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黄粱梦三国
3971900000118

第118章

“等等!黄盖将军到哪去了!他不是在东门休息的吗!”孙策刚出城门,突然想到了一直未见黄盖,忙勒住马脖,回头看去,却见黄祖哈哈大笑着挟持着一将立在城楼之上,叫嚣道:“江东小儿!跑吧!跑吧!吾黄祖擒得汝的亲将,到时定要让汝消失在这荆州大地上!哈哈哈哈!”

孙策大惊,急道:“糟糕!黄盖将军被俘获了!得回去救他!”说着就要返回,张岩忙拉住他,劝道:“主公不可!如今大军大溃,现在回去是送死啊!”

“难道就弃黄将军不顾吗!”孙策急道,张岩晃了晃脑袋说:“主公莫急!容石化思虑一番!”他脑中滴溜溜转着,希望能想到什么办法来,这时,他想起历史上孙坚领导的军队攻城失利后,孙坚被杀,尸体被敌人俘获。刘表反攻之际,敌将黄祖也被孙军擒获,后刘表念及念黄祖与己情意,同意互换俘虏双方罢兵。

张岩灵光一闪,虽然现在情况与历史有变,但刘表对黄祖的情谊应该是不变的,当日蒯越苦谏未果,今日即使樱莺力谏,刘表也未必听其言,不若赌上一赌,如今大败,战事继续下去恐怕有些困难,若能借此双方罢兵,日后便还有机会。于是他道:“谁将那黄祖射下!记住!勿伤其性命!”

“我来!”董袭拿过弓,搭上利箭稍加瞄准,箭矢嗖的一声射中那黄祖肩膀,那黄祖大惊,身子晃了晃,直朝城楼下坠。这时徐盛策马上前,一下接住了黄祖,张岩对孙策道:“主公速速撤离!有黄祖在手,黄盖将军有救了!”

孙策虽不明其意,但见张岩说的坚决,也只好信他,随大军撤离。樱莺等人追了数里,最终因恐有埋伏,没有深入,返回城中。这一战,双方共损失人马四万多人,其中孙策三万,刘表一万,伤亡比例是三比一,刘表大胜,如今局势一下子发生了变化,连日的战斗消耗导致孙策仅剩三万多人,且士气低落,恐久不能再战,而刘表还有五万多兵士,且经此一战士气高昂,只要刘表明日大举反攻,必能大败孙策大军,轻则歼灭数万江东军,孙策带着残余败回江东,重则全歼敌人,孙策本人将被活捉甚至杀害,当然,前提是刘表愿意这么做的话。

樱莺率着得胜之师回到城中,刘表从坑道内出来,听了部下详述之后大喜,赞道:“樱军师真乃当世张良也!”

樱莺笑道:“主公过奖了。”这时,众军士拥着黄盖来到,一校尉道:“主公!此人乃孙策手下大将黄盖!是孙策身边的亲将!

黄盖怒视着刘表和樱莺等人,朗声道:“吾黄盖已成阶下囚!要杀便杀!吾绝对不皱一个眉头!”

樱莺知黄盖是三国东吴猛将,有心拉拢,她走过去解开黄盖绳索,用诚恳的语气说道:“黄将军不愧当世勇将,身陷敌营而不失气节,小女佩服,孙策无谋冲动,现又遭此大败,恐难再有起色,而我家主公刘表占据荆州,兵多将广,手下人才颇多,其中的黄忠魏延想必将军已经领教过了,又乃皇室宗亲,何不弃暗投明,加入我荆州阵营?”

黄盖对樱莺的态度显得很是诧异,不过他听完之后,用稍显平和的语气说道:“多谢樱军师好意,不过,吾自幼跟随孙坚,又从孙策,乃江东主将,孙家对吾情深意重,岂能背之?还请军师不要多费唇舌。”

樱莺闻言心中恼火,自己都这么低声下气的说话了,他还不识好歹,她耐着性子又继续劝道:“黄将军,所谓良禽择木而栖,勿要拘泥古板观念。还请将军考虑周全才是。”

黄盖凝视樱莺,良久叹气道:“难怪吾主会败在汝一女子手下,不仅谋略过人,对待敌将又如此温和,若换做别人,恐早已被汝感动,但是,吾黄公覆绝非忘恩负义之人,还是那句话,不降!”

樱莺见黄盖还不肯妥协,便放弃了希望,反正黄盖虽猛,但也只是就二流武将来说,有他虽有大用,但无他也不会有什么太大损失,她脸色一板说道:“将他押下去!”于是众军士重新将黄盖绑上,将其押进牢房。

这时刘表左顾右盼,突然问那个兵头道:“黄祖将军何在?为何不见其影?”

樱莺一听,不由心头一怔,难道……她也看向那兵头,只见那兵头唯唯诺诺道:“回主公……黄将军他……他……他被敌人射落城墙,敌方武将徐盛给擒去了……”

“什么!”刘表和樱莺二人同时惊道,吓得那个士兵哆嗦的跪在地上,樱莺脑中轰隆隆直响,他的预感得到了证实,那张岩必定想要让刘表以黄祖交换黄盖!这可怎么办,好不容易将孙军击溃,只要再乘胜追击,孙策必败!历史上刘表就是因为黄祖而错过了机会,如今可不能再让这事发生了!樱莺想着,不由看着一脸惊慌的刘表,此时他真想有记忆抹除的法术,将刘表脑中关于黄祖的一切抹去。

却说孙策率领败军连退十数里,放弃了邓城,退守到樊城,孙策让大军进城警惕敌军偷袭,自己和众将及张岩召开了紧急会议。

“可恶!主公刘表真是狡猾!竟然在底下挖地道掩藏大军!让我们猝不及防!韩当将军身受重伤,黄盖竟然还被他们擒了去!”程普大怒,韩当这时靠在一边的椅子上,伤口进行了简单的包扎,担忧道:“也不知黄盖将军怎么样了,希望敌人不要为难他们才好。”

陈武叹口气,看着张岩道:“要是当初吾等听军师之言,也不会遭此惨败,如此一来,第五双方力量逆转,刘表兵力占多,又信心满满,看来,吾等方有撤军才是。”

“不行!黄盖将军还未被救回!岂能撤军!”孙策怒声道,他看向张岩道:“石化!汝不是说有办法吗?到底是何办法,快快详细说来!”

张岩点点头,先让人将那黄祖押上来,此时箭头还未从他肩膀上拔去,黄祖大叫道:“快速速帮吾处理伤口!你们这些混蛋!最好放了我!不然吾主刘表必定踏平尔等鼠辈!”

徐盛听言大怒,猛的一拍桌子走过去抓住那支箭的尾部用力一搅动,黄祖痛的哀嚎起来,哀求道;“徐盛将军!吾错了!放过小将吧!吾也只是听命行事而已!若诸位将军肯放的小将,小将愿效犬马之劳!”

“怎么!刚才还嘴巴那么硬!现在就服软了?还以为你有多大骨气呢!”徐盛不屑的说道,孙策摆了摆手:“好了!徐盛将军,且先听军师有何良策吧。”

张岩闻言,缓缓说道:“这黄祖与刘表交情深厚,因此我才让主公将他擒来,为的就是有筹码与刘表谈判。现在当派一人冒险前往襄阳议和,并交换俘虏,我想,刘表必定答应!”

众人闻言面面相觑,程普道:“军师的计策就是如此?汝怎知刘表定会惜黄祖的性命?”

还未等张岩说话,黄祖忙道:“会!吾主一定会答应的!吾与他从小交情深厚!乃心腹之交!吾主不会舍弃我的!”张岩送了耸肩,表示正如黄祖所言。

虽然孙策等人还是觉得有些不可能,但起码可以试一试,毕竟要是成功了,双方便能休战,同时黄盖将军也能平安归来。

“可是,此去凶险,万一不慎,便会遭大难,谁能担此大任?”孙策皱眉问道,众将齐声道:“属下愿往!”

孙策大喜,刚要钦点,张岩阻止道;“主公,诸位将军,此事你们去不得,且得有刘备故人前去方可。”

“刘表故人?吾大军皆视刘表为大敌,又岂会有故人在此?”孙策不禁有些无奈的笑道,张岩说:“军中没有,但长沙有。主公可记得长沙功曹桓阶?遣他去议和,必能马到成功。”

“桓阶?一个小小的功曹,难道能堪比吾手下诸将?”孙策不信道,张岩说:“若主公不信,大可以将桓阶叫来相问便可。

孙策闻言,便差人换桓阶来,桓阶赶到樊城后便来见孙策,孙策问道:“桓功曹,听闻汝与刘表有交情,此时可否属实?”

桓阶闻言面色一变,以为孙策要对自己不利,忙说道:“主公!那都是过去的事情了!现今吾为主公效力,定不会因旧情而误了主公大事!”

孙策笑着点点头:“好,好!桓阶莫忧,今次唤汝来实有一事委托,若此事能成,吾便举你为孝廉。”

桓阶闻言,面露喜色,俯身叩谢道:“多谢主公荐举之恩!主公有何事吩咐请说,桓阶定当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孙策摆摆手:“这件事还真被你说对了,的确是赴汤蹈火,充满危险,汝为知道,吾大军与刘表大战失利,黄盖将军被那老儿捉了,黄将军乃先父旧交,又与吾有教导之恩,撤退前,我军也设法擒了黄祖,因汝与刘表有旧交,特派汝前往襄阳城,与刘表议和,并交换俘虏。”

桓阶闻言,稍稍犹豫了下,此行凶险不可知,刘表方才大挫孙军,如今气势正大,此时去议和危险重重。可孙策下令,自己又岂敢不从?想了想桓阶道:“这事就交给属下吧!”于是,桓阶酒足饭饱之后,即刻变带着议和书只身前往襄阳城。

却说刘表在城中正筹备大军,准备一举将孙军击溃,樱莺视察着信心满满、训练有素的军队,心中却怎么也高兴不起来,因为她始终知道,有事情要发生了。

“军师,主公传令让军师前往府邸。”这时,一个侍卫前来传话道,樱莺问道:“主公可说何事?”

士兵道:“主公一旧友为孙策特使,前来议和,主公唤汝前往商议。”樱莺心里一咯噔,点了点头:“知道了,你先去吧,我随后就到。”

“是!”那士兵闻言转手便走了。樱莺叹了口气,心想:该来的还是来了,这次定要说服刘表,不能轻易罢兵!想着,她便前往刘表府邸。

“伯绪啊,多年不见,在长沙可好?”此时刘表在自家府邸正在与桓阶痛饮,他边替桓阶倒酒边说道。桓阶长叹一口气道:“想当年,吾家父与叔叔同来荆州闯荡,如今几十年过去了,叔叔已经是荆州之主,而家父早卒,继承父亲志向的我也没有什么起色,如今在长沙郡当一个功曹,勉强度日吧。”

刘表笑道:“既然如此不如意,何不投到吾麾下,吾定会给汝高官厚禄,绝对不会亏待汝的。”

桓阶淡然一笑:“今我为孙策说客,此事莫要再提。”说着将酒一饮而尽。这时,樱莺来到,刘表将二人介绍了一边,桓英仔细的打量着樱莺,不由暗暗点头,没想到大名鼎鼎的樱莺不仅文武双全,还拥有一副姣好的面容。

“好了,我们开始进入正题吧。”见众人到齐,刘表说道,桓阶闻言,从怀中掏出议和书,呈给刘表,刘表打开细细一读,随后合上书卷道:“黄祖将军在孙策那没受苦吧?”

桓阶犹豫了下,随后开口抱歉道:“说实话,黄祖将军很不好,右肩有箭伤,孙策因恨叔叔,因此将仇恨转化到了黄祖将军身上,不给他治疗,若时间一长,恐性命堪忧。”

“什么!孙策这无耻小人!”刘表闻言大怒,双手拳头握得紧紧的,桓阶轻咳一声道:“若不想黄祖将军继续受罪,还请叔叔速速做决定。”

刘表单手托额,苦思良久,最后说道:“是不是只要吾放了黄盖,孙策便会放了黄祖?”桓阶点了点头。刘表见此,说道:“好吧!两军大战也有有一两个月了,是时候休兵了。”

“主公!不可!万万不可啊!”这时,一旁的蒯越起身大叫道:“孙策此时正值最为虚弱的时候,大军新败,士气不佳,吾等应先斩桓阶,再一鼓作气杀回去!夺回樊城!切莫因一无谋黄祖而误了大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