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千年汉帝国
3966900000292

第292章 神都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南乡子》易安居士

一首《南乡子》传遍被白雪覆盖的神都雒阳。

与此词相并而传的,却是另一个词中圣手“穿越客”的《江城子》。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两首词不论词意还是词风都如此相近,只是前者相对而言稍显悲凉,而后者却十足的豪迈霸气,那股老当益壮,不输少年的勇气着实让人钦慕不已。

当然,这两首词之所以能够风靡雒阳,除了本身的水平外,更重要的是,这两首次背后的故事。

先说“穿越客”的《江城子》吧。据说,先帝之所以在千年立国庆典上一病不起,就是因为读了这首词,豪气大涨,不顾皇太后的劝阻,硬要开强弓射硬石,结果寒气入体,吐血昏厥。

虽然这首《江城子》霸气绝伦,但却被认为是不祥之词,宫廷内外,严禁吟唱这首词。皇家都如此慎重对待禁止的曲目,民间自然好奇不已。朝廷又没有明令禁止这首词的流传,所以一时之间反而风靡雒阳。

再说易安居士的《南乡子》。这首词的意境和文字掌控力都是上佳,但之所以风靡雒阳,很大的原因是,易安居士被朝廷逮捕,据说,秋后处斩!

至于罪名嘛拟撰反词,大逆不道,气死先帝,当诛九族!今上初登大宝,不忍多造杀孽,故仅杀反贼一名!余者尽数贬为庶人,永世不得为官!

先帝汉平帝之死,在官方公布的信息中是这么说的:帝疾,不能事,皇后惠妃奉药于上,侧侍在畔,不敢稍离旬日午时,帝崩于长乐宫。

其中惹人关注的字眼是“不能事”“不敢稍离”。不能处理政事,皇后和惠妃同时伺候皇帝身边,不敢离开片刻,这是什么原因?后妃之争从这个时候就体现出来了?更关键的是,“帝疾”到底是何疾?这似乎是历代皇帝的忌讳。很少史书上会记载皇帝得了什么病的。

而更重要的是,易安居士在帝崩的第二天就被抓捕入狱。然后是宵禁,禁军和飞骑军入卫,之后又传来胡公率兵勤王之类的事情,端是一日三惊,朝堂之上几乎天天都在争吵,整个帝国都有点风雨飘摇的样子。

经过一番腥风血雨的权力斗争,朝廷上下终于平稳下来,形成两宫太后掌政的局面。可刚刚安稳没多久,易安居士谋反案又喧嚣尘上。整个神都又陷入惶惶不安之中。

谋反案呐,一旦被牵连那可是大罪。所以最近连秦淮河两岸都冷清了许多。所有人都担心自己的小辫子被揪住,赶上这趟死亡之旅。

小老百姓有小老百姓的思量,而居庙堂之高的群臣也自有自己的想法。明着看来,似乎是易安居士的谋反案,但官员们都知道,这是两宫太后在斗法呐!

易安居士即帝大的李清照教授,她本是东宫太后萧氏的人,而抓她的却是飞骑卫统帅李秀宁。

李秀宁何许人?已故唐公李渊之女,现唐公李建成之妹,大汉的平阳公主,驰援乐浪,远征西北,那可是立下了赫赫功勋的女将军!更是此次支持西宫太后掌政的重要臂助。她抓易安居士,若说没有西宫太后的意思在里面,谁信?

平帝驾崩之前,的确有过因某首反词而勃然大怒的事情,但至于是哪首词,这就只有寥寥数人知道了。

正是这种真话和假话并行的流言,才让这件事变得更加扑朔迷离。

就在神都雒阳的百姓在为这件事议论纷纷而且惶惶不已的时候,忽然从《龙翔》日报上看见一则新闻。

“西征之大汉雍州卫将士归国,不日抵达雒阳,朝见新君!”

这个消息顿时引爆了全城百姓的激情。

大汉雍州卫转战万里,从新州翻越葱岭,进军中亚,并在西海州朵兰城堡附近击溃罗马军团的消息早已传回国内。世人为之振奋!

严格说起来,此时的大汉帝国并不如表面上看去那么风光。汉平帝继位以来的天灾让整个帝国的财政几乎陷于崩溃边缘,匈奴人对汉帝国的骚扰,月氏人的叛乱也几乎耗尽了帝国的精力。就在这时,扶桑、新罗诸州也兴起造反浪潮,这简直可以算是压在帝国背上的最后一根稻草。帝国东北部的局势已经糜烂,若非益公崔凯巩固了辽西走廊防线,或许局势已经到了不可收拾的地步。

在这种外部压力下,作为汉人精神象征的皇帝又突然驾崩,新帝继位,还搞了个两宫太后秉政一切的一切对于全体汉人来说都是坏消息。加上易安居士谋反案,搅得人心惶惶,可以说,此刻的神都雒阳,所有百姓的心头是极其压抑而又迷茫的。

就在这个时候,那支扬大汉国威于万里之外,震慑宵小,击败罗马帝国的军队回国了!这就像一道闪电穿过所有汉人的心头,不但扫除了之前因国内情形而变得阴霾,还带来了短暂的光明,那前路,似乎也变得清晰了许多!

当然,官方给出的消息是,大汉雍州卫派兵护送驻阿拉伯帝国和罗马帝国的使节回国朝见新君。可汉人百姓可不管这些,也不懂,他们只知道,为大汉扬威的军人们回来了!

这,已足够。

清晨,冬日的光明来的较迟,已经是辰时,但天际那抹阴暗还没有扫去。可雒阳西侧的直道两边已经挤满了百姓,细数之下怕不下万人,他们都齐齐的翘首向西,期翼的目光仿佛能刺穿晨曦的晦暗不明,直达远方。

西山卫城的禁军也开出来了,站在道路两侧,维持着相应的秩序。但从来回奔走的军官脸上,都能看见深深的自卑。

百姓不知道,但他们可是清楚。已经名噪全国,轰动至极的大汉雍州卫,其指挥官就是从西山卫城中被清除出去的原禁卫第一旗!现在,他们衣锦还乡了!头上的光环,几乎能照瞎他们的眼睛!

西山卫城的禁军,虽然穿着威武的圆光铠,但那精气神却始终提不起来。萎靡的就剩下一个空壳罢了。

李秀宁一身戎装站在直道中间,凌厉的凤目扫过那些禁卫士兵,嘴角带过一丝苦笑。

西山卫城的禁卫算是彻底没落了。在她私自带领飞骑卫回京勤王之际,皇后萧氏曾让西山卫出击,但结果却是两个时辰不到,飞骑卫以绝对的劣势兵力击溃了两旗禁卫,还顺势占了西山卫城。若这样的惨败还可以用飞骑军乃大汉强军来安慰自己的话,那大汉雍州卫的荣耀归来,就足以让西山卫城的禁军彻底失去身为军人的自信!

“禁卫,完了!”旁边一个人喃喃道。

李秀宁回头望去,却是礼部尚书薛礼。

薛礼有感,转头发现李秀宁在看他,忙稍稍欠了欠身,行揖礼。这个礼带着敬畏。

也是,李秀宁以一女儿身而凌驾数万男儿之上,成为一军统帅,李秀宁的成就在女子中也算是个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传奇了!

这次迎接公羊治和王显的仪式本不用这么隆重,内阁原来只吩咐礼部派遣几名三品官迎接就好。但因为雍州卫士兵一同回国的消息传播了出去,并引起了重大反响,所以内阁紧急磋商,提高了迎接规格,并且通知军部,调派飞骑卫统帅李秀宁一起列席迎接。

其实此刻的汉帝国内部,朝政颇有些混乱。内阁三位辅政大臣中,次辅冀公年纪大了,俊辅刘夼还在留职观察期间,根本不敢有任何行差踏错,可以说所有朝政都在首辅宇文护手中。而首辅宇文护麾下的六部中,四部都是原凉公家族的人,东宫萧氏可是万分倚重。随着西宫太后逐渐掌握了雒阳九门防卫,宇文护也开始向东宫靠拢,这样一来,局势愈发混乱起来。

东宫太后掌握了文官集团,西宫太后掌握了武将集团,而且手握雒阳九门防卫,为了这个,西宫太后甚至违背先帝遗诏,没有将飞骑卫调往辽州平叛。

所以,这个军部到底对李秀宁有没有约束力还真不好说。这次来迎接雍州卫,与其说是李秀宁碍于军令,还不如说是她自己想来。

想到这里,薛礼对这位大汉的平阳公主就愈发敬畏起来。不过他不知道,平阳公主李秀宁心里却是另一番心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