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战国英豪转
3987800000280

第280章 江山易改

秦国国都 咸阳

嬴政端坐在模拟沙盘前,静静地看着纪缭拔掉了代表韩国的小红旗。

外面欢声雷动。

纪缭把小红旗放入一只锦盒中,盖上盖子,对嬴政微微一笑:“臣好像从来没有请您喝过酒……”

嬴政:“不错。”

纪缭:“想喝一杯吗?”

嬴政:“谁请客?”

纪缭:“走出这道门,在所有的店铺里都能喝到免费的酒。”

嬴政:“真的免费?”

纪缭:“当然。为了今天能喝到免费的酒,大秦国无数先驱付出了非常昂贵的代价。血、泪,还有宝贵的生命。”

嬴政:“所以,我们不能陶醉。以后的路,还长。”

纪缭:“确实很长。”

嬴政:“曾经有人说过,成功和失败都只是路标,不是终点。”

纪缭:“懂得这句话真正含义的人,永远不会多。”

嬴政:“为什么?”

纪缭:“很简单。因为许多人只习惯于沿着别人开拓的道路行走。所以一辈子都没尝试过真正的失败或成功的滋味。”

嬴政:“真正的失败或成功是什么滋味?”

纪缭:“很无味。”

嬴政:“很无味?”

纪缭:“对。真正的失败者或成功者眼中的世界是冰冷的。都一样地极度孤独,都一样地伤痕累累,都一样地倾尽了所有。而得到的,往往不是自己的所求。”

嬴政体味着他的话,感觉心情万般沉重。

纪缭瞅着他:“所以,世上没有什么东西是真正免费的。”

嬴政表示同意:“确实没有。”

纪缭:“大王既然执著于一统天下的伟业,就注定超越失败和成功的界线,就注定毕生为普天下倾尽所有而不计较自身的得失。因为大王是创造者,是在黑暗中燃亮火炬光耀大地的人。为此绝对不要为一时的得到而欣喜自傲,也不要为一时的失去而沮丧颓废。”

嬴政:“是啊,以后的路,还很长。”

纪缭:“只要大王具有大无畏的济世情怀,就能承载祖先的遗志,永远不会停下求索的脚步。”

嬴政点头:“所谓志同道合。有众多肝胆相照的人为我大秦国创建一个伟大的国家呕心沥血、舍生忘死。我作为一国之君,岂敢庸懒自满?国尉大人,在我们顺利兼并韩国的前提下,兼并赵魏两国的攻略……”

这时,一名内侍匆匆推门进来,纳头下拜:“恭喜大王,贺喜大王。后宫遣人来报,胡王妃喜得贵子。”

嬴政愣了一愣,随即笑逐颜开:“我大秦国刚兼并了韩国,老天爷就给我送来了一个儿子,莫非是天意?”

纪缭:“恭喜大王。”

内侍:“胡王妃请大王给王子赐名。”

嬴政:“嗯。按大秦历法,今年是亥年。为了纪念我大秦国兼并了韩国,就给孩子取名叫胡亥吧。”

内侍:“是。”

说着从地上爬起来,躬身而退。

待他走后,嬴政把目光移到沙盘上:“请国尉大人跟我仔细地讲一讲兼并赵魏两国的攻略。”

秦军军营

两行大雁掠过天际。

众多秦军将士在生龙活虎地操练。

王贲、杨端和、蒙武、桓齮、章邯、屠雎、任嚣等将领骑着马,在军营里四处巡视。

尹腾率一队人马跃马奔进大营。

众将领纷纷下马前往迎接。

尹腾刚下马,桓齮迫不及待地上来摸他的身上。

尹腾推开他的手:“摸什么?你小子是不是眼花了?我又不是女人!”

桓齮搓着手,一脸干笑:“尹大人千万别生气。虎符呢?快拿出来,快拿出来!”

尹腾:“你急什么?”

桓齮:“军人一天不打仗,就象娼妓一天不接客那样难受……”

尹腾:“什么乱七八糟的?”

桓齮:“属下不会说话,别生气,别生气。可您想想,兼并韩国快两年了,我军全面摧毁赵魏两国的速度却像乌龟爬一样缓慢。说实在的,邯郸城里有人放个屁,属下都能听见。可是……”

尹腾:“你还想说什么废话?”

桓齮:“不说了,不说了。哎,咸阳城南酒馆卖酒的那个老板娘好不好……”

尹腾:“不知道。她女儿倒是想嫁人了。”

桓齮:“什么?她有没有说想嫁给谁?”

尹腾:“好像说想嫁给一个叫桓齮的傻瓜。你是桓齮吗?”

桓齮眉开眼笑:“嘿、嘿,正是,正是。”

尹腾瞪了他一眼,上前和众将领相见。

王贲:“尹大人,国尉大人有何吩咐……”

尹腾:“时刻准备对赵国发起总攻。”

众人异常兴奋。

尹腾环顾了众人一眼:“在总攻开始之前,各位务必勤练兵马。届时,大王、国尉大人和王大帅将亲临前线督军。颜聚将军。”

颜聚挤上前来:“属下在。”

尹腾:“有一项使命,将由你亲自去完成。”

赵国国都 邯郸

明月中天。

富丽堂皇的寝室中,几名娇媚的女郎有的给赵王迁浴足,有的给他按摩。

一名内侍来报:“大王,赵嘉大人有急事求见。”

赵王迁躺在一名女郎的肚皮上,懒懒地道:“有什么事到朝堂上说。”

内侍十分为难:“……大王,赵嘉大人一再坚持说……”

赵王迁倾身,冷冷地看着他。

内侍连忙告退。

赵王迁端起玉杯喝了一大口酒,重新躺倒在女郎的肚皮上,眼神发直:“明月坦荡,我心烦忧。外战内耗,何以安稳渡秋?落叶不归,化为空灰。几多美梦,换得苦酒一杯!醉乡温柔,我独难寐。前尘后事,任它随风远飞。”

风铃摇摆,声声低吟。

内侍再次来报:“大王,相国大人求见。”

赵王迁半闭着眼睛:“哦。让他来吧。”

一会儿,郭开低眉顺眼地走进来:“大王。”

赵王迁:“坐吧,坐吧。我心已经够烦了,就别再谈什么忧国忧民的事。”

郭开坐下,浅浅一笑:“苦愁多了,也就什么都看淡了。大王,有一件事不知您听了会不会感到高兴……颜聚回来了。”

赵王迁猛然坐起身,一脚踢翻了洗脚盆:“什么?那个临阵变节、卖国求荣的狗东西竟然还敢回来?人在哪里?”

郭开平静地道:“在臣的家里,等候大王发落。”

赵王迁:“马上把他砍了喂狗!”

郭开:“大王,秦军势大,颜聚在阵前投降实在情非得已。如今秦国灭了韩国,对我国步步紧逼。谁心里都清楚赵国沦亡已经无可挽回。就在满朝文武都在为各自的前程处心积虑地盘算的时候,颜聚不忘旧主,舍弃荣华归来与大王同甘共苦。如果这样的人大王都抛弃了,大王身边还有什么人可依赖和信赖的呢?”

赵王迁想了想,挥退了众女郎,叹了一口气:“也罢。赵国衰败有如草木凋零,怪罪谁都没什么意义。听天由命吧。”

郭开观察着他的脸色:“大王不必悲观。”

赵王迁苦笑:“我已经万念俱灰,只等秦国人来取我的头颅了,还有什么雄心可发?”

郭开:“事情也许没那么糟。大王可知道韩王安落得了什么下场?”

赵王迁:“什么下场?”

郭开:“韩国举国投降。韩王安虽然失去了王位,但受到秦王政的礼待,没受什么歧视,目前在咸阳过着丰衣足食的日子。”

赵王迁:“丰衣足食?”

郭开点头:“不错。人一生最难得的就是安安稳稳,丰衣足食地过日子啊。”

赵王迁端杯喝了一口酒:“我恐怕没有韩王安那样的好命。赵嘉和他在朝中笼络的党羽控制了大部分军队,绝不会弃械向秦国投降。”

郭开:“秦国兵多将广,如巨流奔腾难以阻挡。螳臂挡车,难免酿成大祸。大王不会愿意秦国大军攻破邯郸,大肆屠城吧?再说,赵嘉拼命笼络人心,其用意并非是要和秦国对抗,而是时刻想篡位啊。大王,乘秦军尚未对邯郸发动总攻,您千万要给自己留一条后路。”

赵王迁愁眉不展:“若向秦国屈膝纳降,难免愧对列祖列宗。”

郭开:“死人从来不会为活人打算,活人为何要顾及死人的颜面呢?老臣以为只要保全邯郸城不受损害,千万民众不遭兵灾涂炭,大王就很对得起祖宗了。”

赵王迁一口喝干杯中酒,垂下了头:“您有什么万全之策?”

郭开:“为防止赵嘉乘乱谋逆篡位,掠夺王室财富,老臣以为大王不要言明向秦国投降的事。只要重新授予颜聚官位,调一支兵马给他负责守卫王宫和守卫一方城门。待秦军兵临城下,暗中授意颜聚打开城门迎接秦军就可保大王一切无恙。”

赵王迁抬眼瞅了瞅富丽堂皇的寝室,眼中划过一抹痛入骨髓的悲哀,重重点了一下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