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旅游地图余味
3943800000023

第23章 君子成人之美,小人成人之恶(1)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美好的事物可能遇到各种各样的灾难,但最消受不住的却是小人的作为。蒙昧者可能致使明珠暗投,强蛮者可能致使玉石俱焚,而小人则鬼鬼祟祟地把一切美事变为丑闻。因此,美好的事物可以埋没于荒草黑夜间,可以展露于江湖莽汉前,却断断不能让小人染指和过眼。

——《历史的暗角》

小人,在古代也称作“鄙人”,和“国人”相对。四郊之外土地为野或鄙。住在田野小邑的人,在西周、春秋时被称为“野人”。可见,小人的本意并非现代意义上的“小人”,而是指平民百姓,也就是被统治者。《尚书.无逸》中有曰:“生则逸,不知稼穑之艰难,不闻小人之劳,惟耽乐之从。”意思就是:从出生开始就过得很舒服,不知道农业生产的艰辛,也不关心民众的悲苦,只知道纵情享乐。其次是一种谦称:对平辈自称的谦词或是老师对学生的称呼。再其次才是我们通常说的,那种贬义的、心口皆非、思想狭隘、人格鄙陋的小人。

对于小人的确切定义,真的很难统一,古今中外,莫衷一是。余秋雨先生对“小人”的研究,可以算是比较完整、深入的了,可是对于小人的定义,他同样犯了难,“小人是什么?如果说得清定义,他们也就没有那么可恶了。小人是一种很难定位和把握的存在,约略能说的只是,这个‘小’,既不是指年龄,也不是指地位。小人与小人物是两码事”。

纵观中国古典文集,对小人的阐述最多的便是《论语》了。在《论语》里,“小人”共出现了24次,其中19次与“君子”同时出现。《论语》中的24处“小人”是多意的,随情境而变。其中,多数理解为无德者,用指平民的,仅只4次。(杨伯峻《论语译注》)

孔子说:“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论语.述而》)“坦”,安也。“荡荡”,广远之意。“戚戚”,时时忧虑之意。君子通晓事理,所以待人接物处世就像是在平坦大道上行走,安然而舒泰。心胸开阔,包容万物,因而豁达开朗;小人过于关注自身,计较一时得失,因此总是怨天尤人,患得患失,当然也就常有戚戚之心了。小人心思常为物役,因其花了太多心思去琢磨他人而总是劳心费力,他们“心中总有他人”。他人的快乐与烦恼,他人的言语和举止,都会引起他们的关注,如果真的能做到因其乐而喜,因其烦而伤,眼波不离,心有灵犀,那就是知己了。可惜,知己与小人却是一纸相隔,看上去好像关心莫切,但其心所到之处却让人防不胜防,为之心惊,甚于心寒。他们迫切地企盼和需要黑暗,却往往又在黑暗中坐立难安,惶惶不可终日。其实,小人因卑而可悲,在他们心里负载着太多过于沉重的东西。在现实生活中,又有什么可以让其心动不已呢?无非就是荣华富贵、功名利禄。而在我们这群平凡的人中,也常会有为了一点点蝇头小利而心怀鬼胎的事情发生,这又是何必呢!

每个人的肩膀上都扛着两个袋子,一个是快乐,一个是烦恼,如果为了满足私欲,为了让自己的虚荣心一直处于上风,那你的袋子必将越来越沉重,而你心里的天秤也必将无法保持平衡!于是,小人不明白何为“坦荡荡”,他们因自己的“长戚戚”而变得可悲又可怜!

在中国浩瀚的历史中,一个人的作用往往无足轻重,但是有一些人,他们的作用却是巨大的,对中国社会有着强烈的影响。这群人便是小人,他们的代表人物便是费无忌。

这个费无忌是楚国的大夫,当时太子的少傅。公元前527年,他奉命到秦国为楚太子迎亲,在回来的路上,他看到姑娘长得非常美丽,于是打起了坏注意,快马加鞭提前赶回楚国,怂恿楚平王先娶了这位姑娘再说,太子年轻,来日方长,以后再找也不迟。楚平王被费无忌的巧舌如簧说动了心,可此事关乎社稷形象,只好拜托费无忌谨慎从事。于是,这位本该成为太子妃的秦国姑娘,转眼间便成了公公楚平王的妃子。费无忌办妥此事后,更得楚平王的赏识。

但做贼心虚的费无忌却终日忧虑、寝食不安,他知道太子早晚也要成为大王。大凡小人既有害人之心,也就会以自己的逻辑来推测别人。于是他跟太子说这件事是大王的意思,与他无关,并“好言安慰”,说天下美女如云,以后还可以找个更好的。他转过头来又对楚平王说太子内握兵权,外联诸侯,并有老师相帮,准备发动兵变。楚平王自知理亏又经不住费无忌屡进谗言,就下令杀死了太子的老师伍奢及其长子伍尚,并追杀逃到吴国的太子和太傅伍奢的次子伍子胥。楚国从此陷入了连年战火之中。

余秋雨先生在《苏东坡突围》中曾提到,“小人牵着大师,大师牵着历史。小人顺手把绳索重重一抖,于是大师和历史全都成了罪孽的化身。一部中国文化史,有很长时间一直捆押在被告席上,而法官和原告,大多是一群群挤眉弄眼的小人”。孔子说:“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成人之恶”这个名号,费无忌当之无愧,如此胆大包天,当真称得上“无忌”。

余秋雨先生在这里分析出了小人的几个重要行为特征,“其一,小人见不得美好;其二,小人见不得权力;其三,小人不怕麻烦;其四,小人办事效率高;其五,小人不会放过被伤害者;其六,小人需要博取同情;其七,小人必须用谣言制造气氛;其八,小人最终控制不了局势。”可见,小人猛于虎之特性,甚于苛政。

关于君子和小人行事的相异,孔子还有一个表述,叫做“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论语.为政》)。“周”就是可以团结照顾到很多人,君子以道义为准则和人交往,能和周围的人和睦团结,却不是结党营私,所以有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而无论他有多少朋友,他都会像空气中的氧气一样,让朋友们感觉欢欣和舒畅;“比”这个字形,就像两个人紧紧挨在一起,小人的特点是很容易被取悦,因为他们总是见利忘义,而且喜欢拉帮结派,结成小圈子,但不会融入大集体,难以真正和人们友好相处。

人际关系是每一个人都必须面对的问题,至今,人们都希望自己能做个君子,希望和自己打交道的人也都是真君子。关于交友之道,于丹教授告诉我们,《论语》中对交友有非常明确的标准,说人的朋友,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好朋友有三种,坏朋友也有三种。什么叫益友呢?叫友直,友谅,友多闻。直是直率坦率,谅是宽容原谅,多闻是博学多才,这三种是好朋友。人处在社会中,朋友是相当重要的。我们都知道这样一句话:“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朋友是我们最好的环境,你从他的身上可以照见自己的影子,也就是说交什么样的朋友,你也就会成为什么样的人。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为何孟母三迁?就是因为外在的环境对一个人的品性形成也有很大的影响,所以,交友要谨慎。

交朋友的好处,任何人都知道,交到一个好朋友,就等于交到一份好运。人常说君子之交,犹如陈年佳酿,天气越寒冷,饮之酒越香醇,只有可以肝胆相照之人才能结下稳固的友情。交朋友,要有独立的人格,独立的思想,要能够相互理解,相互欣赏,和睦相处,能够为一个共同的目标走到一起。

交到一个坏朋友,比遭遇一起火灾还可怕。朋友落魄时就弃而远之,这就是小人之交。用余秋雨先生的话来说就是:“缺少精神归宿,正是造成各种社会灾难的主因。因此,最大的灾难是小人灾难,最大的废墟是人格废墟。”

◎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小人用卑微的生命粘贴住一具高贵的生命,高贵的生命之所以高贵就在于受不得污辱,然而高贵的生命不想受污辱就得付出生命的代价,一旦付出代价后人们才发现生命的天平严重失衡。这种失衡又倒过来在社会上普及着新的恐惧:与小人较劲犯不着。

——《历史的暗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