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衣食大义
3938800000006

第6章 吃喝门道(6)

大清国一完,老米也跟着掉价,虽然还有遗老遗少留恋这一口儿,但一般人家是不再问津了。离开皇粮,起码食品安全更有保障。如今,如果有谁再把变色发糟的老米拿到市场上兜售,肯定会被扭送到工商局,告你一个出售劣质商品,危害大众健康。世上许多事情,是不可以随意刮风的,一刮风,难免把老米这样的糟粕当作精华,闹出笑话。

?

官饭难吃

世上什么饭最难吃?官饭——官场之饭。

说官饭难吃,并非指其滋味不佳,尽管这是事实。清代负责为官员聚餐提供饮食的光禄寺之厨艺,曾有幸进入京城“十可笑”之列。有一文人陈耕石探望主管光禄寺的朋友时,考察过此处饭菜,并写下了一首《黄莺儿》:“蹄子小多毛。秤梗鳗,着腻烧。海参倔强蹄筋跳,鱼虾寿夭,鸡鹅寿高。冬舂米饭黄而糙。最难熬,新刍水酒,故意满台浇。”事见《清代名人轶事》。此等吃喝,其实已属“超标”。皇上赐食百官时,一般只有寿高之鸡鹅多毛之蹄子,鱼虾海参之类,均告阙如。

官饭难吃,也非指其就餐环境太差,尽管这也是事实。据《明会要·宴礼》记载:“明制,有大宴、中宴、常宴、小宴。凡大祀天地次日庆成,及正旦、冬至、圣诞,大宴。立春、元宵、四月八日、端午、重阳、腊八日,永乐间俱于奉天门赐百官宴,用乐。其后皆宴于午门外,不用乐。”奉天门在南京皇宫,此地气候湿润,官员们在腊八、元宵群集露天吃顿冷餐,好歹能将就。等到明成祖迁都北京,还要在午门外照此办理,就有些麻烦。遇上沙尘暴什么的,饭菜内容未免过于丰富。不仅如此,明代午门之外还是施行廷杖即不听皇上话的官员挨板子的地方。臀部有幸承受浩荡皇恩的朝廷重臣,又要在此处领教御赐大餐,真不知吃出什么滋味才算正确!

官饭难吃的最难之处,是麻烦。特别是逢到老大请客,与宴者无论职位高低,一举一动一吞一咽都要按制度办事,而且还有执法官巡回检查,发现有人吧唧嘴打饱嗝,轻则申斥,重则禀明圣上,或罚俸,或降职。

过去还有比这更厉害的。春秋时,卫国太子完宴请大夫良夫,饭没吃完,良夫的脑袋便被砍了下来,罪名是穿了君王才能用的紫色狐裘大衣,吃饭时还把大衣随意敞开,而且带着佩剑。这应该算蓄意谋杀。幸好,这类极端事例还不多。

官饭难吃,但吃官饭者却不得不吃,否则罪过更大。据《南亭笔记》记载,一次慈禧太后在坤宁宫赏王公大臣吃肉,这可是旷世盛典,既不用露天挨冻,又属于正儿八经的吃食。被赐吃肉者,有一徐郙,同治元年的状元,后来混到了大学士,相当于宰相。这徐相国在吃肉时却没露面,慈禧恼了,“谓其有误大典,当以不敬论罪。”大不敬的罪过可不小,过去名列十恶不赦之列。老徐大惧,转天赶紧找太后请罪。说自己一大早就出了门,没想到路过使馆区时,一辆洋人拉货的马车坏在了当道。车夫帮忙折腾了半天,挪不动,“臣又不能飞越而过,以致误及大典。死罪!死罪!”西太后听罢,“但微哂而已,不复深究。”此事如属实,当在“庚子拳乱”之后。否则,徐相国如拿洋人说事儿,老佛爷就不会是“微哂”而是“勃然”了,十个脑袋也不够砍的。

最高执政之所以对吃官饭的规矩毫不苟且,是因为这关系到江山社稷的长治久安。臣子们在吃喝之小事上不忘尊礼守法,逢到大事才能和老大一心一意,不致另起炉灶。君臣之外,家庭内部与官民之间同样需要明“礼”,以使长幼有序,尊卑有别。人人敬上惧上,天下自然太平。因此,有的皇上吃饱喝足之后,还要为那些吃不饱喝不足的草民订章程。朱元璋就发过两道诏书,一道是关于士农工商人等平居相见及岁时宴会谒拜的规矩;另一道则明确官员退休后的待遇。其中规定,“若筵宴,则设别席,不许坐于无官者之下。与同致仕官会,则序爵;爵同,序齿。其与异姓无官者相见,不须答礼。庶民则以官礼谒见。凌侮者论如律”。谁拿退休干部不当回事,就办谁。

常吃官饭的主儿,遇到所吃者并非官饭,便会脑袋发懵。据《梦溪笔谈》记载,宋代枢密使陈尧叟与另外六个大臣和文学侍从曾担任过一回皇上(大概是宋真宗)的客人。这一次,皇上要和大家平起平坐,自己坐宴席东边,让陈尧叟坐于席西,“如常人宾主之位”。众臣子皆惶恐不敢就位,说是自古未有君臣齐列之礼。皇上顿时很不高兴,说如今天下太平,只想找几个亲近之人乐呵乐呵,连酒菜也是自家厨房弄的,要是讲规矩早就到外朝开宴了。于是,“尧叟悚栗危坐,上语笑极欢”。宴会之上还赏了赴宴者许多宝物,直到四鼓时酒才喝完。此次“天子请客”一时被传为美谈,但陈尧叟之流大约还得“悚栗”一阵子。连三岁小孩子都知道,对小绵羊来说,大灰狼露出微笑,比满脸狰狞还要可怕。高高在上者的“平等”姿态,是很难让弱势群体当真的。

官饭难吃已成旧事。如今,无论是饭菜质量还是就餐环境,此类吃喝都没的说。至于其他方面是何状况,因身在“场”外,无从置喙。

堂餐滋味

当官的一大好处是有的吃。而且官越大越是有的吃。起码中国古代如此。许多时候,当官之后想不吃简直都不行,因为有制度管着。

唐朝时,太宗李世民看到大臣值班很辛苦,常常到了吃饭时间还干不完事,于是降旨,供应午餐。免费,白吃。这就是堂餐,也叫堂馔。老李的算盘其实打得挺精:把手下饿出个胃溃疡什么的,没人干活不说,还得老传太医给他们治病,医药费也不少花,不如送顿饭吃,花钱不多,还能落下个关心下属的好名声。唐朝开国初期政事清简,据《新唐书》记载,太宗时中央和地方官员全算上,编制不过720人,相当于北京市局级干部的三分之一,加上编外人员也不算太多,因此,给朝臣来上一顿免费工作餐,还说得过去。

不过,此例一开,难免有人登鼻子上脸,非要来个锦上添花。以后,朝臣一旦升至宰相,白吃饭不说,还要单独另开小灶,说是这样可以吃饭工作两不误,商讨国家大事时不受外界干扰。理由很是堂皇。唐朝虽未设宰相之职,但是享受待遇的人可是不少,尚书、中书、门下三省的主要头头都在此列。大家凑在一起,开个大唐公司临时董事会,捏咕捏咕,就能把这件事定下来。万一下面有人反对,还可以说是集体决策集体负责,让他板子找不着屁股。

高宗时,宰相之中大概有人听到了下面议论,于是研讨吃喝是否过于丰盛,“欲少损”。新当上宰相的张文瓘大概心理有些不平衡,觉得凭什么你们吃够了,轮到我就要改革,于是发了一通高论,说是“此天子所以重枢务、待贤才也。吾等若不任职,当自引避,不宜节减,以自取名”。这话实在有分量。当高官吃好饭,这是皇上的恩典。想在此事上搞什么改革,只能说明你没有真本事,干脆回家抱孙子得了。此言一出,举座哑然。是为国家省点伙食费还是保住自己的乌纱帽,如果连这点事体都拎勿清,确实该抱孙子了。一项制度一旦建立,受益者总不难找出冠冕堂皇的理由维护它的存在。堂餐即是一例。

既然宰臣们得开小灶是皇上的恩典,总要投桃报李才是,于是唐代便出现了烧尾宴。大臣当上宰相,官阶上大大进了一步,等于鲤鱼跳过了龙门,只有将尾巴烧掉,才能修成正果。因此,新任宰相必须办一顿丰盛宴席,请皇上当主客,这就是烧尾宴。唐中宗时,韦巨源官拜尚书左仆射即宰相,便向皇上进献过一顿烧尾宴。据《清异录》记载,其中菜点兼备,名堂甚多,像什么光明虾炙(生虾可用),通花软牛肠(胎用羊膏髓),生进二十四节气馄饨(花形馅料各异,凡廿四种),生进鸭花汤饼(典厨入内下汤),冷蟾儿羹(蛤蜊),凤凰胎(杂治鱼白),升平炙(治羊、鹿舌拌,三百数),八仙盘(剔鹅作八付)等,共数十种。为了烧掉尾巴,韦巨源想必大大破费了一回。不过,这样做也不吃亏,只要在宰相位子多吃几年就能找补回来。

等到安史之乱后,由于国力衰竭,堂餐也不得不跟着打折扣。唐德宗建中三年时,为了筹集军费,皇上下令降低御膳和皇太子吃喝标准,中书侍郎张镒立刻跟着上折子,“奏减堂餐钱及百官禀奉三分一,以助用度。”张镒算是聪明人,知道到什么山唱什么歌,皇上都减膳了,你就绝不可再唱“此天子所以重枢务、待贤才”的高调,否则老板一怒之下拆了食堂,让你再饿着肚子上班。这就是官场学问。节约堂餐支出即可补充军费之不足,可见当时公款吃喝的人数已然大增,国家有些难以为继了。

不过,堂餐标准虽可降,原有规矩却不可破,宰相吃饭时,依旧禁止下级奏事。一般人等也没有这个胆量,除非不想混了。可是遇到非一般人等,便有些麻烦。唐顺宗时,就出过这样一档子事。一次宰相郑珣瑜、韦执谊、杜佑、高郢几人正在中书省用餐,翰林学士王叔文非要找韦执谊议事。这可把韦丞相噎着了。王叔文虽然官位不高,却是皇上的大红人,此时不见,虽合制度,可万一他在圣上耳边嘀咕几句,就得吃不了兜着走。韦执谊思忖多时,脸儿涨得通红,最后终于想得通彻,不但将王叔文迎到官署,还让手下再备一桌饭,陪他吃将起来。杜佑、高郢两位也是明白人,闻知此事埋头继续吃自己的饭,一言不发。只有郑珣瑜犯傻,觉得宰相尊严扫地,长叹一声:“吾岂可复处此乎?”随即吩咐手下备马回府,堂餐,不吃了。一顿不吃固然不打紧,可几天后老郑的宰相乌纱帽便没了,再想吃堂餐也没戏了,窝囊得他一病不起,郁闷而终。

不知官场规矩有时即是无规矩者,官,当不稳;饭,吃不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