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欲望是把双刃剑3
3924500000018

第18章 入浙(8)

除了天京战场的包围圈之外,还有两路取的是一个更大的包围战略,一路是浙江巡抚左宗棠从江西进攻浙江,另一路是江苏巡抚李鸿章从上海进攻苏南,这是曾国藩在东线开辟的两个新战场,意在从东面收复失地,蚕食天京的战略后方,与西线对天京形成“大夹击”之势。

外线大包围,内线小包围,这种泰山压顶之势也难怪洪秀全会如此紧张。紧张了自然就会想到李秀成,他号称拥兵百万,是太平天国目前最大的实力派,不找他还能找谁呢?

可是李秀成仔细一琢磨,一天之内,三道诏书,恐怕不只是紧张这么简单。洪秀全完全没有必要如此着急召回李秀成,一来湘军毕竟还没有合围天京,二来湘军也没有马上对天京发起强攻,三来天京的守城部队那可是专家级水准,对付初来乍到的湘军,暂时还不成问题。再说洪秀全也不是被吓大的啊,当初江北大营和江南大营最红火的时候,情况比现在可要紧急得多,也没见他这么紧张。

既然不是紧张,至少不完全是紧张,那究竟还有什么原因,使得洪秀全非得一天三道严旨催逼李秀成呢?

思来想去,不只是害怕湘军这么简单,真正的答案其实就埋藏在洪秀全的内心深处,他害怕李秀成抗旨不来,说得更明白点,就是不敢完全信任李秀成,担心忠王不忠。

最害怕失去的,往往是一个人最在乎的。洪秀全催得越急,就越说明他害怕李秀成不回来。历史上最不被信任的前方主帅,非岳飞莫属,所以他死得最惨最冤。按李秀成在回忆录中的说法,洪秀全对他的不信任,早在册封他为忠王之前就有了,其中不信任指数最低的时候,就是李昭寿叛变改名为李世忠之后的那段时间。

要了解洪秀全对李秀成的看法,可以从洪秀全封王着手,作为太平天国一项重大的政治举措,封号的确定是很有讲究的。

洪秀全自称天王,那是因为太平天国以天为尊,以上帝为老大,凡灌以天字,就是至高无上的首长。东西南北王取四个方向,也蕴涵着同在一个级别,无法与天王并肩的等级规定,翼王取的是“羽翼天朝”之意,东西南北取完之后,就只剩下中了,总不能封个中王吧?中是老大,就是天王。

这些封号在一定程度上暴露了洪秀全的一些真实想法,他封李秀成一个忠王,无非是希望他能够做到两点,一是忠诚,二是忠心。这个封号很有水平,如果你忠诚,那就是表彰;如果你不忠诚,那就是提醒告诫,随你怎么理解吧,总而言之是“有则加勉,无则改之”。

随着陈玉成兵团的逐渐瓦解,加上李秀成武汉会剿失约,坐视安庆失守不救,手下兵将越来越多,洪秀全对李秀成不信任的指数也在逐渐加码升级。一家独大的李秀成,是洪秀全自杨秀清被杀和石达开出走之后,感觉到的最压抑的力量,这种压抑有时甚至还会超过围困天京的清军和湘军。

早在李秀成打响第二次上海战役之初,李秀成就已经感受到了来自洪秀全不信任的信号。李秀成进攻上海不到五天,就从上海赶往苏州,其中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他听说部将陈坤书把苏州搞得乌烟瘴气,老百姓怨声载道,苏州的情况并不和谐。

为了保住苏福省的省城,李秀成决定回去看看情况。可是等到李秀成进到苏州一看,不由大吃一惊,陈坤书已经溜之大吉,这个家伙竟然跑去了常州。

陈坤书对李秀成一直是又敬又怕,他趁着李秀成西进湖北,东取浙江之机,在苏州为所欲为,过足了一把手呼风唤雨的干瘾,听说李秀成要来,便吓得赶紧从苏州跑了出来。

为了摆脱李秀成的控制和追查,陈坤书想了一个非常有创意的办法——买官。苏州有的是钱,陈坤书不知道用重金砸了哪位中央领导,竟然有人在洪秀全面前替他讨封了一个王爵。

封王这件事情非同小可,前期只封过永安五王,定都天京之后封过燕王秦日纲和豫王胡以晃,一共七个王爷,而后期也只封过安王、福王、干王、英王、忠王、赞王、章王、侍王、辅王等几个亲信下属和优秀将帅。

陈坤书虽然跟随李秀成作战,立下不少功劳,但明显与王爵还有一段不小的距离,而且洪秀全对封王一事,一直很警惕,当初封忠王也是下了很久的决心,按说陈坤书封王的可能性并不大。

洪秀全这次却有些反常,他不但封陈坤书为护王,还一口气封了一批第二梯队的将领。单是李秀成部下,除了陈坤书,还有五员大将也被封王:保王童容海,慕王谭绍光,听王陈炳文,纳王郜永宽(也写作郜云官),来王陆顺德。

一向在封王这个问题非常吝啬的洪秀全,怎么突然变得如此大方和慷慨起来?

李秀成是个聪明人,他一眼就看穿了洪秀全的用意——这是他要用分权的办法来削弱他的实力。(天王见我兵多将众,忌我私心……封陈坤书为王,分制我势。引自《李秀成自述》)

太平天国的指挥原则是官大一级压死人,同一级别的将领之间互不统属,彼此无权调动他人的部队,洪秀全借鉴的是西汉贾谊的“众建诸侯少其力”的法子,将李秀成手下大将都封为王。这些大将都有握重兵,封王之后,李秀成便无法节制,对这些自立门户的他没有任何办法。

洪秀全之所以这么做,自然是为了保住自己的一把手地位。自从陈玉成兵团被打垮后,李秀成已经没有竞争对手,他无可争议地成为太平天国事实上的最大实力派。自保需要,再加上天京政变的阴影,洪秀全当然不可能完全不提防李秀成。

用分权的办法来集中权力,是历朝历代那些皇帝老祖宗们惯用的权谋之术,他们的心思倒有一大半是放在如何让子子孙孙都稳坐皇位,这正是君主专制的一大弊病。分权集权之术,最难把握的是尺度,因为集权和分权本身就是一把双刃剑。

集权固然有利于独裁,但也增加了皇帝的劳动强度,对于这一点,朱元璋的体会应该是最深的。朱元璋当年废除了丞相制度,用皇权兼并了相权,董事长和总经理一肩挑,虽然大权独揽,却也累得半死不活,以他的工作强度,评个全国劳模估计没啥问题。他是马背上打出来的,估计体力也远胜常人,参加铁人三项赛也许都能拼个名次。问题是朱元璋虽然勉强撑了下来,可他的子孙们却受不了这个苦,最后还是不得不另设内阁,来减轻自己的工作量,结果把明朝弄得一团糟。

历史上分权这招玩得最上瘾的要算宋太祖赵匡胤,权力是掌握在自己手上了,可也把北宋弄得积贫积弱,结果打谁都是输,打一回输一回,只能年年“孝敬”西夏和辽国,堂堂中原王朝不得不长期做“孙子”。朱元璋为了集权,也大力分权,一权多人,越分越细,一个经理的岗位被拆分成几个副经理,控制起来当然非常方便,可是几个副经理之间互不买账,推诿扯皮,啥大事都干不成。

洪秀全这次大封诸王,分割统兵大将的兵权,虽然增强了自己的安全感,保住了天王之位,却也削弱了统兵大将的作战实力,后来的苏州失守,这便是其中一个极其重要的原因。

李秀成自知难以取得洪秀全全盘信任,但这并不影响他对洪秀全的赤胆忠心,他只是不理解洪秀全为什么这么糊涂,窝囊废偏偏就得到信任喜欢,自己出生入死还要如履薄冰诚惶诚恐?

李秀成非常清楚自己在洪秀全心目中的位置,他自己对此表示了极大的不满:“我王重用者,第一幼西王萧有和,第二王长兄洪仁发、王次兄洪仁达,第三干王洪仁玕,第四驸马钟姓、黄姓,第五英王陈玉成,第六方是秀成也。”(《李秀成自述》)

从这段话里的不满情绪和郁闷气息,不难感受到李秀成的满腹牢骚。陈玉成是打出来的也就算了,可是洪仁玕是书生理论家,“发达”组合完全是个窝囊废,幼西王和两位驸马还是小屁孩,这些家伙一个个都排在自己前面,你说这算什么事儿?

李秀成虽然有怨言,但还是乖乖地从松江撤退,率领精锐万余回到苏州,准备援救天京。但他对洪秀全是充满感激的。在他看来,他能从一个半文盲成为统帅百万军队的统帅,成为显赫的忠王,都是洪秀全的恩典。经过三年传统教育熏陶的李秀成已经将“食君之禄,分君之忧”这些道理刻进了大脑。士为知己者死,臣为君王尽忠,这是为人为臣的基本原则。

洪秀全虽然不信任李秀成,但是却不得不依赖李秀成,现在能帮他解救天京之围,带给他安全感的也只有李秀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