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告诉自己:考试不怕
3923400000019

第19章 向课堂要高分(3)

做笔记能充分调动耳、眼、手、心等器官协同工作,可以有效地帮助学习。表面看来,做笔记会妨碍听课——一边聆听,一边又要写,似乎永远都是比老师讲课落后,但只要能够处理得当,两者便可兼顾。

为了做好课堂笔记,应做好以下几点:

备足笔记本

学期初便应准备十多个较大的活页笔记本,保证每一科目至少有一个笔记本。不同科目的笔记本,大小可略有不同,但须保证笔记本的纸张充足。

做提纲式笔记

做笔记不是要将所有东西都写下,我们需要的只是“详略得当”的笔记。

做笔记究竟应该完整到什么程度才能算详略得当呢?对这个问题很难作出简单回答。课堂笔记,最详可逐字逐句,有言必录,最略则寥寥数笔,提纲挈领。做笔记通常在这两种极端之间,笔记的详略要依下面这些条件而定。

讲课内容——对实际材料的讲解课可能需要做大量的笔记。

对讲授的主题是否熟悉——越不熟悉的学科,笔记就越需要完整。

所讲授的知识在教科书或别的书刊上是否能够很容易看到——如果很难从别的来源得到这些知识,那么,就必须做完整的笔记。

有三种做笔记的方式可供选择:尽可能完整记录;只作概略的提要,或者根本不做笔记;做提纲式笔记,在必要时,可以较为详细地记下一些定义、表格、图解等。一般都采用第三种方式。

特意把笔记记得很全的人,主要是担心漏掉重要内容,影响以后的复习和思考。但一贯把笔记做得特别详细并不好,其主要缺陷在于,太忙于记录,便无暇紧跟老师的思路去思考。

如果只是零星记下一些突出的短语或使你感兴趣的内容,那你的笔记就可能显得凌乱。

做提纲式笔记因不是自始至终全都在埋头做笔记,故可在听课时把时间更多地用于理解所听到的内容上。事实上,理解正是做好提纲式笔记的关键。

科学分配注意力

分配听课时的注意力可分为三种方式。

①把全部注意力放在做记录上。这时,记忆退居次要地位,听课几乎变成了听写,这样听课必然导致对很多问题缺乏理解。

②用50%的注意力听教师讲解,用50%的注意力做记录。这样做,学生会理解并记住大部分内容。

③用90%的注意力集中听讲,并积极动脑思考,只用10%的注意力做简要的笔记。

也因为这个原因,我们主张学生在听课的时候记提纲式笔记。

层次分明,一目了然好的笔记让人一看就知道这一节课解决了哪几个问题,重点是什么,难点是什么。这就要求:记录内容一定要有条理、有层次,分段分条记录,不要将几个问题掺杂在一段文字中。

多留空间

不要吝啬纸张,每页的上下左右,都要留适当空间,以便温习时加上自己的心得、疑问或者其他补充资料。此外,绘图要大而清楚,论点之间要有充足的空位,以增强笔记的“视觉效果”,便于温习。

利用符号和缩写

笔记通常都是只给自己看的,因而可以随意使用任何符号或速记办法,大大加快记录速度。

比较常见的通用符号和缩写有:

eg——例如cf——比较(注意:仅在此处是这个意思)nb——这一点是重要的∵——因为∴——所以>——大于<——小于=——等于或与……相同≠——不等于或与……不相同准确记录

知识的第一印象很难改变。实验研究证明,一个学生在首次记录中发生错误,即使以后给他正确的信息,他也很难改正原来的错误。所以,做笔记时,资料一定要正确,比如抄板书时就要小心,不要错漏。此外,下课后要尽快翻阅笔记,将不明白或不肯定的部分加上记号,并请教老师,及时补正。

整理笔记

课堂笔记要尽快整理,使要点突出,这对巩固知识十分重要。笔记的充实整理包括两点:一是把课堂上漏记或记错的内容补充上去或改正过来;二是理清纲目,突出重点、难点,用概括的语言将本节学习的内容串联起来,使记笔记成为一份经过自己提炼加工的、深化的和系统化的复习材料。

创造乐趣

要设法从整理笔记中找到乐趣,因为笔记本并不是把老师讲课内容作机械记录的载体。可以把参考书上查到的事、报上剪下的资料都收进笔记本中,如此“多姿多采、变化丰富”,整理笔记就成为一件兴味盎然的事了,你会乐此不疲。

尤其是历史科,整理时要把它分为两大部分:

①左页记录自己研究过、整理过的内容。

②右页列出听课时整理的重点。

这样,翻到任何地方,各种内容都能“尽收眼底”,对复习、考试都会有很大的帮助。

仿效好的笔记

对某门学科特别擅长的同学所记的那门学科的笔记,肯定整理得和别人不太相同,你不妨向他们借阅笔记本,多多观摩,发现可取之处,要向他们学习。

例如,注意他们如何捕捉重点,编排方式有什么特别之处,然后把优点吸收,作为以后自己记笔记的珍贵指南。

6.改掉课堂听课中的坏毛病

上课听讲,其目的是通过听课学到知识,认真和专注是听课的正确态度,任何错误的行为或习惯都会对听课造成不利影响,因此必须要加以摒弃和纠正。

为了充分利用课堂45分钟,你一定要克服课堂听讲中常见的坏毛病、坏习惯。这些坏习惯可以归纳成十类。

认为某个科目沉闷

你一旦认为某堂课不够生动,便立刻“关掉”自己的耳朵,不去聆听。这种举动通常都是基于无知,而不是理智。

一个好的聆听者,即使面对着看来十分沉闷的一堂课,也会细心聆听,以找出重要的资料及思想。

对老师有偏见

你可能喜欢挑剔讲课者的不是,如衣着落伍、声调呆板、乡音未改等,从而推断:这样一个老师,说不出什么重要的东西。抱着这种偏见去听课,不可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一个会听讲的学生,知道授课不同于时装表演,知道人无完人。他会仔细地寻找知识,而不是把注意力放在挑老师的毛病上。

只听热闹,不想门道

你要是只听事例,对原理、定理等,却认为只不过是其他人的看法罢了,不屑一顾,恐怕就有麻烦了。

一个会听讲的学生,希望看到事实怎样印证原理,例子怎样印证定理,论据怎样印证论点等。因为事实的重要性只在于它能联系原理、定理等。

过分反应,因小失大

你可能由于不同意课堂上老师的某个说法,以致错过了其余的课堂内容。

一个会听讲的学生,会用理智而不是情绪去聆听。不同观点暂且记下,待有适当机会才发问,决不影响听课。

千篇一律的笔记方式

你可能尝试将每堂课用同一个笔记形式记录。你只顾笔记的外观,忽略了笔记的内容。

一个会听讲的学生,会因科目及授课形式的不同,来选择不同的笔记方式。

对敏感的字眼过分反应你可能一听到敏感的字眼,如“宗教”“赌博”“娼妓”等,便反应过敏,血压上升,甚至发火,聆听亦会结束。

一个会听讲的学生,即使听到一些敏感的字眼,仍会留心听下去,以便理解老师讲课中阐发的理念和论据。

三心二意,浪费思维速度

思维的速度比讲话的速度要快4倍以上。你若因为这个事实,在听课的空隙胡思乱想或解决个人问题,结果打乱了听讲的思路,以致再也跟不上老师的速度,只好将余下的课堂内容放弃。

一个会听讲的学生,会利用他的思维速度及课堂上的停顿,去区分重要理念及有关的支持论据,将重点快速总结,并预测老师讲课的下一个要点。

人在曹营心在汉你的眼睛在望着讲课的老师,而心早已飞出了课堂。你认为回家看教科书完全可以代替课堂听讲。

一个会听讲的学生,知道每一堂课都很珍贵;知道每一堂课都是老师殚思竭虑精心准备的,其中有些东西在教科书里是找不到的。

心浮气躁,易受干扰你经常把附近的小干扰作为借口而不认真听课,如教室外的脚步声、咳嗽声、开门声、邻近球场打球声等。其实,这是心浮气躁的表现,如果你能够全神贯注地听课,就是在抗拒各种干扰。说到底,要善于“驾驭”自己的心,锻炼自己的抗干扰能力。

贪图舒服,无所用心你若懒于理解老师讲课的复杂理念及论证,认为太过于麻烦及辛苦。那你想要的是娱乐,而不是学习。

一个会听讲的学生,充满求知欲,渴望了解并掌握老师证明论点的方法,不会害怕复杂、艰深的理念。

很多同学有以上不良的上课习惯,但是根据考进清华的学子们的经历显示,他们几乎从来没有过不良的上课习惯。他们认为,不良的上课习惯对成绩有着极坏的影响,不仅如此,还会影响到别人。

因此,那些有不良上课习惯的同学,一定要改正。上课是学习的核心,如果上课时没学好,再补就要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