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石话实说
3935200000082

第82章 十三王爷兴水利、无极知县种红薯

在井陉县威州河滩地,村民长期种植水稻。直到前些年,这里仍是稻田如织,秋季稻黍金黄,一片江南水乡景色。那么,这种美景由何而来呢?

明清之际,由于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直隶地区水旱灾害交替,土质劣化,影响了农业的产量。真定名士梁清远回忆:据长辈讲,明嘉靖年间真定一带垦田一亩尚可获收一石,至万历年间只收五斗。因此,清朝康雍乾三代皇帝和清官廉吏,都非常重视兴修水利、发展农业灌溉,同时把河工视为要务。

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皇上到真定、保定视察后,非常沉重地对直隶总督于成龙说:“朕经过水灾地方,看到百姓以水藻为食。朕曾尝之,感到百姓艰苦啊,朕时在念。所以,我命你在雨季到来之前,抓紧疏浚河道,修筑堤坝。使百姓的田地能够耕种,百姓得以安居乐业。”

于成龙谨遵御旨,疏浚河渠,兴修水利,还在村落间修筑了不少蓄水塘泊,改善了城乡环境,促进了农业生产发展。真定及滹沱河下游其他城乡和洨河流域都深受其益。

时人盛赞曰:“真定府城甚大,环郭皆稻田,池尽荷藕,风景殆河北所少也。”

可见,当时真定城周边,荷塘月色,稻花摇曳,到处是一派秀美的水乡景致。

到雍正王朝,更加重视发展京师及其周边地区水利,尤其十三王爷允祥在直隶营田,留下了不朽的功业。

十三王爷允祥,原名爱新觉罗·胤祥(1686-1730),是康熙帝的第十三子。

在弟兄们之间,他与雍亲王胤禛的关系最密。胤禛继位后,就是雍正皇帝,封十三弟胤祥为和硕怡亲王,任议政大臣,总理朝政。因为避讳制度,雍正皇帝名胤禛,他的名号都要避讳,不仅把真定改成正定,而且他们兄弟们代表辈分的“胤”,就改为允,胤祥改为允祥。

心系苍生,十三王爷怎样根治水患造福百姓?

化害为利,海河流域如何稻谷满仓良田万顷?

宛若江南,清初文人怎样争相吟咏真定美景?

雍正三年(1725年),直隶七十三州县遭受水涝之灾,占直隶近80%的面积。水灾令雍正皇帝忧心如焚,于是他和怡亲王允祥商议治理水患事宜。皇上说:“十三弟,这直隶平原居多,而少沟渠之利。这么多的水,聚之则为害,而散之则为利;用之则为利,而弃之则为害,你想办法,如何利用好这些水资源!”当年冬天,允祥到京畿各地查勘河流水势,开展水利营田。协助他治理水患的还有一个重要人物,就是朱轼。

朱轼(1665-1736),江西高安市朱家村人,清代名臣,历仕康雍乾三朝,官至太子太傅、文华殿大学士,兼吏兵二部尚书,深受雍正皇帝信任。朱轼居官廉洁、刚正不阿,曾给乾隆皇帝做老师。病逝后,乾隆皇帝御赐“帝师元老”。

允祥和朱轼经过勘察,向雍正皇帝陈奏直隶水利营田事宜,建议通过营造大面积水田、储蓄水源、化解水患。他们向皇上汇报:“请设营田专官,拣选得力官员,治河道、兴水利。”雍正帝一听很高兴:“这好,化水害为水利,诏准。”直隶营田拉开了序幕。

在正定府,首先对滹沱河、洨河进行治理。在冶河入滹沱处,筑大堤,迫使冶河水由正定、获鹿、栾城入洨河,“以分滹沱之涨”。在赵县城西侧,有一座永通桥,创建于唐代。桥下就是冶河,与护城河相连,再流入洨河。冶河南下汇入洨河,有效地减少了滹沱河对正定城以东地区的水患威胁,对正定及其下游的藁城、晋州等沿河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在营田方面,允祥、朱轼把海河流域分作京东、京西、京南及天津四局。其中京西水利局包括行唐、新乐;京南局包括正定、平山、井陉。

在各府州县营造水田,相当于修建了成千上万的小水库,大大提高了化解洪灾的能力,改善了城乡生态环境。

经过治理,河流畅通,万顷良田获得灌溉之利,而且直隶水稻种植得到推广,成为当时北方最优质的水稻产区。

林则徐在《历代开治水田成效考》中说:“自五年分局至于七年,二年内营城水田七千余顷,稻谷堆满场,粳稻溢于市。”

雍正八年(1730年),皇帝和民众都很爱戴的怡贤亲王允祥积劳成疾,英年早逝。

但是,他在直隶营田和发展水利的贡献,惠及子孙,大片稻田和河渠塘泊,成为正定府历史上难得的一道风景。

清初一些文人题咏乡村景致的诗,反映当时正定秀美的环境景观。

正定的名士梁清标在《雕邱四景》中,描写雕邱村:“曲沼波光潋,疎村鸟语真。”梁清远在《西郊水村》中,赞美城西的水村“到处种芙蕖”,“秋深水落溪流缓,两两村童学钓鱼”,确实胜似江南。

雍正年间种植水稻的水利营田,相当大一部分成为正定府属县最富庶的农耕之区,甚至像井陉威州、行唐的合河口、正定的雕桥村、王古寺等地的大片营田一直到20世纪末,仍然是北方水稻种植的成功之地。这份历史功绩,被永远写在正定府水利和农耕文明的历史上。

接下来我们要说一位县令种红薯的故事。

红薯,也叫番薯、甘薯,当地也称为山药、地瓜、白薯。它不是中国土生物种,而是外来的。红薯的野生种源于美洲,由印第安人种植成功。哥伦布从新大陆带到西班牙,并献给女王。西班牙水手又把红薯传到菲律宾。在明朝万历十年(1582年),东莞市虎门北栅人陈益从西班牙殖民地吕宋岛(今菲律宾)引入中国的广东。

万历二十一年(1593年)五月,福建长乐人陈振龙又从吕宋岛携带回中国,引种成功。

如今红薯已经是一种很普及的美食。那么,在石家庄一带,是谁开创了这种农作物种植的历史呢?他就是乾隆年间无极县令黄可润。

与民同心,黄可润怎样深入民间探悉民情?

喜获丰收,无极百姓为何赞誉他为地瓜公?

关注粮仓,直隶总督又如何赢得一代美名?

黄可润,福建人,出身于书香门第,祖辈都以孝行为乡邻所称道。黄可润在家庭熏陶下,淳朴好学,善于思考,具有经世才学。

乾隆四年(1739年),黄可润考中进士,随后,他在畿辅前后为官二十多年。每到一县一州,都是先探悉县情民情,思考富民之策,后世称他是“通才达识”。他非常重视地情研究,在直隶为官期间,亲自主持编纂《无极县志》《宣化府志》《畿辅见闻录》等。由此,在学术领域,人们都知道黄可润是清代前期的地方志专家。黄可润在无极任知县期间,对允祥王爷发展水田的作为,进行了科学的反思和公正的评价。他认为:在直隶,适合营造水田种植稻子的有顺天府、正定府、顺德府等地,尤其是水涝之年,发展营田水利,可造福一方。在一些干旱之区,则适合种小麦等旱作作物,即使大旱之年,稍有灌溉,土略潮润,便有五六成的收成。稻田需要漫灌、费水,华北平原地区气候干燥,所以不宜大面积发展水田。

在此基础上,这位有思想的才子在无极县任职时,作出了多项贡献。

第一大贡献,就是把红薯引种到无极并在直隶地区推广。黄可润在无极县任上,遇到大旱。他的家乡福建是较早引种红薯的地区,于是他派人从几千里外的福建买回红薯藤数十万条,交给农民种在旱地里,开启了北方种植红薯的先河。

第一年收成并不好。第二年,高邑廉吏李渭在山东德州引种红薯获得成功,于是黄可润派人到德州学习,请人到无极教给农民育秧技术,广泛种植,农民获得丰收,一亩竟“可获千斤”。无极百姓凭借红薯种植,旱涝保收。所以,当地百姓尊敬而亲切地称黄可润为“地瓜公”。恰好清代名宦方观承当时任直隶总督,他大力支持黄可润推广红薯,在正定府、保定府“饬各属劝民种植,以佐食用”。因此,时人也称甘薯为“方薯”,就是民众为了纪念两度出任直隶总督的方观承推广红薯的贡献。

史无前例,黄可润如何教授农民种树治沙?

夫妻同心,王氏又怎样带领百姓纺织棉花?

告别旱地,井灌农业能否让收入成倍增加?

第二大贡献,黄可润教农民种树治沙,开启河北平原种植防护林的先河。他让无极富裕的农户限三十亩,中等户二十亩,贫困户十亩,种植防护林,在防护林带中种植庄稼。四年以后“一望青葱,且成树者,风沙不刮,中可播种杂粮,民生渐有起色”。

第三大贡献,进一步推广棉花织布。黄可润的妻子王氏是贫苦出身的善良妇女。黄可润当生员读书时,她就在旁纺织。黄可润任无极知县,让妻子带着纺车继续纺线织布。教给无极妇女制作纺棉花的纺车,官民如一家。直到黄可润做了易州知府,这位勤劳善良的王夫人依然在地窖里日夜纺织,结果,染了寒疾病逝在官舍。河北的百姓都非常敬重这位王夫人,说她有母仪之德。

第四大贡献,大力发展井灌。黄可润在无极,鼓励农民打井,发展井灌。

他在《无极县志》中说:地亩唯有井为园地,园地土性宜种二麦、棉花,按照中等年景计算,每亩可收麦三斗,收后还能接种秋庄稼。棉花每亩可收七八十斤,还能种植高粱、黍豆等。井地与旱地能差三四倍的收入。

对于打井技术,黄可润说:“打井之地,四五丈可以得水之地皆可打井。用辘轳则易,而用水车则难。水车之井浅深须在三丈上下,地中不带沙石而且还必用砖包砌。”因为井灌农业的收益较高,掘井成为清初农务的一件要事。

当时无极县添挖新井八百眼,在黄可润的带动下,周边各县纷纷打井,发展井灌。譬如藁城打井六千三百眼、晋州四千六百眼,栾城一百五十村共打井三千六百二十眼。赞皇、元氏、行唐、正定、获鹿等县挖井也均数以千计。

历史证明,允祥、朱轼在水患之时,发展营田水利,造福民众,是因时制宜的高明决策。而黄可润在无极干旱的平原坡地,发展旱作农业,积极推广井灌,引种红薯、防风治沙,则是因地制宜的智者。

由于雍正、乾隆年间,有不少这样有作为的官员,发展水利,治理地方,使正定府一带经济富庶、河渠密布。不仅改善了当地人民的生活,而且节省了国家南粮北运的大批运费。

这正是:

允祥朱轼兴水利,营田种稻留功绩。

无极知县搞井灌,引种红薯植林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