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战国英豪转
3987800000126

第126章 口腹之累

韩国国都 新郑

王宫上下戒备森严。

张仪和屈楚站在宫外等待宣诏。

宣诏声此起彼落地传来:“宣秦国使臣上殿。”

张仪向前挪步。

士卒们戈戟交叉,沉声低吼。

张仪俯身瞅了瞅如林的刀枪阵势,转脸递给屈楚一个微笑。

屈楚拔剑,似鬼魅般地上下翻飞,又回到原地,收剑入鞘。

士卒们手中的兵器纷纷断裂坠地。

众人惊骇不已。

张仪踏着残损的兵器,镇静自若地一路走入大殿,对满堂大臣视若不见,背手踱着方步上前,对韩宣惠王一笑:“外臣有意送给大王一笔财富,不料大王无心收受。真是落花有意,流水无情啊。告辞了。”

韩宣惠王急切地道:“先生请留步。”

张仪止步转身:“俗话说冷棍不打送礼人,真是有道理。大王有何赐教?”

韩宣惠王:“请先生不吝赐教才是。”

张仪开门见山地道:“在六国之中,贵国当前最为弱小。昔年六国伐秦不成,瓜分了宋国。贵国分得了少量钱财,却因此失去了宜阳。这是不折不扣的因小失大啊。如今我国彻底打通三川之路,倘要征伐贵国就像进果园采摘瓜果一样简单。可大王却迷信六国联盟,以为有别国的支撑就可以高枕无忧。这种想法必将使贵国堕入万丈深渊。眼下,我国只要出兵断绝贵国上党一线的交通,夺占成皋,那大王就将失去鸿台宫、桑林苑,导致亡国。大王如果认为在下是在说大话,完全可以效法魏襄王和在下打赌。历来事实总是胜于雄辩。”

韩宣惠王陪笑:“先生说的句句是实。寡人岂敢和先生打赌。”

张仪:“从前昭侯在世的时候,贵国和我国一直互不相犯,种种争端皆起于苏秦妖言惑主啊。现在只要大王脱离合纵联盟阵营,与我国重归于好。我王并不计较大王从前的失策。贵国有我国庇护,一来可以保贵国平安,二来可以和我国联手开疆拓土,重振国威。亡国与兴国,只在一念之间,请大王明择。”

韩宣惠王沉默不语。

韩朋:“张仪大人的一番话,真是危言耸听。敝国虽然弱小,但并非连缚鸡之力都没有。古话说兵来将挡,水来土掩。目前六国联盟纵便破裂,敝国也不会容忍他国来干涉内政。宁为玉碎,不为瓦全是做人之根本。敝国君臣绝不会卑躬屈膝偷生。”

张仪拍了拍手:“韩朋相国的这番亡国言论真是精彩之极。不错,作人确实要有骨气。可治国绝不能凭一时感情用事置大众于水火啊。从前六国组成合纵联盟阵营,名义上是抵抗我国,实则是互相迁制发展。所以,我国无限发展壮大,而六国则相继衰落。想当年六国联军都无法战胜我军,今天韩朋相国又欲让贵国与我国单打独斗,这种以卵击石的想法不是真爱国,是欲把韩国这个曾扬威天下的国度推入亡国的深渊啊。历来以小阻大者亡,以弱抗强者亡,自不量力者亡。此三者占其一就会导致亡国。眼下贵国三者皆占有,难道真要不计后果和我国一争长短不成?”

韩朋又羞又急,一时说不出话来。

张仪面向韩宣惠王,深沉地道:“人一生的命运在沉浮之中并没多少选择,国家的命运也如此。贵国将何去何从,请大王立即给在下一个明确的答复!”

韩宣惠王陪笑:“先生不用心急,容寡人考虑考虑。”

张仪冷冷一笑:“为君者应该当机立断。我国国富民强,十年八年耗得起。可贵国恐怕没有消耗的资本。机会稍纵即逝,待我军兵临城下,大王可就追悔莫及了。”

韩宣惠王脸色苍白:“先生千万别误会。寡人马上会派使臣出访上国,献五城以示臣服之意。”

韩朋:“大王!”

张仪冷冷地望向韩朋。

韩朋垂下了头。

张仪转头向韩宣惠王一笑:“那就这么定了。”

郊野

冯喜牧马。

秦越人坐在铺在草地上的毯子上为张仪扎针,屈楚则在准备食物。

秦越人:“我说丫头,能不能你去放马,让冯喜来烤鸡烤肉…”

屈楚:“我偏不去,看您能把我怎么样?”

秦越人:“我倒是不能把你怎么样。可是我吃不好,眼睛就会花,手就会发抖,万一哪一针扎错啦,你大哥说不定就会半身不遂,也说不定就会嘴歪眼斜,一天到晚流口水……”

不待他说完,屈楚一溜烟跑开了。

张仪由衷地道:“老爷子,对付女人,您真有办法。”

秦越人:“有办法的人是你。你能在三言两语之间就使魏韩两国归顺臣服我大秦国,这等本事无人能及啊。”

张仪浅浅一笑:“我并没有什么本事。只不过是魏韩两国都没有一部指引大众万众一心奋斗的法典罢了。”

秦越人:“赵国也同样没有一部赏罚分明的法典。你去说服赵武灵王应该也很容易。”

张仪摇了摇头:“各国国情不同。要促使列国臣服我大秦国,需要的不仅仅是技巧。我从来不低估我的对手。很多时候,我喜欢站在对手的角度上考虑问题。”

秦越人恍然:“难怪你的棋艺越来越高明。原来你常常不是和我而是与你自己下棋。”

张仪微笑。

秦越人:“以后我不和你下棋了。”

张仪:“那您怎么会知道自己究竟有多聪明?”

赵国国都 邯郸

仪表堂堂的赵武灵王在寝宫中踱来踱去。

肥义和上大夫田不礼在一旁伫立。

赵武灵王停住脚步,目视两人,神色十分凝重:“张仪采用先礼后兵的策略,大肆恐吓魏韩两国,轻易就使魏韩向秦国割地臣服。目前齐燕反目成仇,魏韩又归顺了秦国,合纵联盟阵营已经名存实亡。张仪造访我国,实在是来者不善。你们有何应对之策?”

肥义:“依臣之见,大王不如避而不见。”

赵武灵王:“田不礼,你的意思呢?”

田不礼:“臣认为相国大人的想法不妥。大王倘若不见张仪,驻扎在边境一线的秦军马上会对我国发动进攻。秦军装备轻便,兵器优良,且有一套鼓舞士气的奖惩制度。与之相比,我军装备沉重,兵器粗劣,士卒素质不高,实在不是秦军的对手啊。”

赵武灵王沉吟片刻,深沉地道:“秦国地处西戎,和胡人打了几百年仗,在战争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为此商君在秦国实施变革,数年间秦国就拥有一支所向无敌的铁骑雄师。如果我国要和秦国分庭抗礼,非得实施军事改革。寡人打算暂时和秦国假意言和,然后学习秦国,请胡人到我国传授骑术、箭术,以及刀阵剑法。你们以为如何?”

肥义劝阻:“大王,我国军民历来崇尚礼仪,举止温文尔雅,而胡人举止粗俗,行为不端。大王欲在我国实施胡服骑射,实在有违祖宗宗法,岂有文明之国去向蛮夷求教的道理?”

赵武灵王:“温文尔雅?温文尔雅是一把软刀子啊。宫廷奉行温文尔雅,结果到处都是扭捏作态的伪君子,到处都是不男不女的娘娘腔。温文尔雅使士卒彻底丧失了阳刚之气。这样的军队能保家卫国吗?”

田不礼:“大王……”

赵武灵王挥了挥手:“别说了,我要实施军事变革的主意已定。想来满朝大臣都不会是张仪的对手,我就单独会会他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