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黄粱梦三国
3971900000122

第122章

四人闻言,商议起来,虽然他们皆是贪生怕死之徒,但现已经到了绝路,也无他法,稍稍犹豫之后,四人便同意了此事。

次日,西凉州各郡街头都有一游士放出谣言,说朝廷因董卓叛乱,迁怒西凉,要讲西凉踏平,屠戮西凉百姓。西凉人皆惊,人人惶恐不安。又过几日,李催四人出现在的西凉街头,四处扬言道:“徒死无益!若不想枉死,不如随吾四人反了朝廷,杀向长安!这样还有一丝生机!”西凉百姓闻言皆觉得已到绝路,于是纷纷从军不多几日,李催四人再次集结了近十四万大军,随后稍作整顿,杀奔长安。于路遇到牛辅带着五千人欲要为董卓报仇,于是李催便让牛辅为先锋,大军杀奔长安。

数日后,朝堂之上,百官人人慌乱万分,前方守关将领来报李催率大军前来进犯,当知道李催大军的数量后,除了黄虎他们,几乎所有人都吓破了胆。

汉献帝在大殿上责备道:“王大人!前日汝不肯对李催等人赦免,遭致今日大祸!实在糊涂啊!”

王允此刻也是心无办法,他连忙对文书官道:“他们不是要赦免吗?快!速速拟诏书!就说赦免了李催等人!让他们速速退军!”

“晚了!王大人,现在敌人已经兵临城下,兵多将广,汝再下赦书,乃是自取其辱啊!”张绣出声道。

“那张将军又意下如何?”王允急问道,张绣看了看黄虎与袁一虎,二人上前,黄虎道:“当务之急,应筹军迎敌,如今长安城中有禁卫军四万,董卓死后遗留下的部队由一两万,若再在城中招募兵勇,拼拼凑凑也应七八万,可以与之一敌。只要合理的调动朝中诸将,定能抵挡住李催等人的进攻!”

“没错!”袁一虎点头道:“李催四人先前所仰仗的无非高氏四人,如今高氏四人皆已经被擒,李催纵使有以毒计着称的贾诩也无济于事,因为他们空有文官,没有厉害的将领,也发挥不出贾诩的计谋来。而我朝中有大将数名,吕温侯自不用说,我和张绣黄虎三人自认也颇有实力,再加下温候手下的高顺张辽皆是勇猛将领,何愁敌军?尤其那高顺和张辽,臣建议,应让他二人各领一军,各展其才,必定能旗开得胜,马到成功!”

汉献帝和王允听得三人分析条理有序,颇有道理,顿时大喜,汉献帝道:“如此说来,吾方还有许多优势?好!太好了!长安有救了!”

陆百晓听言,暗叹口气,果然,张辽高顺二人被抬了出来,如此一来,李催纵使大军人数众多,也难逃败亡的结局,除非……这时,王允道:“贼军先锋牛辅已经先来到城外百里处,谁肯前去杀敌?”

黄虎刚要说话,吕布上前一步抢先道:“义父!此等鼠辈,吾吕奉先手到擒来!义父稍等片刻,孩儿去去便来!”说着,吕布便携枪出殿,点兵战牛辅去了。

汉献帝当即委任各将,分派兵力保卫长安,随后散朝各自准备去了。

陆百晓出了大殿,心中思虑:大战将起,李翠等人毫无胜算,唯有释放高氏四人,虽然也不是势均力敌,但双方也能打上一打。

这时,黄虎和袁一虎再次来到陆百晓跟前,黄虎问道:“陆兄,你当真不打算助我们一臂之力?”

陆百晓摇摇头:“不是我不肯助,只是我们三人理念不同,希望二位朋友不要介意。”

袁一虎叹口气,双手放在胸前道:“算了,每个人的想法不同罢了,那我们二人就先去备战了,陆大哥你自己小心。”说着二人便离去了。

陆百晓等人都走光后,悄悄的从旁边的一侧门进入内宫,七拐八绕之后来到了天牢入口,陆百晓下得天牢,让狱卒打开牢房,随后塞给狱卒五两碎银,让他站远一点,狱卒喜出望外,连连道谢后便走出了天牢站在了入口处。陆百晓这才进入牢房。

“喂!你这个会仙法的家伙!来干什么!李催四人来犯的事情我们已经知道了,活该!哈哈!告诉你!别想从我们口中得到什么情报!况且我们也不知道什么!”高忠见陆百晓来此,狂笑道。此时他们四人皆手脚被铁链锁住,不然此刻他们恐怕早已扑了上来。

陆百晓微微一笑,问道:“你们想不想出去?”

四人闻言一愣,不由狐疑的看向陆百晓,良久高孝说道:“怎么?难道你要放了我们不成?”

陆百晓不语,拔出从一个士兵那借来的佩剑,“钪钪”几下将四人铁链斩断,四人没了束缚,顿时轻松许多,高忠松了松手脚冷声道:“别以为我们会感激你,说!到底为什么放了我们!”

陆百晓叹道:“李催来犯长安,虽兵多但将不足,汉献帝手下有黄虎吕布等人,再加上未成名的张辽高顺,如此一来李催必败,唯有将你们四人放出去,加上贾诩的计谋,方有拼一拼的可能性。”

四人犯起了糊涂,高礼不解道:“前番你还为了诛杀董卓倾囊相助王允他们,为何这般反倒帮其李催来了?你这人还真是反复无常,莫不是李催四人给了你什么好处?”

陆百晓摇了摇头,叹道:“董卓之死,是历史必然,而你们四人阻碍历史发展,我当然要相助黄虎他们,可现在,李催重掌大权也是历史中早已注定的事情,黄虎他们此刻却成了阻碍,所以我才将你们四人放出。”

高忠闻言哈哈大笑道:“原来如此,你竟然一切都只是为了按照历史走,可是你可知,随着我们的到来,不少事情都已经改变了,既然来到这乱世,就痛痛快快的享受它!还顾什么历史不历史的!真是可笑!”

陆百晓说道:“此言差矣,只要大事件不变,历史的轨迹依然还会继续,今天我放了你们,为了助李催打长安,日后若你们四人再次违逆历史,我定当讨之。”

高氏四人闻言嗤之以鼻,高忠一把推开他,闯出牢房,打昏门口士卒后扬长而去。

就在王允等人准备迎敌之时,天牢守兵来报惊慌道:“不好了!不好了!跑了!都跑了!”

众人疑惑,王允喝道:“什么事情这么慌张!大敌当前,如此态度岂不是自乱军心!镇定些!”

守将连忙拍了拍胸脯,渐渐的平静下来,等脸上表情放松后非常淡定的说道:“王允大人,陛下,高氏四人从天牢跑了,请问要不要追捕呢?”

“什么!”

听到这个消息,满堂惊呼,吓得那个守兵一屁股跌在地上,心中暗想:不是你们叫我镇定吗?你们自己倒是不镇定了……冤啊我……王允惊问道:“天牢如此坚固!又严加死守!纵使他们有通天之能也无法轻易逃脱!怎么会被逃掉!”

那守兵想了想,恍然大悟道:“小人知道了!一定是拿陆百晓陆大人所为!先前陆百晓曾来天牢探望高氏四人,后来我们被人打昏了,醒来后就发现那高氏四人就跑了!”

“什么!”黄虎和袁一虎诧异不已,当初是陆百晓前来相助擒得高氏四兄弟,今日他又怎么会私放他们?袁一虎对王允抱拳道:“王大人!此事定另有隐情!待查明之后再定罪不迟!”

“还查什么查!先将陆百晓押来细问再说!”王允下令道,随后一个校尉带着十余人去捉陆百晓。

一刻之后,那校尉带着人空手而归,校尉跪在地上失望道:“回陛下,吾等去陆百晓寝屋去抓,未曾见其人,后问守宫将士,将士说他已经离去,不过他留下一封书信,让小的交给黄将军和袁一虎将军。”说着从怀中摸出一封信赖。

黄虎上前几步接过信函,抽出信纸细看,袁一虎也凑了过来,只见上面写到:“袁兄,黄兄,恕百晓无礼,私放了高氏四人,如今朝中有二位兄台相助,守住长安应该不难,但这违背了历史的必然,因此,唯有放了高氏四人,才方可与朝廷一拼,所以我不得不背着你们私放了高忠等人,虽然我们理念不同,但希望此事不会影响我们之间的情谊。”

袁一虎叹了口气,王允急问道:“上面说了什么!”袁一虎答道:“陆百晓承认是他方了高氏四人。”

王允听言大怒,喝道:“大胆!传令下去!悬赏万两捉拿陆百晓!”

“大人!”黄虎见此忙道:“如今当务之急是抵御李催等人,如今李催四人有高氏四人相助,再加上贾诩,此战变得更为棘手!”

吕布哼道:“贾诩区区一文人,难道还能翻了天不成!”

黄袁二人知别人不懂贾诩厉害,也不多言,此时曹性来报道:“将军,三千骑兵已经集结完毕,请下令。”

吕布闻言,辞了献帝等人,对黄袁道:“二位兄弟!就等着吕某得胜归来吧!”黄虎二人也知道吕布此战必胜,也没什么好担心的,说了些祝福的话,吕布便出殿跨上赤兔,手持画戟率众骑飞奔出去。

此时在洛阳城外某处山坡之上,陆百晓手摇折扇,身后站着那五百侠士,看着吕布从城门中奔腾而出,叹道:“汉室多难事,此番战罢,天下又会陷入混乱的局面里了。”

一名满脸胡渣的中年男子上前问道:“陆老弟,既然知道如此,为何还要相助叛贼?”

陆百晓微微一笑,故作高深道:“天命难违,既然上天已经布置好了发展的轨迹,那就不能去破坏,不然,将会堕入万劫不复之地。”他这番话众侠士虽不尽信,但陆百晓的身份实在太神秘了,他们也没有提出质疑。陆百晓心中想道:蒙羽啊蒙羽,我信你的话,希望,我和你都是对的吧……却说吕布率众奔出长安,行不数里,与牛辅5000人相遇,牛辅见吕布兵少,虽畏其勇,但自认手下兵将精锐无比,遂摆开阵列,牛辅出阵举枪指着吕布大骂道:“吕布小儿!吾岳父董卓待汝不薄,且又为汝义父!为何做此叛逆之事!速速投降!吾可留汝全尸!”

吕布哈哈大笑道:“无知小儿!难道未曾见过吾之勇力吗?那今天吾就让汝后悔终生!”说着吕布就当先一骑冲向牛辅,牛辅大惊,忙策马后退,然后再手一挥,五千大军迎向吕布。

三千铁骑在敌方阵中来回冲杀,肆无惮忌的肆虐着,所过之处皆如乘风破浪般毫无阻碍,很快牛辅便败下阵来,不得已撤退,吕布欲追,随军谋士李肃道:“不可穷追!恐遭埋伏!且先安营扎寨,容后再议。”

吕布闻言于是就地扎营,是夜,李肃建议道:“牛辅新败,军心必乱,不若让肃引一千军夜袭敌寨如何?”

吕布闻言应允,于是李肃率一千铁骑直奔敌寨,怎料牛辅早料到对方会来偷袭,寨口至放了百余人做饵,等李肃杀入寨中,四面弓弩手尽出乱射一通,李肃军乱,正待撤出,牛辅率五百兵士堵住寨门断其后路,不多时一千铁骑便损失殆尽,李肃也被牛辅数刀斩于马下。

吕布闻言大怒,率余众突袭牛辅,由于吕布勇猛,牛辅士卒见之心里畏惧,兵无战心,牛辅只得再次大败而逃。

是夜,牛辅唤部将胡赤儿商议应敌之策,胡赤儿道:“吕布之勇天下皆知,先前董太师只仰仗他一人便能震慑天下,吾等岂能敌之?不若收拾钱财,吾等逃难去吧。”

牛辅闻言觉得有理,遂带上金银珠宝,在胡赤儿和几个士兵的保护下溜出营寨,来到一河边,正欲渡水时,胡赤儿从背后手起一刀将牛辅斩杀,夺了珠宝对其余人道:“李催等人乌合之众,必败之,不若随吾投奔吕布!”众人无处可去,只有点头,胡赤儿砍下牛辅头颅,打包之后前往吕布营中。

且说吕布大胜之后,正与人庆祝,闻营外有敌将献牛辅首级来投。吕布大喜,命人将其迎入营中。

“胡赤儿拜见吕温候!这便是牛辅的人头!”胡赤儿带着随从跪下,将头颅献上去。吕布点点头,将头放在盘中问道:“汝是如何杀了他的?”

胡赤儿方欲说话,他的一随从因看不惯胡赤儿弑主求荣的行为,出声道:“吾家将军本来已经与牛辅将军商议夜逃,怎料吾家将军在过河前起了歹心,杀了牛辅,夺了其钱财。”

吕布闻言脸色一变,大怒道:“汝竟这般卖主求财,若留汝在此,岂不是祸患?来人!将胡赤儿推出去斩了!”胡赤儿吓得面如土色,百般求饶,吕布念及他毕竟杀牛辅有功,准备放他,怎料胡赤儿竟趁吕布转身之际拔刀便刺,吕布大怒,随手一戟杀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