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战国英豪转
3987800000144

第144章 债台高筑

前线

大周王朝、韩国和赵国的军旗迎风招展,战车林立。周赧王站在一辆竖着‘替天行道’大旗的战车上,统兵20万,严阵以待。

前方马蹄声骤响,烟尘滚滚,千军万马如蝗虫般奔涌而来。

面对秦国军队的汹涌来势,众多联军将士面露惶恐之色。

姜雍驱动战车来到周赧王面前,深沉地道:“大王,秦国军队以骑兵为主,速度奇快,来势凶猛。请大王乘秦军尚未展开攻势,下令擂鼓主动出击。”

周赧王展开手中的一卷竹简仔细看了看,收起来,慢条斯理地道:“我军是正义之师。正义的军队岂有偷袭别人的道理?待秦军列阵后,寡人宣读檄文,宣布秦国的十大罪状后再出击也不迟。”

姜雍不无担忧地道:“秦军凭借良马强弓,一贯喜欢采用出奇制胜的战术。请大王不要墨守成规,先下手为强。”

周赧王:“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凡事总要讲原则。寡人是天子,讨伐诸侯,总要有一个堂堂皇皇的说法。姜雍,秦国有百万军队,可秦昭王仅带了十万人马上阵,说明对寡人还是蛮尊敬的嘛。”

姜雍无奈,驱车退回原地待命。

一会儿,秦军铁骑呈扇形包抄上来。

周赧王以手遮额观望,喃喃地道:“两军对垒,应隔一箭之地立阵,然后双方擂鼓应战。这个秦昭王,用一个书生当主帅,真不懂兵法。”

话音方落,千万只火箭遮天蔽日射来。

无数战车中箭,起火燃烧。

周赧王猝不及防,连忙扑倒在战车上,用手捂住了头。

绣着‘替天行道’字样的大旗中箭起火。

秦国大军呐喊着一面放箭,一面冲锋。无数骑兵用大刀横斩联军拉车的战马,用铁钩掀翻战车。

一时间,人仰马翻,联军溃不成军。

姜雍把周赧王从起火的战车上拖下来,佐护着他突围。

熊熊火光中,秦昭王和唐中期勒马相对微笑。

秦昭王:“请唐大人鸣金收兵吧。否则把天子吓死了,罪过可不小。”

唐中期挥舞手中的旗帜,下达了收兵的号令。

秦军鸣金收兵。

秦昭王:“唐大人很有大将风度。”

唐中期:“大王就别作践臣了。您文武双全,实在令臣钦佩万分。臣想请教大王一个问题。臣学会了上马,可不知如何下马,请赐教。”

秦昭王:“你若答应写一幅字送给我,我就教你。”

唐中期:“不行。臣写的书法从来不卖也不送人!”

秦昭王:“那你只好在马上过日子了。”

唐中期:“未必。臣现在是三军主帅,对不对?”

秦昭王:“对。”

唐中期:“军令不可违。本帅命令您教本帅如何下马!快点,本帅的屁股太疼了。”

秦昭王愕了一愕,笑了:“是,是。唐大人,唐大帅,你真的很有大将风度。”

大周王朝国都 洛邑

宫门紧闭。

许多人聚集在王宫门口,叫嚷着让周赧王赔钱。

申庸坐在马车上,瞅着喧闹的人群叹了一口气,吩咐马夫绕道而行。

寝宫

冷月高挂,夜凉如水。

周赧王孤零零地坐在一座高台上,远远地俯瞰着手执火把在宫门外喧哗的人群,羞愧难当。

申庸手拎一个食盒,佝偻着身子,一步一步地走上高台。

周赧王听到脚步声,连忙缩在一根柱子后,十分紧张地道:“…谁……是谁……”

申庸走上高台,大大喘了一口气:“大王不用紧张,是老臣。这台筑的也太高了。”

周赧王抚了抚心口,从柱子后闪出来,一脸尴尬地道:“申庸,你怎么来了…”

申庸把食盒放在一块地毯上打开,往外取酒菜:“老臣听说大王独居高台,所以给大王送吃的来了。”

周赧王赶忙上前,跪坐在地毯上一番狼吞虎咽。

申庸充满怜惜地看着他,心中万般叹息。

周赧王吃喝一阵,对申庸勉强一笑:“…你也吃一点……”

申庸:“老臣不饿,大王快吃吧。”

周赧王啃完一只鸡腿,啧了一番鸡骨头,叹息声声:“唉…我悔不听你的话,借债征兵讨伐秦国,结果惨败而归,债台高筑,自取其辱。唉…唉…这兵败的滋味不好受,欠人钱财的滋味更不好受。我身为天子,竟然为了逃债东躲西藏,真是无地自容啊。”

申庸:“前悔容易后悔难。大王既然做了自己想做的事,无论成败,都不必后悔。大王不要过份焦虑,东周公和西周公已经在想办法筹钱替大王还债了。文武百官对大王的举措也没有横加指责。不管怎样,大王不畏强暴,敢于挑战强秦,不失为一条硬汉子。”

周赧王满腹郁闷地道:“可叹从此之后,秦国在天下会更加肆意妄为了。”

申庸:“天道苍茫,人世沧桑。兴衰更替,无尽轮回。天下的兴亡仅凭个人意志根本不可改变。既然如此,大王就把荣辱统统抛开吧。有时候终生没有作为,比有作为幸运。至少不作为,就避免了许多创伤。”

周赧王苦笑:“也许。请你明确告诉我,大周王朝还有多少年运数?”

申庸:“老臣说了,大王是否应允老臣告老还乡?”

周赧王迟疑了一下,点了点头。

申庸倾身在他耳边低语了几句。

周赧王脸上现出一抹痛入骨髓的悲哀:“我明白了。我会牢记你的话…对了,你泄露了天机,会遭到什么样的报应…”

申庸宽慰地一笑:“横竖都是一死,没什么可怕的。大王,请您多多保重。”

周赧王:“你也是。”

申庸俯身向他叩了三个头,起身往台下走。

望着他的背影,周赧王怅然若失,按捺不住地道:“申庸,我死的那天,希望你来接我。”

申庸回首一笑,飘然而去。

天地苍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