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石话实说
3935200000017

第17章 张燕号令黑山军、赵云刘备成君臣

东汉末年,发生了黄巾起义,群雄并起。正所谓乱世出英雄,常山赵子龙,就是东汉末年的一位大英雄,是妇孺皆知的名将。在中国戏剧艺术领域,有关三国的戏很多,而赵云则是三国戏中非常重要的角色,譬如著名的京剧《龙凤呈祥》《长坂坡》《群英会》《回荆州》等剧目中,赵云都是重要的人物。

在历史文化名城正定,有一座子龙广场,城东还有一座规模宏大的赵云庙。从石家庄市区通往正定城的跨越滹沱河的大桥,名叫子龙大桥。这些都是为了纪念赵云这位英雄。

在很多中国百姓的心目中,赵云就是一位白马银枪的帅哥英雄,一位完美的古代英雄。因此,在他的故乡真定、在台湾、在四川,都有赵云庙。

但是,我们很多中国人,对赵云的籍贯和他的英雄故事,都是从明朝小说家罗贯中的《三国演义》和戏剧艺术中了解到的,很少关注正史中真正的赵云。这一回我们就给大家还原一个历史上真实的赵云。

在讲赵云之前,先来说说赵云的一位老乡、真定人张燕。

为什么要讲张燕呢?因为赵云在东汉末年历史舞台上出场,与张燕造反有关。

张燕,生卒年不详,但论年龄要比赵云年长一些,东汉末真定人,也就是现在的正定县人。他原本姓褚,小时候家境贫寒,经常受到富家子弟的欺负,于是他立志习武,强身壮体,后来练就一身好功夫,身手矫捷,所以有“褚飞燕”的称号。

黄巾起义爆发后,一身武功的褚飞燕,怀着反抗贪官污吏的义气揭竿而起,很快聚众万人。他们从真定到常山城,就是从东古城到元氏故城这一带,攻城略地,杀贪官,平民愤,劫富济贫。不久,褚飞燕就与定州一带起义军领导人张牛角联合起来,推张牛角为首领。

但是,在与官兵一次大战中,张牛角战死,于是褚飞燕被推举为起义军首领。为了纪念张牛角,褚飞燕改姓张,以“张燕”之名号令起义军。他联合河北中部和山西东部的起义军,拥有兵马至百万,号称“黑山军”,与张角领导的黄巾军会师,攻占冀州首府邺城,军威大振。

后来,袁绍开始围剿黑山军,张燕与迁安人公孙瓒结盟与袁绍抗衡,结果被袁绍击败。最终,张燕到邺城归顺曹操,被封为安国亭侯。

公孙瓒是当时辽西的一名骁将,剽悍勇武,控制幽州。他与真定张燕联合后,在河北与袁绍势力争雄,而真定赵云就在这时投奔了公孙瓒,征战河北。刘备起初也曾投奔公孙瓒,由此在公孙瓒麾下结识了真定赵云,这是赵云在历史舞台上现身的最早记载。

豪强混战,赵云能否投靠明主实现抱负?

几番周折,赵云又怎样成为刘备的心腹?

临危不惧,长坂坡前子龙如何单骑救主?

《三国志》明确记载,“赵云,字子龙,常山真定人”,就是今正定县人。真定治所在今石家庄市郊区东古城,这在正史中是有明确记载的。按照当时正史记载人物籍贯的规矩,赵云是常山郡真定县人。

赵云少年时,逢豪强混战,必组织乡勇,卫护地方。后来他率众投靠涿郡公孙瓒,在这里,刘备与赵云一见如故,结为好友。

关于赵云为什么投奔公孙瓒的缘由,可能和张燕黑山军与公孙瓒结盟有关。当时真定黑山军势力正盛,作为黑山军领袖张燕的同乡赵云,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出现在公孙瓒麾下的。

袁绍占据冀州后征伐公孙瓒,公孙瓒遣刘备等人出兵抗击袁绍,赵云随刘备出征,成为刘备战将。

刘备在征战中数有战功,被公孙瓒派出去担任山东平原县令,与赵云暂时分别。不久,赵云发现公孙瓒胸无大志,借着回真定为兄长奔丧的机会离开公孙瓒。

后来,刘备被曹操打败后,到邺城投奔了冀州牧袁绍。而这时的赵云,听说刘备到了邺城,前往拜见。刘备见到赵云,非常兴奋,与赵云同床眠卧,授意赵云在袁绍军队中秘密招募数百人,跟随自己到荆州。

由此,赵云成为刘备心腹爱将。曹操攻打荆州时,刘备率领军队屯驻樊城,得消息后匆忙退却江陵。曹操率领大军在湖北省当阳县东北的长坂坡追上刘备。刘备寡不敌众,急忙突围南逃,结果丢妻弃子,突出重围。而赵云奋不顾身,杀入曹军阵中,救出甘夫人和刘禅。刘备突出重围后,不见赵云,有人说赵云已投曹操了,刘备果断回答说:“子龙不弃我走也。”果然,赵云怀抱阿斗,保护甘夫人,突围而至,众人皆惊喜。刘备悲喜交加,拜他为牙门将军,专司81看守营门,成为刘备的卫队将领。

此事在《三国志》中只寥寥数语,但在历史小说《三国演义》里,却被描写得绘声绘色、脍炙人口。京剧《甘露寺》的唱词写道:“长坂坡,救阿斗,杀得曹兵个个愁。”还有“古来冲阵扶危主,只有常山赵子龙”的诗句,也被后人广为传诵,赵云成为妇孺皆知的英雄。

政治联姻,刘备夫人如何跋扈骄横?

千钧一发,孙权阴谋最终能否得逞?

入川胜利,谁能阻止刘备错误决定?

刘备入蜀后,赵云留任桂阳太守。赤壁之战后,甘夫人去世,孙权为巩固孙刘联盟,将其妹孙尚香嫁给刘备。有一出京剧《龙凤呈祥》,唱的就是刘备招亲,孙权将妹妹嫁给刘备,实际上是一场政治婚姻。

刘备率军入四川,留诸葛亮、关羽等镇守荆州,特命赵云为留营司马,掌管留营军事。刘备夫人孙尚香依仗是吴主的妹妹,在刘备的军队中非常骄横,她身边吴兵也常犯军纪。刘备知道赵云不徇私情,就委他掌管内事。孙权知道刘备西征,便派舟船以接孙夫人回吴省亲为借口,让孙夫人把刘备的儿子刘禅带走作为人质。当时孙夫人的船只已驶出荆州城,赵云赶到,把刘禅从孙夫人手中夺回,挫败了孙权欲扣留刘禅为人质、讨还荆州的计谋。

这件事情表现出赵云的大智大勇和关键时刻把握大局的名将素质。

赵云不仅英勇善战,而且具有很高的政治谋略,敢于直言进谏。《三国志·赵云传》裴松之《注》记载:刘备占领成都后,听信一些将领的鼓噪,想把成都一些豪族的府第、豪宅大院以及城郊的田园桑树林子分赐给众将,唯有赵云反对这种做法。他说,“当年的霍去病受到汉武帝赏赐的时候说:‘匈奴还没有消灭,用不着为家里蓄积财富。’而今,国贼曹操远比匈奴更加凶险,我们决不可以此求安。必须等到天下一统,各路将领回归故乡,归耕本土,方可求安。如今成都的人民,刚刚经过兵戈战乱,这些田宅都应该归还百姓,让他们安居复业,我们才能立足于此,得到民众的拥护。”这种具有高尚政治德行的主张,刘备不能不接受。所以,他按照赵云的意思去办了,果然深得民心,为在西蜀建立稳固的政权奠定了重要基础。

另外,赵云还是一位具有战略眼光的政治家,他不因一时一地的胜负而盲动,而是从国家大计出发谋划大局。

刘备义弟关羽因为刚愎自用,贪功冒进,兵败樊城被东吴劫杀。刘备为替关羽报仇,执意兴兵伐孙权。赵云非常冷静地劝谏刘备:“国贼是曹操,非孙权也。应该先维护孙刘联盟,合兵消灭曹魏,则孙权自然臣服。曹操虽然已经死了,但是他的儿子曹丕篡汉。主公应该顺应民心,出兵关中,占据黄河、渭水,以此讨伐曹魏,关东的义士们必然裹粮策马以迎王师。决不能放弃曹魏而发兵攻吴,吴蜀一旦大战,必将使得曹魏坐收渔翁之利。”赵云的这番见解,非常具有政治远见,如果刘备能够把握大局,坚定联吴灭曹的战略,或许西蜀的命运不会如此悲惨。但是,刘备注定没有一统天下的政治素质,他一意孤行,决意率军伐吴,结果大败而归。

张冠李戴,“空城计”到底谁是主人公?

郎才女貌,赵云为何落花有意流水无情?

兵败不乱,赵云拒绝犒赏是否另有苦衷?

在《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巧用“空城计”的故事熟为人知,然而历史上本无此事,而是小说家的虚构。但历史上确有赵云使用空营计、迫使曹魏退兵一事。

建安二十四年,曹军与刘备争夺汉中。

曹操运米于北山下,黄忠引兵夺其粮草,赵云率数十骑接应,与曹操大军遭遇。赵云临危不惧,奋勇冲杀。曹兵众多,溃后复聚,赵云且战且退,还归营垒。但他发现部将张著未归,于是又返回去援救张著。曹军追赶到营垒,当时驻守营寨的将领张翼在营中,指挥士兵立即关闭营门拒守。赵云入营,急令大开营门,偃旗息鼓,用了一次“空营计”。曹军怀疑有伏兵,急忙引兵而退。赵云一看曹军撤退,命令将士擂鼓出战,使用戎弩在后面射杀曹军。曹军一片惊恐,自相踏践,堕汉水中死者甚多。

刘备第二天来到赵云的营垒观看前一天作战的战场,惊叹不已,连声盛赞:“子龙一身都是胆也。”这一天营中狂欢豪饮,为赵云庆功,军中称赵云为虎威将军。

赤壁之战后,赵云随刘备下荆州,江南武陵、长沙、桂阳、零陵四郡太守均降。

刘备命赵云领桂阳太守以接替刘表委派的太守赵范。赵范有一寡嫂樊氏,年轻貌美,愿意嫁给赵云,也有人劝赵云娶樊氏为妻,赵云却不为美色所动。他说,赵范迫于形势而降,人心难测,便坚决拒绝了。后来,赵范果然逃跑了。此后,刘备对赵云愈加倚重。

这些实例,都反映了赵云的高尚品德和修养。

刘备死后,刘禅继位。赵云为中护军、征南将军,封永昌侯,迁镇东将军。建兴六年,诸葛亮率师北伐,命赵云、邓芝率一支兵马为疑军,占据箕谷。因诸葛亮误用马谡为先锋,导致街亭(即今甘肃天水市东南街子83镇)失守,败退汉中。

赵云、邓芝因寡不敌众,失利于箕谷。诸葛亮自贬三等,赵云也被贬为镇军将军,这是赵云一生有记载的唯一一次败仗。据裴松之《注》载,事后诸葛亮问邓芝:“街亭失守,败军混乱,兵将无法相顾,而箕谷的军队退兵,军阵不乱,这是为什么?”

邓芝答:“赵云亲自断后,军需物资,基本没有抛弃,兵将们有序撤退,所以如此。”

可见,赵云虽失利,但兵败不乱,退而不散,而且赵云兵退之后还剩余了军资余绢。诸葛亮叫他分赐将士,赵云说:“军事无利,怎能接受赏赐,应该把这些物资全部入库,等到冬天用于军需。”可见赵云品德高尚,因此受到诸葛亮赞扬。

赵云跟随刘备,忠心耿耿,刘备死后,他又辅佐刘禅,前后三十七年。建兴七年(229年),赵云病故,蜀汉后主刘禅追谥赵云为顺平侯。正因为赵云品行端正,智勇双全,且严于律己,维护大局,处事谨慎,所以后世小说家才进一步演绎他的人格魅力,在《三国演义》中将其塑造成为一个完美的英雄。

这正是:

张燕起义黑山军,抗击袁绍助曹公。

真定英雄赵子龙,三国乱世留英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