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青春文学飞扬:第十五届新概念作文90后一等奖获奖者佳作
3956400000036

第36章 孤独病(3)

花瓣碗

文/王君心

茶馆的招牌刚刚被工人撤走了。它的主人,也就是北森,此刻正坐在店里的最后一张椅子上,最后一张桌子前,一筹莫展。

说是主人,其实北森接手茶馆并不久,还只是个少年。一年前父亲突然离世,这间世代继承的茶馆,毫不意外又猝不及防地送到独子他的手中。可是,在这之前,北森一点准备也没有,关于如何经营生意,如何对待服务生,如何调整价格,真是一窍不通。

父亲辞世前,最后一次把他叫到床边,北森犹犹豫豫地坦白了自己的忧虑。

但是,父亲完全不以为然。他是这么说的:

“没有关系。一开始也许有些困难,到后来就会好起来的。我们家啊,有祖上传下的四只花瓣碗,它们会帮你渡过难关的。”

父亲刚说完这句话,就合上眼去了另一个世界。北森甚至来不及问一问花瓣碗放在哪,是什么样的,就被汹涌而来的眼泪呛得说不出话。

接下来的一年里,虽然北森笨手笨脚地学了点东西,但茶馆的生意终归在走下坡路,日渐黯淡,一年的时间,主厨和服务生都走光了。欠的债也不少,不得不卖了茶馆里的东西做抵押,即便如此,债还是还不清。

要不把茶馆卖了吧?这个念头刚刚产生,就被北森掐灭了。不行,先不说是祖上传下的店面,这也是父亲毕生的心血,撒手不管这种事,是万万做不得的。

如果不这么做,照这样的情况,也撑不了几天了。北森扫了一遍空荡荡的茶馆,叹了口气:父亲说的花瓣碗,究竟在哪里呢?

忽然,从厨房里传来很轻很轻的敲击声,只有一下,北森急忙跑进厨房。四只崭新的碗赫然出现在橱柜里。

北森差点就站不稳了。这四只,就是花瓣碗了吧。

他把碗小心地拿到桌子上,反复打量。四只碗无论大小、形状,都一模一样。是最普通的白瓷碗,没有一星半点的图案,而且纤尘不染,纯白的颜色明晃晃的。

接着该怎么办?北森先冲碗拜了几拜,过了小半天,一点动静也没有。他拿起一个碗,里里外外地检查了一遍,终于在碗底找到几行小字:

春雨惊春清谷天

惊蛰天

雨水接在桃花瓣里

另外三个碗的碗底,也都分别写着字。

第二只碗:

夏满芒夏暑相连

夏至日

雨水盛在荷花瓣里

第三只:

秋处露秋寒霜降

处暑天

雨水落在菊花瓣里

第四只:

冬雪雪冬小大寒

冬至日

雪水留在梅花瓣里

北森不出声地在心底念了一遍,对这四段话似懂非懂。

惊蛰,夏至,处暑,冬至,这些都是节气,指的是时间。那么留在四种花瓣里的水……是说要在碗里盛上这些水吗?

他一下子明白了。扫了眼墙上的挂历,今天正是夏至日。

“夏满芒夏暑相连。夏至日,雨水盛在荷花瓣里。”

北森从厨房里找出一个空瓶子,急冲冲地锁了店门,直奔有荷花的公园。巧的是,今天早晨刚下了一阵雨,含苞的荷花瓣里,都盛有新鲜的雨水。

北森来到池边,偷偷摸摸地拉过荷花茎,耐心地接了半瓶雨水,刚接好,就心虚地跑回家,心突突地跳个不停。

这么做,父亲的茶馆就有救了!回去的路上,他一心一意都是这个念头。

荷花瓣里的水倒在第二个碗里。北森在桌边凝神注视,只见碗里的水像从某个缺口流走了一般,竟一点一点浅了下去,最后一滴也不剩了。

然后,发生什么了呢?

洁白的碗上,倏地冒出了一枚荷花花瓣,接着又是一枚……洁白的碗点缀上粉红的花瓣,变得更加素净雅致。

天哪,竟有这样的事。北森瞪圆了眼睛。下一秒,更令他吃惊的事发生了,在他身边,凭空走出了一个穿绿衣服的小男孩。而且一出现,男孩就用非常不满的声音嚷道:

“哎呀,这家店怎么变成这样了!你是怎么办事的!”

“对不起……”北森只有这么说。

“哼,对不起?算了算了,不到这个地步,也不会把我叫出来吧。”男孩自顾自地说,眼睛根本不看北森。说罢,伸手打了个响指。

全部都是发生在一瞬间的事:旧椅子和旧桌子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好几张崭新的橡木桌和椅子,空荡荡的店一时又满起来。

“谢、谢谢你……”北森结结巴巴地说。

“可这样还不行啊。想要重新开张,你必须会准备几样茶才行。接下来的几天,你慢慢和我学吧!”

北森跟着男孩走进厨房,橱柜里摞满了崭新的餐具,必需的锅碗瓢盆都回来了,而且比往日不知要好上多少,贵上多少。更叫人惊奇的是,各种茶各种食材也都准备好了,可以说是一应俱全。

茶馆有救了。北森激动地在心底想。

夏天剩下的一截日子,北森没日没夜地向男孩学习泡茶的步骤、技巧,以及如何辨别好茶,如何让最浓郁的茶香在最短的时间内散发出来。他认认真真勤勤恳恳地学习,小小的步骤都要练上十几回,人很快就消瘦了,却连一句埋怨的话也没有。

一夏的蒲公英落尽,最后一天,男孩用难得的口气对北森说:“这些天辛苦你了。不过,离重新开张还远着哪。注意别错过了今年的处暑。”

男孩说罢,和他的到来一样,凭空消失了。

在处暑到来前,北森一个人在厨房里反复练习着男孩传授的技巧,泡茶的手艺日渐精湛,泡出的茶不知比往日要浓郁芬芳多少。

终于挨到了处暑,这天的清晨,恰巧下了一阵雨。北森把从菊花里接来的雨水倒入第三只花瓣碗。同上一次一样,水渐渐浅了下去,洁白的碗上,却冒出了几枚淡黄的菊花瓣,那样朴素,恬静的图案,美丽得难以形容。

这一次,店里出现了一个比北森稍年长些的少女,穿着淡黄色的连衣裙。

“您好。接下来可要辛苦您了,茶馆里没有一些像样的点心可不行。就麻烦您学一学了。”少女的声音又轻又浅,像秋日里的云絮,仿佛一吹就散。

接下来,北森又开始向少女学习如何制作点心。可不是一般的点心,是这家茶馆才有的,异常美味的点心。

像是蕨草饼、栗子红豆饼、紫薯饼、煮酒酿圆子、南瓜冻、藕粉桂糖糕、配上调制的甘露蜂蜜水、清甜的菊花茶、桂花茶……这样多的点心,食材在厨房里居然都能找到,大概原本就是少女带来的吧。

其中的每一样,北森都细心记下了步骤,练习了好几次才逐渐掌握。

秋天的最后一个日子,就是少女告别的时候。她对北森说:“辛苦你了。注意别错过了今年的冬至。”话音未落,人已离去。

这一年的冬至,是在飘雪中款款到来的。

北森接了红梅花瓣里融化的雪水,倒入第四只碗中。待到红梅花在碗上轻柔地绽开,一位白发团成髻的老人出现在他身边。

“在春天到来前,再学一些主食的做法吧。虽说是茶馆,作为招牌菜的饭食啊,面啊,还是必不可少的。”

北森点点头,向老人学起主食的做法。

菜式并不复杂,北森陆续学习了亲子盖饭、咖喱烩饭、茄子素面、玉米甜羹、奶油杂烩、板栗老鸭汤、烤香鱼、年糕小豆汤……做起来却也绝不简单。就用老人带来的食材,一遍又一遍地加以练习。

北森在做时,老人总爱絮絮叨叨地说:

“用心一点,再用心一点啊,这些东西,要让人吃了感到温暖才行。冬天里,温度还不够,要有制作者的诚意才行……”

北森一面点头,一面把这些话牢牢记在心底。

冬天过去,老人随残雪中的落梅一同离开了。

这时,北森已经掌握了泡茶的技巧,点心和主食的做法,已经是能够独当一面的店主了。不过,他还不急着开张,他有预感,最后一个碗,会给他带来最幸运美好的事。

第二年的惊蛰,飘了几场细雨。北森将桃花瓣里的雨水倒入最后一个碗中。

一个长发的少女出现在了店里。她穿着桃粉色的长裙,墨黑的长发温软地披散在肩上,刘海处别着几朵桃花,眼睛像晴空傍晚时的星星一样漾着水润的光。

“找我的人是你吗?”少女问,她的眼睛会说话。

北森红着脸,木讷讷地点点头。

“你已经准备好了,茶馆可以开张了。让我帮你做最后的修饰吧!”

少女轻轻挥了挥手,店里的墙眨眼间变得洁白崭新,画框出现在墙上,那些画关于树木、远山,关于浮云、浅海。橡木桌上扫去灰尘,冒出了玻璃瓶子,清水里斜插着几支素白的马蹄莲,竹枝编就的灯罩低垂。多添了这样几笔,茶馆焕然一新。

“招牌也做好了,出去看看吧。”少女用轻快的声音说。

北森同她一起走到门前,看着木质的新招牌,“北氏茶馆”四个字终于回归店前。

这样,茶馆就可以说是重新开张了。

重新开张的茶馆,因为特色的茶和点心,还有独具风味的主食,吸引了源源不断的客人,生意自然比过去还要好上很多。

白天,北森在厨房里快乐地忙碌,少女帮他招呼客人,倒茶端点心。

夜里,少女教给北森记账和进购食材的方法技巧,等茶馆日益兴隆,就要再请些厨师和服务生,这些经营方式不掌握可不行。

父亲看到茶馆现在的样子,一定会十分欣慰吧。北森想。短短一个春天,他不仅还清了欠债,还积下了不少钱。

桃花落了,槐花在路上星星点点散开,蒲公英再度飘起时,春也走到了末梢。

少女离开的时候,北森终于鼓起勇气,对她说出准备了一个月的话:“那个,能不能请你考虑下,留下来,做茶馆的女主人?”

“好啊。”少女笑了,笑靥像朵桃花,轻轻舒展。

两个人谁也没有发现,橱柜最里头的四只花瓣碗,此时一个接着一个,消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