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战国英豪转
3987800000305

第305章 泰山封禅

鲁青:“陛下,诸位大人,据老朽所知,封禅是古来圣明的君主祭告天地的仪式。封的意思是祭天,禅的意思是祭地。举行封禅大典的寓意是向天地禀告,人君秉承天命治理天下苍生,祈求上帝佐护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淳于越:“古老相传,只有当东方出现比目鱼,南方出现麒麟,凤凰在西方鸣叫,千年铁树在北方开花时,方可在泰山举行封禅大典。当然,这毕竟是传说,似麒麟、凤凰这等神物,从来无人见过。”

姬周:“在天下名山大川之中,古人选择泰山作为封禅的圣地,大抵有两层意思。一层意思,泰山被尊为五岳之首。孔子有登泰山而小天下的赞誉。事实上泰山并非天下最高的山峰。此说虽然有些言过其实,可也足见古人对泰山的推崇。另一层意思,古人认为泰山通天近地,其中蕴藏仙露甘泉,灵芝宝石。上可亲近上帝及仙界,下可窥视洞天,安抚鬼神。为此历代封禅都在泰山举行。”

周青臣:“据微臣查阅古籍,历代封禅都在泰山顶上筑坛祭天,在泰山之麓的梁父小山平地筑坛祭地。祭祀所用之物为酱色酒和煮熟的鱼,不用三牲。祭告之词皆刻石立碑以示天地。”

众臣窃窃私语。

嬴政:“请问封禅大典选择在什么季节举行最为合适?”

淳于越:“陛下,关于季节的选择,古籍上并无明确的记载。”

鲁青:“陛下,封禅贵在诚心,不必拘于形式。春夏之际,泰山景色最好。老朽以为选择上述季节举行大典最为合适。”

嬴政:“那就这么定了”。

官道上

车马仪仗浩浩荡荡在宽敞的道路上行进。

沿途山青水秀,风光明丽。

众嫔妃、诸王子公主以及文武百官坐在一辆辆车中,观赏着窗外的风景。

丹阳、高立和刘苏率众多金甲、银甲武士骑马护驾而行,蒙恬和王离率6万军队紧随其后。

走在队伍前列的6辆华丽大车无一例外地空着。

嬴政、赵高、曲宫和李斯坐在队伍中间的一辆车中。

嬴政批阅完一份奏章,放下笔,对几个人笑了一笑:“你们可相信鬼神之事?”

李斯:“天地间蕴含无穷奥秘。鬼神之说,只不过是给人在对生命的流逝产生无穷沮丧和恐惧时,或人在承受巨大的生活压力无所寄托时,带来一种企盼解脱的希望。所谓信则有、不信则无的理论其实涉及的是思想境界的问题。”

嬴政:“赵高,你的看法呢?”

赵高:“臣以为人一生中要经历很多事。在不同的时期人随环境变迁寄托有所不同。比如人年少时以父母为寄托,年青时以事业和爱情为寄托,中年时以婚姻和家庭为寄托,老年时以儿孙为寄托。一旦现实中的寄托失去平衡,各个年龄的人都会寻找虚无的东西填补内心的空虚。把无法弥补和无法实现的愿望寄托给鬼神。”

嬴政:“由此可见宗教的穿透力比政治更容易征服人心啊。曲宫,你有何高见?”

曲宫:“陛下,如李大人和赵大人所说,任凭谁的生命都是脆弱和渺小的。臣以为把短暂的一生沉溺在爱恨情仇之中不明智,乞求鬼神佑护更显荒谬。但这两者似乎又是任何人摆脱不了的。因此臣觉得无论对人还是对鬼神,信而不迷不失为理智的选择。”

嬴政:“高论。”

赵高:“陛下,距离邹城不远了。按照行程,陛下应该率众臣登临峄山祭祀。”

嬴政:“峄山有什么奇特的说法吗?”

赵高:“传说,此山是女娲娘娘补天剩下的石头堆积而成的。”

嬴政微笑:“补天是一件多么神奇的事情啊。不妨前去看看。”

峄山

山上奇峰怪石林立。

嬴政和众臣沿路观光。

冯去疾挤上前,把一块石头递给嬴政,轻声地道:“陛下,据臣观察,峄山一带蕴含着众多稀奇金属。也就是说,这里曾经是一个巨大的兵器冶炼加工基地。这块石头就是从前治炼遗留的矿渣。”

嬴政瞅了一眼石头,把石头握在手中,不动声色地道:“把峄山列为圣地,刻石以示对女娲娘娘的景仰。以峄山为中心,方圆一百里从此不准触动一草一木。”

冯去疾会意地点了点头。

泰山脚下

驿馆内灯火辉煌。

嬴政专门设宴款待群臣和当地儒生。

卧室

扶婳侍侯嬴政就寝。

嬴政躺在床上,沉重地叹了一口气。

扶婳:“陛下为何烦恼?”

嬴政:“我专门召集当地70多名儒生讨论封禅事宜。可这些人太过迂腐,一会儿要求要从山脚一步一步走上山顶,一会儿又要求若开拓道路乘车上山,必须要用蒲草把车轮包起来,以免触怒鬼神。”

扶婳:“入乡随俗。没什么好烦恼的。倘若儒生们的要求不是太过苛刻,陛下不妨接受。”

嬴政:“我烦恼的不是这些杂事。主要是人们对鬼神的敬畏大大超乎我的想像。”

扶婳:“这有什么关系呢?”

嬴政坐起来,深沉地道:“骗子们装神弄鬼,利用鬼神愚弄民众,诈骗钱财,这种事在民间很普遍。要清理很容易。怕只怕别有用心之人借鬼神蛊惑人心,颠覆政权。这种事在历史上发生的太多了。”

扶婳:“陛下信鬼神吗。”

嬴政:“我信自己。”

扶婳:“依臣妾之见,陛下应该信鬼神。法制和宗教并举,更容易治理国家。”

嬴政转了转眸子,笑了:“你真聪明。”

泰山之巅

旭日东升,云蒸雾绕。

祭坛高筑。

嬴政率群臣在坛前下拜,举行祭天仪式。

梁父山脚

夕阳西下。

一大片空地上祭坛矗立,嬴政和群臣跪在地毯上,诚心祭地。

琅琊城中

集市上人来人往,异常热闹。

气质高雅的徐市身着道人服饰,坐在一个算命摊前悠闲地品茶。

一名女郎穿过人群,来到摊位前坐下,脸上现出一丝微笑:“据说先生能知过去未来之事,有鬼神不测之机,是真的吗?”

徐市定定地看了她一眼:“当然是假的!”

女郎:“那为何先生的话还会有太多人相信呢?”

徐市神情自若地道:“因为很多美好的事情,往往从谎言开始。”

女郎:“比如?”

徐市:“爱情。”

两人对视,渐渐笑了。

海滨

落霞与天水共一色。

徐市和女郎坐在一块岩石上观海。

女郎:“徐市,不知不觉,我们分开快九年了。你想我吗?”

徐市:“偶尔。”

女郎:“什么时候?”

徐市:“黄昏。”

女郎颤了颤身子,握住了他的一只手:“我也一样。不知道今生我们还要分别多少次,才能真正的在一起……”。

徐市:“人生始于聚,终于散,何必强求。”

女郎:“可是……我爱你。”

徐市:“我,也爱你。妙子,既然我们的工作职责决定我们随时为了维护国家利益献身,个人的取舍得失就不要太在意。从前我奉陈驰大人之命潜入齐地组建情报网,你奉命前往代地监视赵嘉余党,我们在陈驰大人面前发过誓,终生为国尽忠。”

妙子幽幽地道:“不错。可惜陈驰大人过早地离开了我们。”

徐市:“陈驰大人是我大秦帝国所有秘密情报人员的楷模。他永远值得我们尊敬。”

妙子收回手,拭了拭头发,莞尔一笑:“陛下和文武百官在泰山封禅之后,一路东巡过来了。我奉姚贾大人的密令提前来通知你。陛下抵达琅琊之后,命你在不暴露真实身份的前提下,去拜见陛下。”

徐市:“明白了。”

夕阳缓缓下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