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衣食大义
3938800000001

第1章 吃喝门道(1)

衣食大义

穿衣吃饭,本寻常小事,但有些时候却能让历史拐个大弯。

且说2200多年前,项羽和刘邦为争夺天下打得难解难分。其时韩信虽是刘邦麾下大将,但自领一军,与汉王不即不离。他还借口安定地方,要刘邦给个官当当。官不大,齐王而已,让刘邦很是恼火。项羽粗中有细,看出其中有名堂,遂遣人劝韩信另起炉灶,说是:“当今二王之事,权在足下。足下右投则汉王胜,左投则项王胜。项王今日亡,则次取足下。足下与项王有故,何不反汉与楚连和,三分天下王之?”

以韩信之实力,与项羽、刘邦三分天下绝非难事,最不济,混个十年八载的不成问题。可最终他还是行使了否决权,说自己过去在项羽那里只是没人答理的“催巴儿”,到了刘邦这儿却受到重用,统领几万人马,而且吃的穿的都不错,汉王“解衣衣我,推食食我,言听计用,故吾得以至于此。夫人深亲信我,我倍之不祥。虽死不易!”一句话,已与刘邦搭伙,不好另起炉灶。

劝说韩信自立门户的,还有齐地谋士蒯通。他告诫韩信,留在刘邦身边实在悬得很:“今足下戴震主之威,挟不赏之功,归楚,楚人不信;归汉,汉人震恐。足下欲持是安归乎?夫势在人臣之位而有震主之威,名高天下,窃为足下危之。”功高震主者,其下场往往就是呜呼哀哉,省得让你震得“主”寝食难安。这个道理,韩信不会不懂,但他思来想去后还是留在了汉营,后来率大军击败项羽,成就了大汉一统江山。再后来,让蒯通说中了,成为被烹的“走狗”,完事。

韩信未听蒯通之劝,是觉得“汉王遇我甚厚”。而这“甚厚”,却不是当什么常委部长,只是“载我以其车,衣我以其衣,食我以其食”。在他看来,这待遇可比当常委部长厚得多,“吾闻之,乘人之车者载人之患,衣人之衣者怀人之忧,食人之食者死人之事,吾岂可以乡利倍义乎?”因此,没有刘邦车衣食之三赠,《三国演义》讲述的故事,恐怕就不是魏蜀吴而是汉楚齐了。

因满意吃穿待遇而为刘邦效力的,还有一个英布。他本是项羽手下大将,还被封为九江王,后来反戈一击,助刘攻项,被楚霸王端了老窝,只好投奔汉王。刘邦接见他时,竟然坐在床上洗脚丫子,弄得九江王悔恨交加,直想抹脖子。受此羞辱,实实在在是没的混了。没想到,待到英布回到住所时,发现“帐御饮食从官如汉王居”,大喜过望。吃穿上享受“老大”待遇,脚丫子的事儿就拉倒了,英布马上派人回乡收拾残兵为“老大”卖命,最后还和韩信一道,逼着项羽抹了脖子。惜哉!老上级的情分,还抵不过两顿饭。由此可证,穿衣吃饭,小事其实不小,国家兴衰朝代更迭,都与其有些瓜葛。

今天看来,韩信、英布之流未免不开眼。为了几顿饭两件衣裳,就舍弃了争夺江山的机会,想必是小时候家里穷,冻稀了饿怕了。这倒也是事实。韩信年轻时经常是有上顿没下顿,为了混碗饭吃屡遭白眼,这是上了《史记》的;而英布曾因犯事受到黥罚,即在脸上刺字涂黑,因此他的另外一个名字是黥布。被黥后,英布又被发配到骊山给秦始皇修建陵墓,期间衣食不周也是肯定的。不过,韩信、英布后来都发了,级别虽然比不上项羽、刘邦,但好吃好穿总是有的。他们所看中的,乃衣食之外的东西,这就是面子。

中国自打产生了天子皇帝这些个“老大”之后,芸芸众生便有了高低贵贱之分。可是大家都是一个鼻子两个眼儿,实在分不出谁高谁低,必须另外搞些名堂,以区分等级。由是,衣食在满足人们温饱需求之外,又成了“分贵贱、别等威”的工具。同样是吃饭,天子要列九鼎,诸侯七鼎,大夫五鼎,元士三鼎,寻常小民,即便饶有家资,也只能是无鼎阶级;同样是穿衣,天子制服可以绘绣十二种花样,诸侯八种,卿六,大夫四,士二。数量之外,还有品种限制,不得乱用。平民穿衣,则不准有文饰,称为白衣,所以后来庶民又称白丁。此外,吃饭穿衣还有一项补充规定,上可以兼下,下不得兼上。皇上看你的衣服新鲜,穿穿玩儿是可以的,而且绝不付专利费;你看皇上的衣服不错,也想穿穿玩儿,准得掉脑袋。

知道了这些花样,也就明白了刘邦解衣推食的举动,为什么会让韩信、英布如此看重。这样做等于把他们放到了与“老大”平起平坐的位置,下可兼上,这确实比当个常委部长风光得多,值得卖命。

不过,解衣推食只是战时措施,不可能长久。待到天下已定,刘老大登上皇位,便找了个儒生叔孙通修订吃喝等级制,下令让当年的战友严格执行,而且还美滋滋地说:“吾乃今日知为皇帝之贵也。”打江山与坐江山,从来都是两码事。

“烹”“治”异同

中国从古到今,拿吃喝说事儿的很有一些。有往小里说的。唐宣宗时有一宰相,仗着皇上恩宠,嫉贤妒能。他的儿子靠着老子的关系中了进士,而且还干预干部任命,一些受气多时的官员这下抓住了把柄,联手狠参了几本。皇上虽有意庇护,但毕竟事出有因,于是让他出镇淮扬,换个地方当官去吧。这也是官场上常有的事情。孰料,此公就任之后还不忘上书申冤,奏折中有这样几句话:“一从先帝,久次中书,得臣恩者谓臣好,不得臣恩者谓臣弱。臣非美酒美肉,安能啖众人之口?”自比美酒美肉,设喻可谓尖新,不知是不是淮扬菜给的灵感。宰相复姓令狐,事见《北梦琐言》。

也有往大里说的。最著名的就是老子的那句话:“治大国,若烹小鲜。”老子那年头还不懂得把文章抻长了挣稿费,这话说得实在有些苟简,叫人摸不着头脑。后人的解释还明白些。宋代范应元的注解是:“治大国者,譬若烹小鳞。夫烹小鳞者,不可扰,扰之则鱼烂。治大国者,当无为,为之则民伤。盖天下神器,不可为也。”原来小鲜是指小鱼。小鱼在锅中煎熬时,不能经常翻动,否则就成了一锅粥。治理大国,也要如此,不可随意干涉人民的行动,也不可常常改换号令,因为国大民多,稍有变动,便会惹起绝大的扰乱。

不过,老子大约也属于远庖厨的君子,不晓得即便是烹小鲜也不能完全听之任之,无为而治。否则,这鱼一面焦黑了,另一面还是生的,怎么吃?因此,司厨者必要时也得翻腾翻腾,时髦话叫调控。

中国的厨师虽然没有把自己的行当与治国方略硬扯在一块,其实却颇知调控之道。国剧大师兼美食家齐如山先生当年在家中宴客,席间有一道小吃爆肚儿。齐先生见厨师做毕,不禁问了一句:“是不是生了点?”厨师答道,爆肚出锅后,从厨房到餐厅要走过几道院,此时正值盛夏,路途之上还能保温催熟,等到上桌时,正好。如冬天则不能如此。一道爆肚儿,制作时竟然还要顾及天时地利,瞻前而顾后,就其运作的精细而言,恐怕格林斯潘老先生调控美国经济也不过如此。

北京有许多小吃,像熏猪头肉、白水羊头、炒肝儿、卤煮火烧、杂碎汤,都取自头蹄下水。经过有心人多年琢磨,精心烹制,这些下脚料居然成为大众美味。其中佼佼者,为爆肚儿。当年梁实秋先生留学美国,心中最念念不忘的就是此君。待到他学成回京,居然连家也顾不上回,把行李寄存在车站,先跑到馆子要了三个爆肚儿,盐爆、油爆、汤爆各一份,酒足饭饱后才回家。梁先生认为这顿饭是“平生快意之餐,隔五十余年犹不能忘”。可见当年爆肚儿的吸引力并不亚于时下四大天王之类的明星。

盐爆也称芫爆,因在烹制时要加入香菜即芫荽。芫爆与油爆同属爆肚儿系列中的贵族,多在饭馆中制作,真正的平民小吃是汤爆也称水爆。其制法是将肚子分割加工,放到滚水中滚几下,迅即起锅,蘸作料食之。

虽说是平民小吃,水爆肚儿在制作上却不容马虎。原料要用当日的鲜肚,不经冷冻,而且以羊肚为上。将鲜肚仔细洗净之后,分割成肚板、肚仁、肚领、食信、散丹、葫芦、蘑菇、蘑菇头等不同部位,然后分而爆之。爆时必须水大火旺,各个部位在滚水之中逗留时间,多则十几秒,少则只有几秒,因此非经多年历练难胜其任。当年爆肚界也有“四大天王”:东安市场的爆肚冯、爆肚王以及前门外门框胡同的爆肚杨、天桥的爆肚石。各靠一技之长,占据一方市场。像爆肚儿冯能把牛羊肚分解成13样供食客选用,配制的调料绝对不加味精,保证原汁原味。前几年爆肚儿冯的后人在北京东直门里再树招牌时,不少70多岁的老者赶来重温旧味,用牙床与爆肚儿较劲儿,那股执着精神着实令人感动。

吃爆肚儿也有讲究,肚子的不同部位食之齿感不同。有的脆,比如肚板、食信,食之齿间嘎嘎有声;有的韧,如肚蘑菇,吃起来像嚼胶皮,只能囫囵吞下;也有的嫩,像散丹、肚仁。吃时应该从粗到精,嚼不烂的在前,细嫩者殿后,如此方能渐入佳境。只选散单、肚仁之类细货,那是外行吃法。

从爆肚儿烹制上,确可悟出不少治国之道。不过,如果让精于此术者去当总统,一准儿砸锅。反之亦然。北京有两句话说得透彻,一句是隔行不隔理;另一句,隔行如隔山。

说“尊”道“酋”

中国话中的有许多词儿本来都与吃喝有关系。

比如说“酋”,本意是陈年老酒,只不过把酒字左边的三点水改成两点,移到上面去了。这是东汉许慎老先生在《说文解字》中的看法。“酋”后来又因此成为管酒之人。古时的“大酋”,就是酒官。而太平洋岛屿上土著酋长的一项职责,就是在族人聚餐时负责分配食物,包括酒水。由此看来,几千年前的领导,其实就是掌管百姓嘴巴的。

“酋”字下面再加上几笔,就成了“尊”。“尊”原为一种酒器,容量要比爵大。古人请客,喝酒时多使用爵,而且礼节繁缛,讲究尝、献、酬、酢。“尝”就是众人先把斟好的酒品尝一下,“献”就是主人向客人敬酒,“酬”就是客人接受主人的敬意把酒饮下,“酢”就是客人回敬主人酒。如果主人对宾客十分重视,便会以尊来敬酒,这就是“尊敬”。尊敬后来成了场面上的客套话,但原来却有着实质性的意思,就是让你足吃海喝。李白诗云:“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值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虽然用词不免夸张,却是抓住了丰盛宴席的特点,要用尊来喝酒。

有资格被“尊敬”一下的,多是有权有势者。也有李白这样的文人,但只是陪衬而已。接受“尊敬”级别最高者,自然是万人之上的君主,于是,“至尊”便逐渐成为帝王专用的代名词。贾谊《过秦论》中描述秦始皇,“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朴而鞭笞天下”,何等威风。“至尊”既然被赋予了这样的政治意义,“尊”字便不能再为酒器冠名,否则“至尊”便成了大号酒碗,未免不成体统。于是,只好在“尊”的旁边另加上一个“木”字。

伴随着“酋”和“尊”字义的演变,当权者吃喝的内容也大大改观。过去的酋长,虽然掌握分发食物的权力,刀下给自己多留一块肉在所难免,但想自己单吃一套,恐怕族人不会答应。弄不好把你废掉,连多吃多占的机会都没了。所以还是得老实从政,当好公仆——尽管当时还没有“公仆”这个词。但一旦成为天下至尊,情况就不同了。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几人敢议论皇上的饮食起居?如不识相,惹得龙颜震怒,打你几下屁股算是轻的,砍掉脑袋也是常有的事。因此,历朝历代,尽管也有君王在饮食上靠着自律能稍加检点,但多数还是可劲造。

宋人陈世崇在《随隐漫录》中记载,他曾经看到皇上每天赐给太子吃喝的记录,有酒醋白腰子,三鲜笋炒鹌子,烙润鸠子,土步辣羹,蝤蛑签,麂膊,酒煎羊……七七八八好几十样菜。不但数目繁多,而且用料考究。羊头签只取羊头之两翼;土步鱼做羹,只用两腮之上的那一小块肉;海螃蟹只吃两个钳子。其余部位,全都弃之不用。这羊头签是什么东西?文中未说。宋人菜谱中很有些个“签”,什么羊头签,羊舌签,奶房签,莲花鸭签,不一而足。从用料和“签”的字义来看,大概是用尖头小竹木棍将原料穿在一起再做加工的一类吃食,类似今天的羊肉串。土步鱼又名塘鳢鱼,至今苏沪一带仍视为美味,可烧炸可汆汤。不过只取两腮之肉的吃法,少!一般人家纵然吃得起,也会觉得暴殄天物。

宋朝皇上吃得精致,大臣更有甚之。真宗时,宰相吕蒙每天早上要杀鸡喝汤。这汤可非同一般,一鸡之中只用鸡舌。一碗汤要杀多少只鸡可想而知,搞得家中的鸡毛堆成了山。徽宗时的权相蔡京,爱吃鹌鹑羹,“一羹数百命,下箸犹未足”。一次他召集下属议事,会后管饭,光是一道蟹黄馒头,就花费1300余缗。生活如此奢靡,光靠那点俸禄显然不够,出路自然是搜刮。

比较起来,今人吃喝要简单得多。前不久《财富》全球论坛在香港开会,高官富贾云集,场面十分热闹。但网上发表的正式宴会的菜谱也不过如此。计有:南北特式拼盆:京式素烤麸,川式四季豆,上海烧素鳝,上海油爆虾,广东乳猪件,榆耳蜜豆;炒金银带子,燕窝鹧鸪羹,福禄花菇网鲍片,松子糖醋银鳕鱼,金华玉树鸡;飘香荷叶饭,上汤煎粉果;杨枝甘露;美点双辉:莲蓉水晶饼,奶黄水晶包。不但没有金樽清酒,玉盘珍羞,而且谢绝文人,没有记者的份儿。

凭与会者的官位财力,来点鸡舌汤、鹌鹑羹、蟹黄馒头之类,过去还不是小菜一碟?但在今天却少有可能,因为时代不同了,有人要监督,要说话。公司有股东,政府有选民。

?

老之“尊”“卖”

中国的老头儿老太太过去吃喝挺滋润。起码有些人如此。

先秦时,逢到年终岁末,四里八乡有头有脸的人便要举行联欢,外带集体会餐,是为乡饮酒。其中的贵宾多为乡里元老,有资格坐着用餐的更是得年过花甲。50岁的,即便事业有成,也只能站在一旁,给这些白胡子老头儿当“碎催”。会餐标准也因年龄而异,“六十者三豆,七十者四豆,八十者五豆,九十者六豆”。此处之豆,并非黄豆绿豆荷兰豆,而是盛装食物的器皿。这些个名宿耆老,平素吃饭有半碗炸酱面也就差不离了,如今却要应付这七荤八素,未免够一呛。不过,这些个“豆”,吃了吃不了,一样不能少。因为乡饮酒的主旨之一就是尊老养老,花色品种若不够,成什么话?

汉代逢到仲秋时节,常在京城南郊举行敬老仪式,圣上亲自参加,向70岁以上的老人赠送糜粥外带拐棍儿。虽说东西一般,但是沾上浩荡皇恩,感觉就大不一般了。进入耄耋之年,还有别的实惠。《新唐书·太宗本纪》对此有明确记载:“贞观三年(629年)四月戊戌,赐孝义之家粟五斛,八十以上二石,九十以上三石,百岁加帛二匹,绵三斤。”不过,能享受这些好处的老耄,本就产自孝义之家,平时衣食即可无虞,因而唐太宗的这一手算不得送温暖,只是对孝行的奖励而已。

有唐一代,孝义之家与非孝义之家之比例如何?没人统计过。估计后者人数不会太少,否则便不会以严刑峻法对其制裁了。唐代有十恶不赦之罪,首恶当然是谋反即妄图推翻最高当局,此外还有什么谋大逆、谋叛、大不敬等,排名第七的则是不孝。和祖父母吵架、对外打小报告;老人健在时私设小金库;没给老人吃好喝好;为父母守孝时私自嫁娶……这些都算不孝,要重重治罪。十恶的最后一项是“内乱”,就是和父亲或爷爷的小老婆啥啥啥,要说这罪过应该更大,然而只能敬陪末座。看来古人对食色二字之排列顺序,确有一定之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