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这年头一定要会点博弈学
3963200000043

第43章 不被失败所左右(2)

今天的决策看似大有可为,前途光明,明天就可能变得一文不值,反而成了个累赘。牛奶洒不洒由不得你。你要做的是哭泣,还是走开?

牛奶是可惜了。不然可以换成200只鸡蛋,又孵出200只小鸡,很快卖出就可以去参加舞会,并遇到梦寐以求的心上人……这样一想,怎能忍心头也不回地走开。然而就在你为牛奶哭泣的时候,另一个赚钱机会刚好从你身边偷偷溜走了,留下你浑然不知。

如果说开始的决策变成了地上的牛奶,让你蒙受了损失,是天灾人祸,那么哭泣的决策使你错过了反击的机会,就完全是咎由自取了。

人生都是由昨天走到今天,再由今天走向明天。很多时候,我们站在今天,却总是对昨天念念不忘,并不是说昨天与我无关,而是很多时候,为了自己能够生活得更好,不要总是对昨天念念不忘,不管昨天你是成功的还是失败的,都已成为过去式,虽然它会对你的今天和明天有所影响,但已不能成为最终的决定因素。所以要尝试着忘记昨天,尤其是别为昨天而哭泣。

马克今年40岁了,想起5年前自己曾经经历的那场灾难,对他而言始终是一个警钟。马克从大学毕业事业就很顺利,在一个跨国企业干了4年之后,接近而立之年的他,想自己创一番事业,于是开始创业,开始的时候公司搞得还是红红火火,但是因为一次失误的投资,让他几近破产,那时候他心灰意冷,夜夜买醉,借酒浇愁,他的妻子试着去劝他,全然无用,他总是抱怨自己运气不好,对妻子的劝告不仅不感激,还对妻子大发脾气,那时候,几乎没有人能让他想通,从那次失误的投资中走出来,从头开始。

那时的他可以说是每天都在为昨天而流泪,可是换来的结果又是什么?妻子因为无法再忍受他的自暴自弃和对自己的冷眼相对,决定离开他一段时间,搬回了娘家。

“可能是妻子的离开,让我忽然觉得自己真的不像个人样了,那时候喝醉回家,冷冷清清的,原来妻子总是会很照顾我,那时我真的觉得自己对不起她。”马克后来跟朋友说起的时候,还是一脸愧疚的样子。“后来,我开始自己静下心来思考了,想再从头开始,正好自己也有个刚从海外回来的同学,要在国内创业,他先是把我骂了一顿,真是把我彻底骂醒了,他也给了我一个从头开始的机会。”经过几年的打拼,他又走上了事业的顶峰,而且也与妻子重归于好了。看到现在已经进入不惑之年的马克,已经看不出他曾经的潦倒了,取而代之的是一个事业成功、家庭幸福的令人羡慕的对象。

如果说马克继续的自暴自弃,走不出昨天的失败,那么等待他的将是永远的失败,包括事业也包括家庭。

“拿得起,放得下。”这句俗语说的就是这样一个道理,然而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做到“放得下”,很多人依然活在对沉没成本的悔恨当中。每当人们想起以前发生过的事情,无论是亲人的离别、初恋的终结还是事业上的失败,都会感到痛苦。

其实仔细想想,在每个人的手中,最重要的是什么?不是已经过去的昨天,也不是还未到来的明天,而是你正在度过的今天。今天你的作为才是决定自己成败的关键,如果活在过去的阴影中,走不出来,成功始终都不会自己落在你头上,相反,如果用积极的态度,甩掉昨天的包袱,自己成功的机会才会更大。

以大局为重

协和谬误对人们生活的一个重要提示是:在小利和大利面前,我们应该舍得放弃其中较小的一部分,保全较大的一部分,做一个能够权衡利弊的人。在面对困境时,我们也应该能做到牺牲局部,保全大局,这样才能够化险为夷。

丹尼斯是美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的成员,为了搜集狼的资料,他走遍了大半个地球,见证了许多狼的故事。他在非洲草原就曾目睹了一个狼和鬣狗交战的场面,至今难以忘怀。

那是一个极度干旱的季节,在非洲草原许多动物园因为缺少水和食物而死去了。生活在这里的鬣狗和狼也面临同样的问题。狼群外出捕猎都统一由狼王指挥,而鬣狗却一窝蜂地往前冲,鬣狗仗着数量众多,常常从猎豹和狮子的嘴里抢夺食物。由于狼和鬣狗都属犬科动物,所以能够相处在同一片区域,甚至共同捕猎。可是在食物短缺的季节里,狼和鬣狗也会发生冲突。这次,为了争夺被狮子吃剩的一头野牛的残骸,一群狼和一群鬣狗死伤惨重,但由于数量比狼多得多,很多狼也被鬣狗咬死了,最后,只剩下1只狼王与5只鬣狗对峙。

虽然,狼王与鬣狗力量相差悬殊,何况狼王还在混乱中被咬伤了一条后腿。那条拖拉在地上的后腿,是狼王无法摆脱的负担。面对步步紧逼的鬣狗,狼王突然回头一口咬断了自己的伤腿,然后向离自己最近的那只鬣狗猛扑过去,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咬断了它的喉咙。其他4只鬣狗被狼王的举动吓呆了,都站在原地不敢向前。更加吃惊的莫过于躲在草丛里扛着摄影机的丹尼斯。终于,4只鬣狗拖拉着疲惫的身体一步一摇地离开了怒目而视的狼王。狼王得救了。

当危险来临时,狼王能毅然咬断后腿,让自己毫无牵累地应付强敌,这值得人类学习。人生中,拖我们后腿的东西很多,那就是患得患失、瞻前顾后、惊慌失措……。如果舍去了蝇头微利,就无法获取大的成功;如果承受不了砍去无法救治的后腿的痛苦,那么就有失去生命的危险!

聪明的人,凡事都会从大局着想,为整体利益暂时放弃一些局部利益。兵家,商家,职场人士无不知晓其中的道理。在事业,人生的困难时期,若只知进,不知退,只知得,不知舍,试图处处得利,必会处处被动,整体失利,最终受其大害。

舍卒保车,是一种策略,纵观天下,凡成就大事的男人无不懂得选择和放弃。为了谋求更大的发展,只有果断放弃眼前的某些利益。舍卒保车,不仅是为了保住性命,而是为了更好得拥有。

南宋初年,金国四太子兀术率兵南侵,宋国派岳飞领兵抵挡,两军在朱仙镇会战。兀术有位义子叫陆文龙,是兀术自小调教的,武艺超群,对了几阵,几位宋将都败在他手下,岳飞只好挂出免战牌,思谋新计。

宋部中有位部将叫王佐,原是杨幺部下,自从来到岳飞营中,一直没什么建树。这天晚上,他突然来到岳飞帐中,说有破敌之策。岳飞大喜,忙问他计将安出。王佐说:“那陆文龙本是我们大宋潞州节度使陆登的儿子。潞州失陷,兀术杀了陆登夫妇,而把在襁褓中的陆文龙和乳娘带到北番养大。在下愿去番营说服陆文龙来降。”岳飞当然高兴,但转念一想,王佐怎能打入番营呢?王佐说:“这个在下早已有计了。”说罢抽出剑来,一挥便砍下自己的右臂。岳飞赶忙来制止,王佐已倒在血泊中。岳飞忙让军医来包扎护理。王佐醒来,如此这般说了一番打入金营的办法,感动得岳飞热泪盈眶。

休养了几天,王佐瞅个夜晚来到金营。巡逻兵带他来见兀术,王佐痛哭流涕,说了一番劝岳飞识时务,不要跟强大的金国对抗,及早与金人讲和而激怒了岳飞,岳飞砍下了他的右臂的假造经过,直说得兀术动起情来,安慰了一番,收在帐下。见王佐已不能出阵打仗,权当顾问,需要了解宋营将士情况便找他来问。

王佐本是儒将,饱读诗书,历史故事烂熟。金营诸将最爱打听中原历史,所以不时有人来找王佐去饮酒闲扯。

一日,王佐饮酒闲扯后回自己帐篷,路过一处,见一老年妇人中原打扮,在帐外晒衣服。王佐看左右没人注意,便上前搭话,果然是陆文龙乳母。乳母把他请入帐中,询问宋国情形,表示出不忘故国之情。王佐趁机问她日后有什么打算。妇人见是中原人,也不避讳,表示出南归之意。王佐亮出身份,两个定下游说陆文龙之计。

此后,王佐在乳娘安排下,常去陆文龙营中为陆文龙讲故事。一天,王佐带去一幅画,说要为陆文龙讲个精彩故事。陆文龙刚刚16岁,孩子气未褪,自然十分高兴。讲故事前,王佐先让他看看那幅图画。陆文龙展开画,见上面画着一座官衙大堂,一位番将坐在堂上,堂前躺着一位宋将和一位妇人,皆已身首异处。旁边站着一位妇人在抹眼泪,怀里还抱着个孩子。陆文龙百看不解,请王佐从头讲来。

于是王佐说出金兀术入侵潞州杀死节度使陆登夫妇,抢走陆家公子陆文龙的故事。陆文龙一听,忙问:“那小孩怎么与我重名?”王佐说:“那小孩就是你,怎么不与你重名?不信,可问你乳娘,画上那位抱小孩的妇人,就是你现在的乳娘。”陆文龙将信将疑,乳娘从帐后哭着出来讲述了当时的经过。

陆文龙听罢,又恨又气,恨只恨兀术杀死父母,气只气自己全然不晓,认贼作父。

不久,陆文龙在王佐安排下投奔岳飞去了。岳飞得此猛将,大举进攻,把金兵打退了。

自古,凡成大事者,必深诣“舍卒保车”之道,小到钱财、房产,大到自尊、手足,能舍才有得。王佐舍己一臂,却为大宋得一猛将,为击退金兵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可谓功不可没。

无论是职场上还是商场上,都经常出现“舍卒保车”的现象,为了大利益,作出一些“相对”较小的牺牲,是成功的上司、领导、企业家取得成功的博弈策略。即使你是一名普通员工,也要学会舍得,只有舍得小卒子,才能将着军!

不被“情结”左右

现代社会似乎给我们描绘了一幅幅风和日丽、欣欣向荣的财富画卷,而一个个诗情画意、神乎其神的成功的故事,则更令我们激情冲动、意乱情迷。于是,在众多的致命诱惑面前,我们忘却了经济的一般规律,忘却了理性地分析和选择,忘却了沉没的成本,忘却了放弃,而任凭拥有和欲望的野马在陷阱密布的商界里纵横驰骋。

为什么我们成为战略选择的奴隶,而忘却战略放弃呢?为什么在目睹一个个同人们英勇牺牲,痛定思痛之后仍然是勇往直前、赴汤蹈火呢?仔细想来,似乎有一些个“剪不断,理还乱”的不能放弃的情结和理念所致。

“500强”情结。现如今,做大做强是企业界的口头语。在不少场合和媒体,我们经常看到不少企业家们饱含着对企业无限热爱和振兴民族经济的情怀,声情并茂地发誓:我们的企业要在3~5年或5~10年进入世界“500强”,或者成为全国第一、亚洲第一或世界第一等等。我们丝毫不怀疑这些企业家们的赤胆忠心,我们对他们充满着尊重和敬佩;我们也不认为进入“500强”或成为“第一”有什么不好,相反,我们认为中国的经济规模总量与中国企业进入“500强”的数量不成比例,我们也因此而忧心如焚。我们唯一疑惑和担心的是这种“做大”情结会遮挡企业家犀利的眼睛,会骚扰企业家脆弱的理性,会煽动企业家忘乎所以的激情。在这种“做大”情结下面,一种盲目的战略选择暗流在悄悄涌动,而所谓的“低成本扩张”、“多元化经营”、“品牌延伸”等理论则成了企业家们进行战略决策的法宝和圣经。于是,一切便顺理成章地出现了:做洗衣粉的卖起了饮用水,做胃药的卖起了酒,做酒的也卖起了药,白色家电向黑色家电延伸,黑色家电向白色家电渗透……于是,90年代中期国内企业掀起一场旷日持久的收购、兼并、重组、合并浪潮,此起彼伏的跨行业、跨区域多元化扩张似乎成了企业成功的标志和途径。在这场带有“大跃进”遗风的跑马圈地运动之后,不乏成功的个案,但深陷泥潭、壮烈牺牲的企业却不计其数。回顾这段如同发生在昨天一样的欲望膨胀的历史故事,我们不禁要问:“500强”和“第一”是一种荣誉称号吗,“大”就是好、就是成功吗?“500强”和“第一”的背后是什么呢?

“第一桶金”成功的情结。改革开放的政策给无数具备企业家潜质的业界精英提供了英雄用武的舞台,凭着超人的悟性、过人的胆识以及非凡的智商、情商和财商,第一代中国企业家们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中国企业的神话和传说,延伸着一个又一个中国企业创业的奇迹和故事。在成功掘取“第一桶金”之后,有些企业家便自信地飘然起来。他们过分地相信自己的感觉、能力和判断,而忽视了今非昔比、一切都在变化之中;他们过分地依赖自己成功经验的总结和继承,过份地迷恋自己成功的往事和历史。一种个人英雄主义的崇拜在企业中蔓延开来:外国企业能干的我们也能干,而且比他们干得更好;别人能做的我们照样能做,而且比他们做得更成功。“人有多大胆,地有多高产”这种非理性的意念和心理定式正在支配着企业中的每一个人。在一个所谓的项目可行性论证会上,即使有谁战战兢兢地提出:“这恐怕不是我们的竞争优势,是否再进行一下市场调研?”在老总不屑一顾的目光中,这个人就成了胆怯保守、缺乏创新精神的落伍者。于是,在“锐意进取,开拓创新”的时代精神鼓舞下,一切后事又理所当然地开始了……

“赢家通吃”的情结。企业取得成功之后,在“一招鲜吃遍天”的扬扬得意之中,便开始了无节制地甚至是无意识地购并与扩张,妄图通过复制微小的胜利来换取更大的成功。以一家肉制品企业为例,比较典型的模式:一种是上中下游通吃,理论依据是纵向垂直一体化战略。通吃上游办起了纸箱厂、塑料袋厂、彩印厂、饲料厂、养殖厂等;通吃下游办起了运输公司、速冻食品厂、广告策划公司、直营连锁店等,一个跨行业的超大型企业集团诞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