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战国英豪转
3987800000146

第146章 食客

唐举面无表情。

侯易疑惑地瞅了唐举一眼,轻轻推了推申庸:“老弟…老弟……”

申庸微笑,端着酒杯一动不动。

魏无忌轻唤申庸:“太卜大人,太卜大人。”

申庸没有反应。

侯易起身用手在申庸眼前晃了晃,又探了探他的鼻息,向魏无忌和朱亥摇了摇头,然后向唐举深深施了一礼:“先生心亮如镜,真是神人。”

唐举:“古人说每一次相逢都是离别的开始。点明了人生始于聚,终于散。请老先生节哀顺便,让至交好友早些入土为安。”

侯易感伤地点头。

朱亥和魏无忌亲自把申庸的遗体抬了出去。

众食客十分敬畏地看着唐举。

范雎依然看着书,仿佛不知道周围发生了什么事。

众人只觉眼前一花,唐举站到了范雎面前。

范雎放下竹简,抬头从容一笑:“先生有什么指教…”

唐举:“我想让你请我喝杯酒,不枉我千里而来。”

范雎:“抱歉。在下只有买一杯酒的钱。这杯酒我已经喝过,所以不敢请先生喝。”

唐举似乎笑了一笑:“你的意思是,这杯酒是残酒?”

范雎:“当然不是。一坛酒是酒,一杯酒是酒,一滴酒同样是酒。”

唐举沉默片刻,对着酒杯微一吸气,杯中酒奇异地如一根线般被他吸入口中。他抿了抿嘴:“好酒。”

范雎呆了一呆:“好身手。”

唐举冷冷地道:“不管你接不接受,我喝了你的酒,要奉送你一句话。”

范雎:“在下洗耳恭听。”

唐举:“看着我的嘴。”

范雎依言行事。

唐举启了启唇,转身面无表情地招呼黎悟往外走。

看着他们的背影,范雎皱紧眉头,喃喃自语:“诈死!什么意思?”

相国府

夜幕下,豪华的相国府灯火辉煌。

无数间客舍连成一片。房内,有人三五成群地聚赌、有人喝酒猜拳、有人吹牛谈天、有人蒙头大睡…

一间客舍内,范雎和室友郑安平席地而坐,埋头读书。另一名室友须贾却无所事事地在穿衣打扮。

装扮一番后,须贾调侃地道:“长夜漫漫,枯坐房中实在无味。范师弟、郑师弟,我们不如一起出去走走…”

郑安平:“天上下着雪,天寒地冻的,有什么地方可去?还不如读几本好书,陶冶陶冶情操。”

须贾:“存心想找乐子,什么时候都能找到。外面赌馆、妓院、酒楼、茶坊林立,消遣的地方多的是,怎么会说无处可去?不是我说你们,我们做门客的,只要学会奉承巴结讨好主人,就能吃香的喝辣的,官也有得做。像你们只知道埋头读书、只知道学武练剑,纵有天大本事,不讨主人喜欢,到头来终无出头之日。你们想想,这几年我们中间被主人提拔到朝中作官的人,有谁不是善于吹嘘谄媚之辈?有真才实学的人就是吃不开。普天下作官的,有几个愿意用比自己有本领的人?”

郑安平:“那依须师兄的意思,我们做门客的,只要学会巴结主人,想着怎样去享乐,怎样去发财,怎样钻头密缝去作官就行,而根本不用思考去作官的意义是什么了?”

须贾:“是啊。不为了享受荣华富贵,我们有什么必要寄人篱下,梦想得到主人提携出人头地呢?什么为国为民分忧解愁的陈词滥调,都是假的!范师弟,你说是不是?”

范雎:“是,是。小弟也指望能学会混迹于官场的那一套口是心非、偷天换日的本事,可惜总学不会。日后还请师兄多多指点。”

须贾:“你还算开窍。你们不去玩,我就去了。”

说着,推门走了出去。

待他走后,郑安平对范雎不满地道:“范兄,你学富五车,才高八斗,对须贾这种心术不正的势利小人,跟他客气什么?”

范雎微微一笑:“各人对待人生的态度不同。历来都是急功近利,贪图一时享乐的人多,有远大志向的人少啊。我们可以自律,却没有权利指责别人的行为。”

郑安平叹了一口气:“原以为投身相国府,可以和一群有识之士结交,充分发挥自己的才智报国。没想到几年一晃而过,却终日只能和一群玩物丧志的家伙鬼混,真让人心烦。我听说信陵君礼贤下士,善于发掘人才推荐给朝廷。范兄,不如我们离开相国府,去投奔信陵君吧。”

范雎:“作人不要一味苛求责难别人。你我至今未获相国大人赏识,肯定是我们自身尚有诸多不足之处。我们唯有更加勤奋读书,更加勤于思考。哪能一山望着一山高呢?继续读书吧。”

两人继续看书。

须贾推门慌慌张张地进来:“…快…赶快收拾一下,相国大人亲自查房来了。”

三人收拾一番,席地而坐。

须贾:“郑师弟,快拿一策书给我。”

郑安平冷笑:“小弟读的都是浅薄之书,恐怕不合师兄味口。”

范雎递给须贾一策竹简:“师兄,给您。”

须贾接过竹简打开,装模作样看书:“范师弟,改日我请你喝酒。”

范雎:“喝不喝酒倒无所谓。只是师兄…您把书拿倒了。”

须贾连忙把竹简转过来,尴尬地一笑:“嘿嘿,很多字倒着看蛮有趣的。”

郑安平瞪了他一眼:“那师兄干嘛不用手走路,那样更有趣。”

须贾:“是吗?有机会我一定试试。”

一阵沉重的脚步声由远而近。

四周嘈杂的声音消失了。

三人埋头读书。

脚步声越来越近。

须贾坐正身子,朗朗地道:“圣人说,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这就是说,有作为的人从不谋求私欲,只一心一意地为江山社稷谋福,为国为民分忧解难。两位师弟,相国大人是万人景仰的浩浩君子,我等有幸投身在相国大人门下,就要学习相国大人的品质,朝夕准备为国为民不惜余力地作贡献……”

总管施正带着几名随从,簇拥着长须垂胸、锦衣华服的相国魏齐出现在门口。

须贾、范雎和郑安平连忙俯身下跪:“小人给主人请安。”

魏齐跨进门,抚弄着长须,审视了一番室内的摆设,满意地一笑:“一尘不染,满屋书香,确是好学上进的人居住的地方。大冷的天,几位还不懈研究学问,难得,难得。”

须贾恭谦地道:“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小人蒙主人呵护,衣食无忧,怎敢虚度年华,不惜光阴。所以,小人时时劝戒两位师弟要勤奋求知,惜时如金,以报主人知遇之恩。”

魏齐赞赏地一笑:“有见识。你叫什么?”

须贾:“小人名叫须贾。两位师弟一个叫范雎,一个叫郑安平。小人等无日不指望为主人效犬马之劳。”

魏齐点了一下头,跨出门,对施正做了一个手势:“大冷的天,专门供给他们一个火炉取暖。别再让他们吃粗茶淡饭了。此后天天供应腊肉、鱼和上等酒食。”

施正:“是,主人。”

魏齐扭头朝屋里看了看:“你三人皆一表人才,望加强修养,来日成为可造之才。”

三人异口同声地道:“小人谨记主人教诲。”

魏齐笑了笑,向前挪步。

待脚步声远去,须贾躺倒在席子上,把手中的竹简一抛,讥讽地道:“什么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孔丘简直是个大骗子!我就不信他天天吃不饱,住在四面透风的房子里还会心安理得!范师弟,快把门关上。他娘的太冷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