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好苗子·特长生
3924000000004

第4章 发现孩子与众不同的天赋(2)

(6)思考美国康乃尔大学心理学家伊丽莎白史贝尔克研究发现,思考是人之本能,而非后天学习得到的。这种能力生来就有,和感觉及运动功能一样很早就有,婴儿既能触摸、看东西,又能思考。史贝尔克说,婴儿知晓固体物移动必须不断沿一条直线前进,它不能穿过另一个固体物;他还知道固体物移动时,必须是个单一的实体;把3个月大的婴儿的玩具熊收藏于毛毯下,他也很清楚玩具熊在哪儿。

(7)智力法兰克福大学的心理学家莫妮卡克诺夫认为,婴儿的智力出乎意料。婴儿能够用眼睛跟着做简单的数字游戏。克诺夫说:“我们给婴儿看不同数量的点。最初他们注视着两个点,等到熟悉了以后就开始失去兴趣。但当我们接着展示3个点时,他们的兴趣又来了。”对13至14个月大的婴儿早期对复杂事物的长时间记忆能力进行研究,也获得了出乎意料的发现,如婴儿能够把以前从未见过的玩具做出的复杂动作记住长达半小时之久,甚至还能模仿这些动作。

4.端正对待孩子天赋的态度

古今中外,有很多很有天赋的孩子最后并没有什么大的成就。在中国古代,最有名的例子应该是王安石在《伤仲永》一文中所介绍的方仲永了。

宋时江西金溪县有一个世代隶耕的方家,突然有一天,5岁的儿子方仲永向其父索要纸笔,其父自然极为诧异,连忙从邻居处借来,于是方仲永便题诗一首并落上自己的名字。此事传开后,大家都感到很惊奇,于是纷纷请他去做客,有的人还花钱请他题诗。他的父亲见有利可图,便天天带着他走东串西,而没让他进一步学习。到了十二三岁,王安石再见到他时,他作的诗已很一般。再过七年,王安石打听他的情况,回答已是“泯然众人矣!”

与方仲永极为类似的还有韩国的金雄熔。

金雄熔是1963年出生在韩国的一名神童。五个月时他就能记住动植物的名称,八个月时就正式开始念书。三岁时,他就专心学习英语。4岁时即入韩国的汉阳大学,一时世界为之震惊。他4岁时曾到过日本,在电视台进行表演,当时也只用了三分钟就顺利地解开了大学入学考试试题中的一道难题,让日本观众大为吃惊。

这位神童8岁时也到过日本,但是从那以后就慢慢没有消息了。

从方仲永和金雄熔身上我们可以看到两种对待超常儿童的错误态度。

其一是很多人以为孩子表现出了超常的才能优势,他就会顺理成章地具有这方面的非凡成就,认为根本就不再需要特别的培养。似乎有一天,突然发现孩子在我们没有准备的情况下拿起画笔就画了一幅出色的画之后,就认为孩子已经不需要我们的培养,也一样会在我们不需要准备的情况下成名成家。

其二是我们做父母的过分将具有超常天赋的儿童置于舆论之下。这样一来,带来的危害是巨大的。

首先,在别人的称赞中,孩子本人极易失去进取心,他也认为自己是不用发展就能成为天才的人。

其次,过分置于舆论之下,让毫无抵抗力的孩子去面对外界的谈论和评判,这对他来说是一个巨大的压力。想想看,即便是一个成人,在面对外界强大压力的情况下都难以招架,更不用说一个孩子了。

在这种压力下,孩子时时刻刻都要提醒自己:一定要比同龄的孩子出色,一定要远远地把同龄人抛在后面才能行,否则别人就会嘲笑我。让一个孩子长期在这种强大的心理压力下成长,极易使他心理崩溃。直到有一天觉得不堪重负了,他就很容易消极地逃避发展,将自己超常的才能隐藏起来,宁愿做个平凡的普通人。这样我们的培养计划就会宣告失败。

可见,并不是所有的被我们发现了的具有超常才能优势的孩子最终都能有非凡的成就。这多半是父母的不正确态度造成的直接后果。

5.尊重和发挥孩子自身的天赋

每个人的天赋都是一种特殊的素质。在学校里,孩子们面对着相似的挑战--从一门课到另一门功课的学习,而天赋不同程度地支持他们迎接着这种挑战。语文课可能是孩子展示他的闪光点的地方,可是数学课可能就会使他心跳冒虚汗。

虽然天赋得益于遗传的结果,但是,更主要是通过后天系统训练的开发。俗话说:

成功是1%的灵感加99%的汗水。也就是说,那些天分很高的孩子,如果不努力也会变得平平,而天分不高的孩子,通过刻苦努力也可取得成功。天赋就是在某方面感悟、领会和学习的超常能力。

上海某小学五年级的张扬有数学天赋,他学习数学比别人要快得多,也深入得多,同时掌握得也好。这种才能常常表现在解难题上,而对那些简单易做的题目,他可能表现得不耐烦,如果老师在课堂上讲那些他认为非常简单的题目,他的注意力不会集中,甚至可能在课堂上捣乱。但是,如果教材的难度适合他,他就会感受到挑战而兴致勃勃地迎接这种挑战。

有天赋是一个孩子成功的优势条件,但并不是说有了天赋就一定会成功。因为如果没有人去发现孩子的天赋,没有人给孩子发挥、发展天赋提供必要的环境和条件,那天赋就不会产生什么积极作用。有的父母不重视对孩子的教育和引导,只把孩子有某方面的天赋作为安慰,认为孩子凭此将来不会差到哪儿去。其实,天赋并不代表实际,你如果过分依赖孩子的天赋,而不给孩子发挥天赋创造环境和条件,他是绝不会自然地走上成功之路的。

在对待孩子天赋问题上的另一个误区是:一些家长不是积极地去发现孩子的天赋,而是希望根据自身的理想去创造孩子的天赋。这些家长常常采取下述两种不当行为:一是在没有看清自己孩子的实际情况之前,就按照自己的意愿,强迫孩子发展某种才能;二是没有鼓励孩子发展他自己感兴趣并具有的天赋。

家长常常不惜一切代价地按照自己的意愿培养孩子的才能,而不顾孩子的兴趣。甚至当孩子对钢琴、绘画或是舞蹈诸如此类已经完全失去了兴趣时,家长却依然坚持让他们参加各种培训课程并继续练习。每周花十几二十小时,拖着孩子从一项活动转到另一项活动,而这些孩子却只是被动地接受,对此毫无兴趣。

而家长们却固执地认为,这样做对孩子的将来有好处,待孩子长大了就会感激他们,因为他们会给孩子创造美好的前程。可是家长却不想想,孩子在父母编织的美丽梦想下,过的是怎样的日子?他们或许在您的唠叨和责备下度日如年,或许在父母的哄骗利诱下自我欺骗,他们在逆来顺受和反抗顶撞的矛盾中挨着那漫长苦痛的日子,使幼小的心灵备受压抑,久而久之就会使孩子的性格发生扭曲,造成的后果不需多言。

只有尊重并发挥孩子自身的天赋,才能保证孩子们充分展示他们的长处。

有关专家认为,父母对孩子的天赋了解得越多,就越容易帮助孩子取得成功;对孩子的才能支持理解得越多,孩子的潜能就越能得到开发。

6.兴趣是孩子发展天赋的前提

有些孩子在某些方面有特殊的天赋,非同寻常,可是,他却表现出毫无兴趣,也就是出现了天赋和兴趣不一致的情况。对于这样的孩子,专家们认为父母也不必强求,一切顺其自然为好。

有时,孩子的天赋和兴趣非常一致,在这种情况下,他非常高兴地发展自己的天赋,甚至可能会因此改变他的生活方向,沿着发展特殊才能的方向走下去。如果父母能够顺应孩子的这种需求,提供适合他的学习材料和学习方法,孩子就会在发展他的特殊才能的领域里积极快乐地学习,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其他方面也会得到有机的整合,达到触类旁通。

有一个男孩,他在棒球方面有天赋,他所有要做的一切就是看球、打球和做与棒球有关的事情,而对阅读、写作、数学、历史等课程统统没有兴趣。针对他的情况,家长设计了一套方案:首先,给他读著名球员的传记,然后,让他自己读,读完之后,再由他向亲戚朋友复述这些传记故事,并且鼓励他给棒球明星写信,让他将他喜欢的球员列一张表,将球员的生活与国内国外的事件联系在一起,利用他所收集的有关球员信息的卡片,制成各种比赛对照统计表,学习计算平均值、百分数和比率;当他跟踪他喜欢的球队时,让他在墙上贴上一张地图,球队每到一处,他便在地图上做一个标记,顺便学习各地的地理和历史知识;通过各种投球和它们的速度,把物理学的概念引入其中,并且用图表来解释这些概念。通过结合他的天赋和兴趣设计学习课程,从而实现学习目标。

有关专家指出:兴趣不等于天赋,反之,天赋也不等于兴趣,然而,许多家长对于二者的区别却没有给予足够的注意。

他们往往在对孩子的天赋作出简单的评估后,就对孩子说:“你应该对什么什么感兴趣。”然而,孩子是受内在兴趣驱动的,他通常对家长所谈的东西没有任何兴趣。尽管父母是好意,要对发展他的天赋给予指点,他却不一定买账。要培育孩子的天赋,最好是认真聆听孩子的兴趣。有时孩子的兴趣与他的天赋是一致的,有时却不是一回事。

假如家长自作主张,要求孩子应该对什么什么感兴趣,这种做法或许就种下了逆反的种子,甚至会引起孩子的全力反抗。最明智的做法是,把发展孩子天赋的愿望暂时放下,全力以赴地去发展孩子的兴趣。

7.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孩子的天赋

明智的父母善于发现孩子的天赋所在,并有针对性地培养,尽可能挖掘出孩子的潜能。

父母要想发现孩子的天赋,最重要的一条就是要让孩子接触各式各样的知识,鼓励孩子参与广泛的活动,积极地表现自己的才能。

因为很难说孩子的天赋在哪儿,所以如果不给他提供广泛的机会,他就无法表现出来。现在有的父母把孩子一天到晚关在家里做作业,也就是把孩子表现天赋的大门给关上了,只留下了一条路--从书本和做题中获得能力的路,而这条路未必是孩子的最佳成才之路。

因此,父母应该给孩子提供各种机会,留心观察孩子在各种表现中显露出来的才能。

孩子的天赋往往表现在他最感兴趣、最专注、最擅长的领域,所以应该鼓励孩子的兴趣和爱好,并给孩子创造条件。

父母可以与孩子玩各种各样的游戏,如果孩子对一项活动聚精会神,在某一类活动中玩的时间长,表现特别好,父母就应该有意识地给他提供更多的机会。有的孩子听到音乐就想动,这个孩子可能比较擅长肢体活动,这是父母需及时发现并注意培养的。

细心敏感的父母常常能注意到孩子的不同寻常之处。

有一位父亲,在儿子七八个月的时候,偶尔一次发现儿子看电视“飞越时空”海洋世界的节目时目不转睛,表现出极大的兴趣,而其他一些节目却很难如此吸引孩子。虽然这只是一个细节,父亲却没有忽略,他逐渐地为儿子买了一些有关海洋动物的图册和VCD,有机会便带他参观海底世界,甚至带他到海边看真实的海洋动物和它们生存的世界。孩子对海洋动物表现出极大的热情,对这些知识吸收很快,讲起来也头头是道,而学英语、钢琴、写字、画画等,却心不在焉,学不进去。这位父亲认识到了一点,只有顺应孩子才能的方向进行培养,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王涛两三岁时,父亲就发现小王涛对乒乓球有极大的兴趣和爱好,于是千方百计为儿子创造各种条件,经常带他看乒乓球比赛,每天陪他练球,送他进业余体校,最终,王涛成为乒乓球奥运冠军。

汉密尔顿出生时体弱多病,医生断言他活不到一岁。在家人的精心照料下,他奇迹般地活了下来。汉密尔顿8岁时,去看姐姐滑冰,他被晶莹的冰上世界和上面飞翔的人打动了,回家后跟父亲说他也想滑冰。父亲满足了他的心愿,教他滑冰,带他到滑冰场。又有谁能想到,他后来成了一个冰上之星,被人们称为“冰场上的精灵”.假如汉密尔顿没有去看滑冰,假如他的父亲因担心孩子体弱多病而拒绝了他的请求,汉密尔顿的一生能这么绚丽吗?

著名的法国昆虫学家法布尔5岁那年跟随父母去郊游,有一天晚上听到丛林中传来美妙的鸣叫声,他被这种声音吸引,不由自主地找寻过去,发现那声音不是小鸟的叫声,而是一种蚂蚱发出的声音。从此他对昆虫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后来成了很有成就的昆虫学家。

西安市庆安中学高中二年级的女孩陈晨获得国际英语雅思考试有史以来全国首个作文满分,她的父母亲在介绍经验时谈到,他们最初让陈晨广泛涉猎各种知识,从中发现她对英语有浓厚的兴趣,并有针对性进行培养。陈晨对英语情有独钟,从来不认为学英语是一种负担,相反,听英语广播、看英语原声电影和英文杂志、参加英语角,是她课余时间的最大爱好。

让孩子广泛地涉猎各个领域,广泛地参与各种活动,才能从中发现孩子的天赋。发现孩子的天赋所在后,给他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鼓励他将自己的天赋发挥到极致。这就是培养孩子成才的捷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