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武侠泣笛幽魂梦
39339500000002

第2章 壹·家破人亡怜女孤(一)

洛水,西起昆仑,东入黄海,横彻中原,分隔南北,总长七千余里,为中原境内第一长河。洛水侧畔支流繁多,错综交杂,深入南北二国内地。千万百姓依此耕耘畜牧,安家立业。洛水四季急湍奔流,其中又以泣笛涧一段为最。涧两岸山势轩邈,峰峦直矗,溪流蜿蜒,寒树成林。缘其幽然美若仙境,洛神佳话便由此流传于世。然因其境过幽,加之山势险峻,是以风景虽胜,却罕有人迹。

而今正值拂晓之时。涧上偶有寒鹊啁啾啼啭,鸣韵悦耳。俯涧远眺,隐有一人身着蓝裳,沿河畔踽踽而行。那人步履浮虚,颜容微悴,病恹恹似患疾未愈。仔细看时,竟是当日坠涧的雅音宫羽。

原来那日雅音宫羽欲投涧自尽,生死关头,忽见一道蓝光乍明,随即便不知人事。醒来时见自己伏在岸边,回想前事,不由得肝肠寸断,也不想如何得以幸存,浑浑噩噩,行走至此。

雅音宫羽朱唇紧抿,双目失神,眼角颊侧泪痕点点。向前缓行几步,雅音宫羽双腿一软,一个踉跄跌坐于地。怔怔望着洛水,雅音宫羽倏尔低咽一声,颤声唤道:“彩音……”一语唤出,满腔悲意终难以忍耐,尽数成泪潸然而下。舀起一捧河水,雅音宫羽低喃道:“彩音,怎不让我身殉洛水,就此循你而去……”

一语未尽,雅音宫羽看清水中倒影,余言却骤然一塞。匆匆拭去泪迹,雅音宫羽近水细瞧,讶然道:“怎、怎会如此,我的眼睛……”

水中所映瞳眸,并非那对暮日赭眸,却是一对碧玉似的翠瞳。

呆伫半晌,雅音宫羽回想起坠涧时所见蓝光,轻吁一声,低喃道:“是了,这眸色转绿,想必是乐灵之异象了。我坠入洛水竟侥幸未死,想来亦是乐灵护佑之故。唉,乐灵啊乐灵,你一十五年来不曾显露行迹,却在此时救了我性命。既如此,何不早显灵通,消了这场劫难?”

默然片刻,雅音宫羽缓缓站起,喃喃自语道:“那白袍客既寻至此处,彩音亦已故去,如此种种,泣笛涧已不可复居。事既至此,我心已乱,不如先返回族中,再从父母计议后事。唉,彩音,洛水滔滔七千里,你身遗何处,我终究难以明晓。只愿你上天有灵,佑我探明此事,也便你安心而去……”言至此处,雅音宫羽鼻尖一酸,险些又落下泪来。长舒了口气,雅音宫羽勉强平复心神,认明方向,缓步向涧外走去。

泣笛涧距南国仅几十里,至南国京师不过半日路途。京师北门北接南岭,来往商客惩山岭之塞,行路不便,是以平日少通此门。日上三竿,雅音宫羽行至北城门前,却见关口人群络绎,往来不绝,全不若昔日寂寥无人。城门两侧官兵披坚执锐,严阵值守,竟似大敌临前一般。雅音宫羽心下奇怪,只因心怀要事,却也不多加思虑。进了城门,只见城内百姓皆面含忧色,行事惶惶,或藏头露脸从窗观望,或二三一群窃窃私语。街边酒楼饭馆、棋居茶社,更是掩窗闭户,早早便打了烊。雅音宫羽行走街上,见此情景,心内愈发不解,索性叫住一位路人:“这位大哥,讨扰了,我初至京城,于城内之事不甚明了。我见京城中人心惶惶,不知这京城内,近日可有甚么要事?”

那路人见询者是位水灵灵的小姑娘,心下便有三分好感。扭头望了望四周,那人俯下身,压低声音道:“姑娘,你不是京畿人罢?你有所不知,这南国京城,近两日可是翻了天了!皇帝老子慕容政亲率御林军,把京城从里到外掀了个个儿;城街小巷里的街痞混子,不论惹没惹过事儿,全给塞牢里审问去了。街边稍不规矩的酒馆儿饭馆儿,一晚上就封了十几家,嘿,老百姓都怕这祸事落自己头上,才个个吓得过街耗子似的。小姑娘,你可知道,这皇帝老儿发得甚么疯?”

雅音宫羽愈听愈奇,听那路人发问,忙摇了摇头。

那路人左右瞅了瞅,见没人注意,凑在雅音宫羽耳边道:“保准你猜不着!雅音氏可知道罢?皇上所以闹出这么大动静,是因为那雅音氏,出了大事儿啦!”

雅音宫羽闻言一惊,忙问道:“这位大哥,您说清楚,甚么大事?雅音氏出甚么事了?”

那路人咋了咋舌,低声道:“这雅音氏原是中原六族之首,人脉广布,富可敌国,那可是朝廷也要忌惮三分的。可这么大一个氏族,竟一夜间被灭了满门,一鸡一犬都不曾留下!这可不是骇人至极了?要我说,雅音老爷子必是无意触犯了老天,才被降下这等灾祸。唉!雅音老爷子素日待民和善,如今入了土,却也值得老百姓掉几滴眼泪……”这路人还喋喋不休地说着,雅音宫羽却已如遭五雷轰顶,不待那路人说完,扭身便向雅音府邸奔去。

雅音宫羽一时心乱如麻,只盼那路人是信口胡言。奔至府邸前门,雅音宫羽见府内沉寂冷清,府邸前街亦无人行访,当下不及细想,越过府门便冲入了正堂。堂前屋后奔了几遭,雅音宫羽见堂屋内外杂物散乱,血迹斑斑,心内愈发慌乱。急步奔入后府正房,雅音宫羽见屋内狼藉满地,却惟独不见人影,不由带着哭腔唤道:“爹爹,妈妈,羽儿回来了,你们在哪儿?”呼唤间已行入了后院。雅音宫羽看清院内景象,心口登时似戳了一刀,不忍哇的一声,奔出一口血来。只见百余墓碑沿墙排开,上书死者姓名生辰等。正中两冢并排,碑面两列大字赫然:

雅音氏家主雅音赦之墓,雅音夫人茂氏之墓。

碑脚又各注一列小字曰:

南国太子璃谨立。兀闻噩耗,不胜悲痛。

雅音宫羽见此情景,只觉喉中梗塞,眼前一片天旋地转;趔趄几步跌出院门,雅音宫羽眼前一黑,失足扑倒在地,登时不省人事。

昏迷之中,似有无数杂声于耳旁嗡鸣,顷刻间又似从高处倏然摔落。雅音宫羽心口堵塞难耐,想要放声哭泣,却苦于张口不得,只听身旁一人喜道:“醒了,醒了!墨姑娘请安心罢,我稍后再去温些药来。”

雅音宫羽睁开眼来,先见到一点烛火昏黄,发觉自己卧在一间小室内,床边坐着一位十七八岁的女子。那女子身裹黄裙,发饰银花,面庞清秀,容貌可人。一小婢手捧一只空药钵,侍在那女子身侧。见雅音宫羽睁开眼,那小婢上前两步,大咧咧地道:“你从哪儿来的?叫甚么名字?近来正是动荡时节,大白天的倒在路中间,若非墨姑娘菩萨心肠救你起来,你早该不知被拐到哪儿去了。你可知……”

那黄裙女子一摆手,道:“好了,阿环,少说两句,让这位姑娘歇歇神。快去把药温上,温好了就端过来。”那小婢忙应了声是,微一欠身,转身离开了小室。黄裙女子向雅音宫羽温和一笑:“妹妹身子尚未大愈,不宜离榻走动,且先歇息片刻,稍后再用些汤药。”向室门瞥了一眼,那女子又歉道:“阿环性子一向如此,还望妹妹别放在心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