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千年汉帝国
3966900000205

第205章 双雄会(9)

夏日的风吹拂着里海沿岸的一切。空气里带着一丝潮湿的气息。但这股潮气中似乎总是隐藏着一股无法摒弃的血味。

西海州,大汉最西边的领土。是汉人文治武功所能达到的极西之地。根据大汉帝国兵部的统计,从汉圣祖时期开始直到汉元千年,单单战死在西疆地区的大汉军人就超过了四百万!那些迁移过来,为了改造这里一切而努力的普通汉人百姓还没有算进去!

汉武烈堂里西疆军人的灵牌占据了一个巨大的祭台,似乎,已经快没有位置了!

九月初九,是大汉帝国公祭为帝国战死英灵的日子。这天一大早,帝国内阁首辅宇文护就早早地来到皇宫武英殿,换上公祭的华夏冠冕。

很多人会把公祭和出殡典礼搞混。事实上,在大汉帝国,公祭大典上是不会有白茫茫的素服的。早在汉圣祖时期,礼部就已经定下了公祭的礼仪规范。公祭时,全体文官皆穿烈焰图纹的朱红冠冕,所有武将着甲,佩戴勋章和剑章。除了大汉帝国的皇旗外,还有象征着帝国武威的赤金烈焰战旗一面,同时还会将羽林九卫各卫的战旗也祭出来。

公祭大典一开始由帝国首辅主持,带领文武百官从武英殿出发前往皇宫正阳门恭迎皇帝出行。一路上洒水净道,旗幡招展。皇帝出现在正阳门后,早准备在侧的司乐会敲响大汉进军鼓!在隆隆肃杀的鼓声中,皇帝将要身穿帝王铠,执天子剑登上御驾战马,驰往汉武烈堂,沿途只有执幡武将十九人护卫。当然,这十九人都最少是执金吾军衔的高级将领!这时帝国首辅才能带着所有文武百官前往汉武烈堂,举行下一步公祭仪式!

可以说,整个公祭仪式很大程度上不似祭祀,反倒像是一场汉军出征的预演!这个仪式从头到尾都是会对全体百姓开放的,汉圣祖的目的也是要让汉帝国的百姓时刻牢记大汉帝国的赫赫武威,显示皇家永远不会忘记那些为保卫帝国尊严和利益而战死疆场的勇士!

而皇帝出现在正阳门,身穿帝王铠,手持天子剑驰马前往汉武烈堂公祭也是向世人展示汉天子武威的一个方式。在这一路上大汉进军鼓都是不会停的,沿途百姓更是可以高声欢呼,大喊万岁。应该说,整个公祭典礼是以皇帝为起点,来引发全体汉人的熊熊热情!

但是今天,宇文护带着百官在正阳门外伫立了半个时辰,巍峨高大的宫门依旧紧锁,皇帝的身影依然未曾出现。

宇文护头戴烈焰火云冠,眉头簇的极深,脸颊也严重的消瘦下来,眉眼里的忧虑与愁苦日渐深重。自从得知爱子“阵亡”的消息后,宇文护着实大病了一场,到现在也依然有些虚弱。内阁事务他暂时交给次辅和俊辅负责,若不是这次公祭大典实在关系重大,宇文护也不会拖着来参加的。

如今帝国两面受敌,帝国财政又运转到了极致,为了应付两线战事,宇文护已经批准了对帝国的所有新州都征收“助剿税”的提案。他何尝不止这个政策其实是饮鸩止渴,从最初对新罗、扶桑两州征收“助剿税”到现在发展到所有新州,这无形中将会损及帝国的威信,更可能酝酿出更大的暴乱。但西线战事一直久拖不决,几十万大军压在西疆,每日粮饷耗费数以百万计。每次他以帝国内阁名义发往西疆的催问信函都得到胡公殿下相同的答复:“战局不明,不宜轻动!”

胡公殿下那里始终没有发动对月氏人的最后一击,宇文护作为帝国内阁首辅只能不断筹措更多粮饷以支持西疆战事。南疆又有近十万大军集结,这些都是钱啊!

就在这时,大汉帝国武公吕博奢战死西疆的消息传回了帝都,一时间群情哗然!

这么大的事情,政务院无论如何是不可能压下来的。《龙吟》将这消息一发布出去,顿时引起了朝堂和民间的急剧动荡。武公是大汉六十一位公爵之一,其家族子弟遍及朝野上下,他的阵亡当然会引起无数的变数,朝堂震荡不过如此。但民间的声音却又不同。底下的百姓不关心武公殿下阵亡会引起多少高官对权位的争夺,他们只关心帝国的安危!

武公会受封“武”字,其在民间的勇武形象自然是无与伦比的。连他都阵亡了,民间百姓如何能不哗然?就在武公阵亡消息传播开来的当天下午,帝大学子就有两百六十一人同时递交退学申请,集体到皇宫广场集会,高呼“弃笔从戎”,“大汉已到危急存亡之秋,吾等学子效班定远,弃笔从戎,西征蛮夷!”

帝大学子的陈情引起了帝都数万百姓附和。一时间帝都汹涌。许多百姓在街头巷尾议论时都是义愤填膺,但在这份义愤填膺的背后,很多人都露出恐惧和无名的畏惧。

这是一个屹立在世界之巅上千年的民族第一次感觉到自己民族的无力。百姓们都在担心,担心汉人的辉煌时代是否已经过去!在担心大汉帝国的未来!圣祖普及教育的制度让国人的识字率大大提升,国民素质也很高,但正是这些让汉人们更加有了忧患意识。武公殿下的阵亡在很大程度上触发了这些有着忧患意识的民众的恐慌!那些嘶声竭力要西征复仇的汉人们,恰恰是内心最为恐惧的一群人!

汉人不再蒙昧,但却开始脆弱。知识程度的提高,很大程度上也说明了一个国家承受危难的脆弱度提升。因为有知识的人总会有很多的想法,有了想法就很难统一,很难统一就会酝酿祸患这也是原来的中国历史上,为何历代帝王都会采取愚民政策的原因之一。

当然,在现代,由于有高速有效的通讯网络,交通工具等等现代化的东西,使得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力达到了无与伦比的强度,所以只要牢牢掌握住军权,任何内部的反抗都会在瞬间被掐灭。不会对中央集权造成威胁。可是这里是大汉帝国,是一个以冷兵器为主导的时代,有知识的人越多,就代表了变数越多。虽然汉圣祖修建了通往全国各地的直道,将帝国兵力投送能力扩大了数倍,但这种情况依旧存在。

帝都繁华外衣下的种种繁复思潮和麻烦在武公殿下阵亡的消息刺激下突然爆发出来。顿时让帝国内阁手忙脚乱起来。

这一切的一切使得这次的公祭大典变得无比重要!宇文护拖着病体参加这次公祭大典的用意很明显了:通过这场威武隆重的公祭大典来鼓舞民心,振奋民气,同时向世人展示帝国武力,向世界宣布帝国还有平定任何叛乱的能力!

但是这一切都需要一个人来做引子。

这个人就是大汉帝国的皇帝!

皇帝作为大汉帝国唯一正统合法,天与人归的统治者,他的出现才是所有汉人心头最振奋的激素。如果他能健康英武地出现在这场公祭大典上,那对振奋民气、鼓舞士气将会有不可估量的作用!

可是,他还是没有出现!

宇文护闭着眼睛,心头的怅然若失已经达到了极点。他昨日晚间已经带着张功远和刘夼入宫面圣,并向皇帝提出了陈情,希望皇帝明日能够亲自出席参加公祭大典。可是皇帝的身体和心情都糟糕到了极点。

西疆战事的久拖未决以及武公殿下的阵亡都在重重打击这个脆弱皇帝的身心!

内阁甚至听到过消息,皇帝在得知武公殿下阵亡的时候曾疾声痛骂:“竖子误朕,竖子误朕啊!”然后就气昏了过去。

宇文护不知道皇帝骂的“竖子”是谁,但他也隐隐能够猜测到。他从军部那里得知消息,武公殿下虽然和凉公殿下串通起来有些不逊,但却依然是敬重他这个皇帝的,这次派兵去西疆时,武公和凉公同时召集了本州士兵参加战事,粮饷自给,完全一副赤胆忠心的模样。皇帝一纸令下,武公就带着雍州卫奔赴天山以南战场,听命程度极高。但没想到这却是武公的最后一战而会让皇帝下这道命令的似乎只有一个人胡公张文渊!不是他,也是他手下的人!

内阁三位辅政大臣的集体恭请并没有让皇帝的病情好转。反而随着九月初九的临近,皇帝的身体已经越发虚弱。原本不能受风的身体现在更是一点寒气都沾不得。原本还能坐着御撵到处处理政务的年轻皇帝,如今就像一个行将就木的老头,只能躺在烧着地龙的龙榻上靠喝稀粥维系生命

“难道,真是天亡我大汉吗?”宇文护睁开禁闭的双眼,抬头望了望天空。

一道朝阳的光芒洒下,将这个千年帝国的巍巍宫城照耀的无比辉煌!巍峨城墙上那面蟠龙皇旗在阳光下张牙舞爪,显得如此气势磅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