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石话实说
3935200000041

第41章 张果道士出恒山、藩镇将帅争求仙

在平山县东部,有一座道教名山,现在叫天台山,唐代正史中记载叫王母观山。山上有一座王母观,是唐朝和五代时期的著名道观,号称八仙之一的张果老,就在这里修道。

张果老本不是什么神仙,而是一个真实而神秘的道士,在新、旧唐书中都有传。就让我们剥开张果老神秘的历史光环,说说唐代道教在石家庄市一带的兴衰。

唐代,是中国道教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唐朝皇帝姓李,自称是道家祖师李耳的后裔,竭力扶持道教,推动了道教的发展和传播。尤其是唐玄宗李隆基,充分利用道教,显示李唐王朝的辉煌历史和神学背景。他亲自注释老子《道德经》,令天下士庶各户都要准备一部《道德经》。

当时恒州的治所在今正定,这一带道教很盛。被后世奉为八仙之一的道士张果,俗称张果老,就在这一带被推崇为神仙。

张果,原来隐居在山西的中条山,此人熟读历史,自称已经活了两百多岁,但貌相俊朗,根本就不是老头的形象。他经常给人讲起二百年前的事情,好像都是他亲历过的。在科学知识相对落后的时代,很多人都以为他真的有长生不老的秘术,而且这个张果还写了一些阴阳符经之类的书,在河北、山西非常有名。

武则天建立周朝后,曾经派人到山西的大山里召他进京,他不愿意侍奉武则天,所以装死逃避。后被发现行踪,武则天便派人盯着他,他就从山西中条山偷偷地东迁,居住在恒州的山中。

当时的恒州,就是我们石家庄市一带。张果就居住在蒲吾县的山里,仍然四处炫耀自己有神仙之术,长生不老。

到了唐玄宗的开元盛世,当时在真定担任恒州刺史的韦济,是石家庄市一带最高行政长官。他为了讨好唐玄宗,就把张果的神秘道术上奏给唐玄宗。唐玄宗一听居然有这等神仙,就派高官来请他,结果张果又用装死的办法逃避。这个官员不敢逼他进宫,只好回宫上奏,玄宗又派人带着皇帝的诏书来请他。

这一次,张果总算给了这位大臣一个面子,跟他到了东都洛阳。唐玄宗李隆基非常高兴,和张果携手并肩进入皇宫,让他住在集贤院。皇上亲眼目睹张果一系列神仙之术,更是笃信不已。于是就和身边的密臣商议,想把玉真公主嫁给张果,和神仙攀亲戚。

这个玉真公主,名叫李持盈,字玄玄,是唐玄宗的妹妹。当时,武则天对自己儿子和儿媳妇们都不信任。武则天的一个宫女,接受贿赂,诬陷玉真公主的母亲,说她经常半夜诅咒武则天,武则天就派人把她杀了,抛尸荒野。那时候,玉真公主只有三岁。唐玄宗当上皇帝后,玉真公主多次探寻生母的葬身之处,都没有结果。

玉真公主二十岁了,长成了漂亮的美女。可是她和姐姐俩都不愿出嫁,而且向皇帝提出要做女道士。皇帝当然不会轻易同意,于是在长安城附近,建了两座奢华的道观,与这两位公主同时入住的有皇家乐团的歌舞女郎,还有一些退休的宫女。道观俨然是一座女子宫殿,还模拟蓬莱、瀛州、方丈三座仙山,修建了人工山水景致。两位公主的生活,比出嫁的其他公主要逍遥很多,俨然是单身女公爵。

痴迷修道,玉真公主是否愿嫁张果老?

皇帝赐婚,张果老为何不愿遵旨奉诏?

敕封归隐,他又究竟在哪里修行得道?

玉真公主听说皇帝请来一位神仙张果,具有神秘道术,非常愿意嫁给他。

玄宗皇帝于是颁诏,“玉真公主欲嫁张果先生”,委派密臣把皇帝的御旨传递给张果。张果听了,只是哈哈大笑,既不谢恩,也没推辞。

过了几天,张果根本不说是否迎娶公主的事,而是向皇上辞行,请求回归山中。

唐玄宗吃不透这位神仙是什么心思,一再挽留。结果张果还是声称不适应皇宫生活,非得要回到大山里。

张果很清楚,如果他真的娶了玉真公主,道术必会局限于宫廷,也就成不了八仙之一了。另外,他如果贪图荣华富贵,娶了公主,他所谓活了几百岁的神秘面纱也败露了,这可是欺君之罪。所以,他非常明智地选择谢绝。

唐玄宗一看挽留不成,不能得罪神仙,于是下诏,封“恒州张果先生”为“银青光禄大夫”,号“玄通先生”,派人给足了金银财宝,护送张果回到恒州蒲吾县的王母观山中,让他继续修行。

不久,这位张果就驾鹤西归了。这一次,张果可不是装死。唐玄宗非常悲痛,下诏恒州官员在蒲吾县为张果老建造栖霞观。

这是恒州一带皇帝亲自颁诏敕建的重要道观,也是正史中记载的张果的真实故事。张果老就是恒州山里的道士,他的道观就在平山县王母观山。至于邢台、邯郸都有所谓的张果老山,只是民间附会,不是真实的历史。

755年,爆发了安史之乱。中原各地的道教铜铁造像都被安禄山的叛将们砸毁铸造钱币,打造兵器,而唯有正定一带恒州的这些造像保存完好。

叛军灭佛,恒州一带为何风平浪静?

攻心有术,五明道士如何巧言治病?

占卦得吉,王廷凑又能否夺权成功?

当时控制恒州的叛军主将李宝臣笃信道教、佛教,竭力保护道教和佛教的造像。成德军节度使重佛道,形成了一种传统,使得道士、江湖术士都愿到成德军控制的镇赵冀深这一带来邀宠。

北宋时期,我们河北学者李昉编著了一部著名的文集,叫《太平广记》,收录了大量唐五代时期的笔记,记录了很多石家庄市一带藩镇崇信道教的典故。这些绝无仅有的特殊故事,涉及正定成德军的最多,其中一些占卜谶语之类的事件不胜枚举。有些故事还载入两唐书及《资治通鉴》、《旧五代史》等正史之中,充分说明当时成德军节度使们崇尚道术,是唐五代时期典型的文化现象。

正因为如此,在成德军管辖的各州,道士云集。尤其是在元氏县和获鹿县的封龙山,有不少道士专门从事相面、占卜之术,与成德军节度使及其官吏、藩将联系密切。

接下来,我们说说王镕曾祖父王廷凑与道士的交情。

这个王廷凑从小就和道士结下不解之缘。王廷凑生在恒州西南三十里石邑县的别墅,就是石家庄市振头一带。他出生后,石邑有位道士路德播盯上了这位成德军骑将的儿子。等王廷凑稍年长时,路德播就教给他阴符鬼谷之类的术数,因此,王廷凑对道士非常宠信。

后来,王廷凑以成德军骑将身份出差到邺城(今临漳县西邺镇),偶感风寒,找大夫医治,好几天也未能痊愈,于是去求助邺城中的一位五明道士。这位道士是个高明的心理学“专家”,他不说伤风感冒的病情,而是占卜算卦。他说:“你这位大人不仅没病,而且你离夺取藩镇军权的日子不远了,日后必定能称王。你需要马上回府,有天机等着你。”

王廷凑一听,病就好了,急忙赶回恒州。结果在回州的路上,碰见一位自称骆山人的道士,竭力恭维王廷凑,说他“贵为将帅,非常人也”,声称看见他鼻中之气,“左如龙而右如虎,必能称王”,而且“就在今秋,子孙相继,满一百年”。

这年秋天,王廷凑果真率领成德军将士发动兵变,杀了朝廷委任的节度使田弘正,夺了兵权。而且真的子孙传承五代,长达一百年。

王廷凑控制成德军之后,念念不忘这些道士。他先到石邑的别墅之南祭祀封龙山神,后为感谢五明道士的点拨之恩,派人到邺城把五明道士请到真定,专门投资建造了一座馆舍,号“五明先生院”。又四处寻找路德播道士,请到恒州的府第,敬为上宾。

四处访骆山人,也敬为师长,还在真定城里建了一座亭阁,名叫“骆氏亭”。可见,道士、术士当时在成德军的衙门,具有很高的地位。

王廷凑的后人王镕,崇信佛道比他祖宗有过之而无不及,甚至达到极致。他经常请各路的道士,合炼仙丹,而且在赵王宫里,炼丹占卜,观天算卦,自己俨然就是一个道士。

唐昭宗时,一位河南的道士黄贺,来到成德军驻守的真定,以占卜算卦为业。

十卦九灵,黄贺如何占卜赢宠信?

访求仙迹,王镕能否有幸遇仙神?

宠幸太监,王镕难道爱恋同性人?

黄贺来到真定后,就和成德军的将领们拉上了关系。将士们每次出兵前,都要请他占卜,所以这个道士的生意特别好。

有一年,幽州发兵进攻成德军的边境城邑,王镕派大将出击。当时,有个叫刘干的勇士和他的好朋友一起到王镕的牙城请战,愿率五百人偷袭幽州兵营。这种英雄浩气必然得到王镕的褒奖。出征前,这个刘干请道士黄贺算了一卦。道士黄贺说:“你今日出战,必能大获庆捷,赵王还要给你赏赐。”

刘干得到道士鼓劲,信心十足,而他的好朋友却对黄贺的占卜结果不以为然。

第二天两位勇士领兵一起出战,夜间突袭幽州兵大营。刘干很快得手,获得战绩凯旋,而刘干的朋友却在偷袭中战死沙场。

王镕赐给刘干骏马数匹和大量金帛,从此黄贺在成德军被奉为神灵,越来越多的将士请他占卜算命。

因为赵王王镕对道教极其推崇,远远超过历代成德军的藩帅,崇道之名远播,四方的道士云集镇州。

镇州西面的太行山中,有许多佛教寺院,还有张果老留下的王母观山。王镕在山里大兴土木,建造道观。

当时,有位道士叫王若纳,在王母观山上主持道观,不断给王镕讲神鬼道法,诱惑王镕游山玩水,访求仙迹,陪着王镕到王母观。王镕一去就是个把月,经常跟随的将佐士卒不下万人。而这王母观山的山路险峻,不能通车马。

王镕每次登山,都要带嫔妃妻妾奴仆数十人,用锦绣绫罗牵持而上。赵王宫有个太监石希蒙,乘机阿谀谄媚,受到王镕宠信,每晚都陪着王镕睡觉,可能与王镕有同性恋关系,由此也给王镕带来了一系列的麻烦。

这正是:

张果命归栖霞观,五明道人耍符蘸。

回纥王氏崇道术,镇州道士代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