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黄粱梦三国
3971900000050

第50章

绍以兜鍪扑地,毫无惧色道:“大丈夫宁可战死,岂可苟活耶?”遂拔剑准备战斗,原先奔逃的军士见此,士气大振,齐心死战,赵云冲突不得入,这时袁一虎也率着一万西凉铁骑到来,见此情景,他心道:这是最后的机会了,定要以及冲垮敌军,将袁绍击杀!于是他带着骑兵逐渐加速,企图一举冲散敌军,撕开防线。

“嗖嗖嗖--”

正当他率军冲锋时,突然从道旁闪出一千弓弩手,弓箭齐发,西凉铁骑纷纷应弦倒地,原来关蒙羽早已料到如此,偷偷在这里设了埋伏。不消一会,一万精骑只剩100,而袁绍大部队已至,颜良亦引军来到,两路夹攻。

赵云拼死护着公孙瓒杀出重围,回到界桥。而袁一虎见则呆呆看着身边满地的尸首,心中不知是什么滋味,败了,一切都完了!

这时,后面用来一万多兵马,将这一百骑团团围住,袁一虎以为此战在劫难逃,但他毫不畏惧,紧握手中长枪,冷冷的扫视着周围的敌兵,转身对慌乱的那一百骑道:“兄弟们!虽然我们败了,但我们不能在人生的最后一刻给自己留下污点!即使要死,也要死的堂堂正正!不要被敌人看扁了!”

那一百骑闻言,原本脸上惊慌的表情渐渐转变成坚毅,他们紧紧靠在一起,围成圆圈,举起手中的长矛,平静的迎接这最后的时刻。此时袁一虎的脑海里,浮现出了凤殊的身影,在这最后一课,他首先想到的就是她,袁一虎眼睛一闭,举起长枪,其他骑兵也纷纷端平长矛,准备做最后的冲刺。

“袁一虎,为了个董卓,你值得这样吗?”这时,关蒙羽的声音传进他的耳朵里,袁一虎放下长枪,转身望去,关蒙羽从人群中走了出来:“你我都是一类人,何必伤了和气?”

面对关蒙羽,袁一虎此刻却出奇的并不感到愤怒,因为他败得很彻底,他一直以为,靠着自己的战斗力,就能横扫天下,但关蒙羽告诉他,他错了。打仗,不单单是一个人的事情,需要靠头脑。

袁一虎正色道:“要杀便杀!其余不用多言!董卓对我有救命之恩,我……”

“就因为一个救命之恩?难道你是铁石心肠吗?董卓西迁长安,多少无辜百姓于路被杀,护送的军队****捋掠无恶不作!这等人神共愤之事,连现在的人们都痛恨至极,更何况我们!难道仅仅因为董卓救过你,你就要帮他祸害这天下的百姓吗!”关蒙羽未等袁一虎说完,关蒙羽就斥责道。

袁一虎一听关蒙羽提起这件事,心中一阵刺痛,去往长安时,一路上的所见所闻有一次浮现在脑海里,原本他已经强制自己忘记这些了,可关蒙羽的话却再一次将那些痛苦的回忆勾起!内心中传来强烈的自责感!他有些痛苦的捂着头喊道:“不要说了!我根本没参与这些事情!”

“别自欺欺人了!董卓在位一天,就有不少无辜生灵魂归黄土!而你!却一直要保护董卓!你虽未直接参与,但也俨然成为了帮凶!”关蒙羽厉声说道。袁一虎听着关蒙羽的话,心口一阵绞痛!那些满路铺撒的尸首,被血染红的沟壑溪流,还有……还有初见凤殊时,她眼中的那股无助,那股愤怒!一切的一切折磨着他的身心。他要崩溃了!

“住口!再说我杀了你!”袁一虎突然发狂道,眼中露着凶光,关蒙羽微微一笑,随后一挥手,包围袁一虎的军队露出一个缺口,关蒙羽道:“今天,我可以放你走,但是,我希望你能好好想清楚,不要再执迷不悟了。现在,你可以走了。”

袁一虎见状,微微一愣,半响之后,他眼神复杂的看了眼关蒙羽,随后便带着那仅剩的一百骑往长安走去。

且说袁绍大军复赶公孙瓒过桥去,桥略显狭窄,大军所过落水死者不计其数。

袁绍当先赶过,追不至五里,刘备突然带军从山背后杀出,原来他撤退了数里,忽闻公孙瓒又杀了回去,大喜,重整军马正欲回援,正行间,又见公孙瓒溃兵,从他口中得知,袁绍死战不退,颜良和大军两路夹攻,结果公孙瓒再次败退,刘备闻言,埋伏在界桥附近的山谷中,静待绍军到来。

只见刘关张三人一出马便径自朝袁绍本来,直取袁绍,三人杀气腾腾,惊得袁绍手中宝刀坠于马下,忙拨马而逃,公孙瓒再次回马追杀,众人死救袁绍过桥,公孙瓒也亦收兵回寨。

且说袁绍输了一阵,回到寨中,从此紧闭寨门不出,而公孙瓒也因袁一虎不辞而别,无力再战,双方各在桥东西相拒。

三日后,袁一虎回到了长安,出征时的两万大军,此时却已经仅剩100骑,且个个精疲力竭,士气低迷,折了这么多军马,恐怕以董卓那暴躁的性格,定然不会轻饶了他。

进了城后,他安置好人马,径直进入皇宫,来到大殿拜见董卓,此时董卓正坐在龙椅上左拥右抱,殿上几个衣着单薄的舞姬正在跳着勾人魂魄的艳舞,袁一虎略显厌恶的穿过大殿,来到龙座前跪下道;“主公,我回来了。”

董卓见是袁一虎归来,脸露喜色,连忙遣散舞姬,喝退身边的后宫妃子,走下台阶扶起道:“袁将军此次归来,定收获颇丰!怎样,袁绍和公孙瓒军战事如何?”

袁一虎闻言,连忙再次跪地道:“主公恕罪,小人无能,不仅未能助公孙瓒夺下冀、青二州,还险些送了性命,两万精兵也尽数损失殆尽,仅剩一千余人。”

“什么!”

董卓闻言,不由大怒,猛的一脚踹到袁一虎身上,袁一虎感到受到了羞辱,但却不敢发作,董卓吼道;“这是怎么回事!汝曾给咱家保证说!冀、青二州唾手可得吗!现在可好,汝不仅未能夺得城池,竟还损兵折将!这些可都是西凉精锐啊!就这么给汝折腾没了!”

“大人息怒,请听末将细细道来。”随即,袁一虎便将战士经过如是详细告知,董卓听后,气的身子直抖:“这个袁一虎!竟临阵叛变!还害得我军损失惨重!日后咱家定不轻饶!”

“义父,何事惹您如此震怒?”这时,吕布和李儒走进了大殿,吕布见董卓面色不好,于是问道,董卓忙尽述其言,吕布听后,心中狂喜,久无关蒙羽的消息,没想到今次刚一听到,便是如此大事,看来自己的这个义弟很是了不得啊,但他嘴上却依然道;“这个关蒙羽真是可恶,义父放心,日后儿见了他,定会替义父出一口恶气!”

袁绍闻言,气消了一些,哈哈大笑道:“好!吾儿神武,其实好好想一想,两万军队又算什么?只要有吾儿奉先,谁敢对咱家不从!”

而一旁的李儒细细一思虑,道;“主公,现在袁将军败回,公孙瓒目前虽与袁绍相持,但毕竟袁绍有关蒙羽及其部下助之,长久以往,公孙瓒必败,到时候袁绍便会占据四州,于我不利,不如下道圣旨,令两家休兵,并禁止他们再互相攻伐。”

“军师所言极是,那就依军师之意。”随后李儒便去拟旨,董卓指着依然跪在那里的袁一虎道;“你个没用的东西!念在你立有战功,我不贬你官职,但是皮肉之苦定逃不过!来人!将袁一虎拉出大打八十大棒!

“多谢主公不杀之恩!”袁一虎心中松了口气,这已经算是轻的了,随即来了两个士兵,带袁一虎出去了。

第二日,董卓便谴人带诏先往公孙瓒军营,公孙瓒早已有收兵之心,但恐袁绍不肯罢休,听闻董卓令献帝下诏,大喜,遂带刘备出营跪拜接旨,随后带着使者来到袁绍营中,袁绍也因久战,众军皆疲,加上董卓势大,又挟持天子号令群雄,遂也接旨,于是两方就此休兵,公孙瓒即日班师。而刘备也与袁绍达成和平协议,继续留任平原相。

且说刘备在公孙瓒那呆了数日,这日,他接到了袁绍的催返文书,平原属冀州,归袁绍管辖,袁绍怕刘备在公孙瓒那呆久了,又要出什么岔子,遂急命他返程,于是刘备只好当夜命军士收拾包袱,第二日告别公孙瓒,早早的便出发了。

行不到数里,突闻背后马蹄声传来,刘备朝后看去,只见赵云策马奔来,赵云来到刘备身前,屈身跪地道:“刘大人!您这是要走吗?子龙愿随大人同回平原!”这几天来,刘备除了和公孙瓒品茶闲谈外,还经常和赵云讨论当今时事,他们虽各所擅长不同,但说话却各位投机,短短数日便成为了交心知己。

刘备见状忙扶起道:“赵将军快快请起!吾何尝不想将军跟随?但将军已是吾兄长手下大将,兄长待我有恩,此刻怎能因私利而废大义乎?若传出去,天下间岂不笑我刘备无情无义?”

赵云闻言,站起身来叹气道:“吾本以为公孙瓒乃英雄耳,怎料一纸诏书竟便让他和袁绍相互休兵,实乃与袁绍无异也!”

刘备拍着他的肩膀说道:“将军且先屈身事之,来日必定有机会再相见。备先告辞了。”言毕,刘备对着赵云深深鞠了个躬,随后便翻身上了马鞍,不舍的看了眼赵云,带军离去了。

再说袁绍这边,自从取得冀、青二州,袁绍声势大振,他手下良将颇多,又有逢纪田丰等上流谋士辅之,一时间,他的威望盖过了同为两强之一的公孙瓒,不少名士纷纷慕名投到他的麾下,这一下袁绍更发不可收拾,大肆招兵买马,储存粮草,因为关蒙羽曾和他说过,不久之后,董卓即将败北,到时便可再次大举进攻公孙瓒,一举将其击溃。

说到关蒙羽,因他相助袁绍退敌有功,袁绍便上报朝廷,封了关蒙羽为渤海太守,而关蒙羽来到渤海城后,也不闲着,精简兵马,将原有的两万大军筛选掉了六千老弱病残,这一来是因为兵贵在精不在多,二来,也是让他最头疼的一点--粮草少缺。虽说每月袁绍会供给粮草给他们,但都不多,只能勉强维持一万四千军队的规模,而且还要熬得很稀才行。可关蒙羽心知,日后要想干涉大战,仅有这点兵马根本不够,后期三国动不动兴师十几万几十万,一万四千军士在这之中根本无法抗衡。更重要的是,由于粮草不够,一万大军人人都一副病恹恹的姿态,长此以往,军心涣散,战斗力大打折扣啊。

“大人,昨夜桓英将军私自出城,结果被我们发现他在城外良田里鬼鬼祟祟的,后来上前询问,看见桓元将军手中捧着一堆高粱。桓英将军被属下抓了个现行,自知违反军纪,因此任由我们绑了来,敢问大人如何处置?”一日,关蒙羽正和杨宏威等人议事,一个校尉走了进来说道,他原是渤海城的守城将军伍元,为人颇为刚直,铁面无私,所辖五百士兵虽不精锐,但纪律严明,人称“铁面将军”。关蒙羽来后听说了此人,于是让他负责监督军队的纪律。而他口中的桓英也颇是个人物,是关蒙羽手下新进提升的大将,原本没人注意过他,但关蒙羽来到渤海后,举行了几次比赛筛选军队,比赛规则便是两两相对进行比武,赢了便进入下一场,输了便退出,比武结束后,将最先出局的几千个士兵消除名单,发散几两银子让他们回家去了。而在这几次比赛中,这个桓英屡屡拔得头彩,靠着手上的两把双刀,击败了一个又一个敌人,夺得了第一名,这引起了关蒙羽等人的注意,将他单独叫到帐中。可这桓英连续夺得头名后,变得有些心高气傲起来,和关蒙羽说话有些不太尊敬,关蒙羽倒没觉得什么,但身后的李大刀颇为恼怒,挥剑就直朝桓英劈去。

那桓英见此也不惧,举起双刀赢了上去,呼呼挥舞起来,啥时间刀光剑影闪耀在营帐中,双刀不断的与剑身碰撞,发出悦耳的金属撞击声,两人从帐内直战到帐外,战了约六七十合,桓英最终还是技不如人,在一刀准备砍向李大刀胸部时,被李大刀举剑架住,猛的一弹剑身,利剑弯曲着打到桓英的一只手上,桓英一吃痛,那只手上的刀便摔落在地。他不服输,用单刀奋力与李大刀对打,结果没机会和,又被李大刀用剑架住刀身,带着他的手旋转了几圈后顺势往外一撩,大刀顺着惯性飞了出去。桓英这才方知人外有人,天外有天,羞愧的跪倒在地,对自己先前的狂妄感到惭愧,声称愿听关蒙羽等人发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