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宗教在此刻
3940100000006

第6章 谁有资格弘法

弘法是续佛慧命的事业,因此也有人说,必须有修有证才能讲经说法,这是不是有具体的标准?作为一个多年从事弘法事务的法师,您认为应具备哪些基本素质才足以担当起这样的职责?

有修有证的概念本身就非常笼统,究竟什么样才算是有修有证?有修有证才能弘法,也包含着另一层含义,那就是在不曾有修证之前是不能弘法的,很多人会因此而退缩。

事实上,佛法的修学需要我们以整整一生乃至尽未来际去实践,这是一个积累的过程。而弘法则是一种能力的培养,从掌握佛法教理到参与弘法,需要有锻炼的过程。对佛法的掌握,在成佛之前的任何阶段都不能说是已经完成。作为一个从事弘法事务的法师来说,能对一个问题有正确无误的认识,就有资格来弘扬这个问题;能对一部经论有正确的认识,就有资格来弘扬这部经论,乃至一个宗派、一大藏教都是如此。除了对法义具备正确认识之外,戒行和品德也是不可缺少的,它是一个弘法者所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弘法包括言教和身教两部分,弘法者对自己的信仰应该身体力行地去实践,才足以为人师表。所以,我认为对一个问题有正确认识并有能力将其表达清楚,能遵守基本戒律并有心实践佛法,以此作为自己的人生追求和奋斗目标,只要具备这些条件就可以去弘法了。

对于学佛的在家居士来说,又应当怎样影响并教化周围的人?

作为在家居士,我们可以将自己学到的佛法及在学佛过程中得到的利益和大家一同分享。一个佛弟子能够切实奉行五戒十善,使社会民众因此生起欢喜尊重之心,使他们从你的身上了解到佛法的伟大,而乐意去亲近佛法、了解佛法,这也是一种很好的弘法方式。

看清这些纠结

如何在修行中根治情执?

情,来自无尽生命的积累,力量巨大。若想根除情执,必须从“勤修戒定慧,息灭贪嗔痴”着手。首先是戒的力量。情的产生需有具体对象,若不接触引发情执的因缘,就不会由此导致情感执著。即使过去生中积累了一些宿缘,若能以戒律严加防范、守护,缘也不易成熟。其次是定的力量。面对引发情执的外境,若能以观照力系心一境,心就不易为其左右。第三是慧的力量。以智慧透彻情的虚幻本质,就能在根本上铲除情执。情也是因缘所生法,了无自性。当我们产生情执时,不要贪著,也不必害怕。有效的解决方式,是以正见照破它,将其消融于智慧观照中。

对某人理智分析后绝不会动情,却不由自主地陷入情感中,是业力还是无明?

这是因为“知易行难”。从理论上说,我们对一个人进行理智分析后,绝不会动情。但感情的基础就是无明,本身没什么道理可说。此外,还有因缘和业力在其中作用。为什么我们会对某人动情?也是多生累劫的积累。在前生乃至更前生,也许你们曾经相爱,曾经山盟海誓,曾经互为母子、父女、恋人,这些缘导致你们在今生继续发生纠葛。看到这些,我们更要善待每一个缘。因为了知因果的真实不虚,就应以佛法智慧予以解决,尽可能使之转为善缘、法缘,而不是陷入情感中不能自拔,那将没完没了地纠缠下去。

关于说法的一些说法

既然大乘法最究竟,佛陀为什么要说其他几乘?

任何一个法门的弘扬,都有其特定的针对性。《法华经》说,佛陀出世的目的,是希望一切众生都能成就佛道。所以,《法华经》的思想是会三归一,开权显实。但佛陀一生说法,并不都是针对菩萨根机者而说。有时是针对人天乘根机者而说,有时是针对声闻乘根机者而说,有时又是针对缘觉乘根机者而说。虽然佛陀想把最高的法直接告诉众生,但有些众生暂时只能接受人天善法,有些还可在此基础上逐步接受其他。总之,必须根据对方的接受程度而说。因对象、根机的不同,故佛陀所说教法并非都是直畅本怀、究竟了义的。

我们还要知道的是,虽然佛陀希望一切众生都能成佛,这并不是说,不能弘扬人天乘,不能弘扬声闻乘,而是不能以此为最终目的,不能以为这种引导是最究竟的。

为什么佛陀要有大因缘才说法?

世间一切皆因缘所生,说法当然也离不开因缘,所谓“法不孤起,仗缘而生”。就以这个讲座为例,如果讲堂内空荡荡地一个人都没有,没有听法的因缘,那我来讲给谁听呢?这是其一。其二,如果我在这里给大家讲《唯识三十颂》或是《辨中边论》,你们能不能听得懂?所以,还要根据大家的根机说法,这也是因缘之一。

佛陀说法四十九年,针对众生不同根机,应机设教,开演八万四千法门。如果不讲究因缘,不讲究契理契机,同样的教法就可能收效甚微。所以,佛陀说法需要有大因缘。

树欲静,须风止

每天都会想些乱七八糟的事,如何才能使心平静下来?

平常的人,确实会有很多念头,很多妄想,这也和我们的生活环境有关。我们每天要读书,处理人际关系,做得很多,也想得很多。其中,想得最多的,一定是自己最在意的事。所以,要让心平静下来,首先要使它变得简单一点,可以从以下几点做起:

(一)生活及环境尽量简单。那样,对心的干扰能相应减少。

(二)培养淡泊的心态。如果对很多东西不去在意,心自然比较清净。所有念头都是因为在意某件事引起的,否则,不论发生什么,都如雁过长空,不留痕迹。

(三)以佛法智慧指导我们的心。对每天经历的事,都以佛法智慧观照。看完就把它放下,而不是进一步带动情绪,这样就能保持无所得的心,空空荡荡,自由自在。

(四)有一个修行法门。每天抽出一定的时间来诵经、念佛或禅修。

(五)生活必须有规律。

若能做到这几点,心自然能比较稳定,比较清净。

信佛和个性解放矛盾吗

从发展趋势来看,人类社会是不断追求个人自由和个性解放的,然而宗教是依赖权威和崇拜权威的,建立在信仰和敬畏的基础上,“信”是第一位的,而且往往是无条件的“信”,这是不是会和追求个性解放的趋势有矛盾?

一般宗教都讲究权威,佛教中也有权威人物,那就是佛陀。但佛陀是民主的,他曾告诫他的弟子们:你们对我所说的教法可以斟酌,可以怀疑,你们要领会了再接受。基于这样一个传统,禅宗就提出了“小疑小悟,大疑大悟,不疑不悟”的主张。佛法的基本理论是缘起,缘起揭示了世界的万事万物都是相互依赖着存在,没有独存的、唯一的主宰。从缘起的意义上,佛教又提出了众生平等的理念,众生和众生是平等的,众生和佛陀也是平等的。佛陀告诫他的弟子们,在修学上,要“自依止、法依止、莫异依止”。佛陀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当年佛陀要入灭的时候,有些人就在想,佛陀入灭后该由谁来领导僧团,由谁来代替佛陀的权威身份?可是,佛陀入灭之时,并没有另立一个佛陀,而是要求弟子们以戒为师,以法为师。

所以,佛法在修行上,一方面重视自己的努力,一方面重视经教的修学,重视对法的掌握,而不是像其他宗教那样,仅仅凭借对主的仰赖就能获得救度。虽然佛教也重视善知识的重要性,但亲近善知识的重要性是在于更好地掌握法,所以佛教中又有四依四不依的思想,要我们“依法不依人,依义不依语,依智不依识,依了义不依不了义”。而佛教的僧团更是一个民主、法治的团体,每个人都要依法生活,依戒生活,并没有所谓的特权阶层。

至于说到个性解放和人类对自由的追求,我觉得这一点和佛教的目的是完全一致的。过去,人们往往把佛教当作是迷信,但我觉得佛教恰恰是“破除迷信、解放思想”。什么是迷信呢?迷信是无知和执著的意思。通常,人们都是生活在无知和执著的状态中,我们不仅容易对宗教产生盲目崇拜,事实上,对生活中的许多人和事都容易产生盲目的崇拜。有人会崇拜金钱,以为金钱万能,这种人不是财迷吗?有人会崇拜权力,以为有权就有一切,这种人不是权迷吗?有人会崇拜歌星、球星,不管他们的人品如何,却把他们当作心中的偶像,这种人不是星迷吗?正是因为这些错误的观念和盲目崇拜,给我们的人生带来许多烦恼和痛苦。因此,错误观念就是烦恼产生的根源。学习佛法正是要把我们的心从困惑中解脱出来,一个人只有放弃所有的错误知见,心才能得到真正的解放,才能拥有真正的自由。

终点和起点都是什么点

生从哪里来?死到哪里去?

关于这个问题,佛教是从轮回的角度进行解释的。所谓轮回,也就是说,生命不只是从父母生下我们才有的,而是一种无尽的存在。今生得到人的身份,和我们的惑、业、烦恼、无明有关。因为众生是随业力牵引来到世间,所谓“业力无尽,生死无穷”。就像我们有一个又一个愿望,然后会一桩接一桩做事,轮回就是这样一种愿望或行为的延伸。

现代人接受了唯物论教育,很容易对轮回产生抵触,似乎这是一套无法以科学进行验证的玄谈。事实上,从我们现有的生命经验,同样是可以印证轮回的。比如,你们相不相信人有缘分?相不相信人有天赋?那这些缘分和天赋从哪里来?如果不从轮回的角度,很难对此做出合理解释。而从轮回的角度来看,每个生命都来自无尽的积累,这些积累正是我们今生的起点。比如过去生从事过某个职业,具有某种爱好,今生再来继续,自然会特别容易。

佛教认为,生命有两套系统,一是物质系统,由父母的遗传基因及后天滋养构成;二是精神系统,即个体在过去生中不断积累而成。因此,死亡也不是生命的彻底结束,只是这期生命暂时告一段落而已,未来又将继续随业流转。而对超越生死的修行者来说,则是根据自己的愿力往生极乐,或继续来到人间度化众生。

所有的烦恼和轮回都是因执著妄想造成,请问,最初的清净自性如何会产生执著妄想,为什么这些执著妄想会使本来相同的自性,演变为不同层次的众生?

这是佛教的一个老问题。佛教认为一切众生都有佛性,但有时又说“一念不觉”。既然众生具足佛性,本来清净,怎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如果本来清净的自性会“一念不觉”,那么,成佛后是否还存在这个隐患?这都属于经常问到的问题。

之所以会有这些困惑,主要是忽略了一点。虽然佛教告诉我们“一切众生具有佛性”,但同时,我们的生命还存在着无始无明。正是这种无明,使我们认识不到潜在的觉悟本性。我们讲一念不觉,事实上,是念念不觉,是始终不觉。在证得实相之前,这种觉悟本体是从来不曾产生作用的。就像埋藏在地下的能源,在被开发之前,是无法使用,虽有若无的。而成佛之后,无明已经破除,觉悟本体已经启动,那就再也不会迷失了。

忘了它,其实没那么难

如何忘记过去曾受过的重大挫折?忘记别人对自己的伤害?

忘却痛苦的方法有二,一是培养正面情绪。情绪有负面和正面之分,哪种力量更强,就会将我们导入相应的心理轨道。所以,我们要壮大正面情绪的力量,就像以增强体质来对抗疾病干扰那样。

二是面对它,想想是哪件事令我们痛苦。狭隘的心是无法承受伤害的,痛苦会形成巨大的心结。其实,真正伤害我们的,往往是自己的心结,而不是具体的某个人、某件事。许多人心中都有这样或那样的心结,一旦产生作用,我们马上就被它抓住,一头扎进痛苦中。现在,我们要从更高的角度来审视这些,将问题重新思考一遍,再思考一遍,一直思考到你觉得这其实没什么为止,然后把它放下。若能这样,即使还不会马上忘却这件事,但它能造成的影响就微乎其微了。

当然,还有更高的办法,就是当下解决。因为心有制造烦恼的能力,也有当下解除烦恼的能力。一旦将这个能力调动起来,烦恼就像雪花落入燃烧的火炉一样,立刻会自动化解。这是比较高明的用心方法,多数人可能一时用不起来。

这样,那样,矛盾了吗

《坛经》讲“不思善,不思恶”,与“诸恶莫作,众善奉行”的教法是否对立?

“不思善,不思恶”与“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并不对立,而是分别代表两个层面的修行。佛法修行中,基本贯穿着“诸恶莫作,众善奉行”的原则。但修行不仅是止恶行善,更要超越对善恶相的执著。因为修行最终要契入空性,以哲学角度来说,即通达绝对真理。空性又名真如,超越一切善恶,这就必须摆脱二元对待的心。

我们眼中的世界,是相对的世界;我们现在的心,是二元对待的心。换言之,每个心念都有相应的对象。比如想起某个人、某件事,都有“能想”和“所想”。而在空性层面是没有对待的,是“不思善,不思恶”的绝对世界。凡夫活在相对的世界,而圣贤同时活在相对和绝对的世界。体悟绝待的空性时,是超越善恶的。安住于相对时,则要“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对于普通人而言,相对现象与绝待的心似乎会发生冲突。但对圣者而言,心的相对层面和绝待本质是可以并存的。

佛法说“诸行无常”。我理解,无常就是没有恒定不变的东西,并不是说事物没有客观规律。我是学中医的,我们的一些基本概念,如《周易》衍生的阴阳、五行、藏象、经络等,也是统领客观规律的原理。作为中医,在治病过程中,这些理论是必不可少的工具。我想知道,作为学佛者,应当怎样认识、对待并应用这些规律?

作为中医来说,需要了解我们的生理结构和脉络,这种了解并不影响学佛。缘起法确实有规律可循,干任何一行,都要钻研它、了解它。在这一前提下,才有能力正确认识乃至应用。

至于佛教所说的“无常”,和这些规律并不矛盾。所谓规律,必须具有普遍性和必然性,只要是客观规律,一定是相通的,区别只是在于,对规律的认识存在程度深浅的不同。另外,佛教对客观规律的认识,目的是为了断惑证真,了脱生死,不同于单纯的治疗疾病。当然,学佛能帮助我们深化对身心世界的认识,也是有助于学医的。

信仰必须是无条件的吗

我们常常会发现,一些信徒虽然不了解多少教理,却非常虔诚;而一些信徒虽然掌握了很多教理,反而没有那么虔诚。这一现象说明了什么?

信仰和人们的精神需求有关。如果内心对宗教有强烈需求,具备了足够的虔诚,自然容易身体力行地实践。一旦由实践得到切身的宗教体验,这种信仰就会比较坚固。但佛教信仰还应以理性为基础,如果缺乏这一基础,又缺乏宗教实证,即使初发心非常猛利,也很难一如既往地保持当初的虔诚。

至于掌握教理后能否得益,关键是看学佛的发心。如果仅仅将佛学当作学术来研究,不和自己的人生发生关系,不将佛法切实运用到生活中,是得不到佛法的真实受益的。即使教理研究得再好,也难以生起虔诚的信心。

有些人认为信仰必须建立在“理性”基础上,有些人则认为必须首先做到“无条件的信”,应当如何看待这一问题呢?

说到宗教,必然涉及到信仰。基督教有“因信称义”、“信者得度”之说,显示了信的绝对作用,这就是典型的“无条件的信”。因为许多宗教经验是超越理性层面的,所以往往对理性进行排斥。

但佛教认为,人类之所以为万物之灵,正是因为具有理性思维的能力。那么,提倡理性的佛教又是如何看待信的作用呢?《大智度论》告诉我们:“佛法以信为能入,智为能度。”要进入佛法海洋,首先必须有信,但要从佛法中得到利益,则必须依靠智慧(理性)。佛法修学包括“信、解、行、证”四个次第,也是以“信”作为进入佛门的第一步,再辅以“解”和“行”,最后才能达到“证”的目的。只有对佛法生起信仰,然后才会去认识和理解,才有能力去行持和实践。反过来,对佛法有了深刻理解和切身实践之后,才能使信仰得到进一步深化。

关于信仰与理性之间的关系,印顺法师将其概括为:“佛法依正见而建立正信。”如果没有正见为基础,信仰很可能落入迷信乃至邪信中。佛教中还有一句话是:“有信无智(理性)长愚痴,有智(理性)无信增我慢。”这句话辩证地指出了信仰与理性的关系。

佛法是非常重视理性的,当然这是指正确而健康的理性。佛法修行以八正道为纲领,其中又以正见和正思维为要,也就是说,正确的认识和思考是修学佛法的必要保障。有了理性的指导,才能引发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和正定的修行。

杀不杀和算不算杀

农业生产中,农民为了增产不得不杀死一些害虫,以得到充足的食物来源。但对一些信佛的农民来说,怎样处理这些矛盾?

农民种地,确实会面对很多“害虫”。之所以称其为“害虫”,是站在我们的角度来说。通常的做法,无非是打农药。但作为佛教徒,尤其是受了五戒之后,是不可以杀生的。既然这样,就不能以获得好收成作为犯戒理由。

其实,人生就是一个取舍的过程,时常面临孰轻孰重的抉择。当然,生存很重要,但止恶行善、了脱生死是否更重要呢?对我们来说,生存只具有暂时的意义,而修学佛法才具有永久的意义。虽然农药可使收成暂时得到提高,但所造杀业将有严重果报。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农药越多,虫也越多。从实际情况来看,不仅从未杀尽过,还会使粮食受到农药的污染,直接危害人类健康。所以,我们在以慈悲心对待一切生命的同时,也要积极寻找更健康、更人道、更有利于环境保护的耕作方式。

佛法讲不杀生,但植物、真菌等也都是生物,那么吃素是否也意味着杀生呢?

虽然动植物都是生命,但有层次的不同。佛教所讲的不杀生,主要是从动物的角度来说。佛教认为,动植物分属有情和无情众生,因为它们受伤害时产生的痛苦程度不同。佛教慈悲一切有情,同样包括我们自己这个色身。如果连植物也不吃的话,便无法生存了,那就白白浪费了宝贵的人身。所以,戒律要求人们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在最大程度上避免伤害众生,但不是绝对的。“佛观一钵水,八万四千虫。”但我们如果连水都不喝,很快就会死去。我们喝水,是为了让这个色身继续维持下去,这和因贪恋美味而残杀动物是不同的。另一方面,我们也要对一切生命,包括水中的微生物心存慈悲,心存感恩。所以,喝水前最好要念咒,喝了再回向给它,使之早日超生。

究竟是什么心

学佛所发的愿心,和妄想分别的心有什么不同?

愿心萌芽时,也是妄想。只不过,这一妄想不是为了个人,而是要利益一切众生。通过这种愿心,可以扩大并成就我们的慈悲心,进而借空性见之力,将其中的杂染成分逐步剔除,使之清净无漏,成就佛菩萨那样究竟圆满的大慈大悲。

我们现有的心行基础是妄心。就修行而言,不仅离不开妄心,还须运用妄心完成对心的改造。包括慈悲心、空性见的成就,皆离不开有漏识的作用。

如何避免自己所发的愿陷入凡夫心中?

如果所发的愿只是单纯的愿望,未辅以正见引导,就很难摆脱凡夫心,摆脱我法二执。尽管起初是想着利益众生,但做到后来,我执很可能会转而利用这一发心,使我们陷入颠倒妄想、人我是非等各种困境。事实上,不少人都经历过这种变化。初发心,确实是想着“我要帮助别人”,想着“我要利益众生”,待有了一定利益后,就想着为自己服务了。因为我执的力量太大,在没有利益干扰时,许多负面心理还不容易被调动起来。而有一定利益后,如果没有定力,没有空性正见,很容易被诱惑带走。

什么都没有时,发心可能会比较单纯。等你要什么有什么时,还要保持这份单纯,就需要一些真功夫了。所以,必须以修空观引发无漏智慧,契入空性,否则还是逃不出凡夫心的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