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小说大黄吟
3964200000145

第145章 季良策过士及第 洋税官上任海关7

林辅臣一家暂且在酒泉书院安置下来。

他的大儿子林阿德不到十岁,下面还有一个弟弟和两个妹妹,为了孩子的读书,林辅臣亲自教授比利时语,中文就由当地私塾先生教授。林辅臣还给孩子们教一些算术、几何、地理等方面的知识。

他的妻子蒋氏不识字,但人贤惠聪明,在生活习俗与中国历史方面给了林辅臣不少的帮助。林辅臣早年做传教士的杂役时,学会了做一些简单的外科手术,如种牛痘、做阑尾炎等,蒋氏就学着做他的助手,居然很快地就掌握了一些常识与技巧,成了一名像模像样的护士。后来,女儿大了一些,从六七岁开始,也在爸爸给人看病做手术时,帮妈妈承担了些护士工作。

林辅臣来酒泉上任时,蒋氏正怀着娃娃。尽管行动不便,她还是帮丈夫很快在书院里布置了一间小巧的诊所兼药铺,诊所里所需要的一些药品和酒精药棉之类的都是从天津洋行购买,再通过商队运过来的。

林辅臣在酒泉芦县令的陪伴下,花了一个礼拜的时间,巡视了肃州城内外,还抽出两天到嘉峪关去参观了一下,顺便拜访了季朝栋。

季朝栋心里很不舒展,可还是满怀热情地接待了林辅臣,并特别让他登上嘉峪关城楼,检阅了自己的队伍仪仗。

林辅臣在落日下的嘉峪关,眺望四野,心有所感,背诵了一首林则徐的《出嘉峪关感赋》:

敦煌旧塞委荒烟,

今日阳关古酒泉。

不比鸿沟分汉地,

全收雁碛入尧天。

威宣贰负陈尸后,

疆拓匈奴断臂前。

西域若非神武定,

何时此地罢防边。

季朝栋与芦县令听了林辅臣用地道的中国腔调,满怀感慨地背诵出林少穆的诗歌,大为惊讶,两个人一时不知道说什么才好。

林辅臣却说:“季将军,芦县令,我这是关公门前耍大刀,鲁班门前弄斧子,让你们见笑了。”

芦县令赶紧恭维:“哎呀,林大人,听了您的话,卑职真有无地自容之愧唦。作为一个中国文人,从小就饱读圣贤书的我,确实也背不上来林少穆的诗句唦。”

季朝栋也随声附和:“就是,就是。要不看你的脸,那就是一个地地道道的中国文人在泛酸嘛。”

林辅臣还沉浸在刚才背诗的感觉中:“中国的大诗人很多,我能背很多诗。可是,我最喜欢的就是林则徐的诗。他这个人嘛,有责任,爱国家,是个好官,我很喜欢。所以,我也姓林。”

季朝栋笑笑:“原来林大人是林则徐的后裔。哈哈哈……”

“我愿意,我愿意。如果林则徐还活着,我愿意拜他为老师,学他忠于国家,爱民如子的品质。”

芦县令感叹道:“林大人,真是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你一个外国洋人,不远万里,来到中国,还对中国的文化、中国的先贤如此崇敬,令卑职五体投地,不胜感佩。”

林辅臣望着发出万道霞光的夕阳,由衷地说:“我热爱中国。我也热爱比利时。我娶了中国姑娘做妻子,我的孩子是两国文化的结晶。我希望他们长大以后,能多做对中国和比利时有益的事情。”

季朝栋不怀好意地道:“林大人,按我们肃州人的说法,你的娃娃们就是杂种。杂种好哇,杂种聪明。”

芦县令见他如此说话,怕林辅臣动怒,赶紧把话题扯开了。

林辅臣却点头认同:“季将军,你说得不错。按进化论的观点来解释,不同种族的人结合,生下的孩子就是聪明的。我希望以后你的孩子们也能找外国的,多生几个杂种。”

芦县令忽然想笑,却不敢笑出来,便装作尿急,跑下了城楼。

季朝栋本想嘲笑林辅臣一番,没想到自己却被闹到了沟里,脸上有些挂不住,便说:“天不早了,林大人,下去歇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