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战国英豪转
3987800000052

第52章 追逐自由

太子由衷地道:“您是一位智者。”

公孙鞅:“我烦恼的根源在于,在我无所事事的时候,有许多人仅仅为了一顿晚餐在四处奔波。殿下,你有什么烦恼?”

太子掩饰地一笑:“……没什么?”

公孙鞅:“你的眼中充满忧郁。”

太子避开他的眼神,一脸怅然:“您知道,再过五个月,我就要在雍城蕲年宫举行成人加冕大典,并且和楚国的曼娥公主完婚,此后正式临朝,辅佐父王治国。我一方面为能为国效力无限欣喜,一方面又为娶亲这件事烦恼不休。想来想去,秦国最讲信誉的人就是父王和您啦。最乐于帮助人的也是您。我需要您的帮助。”

公孙鞅:“殿下希望我为你做些什么?”

太子忍了一忍:“我……恕我冒昧,您恋爱过吗?”

他的话勾起了公孙鞅对往事的追忆:“嗯。”

太子:“您认为什么样的爱,才是真正的爱?”

公孙鞅想了一想:“爱是一刹那间的事,只有情,才能维系爱的永恒。爱情如此,友情也如此。至于殿下所问的真正的爱的内涵,不外乎悲欢离合。所以人世间关于爱的美丽与哀怨的传说才格外动人魂魄,演绎爱情的流行歌曲才永远优柔缠绵。殿下,你是不是恋爱了?”

太子的脸上划过一抹奇异的神采,一闪即逝:“我很痛苦……非常痛苦。您知道,作为王室的王子和公主,历来在婚姻大事上都没有自主的权力,像我们这种人的婚姻通常都是诸侯们玩弄的政治游戏。国与国之间联姻常被当做互相钳制的手段。至于在政治联姻下结合的双方当事人是否有感情,是否幸福从无人过问。从这种意义上说,王侯的生活还没有普通老百姓的生活甜蜜温馨。王侯纵便身边美女如云,能倾心相爱,互诉衷肠的人又有几个?我跟您说这些话,是因为我实在不愿娶楚国的曼娥公主为妻。我不愿与一个和我完全没有感情的人,同在一个屋檐下生活。”

公孙鞅静静地看着他:“据说曼娥公主是一个非常漂亮的女孩子。”

太子:“据我了解,她又贪婪又愚蠢。”

公孙鞅不动声色地道:“这不奇怪,刁钻虚荣,自以为是,是很多漂亮女人的通病。”

太子:“总之,我不愿选择我不喜欢的东西。”

公孙鞅:“殿下想拒婚?”

太子起身来回走了几步,情难自禁:“我想娶另外一个姑娘为妻。请您千万帮我。”

公孙鞅:“能否告诉我,那个姑娘是什么人?”

太子兴致勃勃地道:“她是一个民间女子。”

公孙鞅稍感意外:“哦?”

太子:“我不知道她是什么样的人,甚至不知道她叫什么名。她很爱笑……每当我见到她,她的一举一动都令我心旷神怡……我现在心里一天到晚都想着她。”

公孙鞅沉吟了片刻:“我年轻过,理解你的感受。那个姑娘知道你是什么人,知道你对她的情意吗?”

太子摇了摇头:“我没有勇气对她表白。”

公孙鞅:“你喜欢这个姑娘有多长时间了?”

太子:“767天。”

公孙鞅感慨:“真难为你啦。如果殿下真心喜欢这个姑娘,仅仅还有五个月的时间去努力争取。婚配嫁娶本是人之常情。可是殿下若想娶一个民女为妻,誓必就是向祖制礼法挑战。无论成功失败,你要有心理准备。”

太子:“若因门第之见我不能娶这个姑娘为妻,我宁愿不做太子。”

公孙鞅沉下了脸:“殿下是大秦国未来的希望所在,岂能因私欲而置江山社稷于不顾?腹子平日是怎么教你的?”

太子垂下了头:“一贯正气,六欲有节。”

公孙鞅:“这是做人的准则。但并不是每个人从一开始就能达到这种境界。告诉我,在哪儿才能找到那个姑娘?”

太子抬起头,一脸欣喜。

闹市中

公孙鞅、洪晔和公孙衍身着便服,在闹市中闲逛。

到处车水马龙,一派欣欣向荣景象。

一个摆在路边的羊肉摊上,热闹非凡。年轻力壮的魏冉在摆着热气腾腾的大锅的案桌前麻利地切着羊肉,他的妹妹魏妍宣在招揽顾客,几位伙计不停忙碌着侍候顾客。

公孙鞅等人互望了一眼,有意识地向羊肉摊走去。

魏妍宣迎过来,一脸热情:“三位大叔,快来坐,快请坐。要吃点什么?”

三人围桌而坐。

洪晔:“三碗羊杂碎,一盘羊肝,再来一坛烧刀子。”

魏妍宣嫣然一笑:“好。三位大叔先喝杯茶歇歇脚,所要的东西马上就来。”

待她离开,公孙衍偷偷观察着她的举动,小声地道:“清水出芙蓉。太子殿下的眼光不错。她叫我们大叔,我们真的很老了吗?”

公孙鞅和洪晔默不作声。

公孙衍轻咳了一声:“怎么有点鬼鬼祟祟的感觉?”

公孙鞅和洪晔依然绷着脸。

公孙衍感觉无趣,侧身拍了拍邻座一位独自吃东西的年轻人的肩膀:“小伙子,我好像在哪儿见过你……”

青年男子微微一愣,侧身向公孙衍抱了抱拳:“晚辈今日刚到咸阳。前辈莫非看错人了?”

公孙衍瞅了瞅他放在桌上的一个包袱和一柄剑,没话找话:“不会吧?我看你挺眼熟……”

青年男子微微一笑:“天下相似的人很多,可志向相同的人很少。”

公孙衍打量着他:“哦?听你的言谈,想必你很有志向了。你从哪里来啊?”

青年男子:“晚辈名叫杜错。本是中山国人氏。”

公孙衍:“嗯。听说中山国君为了一杯羊羹亡国,是真的吗?”

杜错沉重地点了一下头:“半年前,中山国君宴请大臣,席间大司马子期因没有分到羊羹,一怒之下投靠了楚国。还亲自率楚国的兵马灭了中山国。晚辈只好背井离乡,来秦国投奔左庶长大人。借问前辈,招贤馆怎么走?”

公孙衍拍了拍他的肩膀:“你先填饱肚子,然后我再告诉你。”

杜错依言继续吃东西。