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战国英豪转
3987800000002

第2章 天下大势

太史府

香炉散发着袅袅香烟。

众多的竹简如山般堆积,令人目不暇接。

许多身着白袍,年龄不一的史官埋身于书海中,伏在案上用笔刀在竹简上刻写着史书。老态龙钟的太史许儋则席地而坐,品着香茗,一副悠闲自在的样子。

有下人前来禀报:“太史大人,太卜大人求见。”

许儋瞅着在光线中升腾变幻的缕缕烟雾,启了启唇:“相见不如不见。”

来人躬身退了出去。

一会儿,洪涛双手藏在宽大的袖袍中,移步来到许儋面前。

两人默默地相互望了一眼,许儋从几案上拿起一卷竹简掂了掂,又放回原位,头也不抬地道:“周烈王十一年秋,大周王朝国都洛邑天降暴雨,九鼎震动。昔日,雨过天晴。”

洪涛:“完了?”

许儋:“完啦。”

洪涛:“你恐怕是有史以来最玩世不恭的太史。”

许儋缓缓站起身:“那你就是最不善于借鬼神愚弄世人的巫师。”

两人相视而笑,然后,并肩在室内踱开了步。

许儋开门见山地道:“看得出,你很烦恼。”

洪涛:“我并没有为自己犯愁。”

许儋表示理解:“我知道,凡是胸怀大志的人,都常常替别人担忧。”

洪涛:“彼此。”

许儋观察着他的脸色:“太卜认为大周王朝气数已尽了吗?”

洪涛反问:“依你之见呢?”

许儋深沉地道:“很多事情都有美好的开头,却未必有完美的结局。这就是真正的不加任何修饰的历史定论。”

洪涛不动声色:“然后呢?”

许儋:“然后?历史就会变成传说,传说又演变成玄之又玄的神话,留给后人一大堆千奇百怪的困惑。所以,愚蠢的人总是盲目地迷信历史;自以为聪明的人又总想在历史的汪洋大海中汲取智慧。结果呢,现实往往被忽略了。”

洪涛:“现实是什么?”

许儋:“别逼我说是不满现状。”

沉默,沉默。

压抑的沉默之后,许儋再次开口:“人的悲剧在于,自己所创造的功绩往往超不过祖先取得的成就。祖先所遗留下来的东西,既是财富,又是无比沉重的包袱。灿烂的辉煌总是这样演变成奢侈的腐朽。当我们沉溺于享乐无法自拔的时候,也在不知不觉中自取灭亡。国家的历史如此,个人的历史也是如此。”

洪涛深有感触地点了点头。

许儋停下脚步,从一个架子上取下一卷羊皮,招呼洪涛来到一方席子上坐下,然后铺开了羊皮。

一幅地图徐徐展现。

许儋指点着地图,娓娓地道:“从周武王分封诸侯,周成王定都郏鄏,尊九鼎而以仁德治天下至今,大周王朝已经传了八十四代。七百多年来,诸侯相争,烽烟不绝,王室的地位逐渐衰落。自齐桓公、宋襄公、秦穆公、晋文公和楚庄王争霸天下之后,吴王夫差和越王勾践又高举屠刀,遗祸天下。天子的威仪早已不复存在。诸侯们打着‘尊周攘夷’的旗号互相掠夺、残杀,其实根本没有把大周王朝放在眼里。现在,昔日强大的晋国被韩、魏、赵三大公族公然瓜分,辉煌一时的姜氏齐国被田氏所取代,而反复沉沦的楚国又再度拥有百万雄兵。一直不甘寂寞的燕国虎视天下的野心路人皆知。地处西域的秦国几百年来一直企图逐鹿中原。这七个国家随时都可以一举毁灭大周王朝。其余诸国如宋、郑、卫、越、鲁、中山,也曾是显赫一时的大国,随时可能东山再起。我大周王朝的命运,早已经在这些如狼似虎的诸侯国的掌控之中。”

洪涛瞅着地图,无限悲哀。

许儋长叹了一口气:“大周王朝象你我一样,已经老朽啦。一只老迈的狮子纵有百倍的雄心,又如何敌得过一群强壮凶残的恶狼呢!”

洪涛垂下了花白的头颅。

后花园中

晨光乍现,薄雾缭绕,花木含露。

洪涛站在一株怒放的菊花前,默默地看着自己最小的儿子洪晔在草坪上舞剑。

刀光剑影。

洪晔上下翻腾的身影把洪涛的思维带入从前。他仿佛看到一幕幕血雨腥风的征战场面。

不知何时,洪晔收剑站在了洪涛跟前:“父亲……父亲……”

洪涛从纷乱的思绪中挣脱出来,才发现自己把几朵菊花揉碎了。他拍了拍手,强颜挤出一笑:“啊……你的剑法……有长进。”

洪晔观察着他的神态:“你老人家在想什么?”

洪涛掩饰地道:“我在想,花为什么开?”

洪晔:“为什么?”

洪涛冷静下来:“不为什么,想开就开。自由,奔放。”

洪晔:“照您这么说,花比人幸运多了。至少,花不会为权所困、为钱所困、为情所困。”

洪涛上下打量了他一眼:“你很像一个有见识的人。”

洪晔微笑:“因为我的父亲是一个博学多才的好老师。”

洪涛拍了拍他的肩:“别告诉别人。”

父子俩沿着花径散步。

洪晔欣然道:“这两天都城里上上下下都在议论您。大家都说您是救苦救难的活神仙。”

洪涛神色凝重地道:“那你准备送一束花给我,还是准备请我大吃一顿?”

洪晔郑重地道:“我想让您传授我法术,使我能够随时为国分忧,为万民解愁。”

洪涛缓缓摇了摇头:“安邦定国靠的是德才,不是虚幻的法术。”

洪晔:“可是……”

洪涛望了他一眼:“洪晔,你今年24岁了吧……”

洪晔:“是。”

洪涛深沉地道:“你的几个哥哥有的在大周王朝作官,有的在郑国、卫国作官,唯独你还一事无成。这些年来,我教你读《山经》、《海经》、《周易》和《连山》,传授你剑法,教你如何选择上好的龟甲和牛胛骨,教你如何打磨甲骨以及怎样在骨上凿槽,教你如何烧炙甲骨辨别裂纹判断吉凶,本意确实是想让你以后接替我的位置,为大周王朝效力。但是我错了。”

洪晔:“错了?”

洪涛:“自古人神殊途、人鬼殊途。鬼神怎么会理会人世间的悲欢离合呢?”

洪晔:“可是几乎所有人都信鬼神。永远都信。”

洪涛停住了脚步:“你信吗?”

洪晔:“……信。”

洪涛:“你相信一个木雕的神或一个泥塑的神,会给人带来好运吗?”

洪晔:“信。”

洪涛目光深沉:“你是否想过,活生生的人,偏要乞求没有生命的东西佐护,本身就是一种荒谬。”

洪晔:“……”

洪涛:“人的命运本来是掌握在自己手中。可是许多人却偏偏情愿把自己的命运拱手交给别人,因此这世界的纷争没完没了。洪晔,我知道你是一个有良知的人。如果你真的以匡扶天下、拯救世人为己任,那么首先应该拯救的人,是你自己。”

洪晔:“父亲。”

洪涛:“记住,你的命运掌握在自己的手中。一个人一生有千百种幻想,可仅能选择其中的一种或几种作为目标去追寻。现在大周王朝已经急剧衰败,回天兀术。所以,我准备让你自己去闯荡天下,去追寻你的梦想。”

洪晔:“父亲……您和母亲都老啦,身边不能没人照顾。”

洪涛拍了拍他的肩膀,微微一笑:“孝敬父母是小孝敬,孝敬天下万民才是大孝敬。好男儿志在四方。”

洪晔:“我会谨记您的教诲。”

洪涛:“好啦,去收拾收拾东西,然后去跟你母亲和妻儿告别。告诉她们,你要出去散散步。”

洪晔:“当年您跟我奶奶也是这样说吗?”

洪涛微笑:“是啊,我出来散散步,就走了千万里,五十六年没有回头。”

洪晔看着父亲,感觉他在光晕中的形象异常高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