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战国英豪转
3987800000161

第161章 危机四伏

秦国国都 咸阳

魏妍宣和秦昭王高坐朝堂之上,文武百官跪满一地。

朝堂上气氛异常沉闷。

魏妍宣打破了沉默:“我国称帝伊始,征伐韩国的二十万大军就在阏与被韩赵联军夹击失利,这是我军70多年来首次战败,真是奇耻大辱!”

满堂惶恐。

胡伤叩头:“太后、大王,臣一时轻敌,误中赵将赵奢奸计,导致阏与之战损兵折将,实有损国威军威。臣罪该万死,请太后、大王按律处置。”

魏冉:“臣指挥不当,请太后,大王惩处。”

秦昭王:“相国大人、胡大将军,各位臣工,大家都起来吧。阏与之战失利,说明了两个问题。其一,朝野现在奉行的大政方针有重大失误;其二,骄兵必败。从来没有战无不胜的军队。近十万好男儿捐躯沙场,换来的教训真是无比沉痛啊。阏与之战失利的过失,寡人首当其冲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这些年来,无论内政外战,急功近利,好大喜功的事时有发生。现在是从上到下都该好好反省反省的时候了。”

唐中期启奏:“太后、大王,这些年我国频频对外用兵,致使军队连年征战,无休养生息之机。更为严重的是,军队经费开支巨大,导致国库失调,广大民众负担沉重。臣担心如果六国再度联手攻击我国,在我军疲惫、国库空虚的境况下,我国实在难以应对。”

魏冉:“唐中期,你别动不动就说些耸人听闻的话,难道你是屈原在世吗?”

唐中期:“臣不知道谁是屈原。可臣觉得相国大人倒很像昭阳!”

魏冉:“唐中期,朝堂之上,岂可容你如此放肆!你别以为得到大王的宠信,就可任意胡言乱语!”

唐中期冷笑:“那相国大人又是仗着谁的威风,咆哮朝堂呢?”

魏妍宣:“唐中期,你说这话有含沙射影本宫之意!”

唐中期下跪:“臣不敢对太后不尊。”

秦昭王脸色阴晴不定。

魏冉:“大王,唐中期屡次借题发挥,攻击国政,请大王给予严惩!”

秦昭王:“寡人不是楚怀王,唐中期也不是屈原。他没有作奸犯科,触犯律法,寡人无权惩处。”

魏冉:“大王!”

公孙述出列,深沉地道:“相国大人,请问您是为国作官,还是为自己作官?”

魏冉挺了挺胸:“老臣四朝为臣,競競业业,当然是为国作官!”

公孙述:“怎么下官听您的言语,很像是为自己作官!无论是谁,如果觉得自己比这个法度严明的国家还重要,如果觉得自己可以凌驾于国家和律法之上,都是极端危险和错误的!太后恐怕不会以为自己比妙玉太后更贤慧,大王恐怕不会以为自己比先君孝公更开明,相国大人恐怕不会以为自己比商君更英明,唐中期大人恐怕不会以为自己比张仪大人更精明,满朝文武恐怕不会以为自己比甘茂大人、樗里疾大人更有文韬武略。我辈既远远不如前辈,又担当国家重任,理应凡事以国家为重,更加勤奋报国。朝堂是讨论国家大事的地方。请大王议政!”

众人颇感尴尬。

魏冉挪步扶起唐中期:“唐大人,对不起。”

唐中期:“彼此。”

秦昭王扭头看了看魏妍宣。

魏妍宣:“本宫出言不慎,深感不安。请大王议政。”

秦昭王转回头,扫了众人一眼,娓娓地道:“公孙述大人说的话,值得我们所有人深刻反省啊。列位臣工,寡人接到王稽大人发来的飞鸽传书,书信上明确指出我国现行国策上的重大失误以及紧急改正的策略。鉴于此,寡人决定立即撤销帝号,紧急撤回在外征战的各路兵马,拥兵自守。取消延长的兵役期限。取消近五年来增加的各种赋税。在律法原有的基础上,进一步增加奖惩条例,倡导公平、公正。另负责各国事务的外交使臣,时刻做好与各国恢复外交关系的各项准备工作。各将领认真总结与各国军队交锋的经验,限期上报讨论研究。负责国计民生的官员加紧统计各郡县的治理情况,因地制宜放宽和在律法允许的基础上附加优惠政策,确保民众摆脱贫困,实现共同富裕。”

众臣互相观望,十分欣喜。

秦昭王:“大家各负其责,去做事吧。唐中期留下。退朝。”

众人议论着纷纷退了出去。

秦昭王扶起魏妍宣。恭敬地道:“母后,您对寡人刚才的决策有何异议?”

魏妍宣欣慰地道:“自张仪大人过世后,几十年了,老身能听到这样的英明决策,无限欣慰啊。”

秦昭王:“如果不是及时接到王稽的飞鸽传书,我国恐怕将陷入万劫不复之地。详情稍后再跟您禀报。您去休息吧。”

魏妍宣:“嗯。”

几名侍女搀扶着魏妍宣离去。

秦昭王踱下台阶,对垂首伫立的唐中期一笑:“你啊,总是改不了臭脾气。只会上马,不会下马。”

唐中期:“这不能怪臣。谁让您只教臣上马,不教臣下马?”

秦昭王:“好、好,怪我。为了表示道歉,我请客,请你去君子楼吃饭。”

唐中期拱手:“算了吧,每次吃饭到头来都是我付钱。没钱就别打肿脸充胖子。各回各的家吃饭。”

秦昭王:“哎,别走啊。我有事跟你商量…唉,现在很难混饭吃啊。唐中期,等一等……”

国宾馆

范雎和郑安平在房间里下围棋,夏荷旁观。

郑安平:“范兄,棋盘如战场,你不用老让着我。”

范雎:“有经验的渔夫在打鱼时,总是网开一面,甚至网开三面,我没有让着你。”

夏荷:“棋品如人品。我夫君的人品就是好。”

郑安平:“哪有当着人的面总夸自己的夫君好的?”

夏荷:“等你以后成了家,也巴不得自己的夫人总说你好。”

郑安平:“那倒是。不过嫂夫人你要小心,范兄太出色,一不留神就会被人抢走了。”

范雎:“行了。你们俩别总拿我寻开心。我现在这副模样,连鬼见了都怕。”

有人在外面搭腔:“那真是太好啦。连阎王爷都不敢拢您的身,您注定长命百岁啊。”

三人寻声而望。

唐中期从门外笑吟吟地走进来:“张先生、张夫人、郑先生,一路辛苦啦。卑职奉我王之命,翘首企盼三位大驾光临很多天了。今日终于得偿所愿。”

范雎:“大人客气啦。在下身子不便,无法全礼。夏荷、安平,见过大人。”

夏荷和郑安平向唐中期行礼。

唐中期还了礼,热情地道:“在下唐中期,对张先生的才智十分仰慕。先生人未到,就先为我国划策建功,我王本欲用王侯的礼仪恭迎先生,因考虑到太张扬恐怕会给曾在魏国帮助过先生的亲朋好友带去不便,所以指示在下低调迎接先生。我王赐给先生和夫人的府地、奴仆及万镒黄金都配齐了,对郑先生的封赏也作了安排。请三位随在下去受赏。”

范雎:“在下多谢大王美意。我等若为了荣华富贵,就没有必要远赴贵国了。请大人把我等的心意转告大王。”

唐中期面露钦佩之色:“在下一定及时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