才能把教材上或教材外的枯燥、零碎的知识变得主次分明、详略得当,变得系统化、条理化。你还可以通过听讲,学习老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并通过课堂练习,使所学知识得以具体运用并巩固下来。可见,课堂听讲效率高低与否,直接影响你学习成绩的优劣高低。

怎样才能提高课堂听讲效率呢?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抓好预习这一环“预习”就是在听讲前将老师要讲的内容先看一遍,做到初步了解,为学习新知识做好准备。

预习作为系统学习的首要一环,能使听课具有针对性,提高听课效率,减少复习时间,明确重点和难点。因此,预习在学习中占有不可缺少的地位。

在对中学生的调查中发现,学习成绩优秀的同学绝大多数都坚持了课前预习,尤其是对数学、语文、英语这些主要学科;而成绩较差的同学往往不能坚持预习,有的甚至从来就没有进行过预习。

上述现象充分说明预习在系统学习中的重要性。

具体地说,预习的作用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能主动地听讲

通过预习,了解了老师将要讲的内容,上课时就能跟着老师的思路去听讲,化被动为主动,有效地防止了思想“开小差”。这一点,对不能集中注意力的同学尤为重要。

②能有选择地听讲

由于知道了教材的内容,明确了重点和难点,就可以有选择地、有重点地听讲和记笔记,较好地消化所讲的内容,从而大大提高了听讲的效率。

③能带着问题听讲

通过预习,知道了自己不懂的地方,当老师讲到这些地方时,能集中精力加以解决。

④能轻松地听讲

心理学表明,人如果长时间高度集中注意力,大脑就会感到十分疲劳,影响继续学习的效果。由于预习能增强听课的目的性、针对性和选择性,略去了自己已经学会的内容,从而使上课轻松得多。

⑤能提高自学能力

在信息时代的今天,知识更新的周期愈来愈短,自学能力显得更加重要,而预习正是过渡到自学的必要步骤。坚持预习,就能养成良好的自学习惯,从而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锻炼阅读理解、归纳总结和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这不仅对在校学习十分重要,而且让自己今后一生的学习都会受益无穷。

因此,你切不可忽视预习在课堂听讲中的作用。

课堂上紧跟老师的思维

课堂上一定要坚持集中注意力,在课堂上每一个45分钟都坚持紧跟老师的思维。你要用一种坚忍不拔的毅力与意志控制自己的惰性,从而培养一种良好的听讲与学习的习惯。

为什么要强调紧跟老师思维去积极地听讲呢?因为你只有采取积极的态度,充分地让大脑兴奋起来,而不是让大脑麻木地跟着老师的思维跑,或者开小差、打瞌睡,才能很好地、最大效率地提高听讲效果。预习工作让你对要讲的内容有了一个基本了解与理解,但不要松懈你听讲的神经。相反,通过预习后的听讲,你要对“似曾相识”的内容有更深入的理解,并对每次讲解时重复的内容开始记忆、掌握。

听讲时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超前思考、比较听课”。你听课不仅要亦步亦趋地听老师讲,而且要深层次地紧跟老师的“思维”,即有时思路要走在老师语言的前头,特别是当老师提问或讲解例题时,自己要在知晓正确答案前,或老师在板书的较慢过程中抢先思考与运算。这样,不仅锻炼了思维的敏捷性,还有较强的成就感,从而提高听讲的兴趣。经过大脑思考过的东西,才能较扎实地理解并掌握。

认真做好课堂笔记

你一定听说过这句格言“最淡的墨水胜过最强的记忆”,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实际上,许多学习方法的研究都表明,听课时经常记笔记的学生,成绩相对好得多。这是因为,记笔记不仅有助于集中注意力,活跃思维,而且能够克服头脑中记忆和储存的局限性,防止遗忘,积累材料,便于今后的巩固和复习。

过好课间10分钟

按照常规,中学生每上45分钟课,就要有10~15分钟的休息,这种安排是符合生理学和心理学规律的。

上课时由于用脑时间较长,心跳减慢,大脑供氧不足,就会产生疲劳和困倦,从而使视觉和听觉功能受到影响,思考、理解和记忆的效率大打折扣。若不很好地休息一下,就会严重影响学习效果和身体健康。可是有的同学喜欢利用课间10分钟读书或做练习题,不愿到室外活动,认为那是浪费时间,这种做法是得不偿失的。

课间10分钟,宜做如下活动:

①室外望远

眺望远处树木或建筑物,对放松眼部肌肉,预防近视大有益处。

②做一遍眼保健操

这样,既做到了课间的轻松休息,又锻炼了身体,实为一举两得之措。

③散步

边走边做深呼吸,同时用力摆动双臂,再做前后屈体及转体等腰腹部运动。这样,既活动了全身肌肉,又使血液循环加强,增强了新陈代谢。

④做些体力负荷不大的游戏

做一些这样的游戏既能活动身体,又能调节神经。

⑤跳绳、踢毽子、跳皮筋

这类活动适合在冬天进行。

课间10分钟的活动,主要是为了消除疲劳,改善大脑功能,为下节课做好准备。因此,切忌运动量过大,乃至大汗淋漓。应当注意的是,在上课前1~2分钟应停止运动,进入教室,做好听下一节课的准备。

课后马上复习,以提高听课效果

听讲最主要的是理解与记录。在理解与记录的基础上,应当“趁热打铁”,对讲课内容马上复习。

为什么要马上复习,“趁热打铁”呢?因为课堂的45分钟的确有限,而知识的遗忘是逐日递增的,所以同学们要针对这种情况,趁着听过的知识在大脑里还是“热的”,像铁匠打铁一样赶紧把它在大脑里“锤打”成形,让短时记忆的材料顺利转化到长时记忆系统中去。

课后马上复习的最佳时间应当是当天或隔天,最多不超过3天。因为时间越往后拖延,记起的内容会越少,难度也会越大。

课后马上复习要从以下几点抓起。

①课后当天“过电影”

借助笔记把每节课的上课过程作一个脉络性的回忆,像放电影一样按顺序一段一段地在大脑里过过。必要时可借助当时情景细节提示自己,如老师的一个习惯性的小动作。“过电影”时,不但要对知识进行回忆,还要反省听课方法,精益求精。

②精读教材里的相应内容

教材是知识之本、考试之源,所有课文与章节都是精选的,都值得精读。需要强调的是,课后借助笔记马上复习与精读教材要相结合,教材一定要读透,全面并突出重点。因为知识总是前后贯通的。精读该节教材时还要前翻后看地融会贯通。

③课后最重要的复习工作就是整理笔记

前面的有些章节已提到过整理笔记的方法与技巧,这里就不再重复。需要强调的是,整理笔记主要就是补充,补充漏记的内容,补充新体会、新思路、新方法。

④针对该节知识做练习

文科类科目的习题较为多样,可做一些填空、选择、名词解释、简答题和少量的综合题,并且要针对重点、难点进行练习,把有限的时间充分有效地利用起来;而理科类科目则应当做一些运用原理解决单项问题或简单的综合题目,并要留心总结解题方法,寻求解题规律,以求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效果。

总而言之,课后复习的步骤是掌握知识、运用技能的过程,及时地消化,趁热打铁。以上四个步骤是相互作用的统一体,可以按顺序进行,也可以根据每个知识点灵活安排。

为了便于大家对“超级高效听讲”有一个全面系统的印象,特编一首简单易记的歌谣与同学们共勉。

课前一定要预习,听讲知识才入脑。

自学教材新内容,一定要把重点找。

听讲专心又紧跟,方法技巧要记牢。

提纲笔记要扼要,勤动脑筋多思考。

课后马上就复习,温故知新细咀嚼。

作业练习多方想,解语简洁又明了。

3.适应不同老师的授课方式

听不同老师讲课就跟学不同学科一样,都要抓住不同老师讲课特点,唯有如此,才能取得最佳的学习效果。正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每一位老师都有自己的性格特征,这种特征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他采取一种什么样的讲课方式。不可能每一位老师都采取同一种讲课方式,而他的讲课方式也绝对不可能适合每一个人。

所以,你必须对各科老师做到熟悉和了解,适应他的讲课特点。这样,听讲的时候,才能有效地沟通,提高学习效率。

以下介绍老师四种类型的讲课方式及学生的应对方法。

听“口若悬河型”讲课:宜事先抓重点口若悬河型的讲课,一般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以教科书的内容为主;另一种是以自己的备课笔记为主。但两者的共同特点都是讲起课来滔滔不绝,几乎不给学生自己思考的时间。

以教科书的内容为主的讲课,全部内容都在书本里,因此有的学生听起课来就不太认真,觉得听不听老师讲课都无所谓,反正都在书本上,自己一翻就什么都知道了。于是出现了这样的两种现象:一种是老师在课堂上讲,学生自己在底下看;另一种是,老师在讲这一学科,学生在教科书的掩护之下,偷偷地学别的学科。这样造成的结果就是学生对老师持不屑一顾的态度,对于该掌握的知识往往掌握不了。

对于以自己的备课笔记为主的讲课,大部分同学的注意力和精力都会集中在记课堂笔记上。

因为老师自己的备课笔记,虽然是以教科书上的内容为纲要,但随之也加入了不少自己总结归纳的东西,这些内容在教科书上找不到,所以,同学们都忙着记笔记。如此一来,虽然细节都记得清清楚楚,但是却往往抓不住重点。

为了适应以讲授教科书内容为主的老师,同学们首先要做的就是端正态度。同样都是教科书上的内容,但老师讲解和自己看那绝对不是一回事。你事先必须花一番功夫做好课前的预习,对这堂课将学习什么内容,哪些是重点,哪些是非重点,做到心里有数。这样,在老师讲解的时候,适当地做些笔记就可以了。

适应以讲授自己备课笔记为主的老师,同学们可以自己事先选购几本有关的参考资料,因为老师总结的许多知识都是参考资料上的。这样,在课前进行预习,对于即将要讲的内容有个大致的了解。如果时间允许的话,还可以将参考资料上一些自己认为比较重要的知识摘录到笔记本上,然后和老师所讲的进行对照。这样,在做笔记的时候,只要记录自己没有发现的一些问题就可以了。

用节省出来的时间思考并消化老师所讲的内容,会大大地提高学习的效率。

听“脱轨型”讲课:要先细啃课本所谓的脱轨型讲课是指越讲越偏离主题,以至于到最后跑得没边没沿,和所学内容一点都沾不上边。

听这样的讲课,往往不会觉得课堂枯燥无味,因为脱离课本,讲些让大家感兴趣的东西,甚至会引得同学们笑声不断。可是在笑过以后,下课了,就会发觉大脑里一片空白,这一堂课其实什么东西也没有学到。

遇到这样的老师讲课,导致许多学生的学习不见效率,这其中固然有老师的责任,但你把自己放到了被动的地位,任由老师牵着鼻子走,也有责任。

如果能做到无论老师偏离主题多远,你仍旧围绕中心运动,结果肯定就大不一样了。

你首先应该做到在预习的时候详细地阅读课文,抢先一步,提前对老师即将要讲的内容有个大致的了解把握。这样,无论老师脱离主题有多远,也都能清醒地把握住自己,知道自己在这一节课到底需要掌握一些什么知识内容。这样,你就变被动为主动,而不至于被老师牵着鼻子走了。

听“飞弹型”讲课:要转守为攻有的老师上课喜欢自顾自地讲,而有的老师偏重于提问,对这种老师的讲课,称之为飞弹型讲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