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耽美这个太监有点萌
39783700000003

第3章 奇怪的走路姿势

饭后,郭小圆跟着丰鸣,以及刘福、王友、邹进、赵宁共6个小太监一起来到养心殿。

养心殿外院左侧偏房也是临时的候旨朝房,早朝的大臣们都要在此候旨。

郭小圆和丰鸣6人也来到朝房门口。朝房里乱哄哄的,郭小圆仔细听去,也都是些“年兄,今儿来的倒早。”“是啊年弟,圣上勤政,咱可懈怠不得”之类的寒暄话。

等了很久,天大亮了,奏事处太监才进得门来,表示今天皇上要上朝。丰鸣示意郭小圆跟上他,一同侯在养心殿殿门边。

过了盏茶时分,只听净鞭三响,皇帝身穿龙袍从殿外走来。

郭小圆十分鸡冻,这就是传说中的乾隆皇帝啊!!

可惜的是,受丰鸣的提点以及皇帝气场的影响,郭小圆的身体完全僵住,眼珠子都不敢动一下。

只能用余光看着明黄色的修长身影大步经过身边,一条花白的辫子一闪而过,带起的微风有一种好闻的熏香味道。

这难道就是传说中的龙涎香吗,郭小圆悄悄吸了吸鼻子,还蛮好闻滴,至于皇帝长啥样?

没看见_(:3)∠)_

郭小圆正发着呆呢,就被旁边人拽了一下,丰鸣严肃地向他使了个眼色,郭小圆立马收敛心神,与丰鸣一起跟着奏事处太监进了养心殿。

来到养心殿明间,黑色地板,金色座案。两边各设一香炉,天花板中央巨大的盘龙藻井极其精美。

没来得及细看,他们又从左侧小门进入西次间。

这里面积不大,北墙挂着一副匾额与一副对联,下设明黄色宝座,宝座东西两侧各有一张案几,上面摆了几张奏折与茶具。南边是巨大的紫檀菱木窗,上面镶着透明玻璃,采光极好。

丰鸣示意郭小圆在门口墙边站着,然后又走到对面西墙角处站好。

在来之前丰鸣就已经教过郭小圆,在此地当差,须得背脊挺直,双手垂直贴在身体两侧,可以不低头,但千万不可直视皇帝。最重要的是尽量降低自己的存在感,不能乱动乱看。

郭小圆心里纳闷,为何只有两人进了养心殿,其他4人呢?不过他是个老实孩子,也知道在这里不是说话的地方,虽有疑惑,却也乖乖站好,连视线都没偏移一寸。

乾隆皇帝坐在明黄宝座上,押了口茶,也不看奏折,直接便对跟着的太监招了下手。

那太监便走出房间,在殿外高声喊道:“有事出班早奏,无事卷帘朝散请驾还宫——”

太监的声音十分响亮,并没有电视剧里演的那么尖细,只是声音柔滑,缺少男子气概。

只听朝房里有人大声回道:“臣刘墉有本——”

郭小圆耳朵一动,刘墉难道就是电视剧里的那个刘罗锅儿?

奏事处太监回去传声给乾隆,乾隆说道:“宣。”

太监再出来喊:“宣刘墉随旨进殿。”,刘墉这才能进得殿来。

郭小圆微微抬眼看去,刘墉个子很高,身材匀称,微微躬着腰,看起来有点驼背……

咦?!郭小圆忍不住睁大了眼睛,这刘墉走路的姿势怎么这么奇怪,手捧着朝珠也就算了,脚翘的这么高是要干嘛,走一步还晃几下,这是要唱哪出啊……

郭小圆看着刘墉姿势奇怪的走进来,扑通跪下对皇帝磕头道:“臣刘墉参见皇上。”

皇帝稳坐不动,说道:“刘爱卿免礼。今日见朕,有何奏章。”

刘墉道:“启奏万岁,臣蒙圣恩钦赐御制墨刻,特来恭谢天恩,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皇帝语气纳闷道:“难得你来见朕竟没有参(can)人。今儿可是转了性了。”

谁知刘墉却又慢悠悠的开口道:“陛下容禀。据悉,同州知府纵容奴仆欺压良民,强征田地,当地百姓苦不堪言。此人品行不端、欺上瞒下,论罪当诛,还望皇上明察。”

皇帝小声嘟囔:“果然还是老样子。”随后又清咳了一声道:“此事朕知道了,你下殿去吧。”于是刘墉磕头退下了。

接着奏事处太监又到殿外,重新喊道:“有事出班早奏,无事卷帘朝散请驾还宫——”

朝房里又有年轻男声回道:“臣和珅有本——”

郭小圆心想难道是传说中的大贪官和珅吗,今天见到的历史人物还真不少,真是不虚此“穿”啊!!!

奏事处太监还是按照刚才的流程,先回去报给乾隆,乾隆同意见了,再出来宣旨。

只见那和珅面如冠玉,红唇微抿,鼻梁高挺,剑眉入鬓,一双星眸微微泛着冷光,身着一品麒麟补褂,更显身长玉立,只是那怪异的步伐却完全破坏了帅哥的气质。

和珅以跟刘墉一模一样的姿势晃悠着走到皇帝面前。扑通跪下。“奴才和珅参见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乾隆说到:“和爱卿免礼平身。今见朕当,有何奏章”

皇帝的表情郭小圆看不见也不敢看,不过听着皇帝的语气很轻松,似乎比刘墉在时心情好上一点。

下面和珅却开始长篇大论,从选秀说到财政,从进贡又说到某地农民起义,等等等等,郭小圆心想这和珅看着这么年轻,没想到管的事还挺多啊。

乾隆皇帝听着和珅的汇报,偶尔平静的回应两句。等和珅说完了,又递上一摞奏折,乾隆示意太监接过,道:“地方逆丧冒考之流小事不须回禀,你自行按律处置便可。”然后又说道:“方才刘墉参同州知府贪赃枉法,欺压良民。此事你怎么看。”

和珅说道:“回万岁,刘大人也是听底下人这么一说,一面之词而已。不如奴才派人去当地调查一番,再来呈报万岁如何。”

乾隆点点头,让他退下了。和珅倒退着出去了。接着奏事处太监又到殿外,还是刚才那一段流程。

这一天皇帝见了三四个臣子便退朝了。让郭小圆百思不得其解的是,这几个朝臣走路姿势都像刘墉和珅那样,手捧朝珠,脚翘的老高,走一步晃悠几下。有个头发花白的老大臣还差点摔了一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