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千年汉帝国
3966900000074

第74章 降服(2)

这时,门外响起了敲门声。她赶紧关上窗户,走到外间扬声道:“谁啊?”

门外传来一个女声:“李教授,是我!”

李清照顿时听出了这个声音,是苏玲。

这栋乙木号楼是女性导师的专属楼,这栋楼里住着的都是帝国大学还没有成亲出嫁的女性导师。学士都很少。像李清照这样成了教授还没出嫁的更加少之又少。

这个苏玲就是跟李清照一样成了教授都没有出嫁的女人之一。不过李清照没出嫁是因为她自己不愿嫁。而苏玲却是没人娶。

苏玲长的很丑么?

不是的。相反,苏玲是一个非常美丽动的女人。今年已经三十四岁。她没人娶的原因仅仅是因为她不是汉人!

这里说的汉人并不是指汉族人,而是指大汉帝国的人。早在汉圣祖征伐百国的时候,鲜卑、氏人、羌人、苗人都归入了汉族人的行列中。在大汉帝国只有汉人和胡人的分别。

胡人就是指非帝国的人,罗马人、阿拉伯人、南印度人都可以归为胡人一列。

苏玲就是罗马人,来自罗马日耳曼行省。

苏玲十岁就跟随做生意的父亲来到雒阳,之后他父亲就定居在这里。苏玲十六岁就考入了帝国中央大学,毕业时更是以一篇《思帝国百年政策论》名噪京都。

可是不久,罗马的日耳曼行省发生叛乱,罗马帝国皇帝给大汉帝国上国书,请大汉将国内所有日耳曼行省的罗马人都抓住送回罗马。对于这个要求,帝国给予拒绝。当时的汉乐帝认为日耳曼行省的叛乱是罗马的内政,帝国无权干涉,可这些日耳曼行省的罗马人既然到了大汉,只要他们没有犯法就享有安全的权利。罗马帝国虽然愤恨,但也对强大的汉国没有办法。

可是这个消息流传开来以后,所有汉人都把来自日耳曼行省的罗马人当成潜在的叛乱分子。在帝国,学者们最痛恨的就是叛徒,所以苏玲的婚事就一直耽搁了下来。曾经也有一些豪商巨贾看中了苏玲的才学想娶她。但苏玲却觉得那些人只是看中她的样貌,并不是真正喜欢她,所以婚事就一拖再拖,直到如今。

羽林军校的文试题目历来都是请帝大的教授出题的。今年也不例外。苏玲和李清照都同时得到帝大祭酒(即校长)的通知,她们两人分别负责这次文试的策论题和诗赋题。

李清照打开房门,一身厚厚汉装的苏玲捧着一叠文稿就站在外面,她笑道:“看你房中灯光亮起才知道你回来了,我这里有份名册,想给你看一下!”

苏玲就住在李清照的对面,两人都是教授,虽然李清照教的是帝国文学,她教的是帝国政策,但两人还是亲密的闺房密友。

“快进来吧,外面怪冷的!”李清照赶紧将苏玲让进了屋里。关上房门,把苏玲请到了书桌前笑道:“什么名册让你这么晚还亲自送过来?”

苏玲的眼睛是蓝色的,头发金黄,若以现代人的眼光看上去绝对是一个绝代美人。不过对于现在的汉人来说,她的确算得上怪异了。她笑道:“是一份今天刚刚送来的名册,说是要我们参详一下,考虑一下这些人的实际情况出题。”

李清照挑了挑眉:“实际情况?”她打开名册,只见上面写了一大堆的人名,还有履历,顿时明白苏玲所说的意思是什么。

原来这些人都是最后报名的民间人士。就是一些没有读过大学,甚至连高中都没有毕业的平民。还有一些刚刚从羽林守军中退役的人员,这些人的知识水平肯定不高,若是不考虑到他们的情况,出的题目过难的话,他们肯定答不上来。

李清照看着名册上的履历笑道:“怎么还有小学毕业的人啊?”

苏玲不见外地从里屋搬出一张圆凳坐在李清照旁边笑道:“可不是么。不但有小学毕业的,后面还有一些码头苦力呢!以前报考羽林军校的都是大学生,最少也是高中生。可是这几年不知道为什么非常多下层平民报考。”

李清照叹口气:“唉,帝国这几年灾荒连连,羽林守军已经人满为患,他们也只是赌赌运气,看看能不能进入军校混口饭吃罢了。”

说到现在的局势,苏玲也是微微叹息,但却没有多说什么。其实帝国现在的局面她在自己的成名作《思帝国百年民族政策论》中就有提及,只是每人应合罢了。

李清照随意翻了翻名册道:“苏姐,你的意思呢?”

苏玲道:“我看不如把策论题和诗赋题都稍微改一下,我原本的策论题是《形意》,主要是想让考生发表一下关于内修和外养之间的关系。但既然有这么多的底层士民报考,我想把题目改成《安民》,你看如何?”

李清照点点头,拿起案头的一份文稿道:“唔,也好。我本来是想让考生以唐公李渊为题做一首诗,那现在不如也改为乐浪郡的那场战事吧。只是,我对那场战事不甚了解,不知道是咏人好还是咏事妥,苏姐,你比较关心这些,不如和我说说。”

苏玲自从罗马日耳曼行省爆发叛乱,而这叛乱持续了几十年依旧没有平定后,她就对军事这方面比较关注。所以李清照问她还是比较有道理的。

苏玲道:“我觉得还是咏事为妙。范围可以扩大一些,最好还是不限体裁。最近词风大涨,可以让他们自由发挥。诗词皆可。没准还真能出几个像‘穿越客’那样的豪放派大家呢!”

说起“穿越客”李清照的嘴角就不服地嘟了起来:“豪放派有什么好的?难道就不能写婉约派么?”

苏玲蓦然醒悟,她是知道“易安居士”就是李清照的,那些刊登在《真凤》上诗词她也在这间书房里见过,所以马上就领悟到李清照那股不服输的意思,笑道:“写成婉约派当然不是不可以,只是,这是给军校出题,题目应附和军事特点,试问金戈铁马的战斗又怎么婉约的起来呢?”

虽然苏玲说的有理,但李清照还是觉得不服气,可是嘟了半天嘴也不知道如何反驳,只好胡乱翻着手中的名册,强辩道:“也不是不可以啊,那首《战歌行》就有婉约派的气息在里面嘛!”

《战歌行》充满了铁血浪漫色彩,跟婉约派可挂不上关系,苏玲心知自己这个密友是词穷了,所以淡然一笑并不往心里去。

李清照被苏玲那样一说,顿时没了兴致,随便翻了翻名册就要放下,忽然一个名字引起她的注意,她赶紧一把抓过已经丢到一边的名册,快速翻到最后面一页,惊道:“呀,他怎么在这儿?”

苏玲还是第一次看见李清照这种惊讶的表情,不由探过头去问道:“谁啊?什么在这儿?”

名册的最后一页写着:“邹燃,二十四岁。乐浪府孔泉县人。无学历。汉元999年十月加入帝国禁卫军禁卫轻骑第一部第一曲。后退役。累积军功至子爵。现居雒阳尚善坊六尺巷。现报考羽林军校骑兵科。”

苏玲道:“邹燃?就是写《战歌行》和《精忠报国》那个嘛!这有什么好大惊小怪的?他是禁卫轻骑第一部的人,又是在平阳公主带领下立下军功升为曲长,被裁撤也是理所应当啊!”

李清照却忽然大拍自己脑袋,懊恼不已地道:“啊我怎么,哎呀,我怎么忘了这个邹燃就是那个邹燃了!真笨真笨!还妄称自己是才女,哎呀,气死我了!”

苏玲疑惑地道:“什么这个邹燃那个邹燃的?照妹,你没事儿吧?”

李清照这是懊悔不已啊!她在听了《精忠报国》是邹燃写的以后,第一时间告诉了萧后。可是因为萧后的误导,害的李清照以为这个“邹燃”是帝国大学的学子又或者是在朝官员,压根就没往乐浪郡战事中大出风头写过《战歌行》的邹燃身上想。今晚还是在苏玲的刺激下忽然想到这首已经传遍全国的诗她才有了一丝了悟。

李清照对自己的失误懊悔非常。如果说她对谁有过佩服的感觉,首先得说那个“穿越客”,虽然她嘴上一直都对“穿越客”不屑一顾,但那只是面子上的事,事实上她早就被“穿越客”的才华所折服。还有一个让她佩服的就是这个邹燃了。

“他怎么没读过书吗?”李清照又呆呆的看着这份名册不可思议地道。

苏玲看她稍微正常了点,道:“对啊。谁都知道邹燃是在乡间听学堂先生讲过课而已,并没有正统的教育。”

李清照的俏脸顿时又跨了下来。苏玲觉得今天的清照妹妹非常不正常,不由伸出手想去看看她是否发烧。却没想李清照霍然站了起来,大声道:“我明天要去趟六尺巷!”

苏玲惊道:“啊?干嘛?”

李清照冷着小脸道:“我倒想看看这个邹燃到底是真的没读过书还是虚报履历。”

其实她心里还有一句话:如果他真的有真才实学,那萧后的《真凤》报就能有所展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