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旅游地图余味
3943800000017

第17章 相识满天下,知心能几人(1)

◎高山流水遇知音

不管你今后如何重要,总会有一天从热闹中逃亡,孤舟单骑,只想与高山流水对晤。走得远了,也许会遇到一个人,像樵夫,像路人,出现在你与高山流水之间,短短几句话,使你大惊失色,引为终生莫逆。但是,天道容不下如此至善至美,你注定会失去他,同时也就失去了你的大半生命。

——《关于友情》

我们生活在一个色彩斑斓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不光有着亮丽的风景,同样也有着不同性格、不同气质、不同人格魅力的人。在漫漫的人生旅途中,你会与很多人相识、相遇。有些匆匆而过,有些相交、相知,还有一些是相交过后的老死不相往来。不知道为什么,每每谈到人,总会让人联想到友情。想到友情,总会联想到“高山流水”四个字,似乎只有这四个字才配得上纯粹的友情,也只有它,才可以称之为友情。

“高山流水”的故事最先出自郑国人列御寇的《列子.汤问》,大约是公元前4世纪的春秋战国时代。成书于大约公元前3世纪的《吕氏春秋》,在《本味篇》中也作了类似的记载,内容与《列子》的记述大致相当,但交代了结局。《列子》和《吕氏春秋》之后,西汉的《韩诗外传》《淮南子》《说苑》,东汉的《风俗通义》《琴操》《乐府解题》等众多古籍纷纷援引。明朝人冯梦龙所著的《警世通言》开卷第一篇便是《俞伯牙摔琴谢知音》,在这篇短短的小说中把这个故事讲述得更加荡气回肠。

两千多年前一个细雨淅淅的黄昏,一个被称做我国古代最优秀的古琴家——俞伯牙,和另一个可以被称做我国最早的音乐鉴赏家——钟子期,在汉江岸边邂逅了。荀子在《劝学篇》中曾高度评价过俞伯牙的琴艺,说:“昔者匏巴鼓瑟而流鱼出听,伯牙鼓琴而六马仰秣。”意思就是说:匏巴鼓瑟时,连水里的鱼都要跃出水面倾听;伯牙弹琴时,正吃草料的马也仰首而听。可见其琴艺之精湛,而子期竟然能听懂曲中深意,称其为音乐鉴赏家亦不过分。

就在那天夜里,弹琴的是俞伯牙,听琴的是钟子期。一个是晋国重臣,一个是山间樵夫。巨大的门第差异、身份差别,并没有成为他们声气相投、肝胆相照的障碍。相反,他们因为不同的阅历、不同的际遇而相互启发、相互砥砺,结成知音。留下“美哉洋洋乎,意在高山”“美哉汤汤乎,志在流水”的千古绝唱。留下的,还有那个千古未能实现的一年之约。

第二年,子期因伯牙的赏识而努力学琴,导致英年早逝,未能赴约。为寻找这位知音,不远万里而来的伯牙,见到的只是一座孤坟。为了纪念和哀叹这位知音,伯牙在坟前,又一次演奏了他们初遇时的那首曲子。奏毕,伯牙泪流满面。随着一声长叹:“从此知音绝矣!”伯牙摔断瑶琴于子期墓前的石头,发誓终生不再操琴。

后人有评,南宋名将岳飞在《小重山》一词中叹道:“知音少,弦断有谁听?”非常准确地反应了伯牙当时的心境:“摔碎瑶琴凤尾寒,子期不在对谁弹!春风满面皆朋友,欲觅知音难上难。”《高山流水》这支琴曲,也成为赞颂友情的绝响,被后人誉为琴曲之王:高山者,友谊之崇高巍峨也;流水者,友情之绵绵不绝也。余秋雨先生在《关于友情》中这样评价:“一个无言的起点,指向一个无言的结局,这便是友情。人们无法用其他词汇来表述它的高远和珍罕,只能留住‘高山流水’四个字,成为中国文化中强烈而缥缈的共同期待。”

《高山流水》为我国十大古曲之一,其乐谱,最早见于明代朱权成所著的《神奇秘谱》,成书于1425年。里面对该乐谱作了精当的诠释:“《高山》《流水》二曲,本只一曲。初志在乎高山,言仁者乐山之意。后志在乎流水,言智者乐水之意。”然而,伯牙的《高山流水》琴曲并没有流传下来,后人根本无法领略伯牙所弹之曲的绝妙之处。所以,虽然后人不断传颂《高山流水》的故事,但完全只是“心向往之”,对其中的音乐并无切身体会。现在流传较广的《高山流水》曲谱,作者是山东盲人艺术大师王殿玉先生,属古筝曲,与古琴曲《高山流水》区别很大。但因为它们的曲名相同,所以常常被人弄错,以至张冠李戴、混淆莫辨。

据历史记载,在俞伯牙的后辈中出了一个著名的音乐家,名叫高渐离。他精通音律,擅长击筑(古代一种乐器)。当年与荆轲一见如故,结为知己。后荆轲受燕太子丹所托去刺杀秦王,为表达自己对荆轲的敬意,高渐离在易水河畔亲自为其击筑高歌。一首“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遂成千古绝唱。相传该曲声震天地,音韵铿锵,成为《高山流水》的副本。《易水歌》之所以能成为《高山流水》第二,并不是说两首曲子一样,而是高渐离与荆轲的友谊堪比伯牙、子期。荆轲刺杀秦王失败后,高渐离隐姓埋名,想尽各种方法接近秦王,以完成荆轲的遗愿。然而他拼尽全力,仍然未能谋刺成功,最后还被秦王熏瞎了双眼。荆轲与高渐离这一对知己,用自己的生命演绎了俞伯牙和钟子期他们高山流水般的友情传奇。唐朝的著名诗人骆宾王有感于他们的故事,写下了一首著名的诗篇——《易水送别》:“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昔时人已没,至今水犹寒。”这首诗既咏史又抒怀,充分赞扬了古代英雄的人生价值,同时也倾诉了作者自己的抱负和苦闷,表达了对友人的希冀。

山未可嵯峨,水无须泱泱,山傍水而愈显高,水依山而愈发柔,琴弦可以有滞涩,曲调当能论古今,只要有知音,弦断也能听。高山自有他的绝唱,流水听得懂,因她是他的知音,历经两千年的沧桑,他只需在冷冷的七弦上优雅地一挥手,那汹涌奔腾、此起彼伏的流水就会向他敞开心扉。

“高山流水”,将友情推到了一个诗化的高度,然而现实生活中的友情,远没有那么高贵,人们常常会发出“觅得知音难上难”这样的感慨。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千金易得、知己难求。从古至今,似乎每个人都在茫茫人海中寻觅着知音。在夜色茫茫的旷野里、在风雨飘摇的路途中,与你同行的,一生中真正能有几人?谁能找到真正的知音?谁又能与自己真正地共鸣?在每一个人的生命里,都不可能做到言行一致、表里如一,哪怕是我们本人也不可能完全明白自己的心理,又如何敢去奢求别人能懂自己?

在现实社会,世俗与功利往往会使友情蒙尘,于是更多的人倾向于把友情寄托到虚拟的网络中。在现实生活中,“你看云时很近,你看我时很远”,而网络却拉近了你我之间的距离。走进网络,天涯海角不过咫尺,大江南北犹若比邻;走进网络,我们找到了那么多似曾相识的朋友。在真实和模拟之间,在清醒与虚幻之间,我们触摸到了温馨、快乐和扣人心弦的音律。在这里,才发现,原来大家都追求真诚唾弃虚伪;才发现,心与心的交流,原来如此简单;才发现,在现实中难以寻觅的纯真的友情,在网络中唾手可得。然而事实上,事情的发展总是自有它的规律的。

友情和通常所说的交情不同。交情更为看重的是空间距离,无交则无情;友情却可以忽视空间的距离,因为它重视的是心灵的距离。友情可以缩短距离,但距离也能产生友谊。“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就是距离无法隔断友情,反而使友情更加深远的一个明证。有了友情,天地可以变小,因为它被友情所充盈;距离可以缩短,因为两颗心在千里之外可以相映。真正的友情,追求的是心与心之间的零距离。所谓“道不同不相为谋”,就包含这方面的意思。

只有恭维的网络友情会使理智的人不再理智,多情的人越加多情,糊涂的人越发糊涂。这样的友情不是友情,更不是所谓的知音、知己。现实没有那么完美,网络也是如此,所有的一切都是可望而不可即的,美好的东西只可欣赏,不可强求。正因为你听惯了虚拟网络密友的恭维,所以现实生活中言语稍有不慎就容易产生误会。

无论是网络中,还是现实中,无论是友情,还是爱情,都需要经历生活风浪的锻打和历练,需要经历时间的考验。感情不是靠激情而是靠耐力来维系的,这句话不无道理。还是让我们用一份真诚,两份执著,三份人格,四份坚持……来经营已经拥有的来之不易的友情吧!

◎相知何必骨肉亲

真正的友情不依靠什么。不依靠事业、祸福和身份,不依靠经历、方位和处境,它在本性上拒绝功利,拒绝归属,拒绝契约,它是独立人格之间的互相呼应和确认。它使人们独而不孤,互相解读自己存在的意义。因此所谓朋友,也只不过是互相使对方活得更加温暖、更加自在的那些人。

——《关于友情》

中国有句老话,叫做“在家靠父母,出外靠朋友”。既说明了朋友的重要性,又说明了朋友的价值在于被依靠。但是,如果失去了可依靠的实用价值,是否还能成为朋友?任何帮助过你的人,又是否都可以算作朋友?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我们的交往圈子,要么很大,要么很小;而我们自己,要么很热闹,要么很孤独。因为,没有友情的人,就仿佛生活在寂寞的荒野;缺少友情的人,最能体悟人间的孤独,就像行走于荒漠。余秋雨先生在《流放者的土地》中提到“有了朋友,再大的灾害也会消去大半。有了朋友,再糟的环境也会风光顿生”。所以,人不能没有朋友,更不能没有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